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细胞遗传学在甜瓜属物种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伟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历经了30余年的发展,以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为代表的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工具日益完善,具备高精度和分辨率、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是目前植物遗传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主要... 历经了30余年的发展,以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为代表的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工具日益完善,具备高精度和分辨率、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是目前植物遗传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主要对分子细胞遗传学在甜瓜属物种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综述,包括早期的染色体分带技术和近年发展起来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现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技术在甜瓜属物种种质创新和起源进化中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细胞遗传学 甜瓜属 荧光原位杂交 品种改良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继新 陈新宏 +4 位作者 王小利 武军 傅杰 何蓓如 孙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5-108,113,共5页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步推断,H9015-17-1-9附加的是Nh5染色体,H9017-14-16-5附加的是Nh6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 异附加系 分子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簇麦新种质的品质、抗病性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傅杰 周荣华 +2 位作者 陈漱阳 杨群慧 赵继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8,共8页
对 32个小簇麦新物种、新类型材料的农艺性状及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MCMI,硬粒小麦簇毛麦 (H aynaldia villosa 2 n=14,VV)双二倍体 2 n=2 1 ,普通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2 n=2 8 ,异源附加系 2 n=2 2 和异源代换系 2 n=... 对 32个小簇麦新物种、新类型材料的农艺性状及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MCMI,硬粒小麦簇毛麦 (H aynaldia villosa 2 n=14,VV)双二倍体 2 n=2 1 ,普通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2 n=2 8 ,异源附加系 2 n=2 2 和异源代换系 2 n=2 1 的细胞分别占 6 9.94% ,6 2 .88% ,5 1.5 3%和 82 .5 4% ;测交鉴定 ,2 n=14 +7 ,2 1 +7 ,2 1 +1 和 2 0 +2 的细胞分别占 82 .47% ,76 .2 5 % ,80 .2 6 %和 84.38% ;用簇毛麦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双二倍体 (除 V85 4cd)中都有 14条簇毛麦染色体 ,它们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2 n=42 =2 8W+14V和 2 n=5 6 =42 W+14V ,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中均有 2条簇毛麦染色体 ,他们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2 n=44 =42 W+2 V和 2 n=42 =40 W+2 V ;12个材料蛋白质含量 15 0 g/ kg以上 ;2 5个材料抗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等两种以上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簇麦 新种质 分子细胞遗传学 原位杂交 品质 抗病性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衍生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长有 吉万全 +2 位作者 王秋英 薛秀庄 张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30-534,T010-T011,共7页
应用缺体回交法 ,以部分阿勃缺体为母本 ,中 4为父本 ,培育出 1个对目前条锈病优势小种和新小种高抗至免疫的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 N90 2 5 - 3 - 3 - 2 - 1 - 1。研究表明 ,该选系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已经基本稳定 ,染色体构型为 2 n=... 应用缺体回交法 ,以部分阿勃缺体为母本 ,中 4为父本 ,培育出 1个对目前条锈病优势小种和新小种高抗至免疫的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 N90 2 5 - 3 - 3 - 2 - 1 - 1。研究表明 ,该选系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已经基本稳定 ,染色体构型为 2 n=42 =2 1″,抗病性来自中间偃麦草(Thinopyron intermedium)。以中间偃麦草 DNA为探针 ,对 N90 2 5 - 3 - 3 - 2 - 1 - 1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证明 ,它为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衍生系 分子细胞遗传学 普通小麦 条锈病 基因组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T7BS·7Lr#1S和T2AS·2AL-7Lr#1S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被引量:12
5
作者 崔承齐 王林生 陈佩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7,共7页
