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切流动法研究表面固定化配基与目标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1
作者 高波 靳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82-990,共9页
基于剪切流动腔技术,以微球作为受力载体,设计了一套可用于研究表面固定化配基与目标分子特异性相互作用力的实验和分析方法,并以人免疫球蛋白G(humanIgG)和羊抗人免疫球蛋白G(goatanti-humanIgG)分别作为模型配基和模型目标分子进行了... 基于剪切流动腔技术,以微球作为受力载体,设计了一套可用于研究表面固定化配基与目标分子特异性相互作用力的实验和分析方法,并以人免疫球蛋白G(humanIgG)和羊抗人免疫球蛋白G(goatanti-humanIgG)分别作为模型配基和模型目标分子进行了研究.基于平面Poiseuille层流模型设计了流场参数,以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使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非特异性对照,判断微球与基片表面的结合力来自配基和目标分子的生物特异性相互作用,并由进一步的目标分子灭活对比实验确认了这一结论.实验观察到微球与基片表面的结合力受到配基面密度的影响,说明发生结合的是多对而非单对蛋白质分子.将95%的微球被剥离时对应的壁面剪切率设定为临界剪切率,由大量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了临界剪切率与配基面密度间的定量关系.在受力分析模型中,考虑到多分子的结合,以及分子键位置不同造成的力臂长度的差异,最终计算得到单对配基与目标分子的平均结合力约为342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蛋白质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力 流动腔 分子 键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设计
2
作者 李宝兰 《教育学报》 1994年第5期44-44,共1页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设计太原铁路子弟第三中学李宝兰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概念的形成,……,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分析、……、想象等思维能力”。为此,在进行分子运动论的教学中,对分子间...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设计太原铁路子弟第三中学李宝兰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概念的形成,……,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分析、……、想象等思维能力”。为此,在进行分子运动论的教学中,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相互作用 分子 弹簧形变 互引 模型设计 分子间距离 中学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过程 分子运动论 思维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HX分子间势的精确从头计算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愚 史鸿运 王伟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13-1020,共8页
在用非迭代的三重激发项来校正CCSD的CCSDT理论水平下,采用augccpVQZ基函数对HeHF的分子间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HeHF以线型结构存在.在极限基的情况下,复合物两种线型极小点结构HeHF和HeFH势阱深分别为46.614c... 在用非迭代的三重激发项来校正CCSD的CCSDT理论水平下,采用augccpVQZ基函数对HeHF的分子间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HeHF以线型结构存在.在极限基的情况下,复合物两种线型极小点结构HeHF和HeFH势阱深分别为46.614cm-1和25.026cm-1对应He原子到HF分子质心的距离Rm分别为0.3149nm和0.3012nm.讨论了不同的基函数和理论方法在研究此类弱束缚态复合物的分子间势时的可靠性及其对结果的影响,并研究了HF分子中H-F键长的改变对势能的影响同时也给出了势函数的解析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计算 分子间势 PES CBS 分子相互作用 氢卤酸 稀有气体 复合物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溶剂中高分子的尺寸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平平 任琳 +1 位作者 杨海洋 刘远立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61-268,共8页
三元体系(高聚物/混合溶剂)性质不能简单地直接从相应的两种二元体系(高聚物/单一溶剂)性质来推演,混合溶剂中排除体积效应往往不是两种单一溶剂中排除体积效应的加权平均,高分子的尺寸除了与单一溶剂-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外,还受到... 三元体系(高聚物/混合溶剂)性质不能简单地直接从相应的两种二元体系(高聚物/单一溶剂)性质来推演,混合溶剂中排除体积效应往往不是两种单一溶剂中排除体积效应的加权平均,高分子的尺寸除了与单一溶剂-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外,还受到两种溶剂间的相互作用、高分子的自缔合趋势的影响,在不同的θ溶剂中高分子的无扰尺寸往往不同,两种溶剂间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溶剂 排除体积效应 分子相互作用 分子尺寸 无扰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超分子结构的概念及其研究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凡桂 张通 +1 位作者 王三跃 谢克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9,共5页
根据煤的组成及煤分子间作用力广泛存在的特征,提出煤分子间由于非共价键作用和分子识别而形成了超分子结构,并对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①煤分子组成与结构;②煤... 根据煤的组成及煤分子间作用力广泛存在的特征,提出煤分子间由于非共价键作用和分子识别而形成了超分子结构,并对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①煤分子组成与结构;②煤分子间的作用;③煤分子识别;④煤超分子结构的表征及形成的物理化学机制.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煤超分子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理论模拟,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协同及煤分子构型构象对煤超分子结构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超分子结构 分子化学 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邱文彦 Richard R.Mu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2年第5期284-286,共3页
原子力显微镜具有样品制作简单,无需对样品包埋、固定、染色、干燥等处理,使之更接近自然状态;可在气相和液相对样品观察成像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对细菌表面的超微结构、细菌生物膜的形态和空间构像、细菌膜表面蛋白变化以及生... 原子力显微镜具有样品制作简单,无需对样品包埋、固定、染色、干燥等处理,使之更接近自然状态;可在气相和液相对样品观察成像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对细菌表面的超微结构、细菌生物膜的形态和空间构像、细菌膜表面蛋白变化以及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得到了许多超过电镜分辨率的可重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学 原子显微镜 细菌超微结构 细菌表面解剖形态 分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磷酸酶定位方向对DPPC液晶单层膜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王娟 孙润广 +4 位作者 郝长春 苗宗成 马亚红 李拓 辛督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6,共7页