大赖草7Lr#1S染色体上携带赤霉病抗性基因,将其导入普通小麦有助于增加赤霉病抗源多样性和选育抗赤霉病品种。利用染色体C-分带、荧光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从普通小麦–大赖草7Lr#1单体异附加系的花粉辐射后代中,选育出易位系T7BS... 大赖草7Lr#1S染色体上携带赤霉病抗性基因,将其导入普通小麦有助于增加赤霉病抗源多样性和选育抗赤霉病品种。利用染色体C-分带、荧光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从普通小麦–大赖草7Lr#1单体异附加系的花粉辐射后代中,选育出易位系T7BS·7Lr#1S(NAU639)和T2AS·2AL-7Lr#1S(NAU640)。经连续3年大田、温室赤霉病接种鉴定,这2个易位系的赤霉病抗性均显著高于感病亲本中国春、感病对照绵阳8545和石麦4185,为赤霉病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大赖草 易位系 分子细胞遗传学 赤霉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ISH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不同类型标本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艳芳 王化 +4 位作者 郤连永 刘彦 董菲 王继军 克晓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2-1356,共5页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骨髓细胞涂片和骨髓活检病理组织为标本,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情况。方法:在确诊的58例初发MM患者中对48例患者取骨髓细胞进行CD138磁珠分选浆细胞后滴片、10例取骨髓制成病...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骨髓细胞涂片和骨髓活检病理组织为标本,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情况。方法:在确诊的58例初发MM患者中对48例患者取骨髓细胞进行CD138磁珠分选浆细胞后滴片、10例取骨髓制成病理组织石蜡切片,采用多个探针(d13s319、RB1、p53、1q21、IgH、IgH/FGFR3、IgH/MAF)对两种不同类型标本进行FISH检测。结果:对骨髓细胞和病理组织两种标本进行FISH检测后都出现可供分析的荧光信号,58例MM患者中,有30例检测出分子遗传学异常,总检出率为51.7%(30/58),其中d13s319缺失17例(占29.3),RB1缺失17例(占29.3),P53缺失7例(占12%),1q21扩增16例(占27.6%),IgH重排12例(20.7%),对IgH重排患者进一步检测发现IgH/FGFR3融合6例(占10.3%),IgH/MAF融合1例(占1.7%)。在这30例遗传学异常患者中,仅有7例患者检出1种异常,占23.3%(7/30),其余23例患者均具有2-5种遗传学异常,占76.7%(23/30)。结论:半数以上MM患者都存在染色体改变,而且大部分均为复杂畸变,利用不同类型标本进行FISH检测,可以扩大FISH的应用范围,为MM预后判断提供更多的分子细胞遗传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多发性骨髓瘤 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属植物细胞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发棣 赵宏波 +2 位作者 李畅 陈素梅 房伟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6,共9页
从染色体倍数性、染色体分带、核型分析、减数分裂行为和染色体原位杂交5个方面对菊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为菊属种的形成、种间亲缘关系等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同时他们... 从染色体倍数性、染色体分带、核型分析、减数分裂行为和染色体原位杂交5个方面对菊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为菊属种的形成、种间亲缘关系等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同时他们也存在许多局限性,还需要借助分子系统学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属 细胞 分子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生小麦杂种F5代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靳嵩 周璇 +2 位作者 李政宏 李集临 张延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2,共8页
对利用八倍体小偃麦和中间偃麦草杂交获得的多年生小麦杂种F5代中选育的15份材料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材料均含有E组和St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其中,8份中间型(小偃麦类型)材料具有双亲性状,根系发达... 对利用八倍体小偃麦和中间偃麦草杂交获得的多年生小麦杂种F5代中选育的15份材料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材料均含有E组和St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其中,8份中间型(小偃麦类型)材料具有双亲性状,根系发达、植株繁茂、分蘖多、抗逆性强等;但染色体数目仍不稳定,介于42-56之间,有6份材料具有再生性;7份普通小麦型材料染色体数在41-43之间,虽无再生性,但含有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具有大穗多花、抗病等特性,可能为E或St组染色体代换或易位材料。以上结果表明决定多年生小麦再生性、抗寒性和多年生特性的基因主要存在于部分E和St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多年生小麦 形态特征 分子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小利 张改生 +2 位作者 刘宏伟 王军卫 陈新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4,共4页
利用 C-分带和 APAGE技术 ,对不同核型的具有粘果、易变、偏凸和二角山羊草细胞质的小麦雄性不育系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标记检测。 APAGE分析发现 ,新不育系 5 - 1A和 7- 2 1A与 1BL/ 1RS易位型不育系77(2 )、82 2 2、偃师 9号、83(37)... 利用 C-分带和 APAGE技术 ,对不同核型的具有粘果、易变、偏凸和二角山羊草细胞质的小麦雄性不育系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标记检测。 APAGE分析发现 ,新不育系 5 - 1A和 7- 2 1A与 1BL/ 1RS易位型不育系77(2 )、82 2 2、偃师 9号、83(37) 6 5、80 (6 )同样均含有 1RS醇溶蛋白标记位点 Gld1B3。同时根尖染色体 C-分带显示5 - 1A和 7- 2 1A也含有 1RS端带。证明了 Gld1B3位点和 1RS端带可作为 1BL/ 1RS易位型不育系分子细胞遗传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细胞 雄性不育系 分子细胞遗传学 检测技术 APAGE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T3AS·3AL-7Lr#1S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雅莉 王林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9-524,共6页
大赖草对赤霉病具有较好的抗性,将大赖草赤霉病抗性基因转入普通小麦,对拓宽小麦赤霉病抗性基础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获得抗赤霉病普通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基础上,采用1 200 R ^(60)Co-γ射线处理小麦-大赖草二体附加系DA7Lr花粉,授予... 大赖草对赤霉病具有较好的抗性,将大赖草赤霉病抗性基因转入普通小麦,对拓宽小麦赤霉病抗性基础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获得抗赤霉病普通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基础上,采用1 200 R ^(60)Co-γ射线处理小麦-大赖草二体附加系DA7Lr花粉,授予已去雄的普通小麦中国春,对其后代(M_1)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GISH分析,获得了1株具有1条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染色体的植株,让其自交,对自交后代中具有2条易位染色体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进行观察,发现2条易位染色体形成了稳定的环状二价体,表明该植株为纯合体。利用顺序GISH-双色FISH分析,结合C-分带、小麦D基因组专化探针Oligo-pAs1-2和B基因组专化探针Oligo-pSc119.2-2,进一步鉴定出该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为T3AS·3AL-7Lr#1S,且筛选出了可追踪该易位系的3个EST-STS分子标记BE591127、BQ168298和BE591737。该易位系的育成为小麦赤霉病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大赖草 易位系 分子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
11
作者 戴琦 李敏 吴秀山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73-76,共4页
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的方法最初是建立在细胞遗传学水平上的,但由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癌细胞在体外有丝分裂行为低,再者,染色体显带技术分辨率不高,使得这一方法具有局限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细胞遗传... 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的方法最初是建立在细胞遗传学水平上的,但由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癌细胞在体外有丝分裂行为低,再者,染色体显带技术分辨率不高,使得这一方法具有局限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结合的技术,它可以检测染色体的各种畸变,如三体、缺失和易位断裂等,它不要求有详细的物理图谱和了解相关基因,也不需要分离出单细胞.用FISH 分析CLL的染色体畸变,畸变类型按发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13q14 缺失,11q22- q23 缺失,12 染色体三体,17p13 缺失和6q21 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分子细胞遗传学 B-C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意义
12
作者 夏海龙 陈丽娟 +2 位作者 陈冰 金晓龙 陈赛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0-24,共5页
背景与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杰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预后较差。为了从基因组水平全面理解DLBCL的分子异常,本研究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研究DLBCL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探讨DLBCL... 背景与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杰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预后较差。为了从基因组水平全面理解DLBCL的分子异常,本研究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研究DLBCL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探讨DLBCL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GH技术对24例DLBCL患者的全基因组遗传物质的扩增/缺失进行检测,分析CGH检测结果与DLBCL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24例DLBCL中62.5%病例发生染色体水平的扩增/缺失,20.8%病例发生累及6q的缺失,16.7%病例发生累及18q扩增;CGH检测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CGH异常组患者Ann arbor分期多为Ⅲ/Ⅳ期,出现全身症状的机率较高,治疗疗效较差,生存期较短,但2组结外累及发生机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基因组水平发生的遗传物质扩增/缺失是DLBCL常见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6q15-21缺失和18q11-ter扩增是DLBCL非随机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CGH检测异常是DLBCL不良临床过程和预后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比较基因组杂交 分子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T5AS-7LrL·7LrS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林生 张雅莉 南广慧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42-1447,共6页