采用3种不同方法将碱性磷酸酶(AP)添加在DPPC单层膜系统中,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了AP对DPPC单层膜的影响,旨在从分子水平探讨AP分子与磷脂生物膜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用共同铺展法和亚相溶解法添加AP后,DPPC单层膜的相变不受影响。在低表... 采用3种不同方法将碱性磷酸酶(AP)添加在DPPC单层膜系统中,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了AP对DPPC单层膜的影响,旨在从分子水平探讨AP分子与磷脂生物膜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用共同铺展法和亚相溶解法添加AP后,DPPC单层膜的相变不受影响。在低表面压力下,AP在膜上的定位从长轴与界面平行变为垂直方向,这改变了膜体系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了膜体系的混乱程度,增大了膜体系的能量。而用亚相注入法添加蛋白AP后,DPPC单层膜的相转移变得不明显,在低表面压力下AP分子的定位方向不变。在高表面压力下,AP分子可能被DPPC胶束包裹,并释放到单层膜外,这不仅改变了体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且增大了体系的混乱程度,并减小了体系能量。碱性磷酸酶分子的定位方向对其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蛋白 相转移 分子相互作用 混乱度 DPPC单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of Aptamer-target Binding Mechanisms
8
作者 YANG Yuan-Yuan XU Fei WU Xiu-Xiu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0-1562,共13页
Aptamers are a type of single-chain oligonucleotide that can combine with a specific target.Due to their simple preparation,easy modification,stable structure and reusability,aptamer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as bioch... Aptamers are a type of single-chain oligonucleotide that can combine with a specific target.Due to their simple preparation,easy modification,stable structure and reusability,aptamer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as biochemical sensors for medicine,food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However,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aptamer-target binding mechanisms,which limits their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has gained much attention for revealing aptamer-target binding mechanisms at the atomic level.This work summarizes the main simulation methods used in the mechanistic analysis of aptamer-target complex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nding between aptamers and different targets(metal ions,small organic molecules,biomacromolecules,cells,bacteria and viruses),the types of aptamer-target interaction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strength.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use of simulations in understanding aptamer-target binding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APTAMER TARGET binding mechanism intermolecular for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据场的K-均值算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简艳 贾洪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498-4501,共4页
针对K-均值算法在随机选取初始类中心时存在不足、对噪声和孤立点敏感、不适用于发现大小差别很大的类的问题,借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模型,将文本模拟成数据场中的数据点,综合考虑文本间的相似度和相异度,提出一个新的数据势值计算公式... 针对K-均值算法在随机选取初始类中心时存在不足、对噪声和孤立点敏感、不适用于发现大小差别很大的类的问题,借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模型,将文本模拟成数据场中的数据点,综合考虑文本间的相似度和相异度,提出一个新的数据势值计算公式。根据文本数据的势,剔除孤立点、确定初始类中心。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提高收敛速度,消除噪声和孤立点对聚类结果的影响,提高聚类的精度,适用于主题分布不均匀的文本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均值 分子相互作用 数据场 文本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固体添加剂调控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欣 高申正 +5 位作者 许善磊 徐浩 周鑫杰 朱梦冰 郝儒林 朱卫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6-87,共12页
本体异质结(BHJ)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因具有可溶液制备、绿色无毒及可柔性化等特点而被视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之一.活性层内部的纳米形貌是决定器件性能和工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研究者先后开发了热退火、溶... 本体异质结(BHJ)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因具有可溶液制备、绿色无毒及可柔性化等特点而被视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之一.活性层内部的纳米形貌是决定器件性能和工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研究者先后开发了热退火、溶剂退火和溶剂添加剂等形貌优化方法.然而,上述处理方式不能与大面积印刷工艺兼容,而且不利于器件内部形貌和性能的稳定性,因此寻找简单高效的形貌调控手段是OSC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挥发固体添加剂因其独特的分子特性,能够与给受体分子间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力,被认为是提升OSC能量转换效率(PCE)和稳定性的发展方向.本文系统总结了非卤素及卤素型挥发固体添加剂调控OSC形貌和光伏性能的研究现状,深入讨论了挥发固体添加剂优化活性层形貌的不同机理,包括分子间吸附能、给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晶体成核和生长等;分析了挥发固体添加剂策略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挥发固体添加剂 非富勒烯受体 器件性能 分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液体混合时体积一定缩小吗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平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液体混合 分子相互作用 学性质 偏摩尔数量 纯组分 体积变化 时体 积之和 相互作用 体积缩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