大赖草对赤霉病具有较好的抗性,将大赖草赤霉病抗性基因转入普通小麦,对拓宽小麦赤霉病抗性基础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获得抗赤霉病普通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基础上,采用^(60)Co-γ射线(1200Rad,剂量率100Rad min^(-1))处理小麦–大赖草... 大赖草对赤霉病具有较好的抗性,将大赖草赤霉病抗性基因转入普通小麦,对拓宽小麦赤霉病抗性基础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获得抗赤霉病普通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基础上,采用^(60)Co-γ射线(1200Rad,剂量率100Rad min^(-1))处理小麦–大赖草二体附加系DA7Lr,并用处理后的花粉授给去雄的普通小麦中国春,对其M_1代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GISH分析,获得1株具有一条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染色体的植株,对其自交后代中具有2条易位染色体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观察发现,2条易位染色体形成了稳定的环状二价体,表明该植株为纯合体。利用顺序GISH–双色FISH分析,结合C-分带、小麦D组专化探针Oligo-pAs1-2和B组专化探针Oligo-pSc119.2-2,进一步鉴定出该易位系为T5AS-7LrL·7LrS,同时筛选出可追踪该易位系的3个EST-STS分子标记,即BE591127、BQ168298和BE591737。该易位系的育成也为小麦赤霉病遗改良提供了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 分子细胞遗传学 赤霉病抗性 60Co-γ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令让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5年第2期14-16,共3页
两项技术的革新使小麦染色体组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第一项革新是分带技术的应用,它使人们能够区分异染色质区和常染色质区,还能逐一鉴别中期染色体。第二项革新是原位杂交程序的发展,它使人们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分... 两项技术的革新使小麦染色体组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第一项革新是分带技术的应用,它使人们能够区分异染色质区和常染色质区,还能逐一鉴别中期染色体。第二项革新是原位杂交程序的发展,它使人们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分析染色体结构,并且可以对单个染色体上的特定DNA序列进行物理定位。本文主要讨论分带和原位杂交技术在细胞遗传、植物育种、基因定位分析和鉴定外源染色质导入方面的应用。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的应用是和E.R.Sears开创性的贡献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他的贡献.就不可能有小麦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的飞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子细胞遗传学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属植物细胞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综述
15
作者 顾依然 赵昀 《种子科技》 2017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细胞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为研究菊属植物的形成和菊属植物种间关系的确定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而且对研究所需的基本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菊属植物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染色体倍数性、减数分裂以及荧光原位杂交这3个方面的... 细胞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为研究菊属植物的形成和菊属植物种间关系的确定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而且对研究所需的基本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菊属植物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染色体倍数性、减数分裂以及荧光原位杂交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属植物 细胞 分子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海燕 龚志云 +11 位作者 蒋甲福 周宝良 娄群峰 曹清河 席梦利 陈佩度 顾铭洪 张天真 陈发棣 陈劲枫 李宗芸 王秀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7-424,共28页
20世纪初“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和证明标志着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建立,伴随相关学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细胞遗传学又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建立发展了分子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分子细胞遗传学以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为核心,不断... 20世纪初“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和证明标志着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建立,伴随相关学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细胞遗传学又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建立发展了分子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分子细胞遗传学以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直观、高效的技术手段。原位杂交技术与基因组、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结合,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动物、植物的起源、进化、驯化等基础研究和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应用研究。通过形象地展示DNA、RNA、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实际位置,揭示DNA序列之间的实际位置和顺序、亲缘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和结构重排、基因组拼接序列的质量、转录水平RNA和翻译水平蛋白质的位置和数量变化等。江苏省遗传学会会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淮地区农科院等自20世纪中期开展细胞遗传学理论技术研究,伴随学科发展不断创新,建立了较完善的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开展植物系统进化、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基因组学等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将主要综述江苏省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遗传学 分子细胞遗传学 DNA分子原位杂交 染色体工程 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六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17
作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8-698,共1页
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分会定于2005年12月16日-18日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围绕医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遗传学、医学基因组学、临床遗传学、复杂疾病遗传学、肿瘤遗传学、... 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分会定于2005年12月16日-18日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围绕医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遗传学、医学基因组学、临床遗传学、复杂疾病遗传学、肿瘤遗传学、发育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和遗传流行病学、遗传病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 分子细胞遗传学 医学基因组学 专题学术报告 分子遗传学 发育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遗传
18
《麦类文摘》 1994年第2期50-51,共2页
W941087 编码(1→3,1→4)-β-葡聚糖酶同工酶Ⅱ的一个大麦基因的完整核苷酸顺序[刊,英]/Wolf,N.//Plant Physiology.-1991,96(4).-1382~1384[WBTA,1993,10(1),614]W941088 编码(1→3,1→4)-β-葡聚糖酶同工酶Ⅰ和Ⅱ的基因结构及其启动... W941087 编码(1→3,1→4)-β-葡聚糖酶同工酶Ⅱ的一个大麦基因的完整核苷酸顺序[刊,英]/Wolf,N.//Plant Physiology.-1991,96(4).-1382~1384[WBTA,1993,10(1),614]W941088 编码(1→3,1→4)-β-葡聚糖酶同工酶Ⅰ和Ⅱ的基因结构及其启动子在大麦糊粉原生质体中的功能分析[刊,英]/Wolf,N.//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1992,234(1).-33~42[WBTA,1993,10(1),613]W941089 大麦酰基载体蛋白质Ⅱ:Acl2基因 cD-NA 克隆的核苷酸顺序及染色体定位[刊,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定位 分子遗传 核苷酸顺序 酰基载体蛋白质 Β-葡聚糖酶 糊粉 启动子 分子细胞遗传学 GENETICS 酵母人工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氨顺铂诱导耐药后肺腺癌细胞株生物学特性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19
作者 熊玮 钱桂生 黄桂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226-2229,共4页
目的建立肺腺癌氯氨顺铂诱导耐药细胞株,分析耐药细胞株生物学特性及染色体核型,为肺腺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氯氨顺铂(c is-d iam inod ichlorop latin,CDDP)大剂量冲击+逐步诱导法建立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CDDP和SPC-A-1/CD... 目的建立肺腺癌氯氨顺铂诱导耐药细胞株,分析耐药细胞株生物学特性及染色体核型,为肺腺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氯氨顺铂(c is-d iam inod ichlorop latin,CDDP)大剂量冲击+逐步诱导法建立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CDDP和SPC-A-1/CDDP,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指数,生物发光法测定细胞能量代谢,流式细胞仪测试细胞周期,染色体G显带技术和光谱核型分析(spectral karyotyp ing,SKY)技术分析染色体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A549/CD-DP和SPC-A-1/CDDP耐药指数为14.0和12.0,其ATP、ADP、AMP含量较A549和SPC-A-1显著降低,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G显带结果表明A549/CDDP和SPC-A-1/CDDP染色体均为亚三倍体,SKY分析见两株耐药细胞均出现数条衍生染色体。结论CDDP可以成功诱导肺腺癌耐药细胞株,衍生染色体,包括der(21)t(21;22)等可能与肺腺癌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分子细胞遗传学 光谱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 育种
20
《麦类文摘》 1998年第2期49-53,共5页
W980671 通过硬粒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顺序重组进行含有 K^+/Na^+选择性基因 Kna 1的外源染色体中间片断遗传操作[刊,英]/Luo,M.C.…∥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6,93(7).-1180~1184[WBTA,1997,14(2),896]W980672 来自小麦... W980671 通过硬粒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顺序重组进行含有 K^+/Na^+选择性基因 Kna 1的外源染色体中间片断遗传操作[刊,英]/Luo,M.C.…∥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6,93(7).-1180~1184[WBTA,1997,14(2),896]W980672 来自小麦 x 玉米杂交的小麦加倍单倍体:基因型影响、育性和1BL/1RS 染色体遗传[刊,英]/Leffbvre,D.…∥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6,93(8).-1267~1273[WBTA,1997,14(2),891]W980673 硬粒小麦、Thinopyrum distichum 和伸长披碱草间一个双倍体三属杂种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刊,英]/Kosina,R.…∥Annals of Botany.-1996,78(5).-583~589[WBTA,1997,14(2),890]W980674 面粉和面筋面团与烘焙性能有关的应变硬化特性及延展性[刊,英]/Kokelaar.J.J.…∥Jo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提莫菲维小麦 春小麦 分子细胞遗传学 部分同源染色体 普通小麦 加倍单倍体 外源染色体 基因型 三属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