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分子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延伟 张正刚 +3 位作者 姚金环 姜吉琼 杨庆霞 覃艳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2-25,29,共5页
随着传统硅基电子器件的发展日趋受限,以原子和分子作为电子元器件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概述了分子电子器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分子导线、分子二极管、分子开关、分子存储器件和分子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及最近的研... 随着传统硅基电子器件的发展日趋受限,以原子和分子作为电子元器件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概述了分子电子器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分子导线、分子二极管、分子开关、分子存储器件和分子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及最近的研究进展。具有π-共轭结构的有机分子体系是构造分子导线的理想单元;分子结的电子结构不对称性是分子具有整流特性的根本原因;轮烷和索烃是构造分子开关的理想单元之一;分子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量子隧穿,主要是金属-绝缘体-金属间的隧穿效应。最后阐述了目前分子电子器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子器件 分子导线 分子整流器 分子开关 分子存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σ-π型单分子电子器件:分子内电子转移及其外电场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包子民 李象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7-210,共4页
将由联苯阴离子和中性萘之间通过刚性环己烷所连接的经典的电子转移体系作一构象修正,得到一个π σ π型分子。UHF/6 31G 研究表明,此体系具有更高的能垒和小得多的电子转移耦合,而且其耦合几乎完全通过环己烷桥上的化学键实现。外电... 将由联苯阴离子和中性萘之间通过刚性环己烷所连接的经典的电子转移体系作一构象修正,得到一个π σ π型分子。UHF/6 31G 研究表明,此体系具有更高的能垒和小得多的电子转移耦合,而且其耦合几乎完全通过环己烷桥上的化学键实现。外电场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发现,该体系在无外场条件下几乎没有电子转移反应发生,但当外电场增至0 001463au时,反应的能垒消失,其电子转移速率达到105s-1数量级。所有特征均显示,该体系具有作为单分子电子器件的分子原型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σ-π型单分子电子器件 分子电子转移 外电场效应 化学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开发出有机单分子电子器件
3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08-1808,共1页
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材料与界面系的科学家与美国科学家一起,首次成功地在分子电子学领域中实现了“搀杂”,开发出由碳基有机单分子层所组成的价格低廉、可生物降解、用途广泛且易于操纵的电子器件.科学家们先是制得非常纯净的有机材... 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材料与界面系的科学家与美国科学家一起,首次成功地在分子电子学领域中实现了“搀杂”,开发出由碳基有机单分子层所组成的价格低廉、可生物降解、用途广泛且易于操纵的电子器件.科学家们先是制得非常纯净的有机材料,然后通过用紫外光或弱电子光束照射材料表面对“纯净”的单分子层搀杂,从而改变构成分子层的碳原子间的化学键.这些化学键的束缚影响了分子内的电子传递.研究人员预见,这一方法将被实质性地广泛用于纳米电子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科学家 分子电子器件 开发 分子 有机材料 分子电子 可生物降解 纳米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子器件
4
作者 姚彤彤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1992年第1期61-70,共10页
本文从化学角度阐述了分子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功能,讨论了分子整流器,分子逻辑门和分子导线等3种分子器件,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类分子器件的可靠性.由此表明“合成”分子计算机的可能性和目前光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其潜在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子器件 分子电子器件 分子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科学家在研制分子电子器件
5
作者 张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3年第10期43-44,共2页
随着电子元件的日趋小型化,研究人员对制造分子尺寸器件产生了兴趣。英国皇后大学化学研究院的科学家德西尔瓦及其同事,朝着制造这样的微型器件的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关键词 电子器件 分子电子器件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子学及其LB膜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福深 刘云圻 徐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分子电子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崭新学科,理论上的成功将必然导致新型的分子电子器件的产生,而LB膜技术已成为一种对广义分子电子器件进行组装的新技术。文中叙述了分子电子学的发展状况和LB技术在分子电子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电子 分子电子器件 组装技术 LB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类化合物分子光电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建东 王都留 +1 位作者 薛中华 卢小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7-984,共8页
分子电子器件是未来分子电路的微电子元件,已成为有机功能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卟啉类化合物的π共轭体系表现出的独特光电性能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其作为光电器件、模拟生物酶、分子识别和传感材料在材料化学、医学、生物化学和分析化... 分子电子器件是未来分子电路的微电子元件,已成为有机功能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卟啉类化合物的π共轭体系表现出的独特光电性能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其作为光电器件、模拟生物酶、分子识别和传感材料在材料化学、医学、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卟啉分子平面结构的易修饰性,常用卟啉化合物组装单元来构建功能化的卟啉光电器件。本文综述了卟啉类化合物的特点及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子器件 卟啉类化合物 光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分子导线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延伟 章岩 +1 位作者 尹鸽平 赵健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2-296,共5页
利用从头计算法分别在HF/6-31G,HF/6-31G*,HF/6-31G**,HF/6-31+G,HF/6-31++G,HF/6-31+G*,HF/6-31+G**,HF/D95+*,B3LYP/6-31G*和B3LYP/6-31+G*水平上计算了5个单体的聚乙炔分子导线,从几何构型、SCF能量和分子轨道能级三个方面讨论了外... 利用从头计算法分别在HF/6-31G,HF/6-31G*,HF/6-31G**,HF/6-31+G,HF/6-31++G,HF/6-31+G*,HF/6-31+G**,HF/D95+*,B3LYP/6-31G*和B3LYP/6-31+G*水平上计算了5个单体的聚乙炔分子导线,从几何构型、SCF能量和分子轨道能级三个方面讨论了外电场对分子导线的影响,给出了聚乙炔分子导线性质与外电场变化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导线 聚乙炔 分子电子器件 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分子导线的合成及其导电性质研究
9
作者 左国防 雷新有 张建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58-61,共4页
主要结合分子导线的电子传导性对有机线性分子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论述。共价键合法具有形貌和电子传递的可控性,但合成及纯化的困难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自组装法尽管存在着结构缺陷,而且,目标线性分子的直径和维度也难以控制,但其制备方... 主要结合分子导线的电子传导性对有机线性分子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论述。共价键合法具有形貌和电子传递的可控性,但合成及纯化的困难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自组装法尽管存在着结构缺陷,而且,目标线性分子的直径和维度也难以控制,但其制备方法简单、灵活,所以是有机分子导线的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组装法为基础,通过分子间弱的相互作用、定向原子堆积、配位键等发展了新的有机线性分子建构方法。目前,在微纳电子器件应用中,有机线性材料尽管很难与无机材料竞争,但其作为无机材料的补充,也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子器件 分子导线 弱相互作用 分子化学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分子裂结技术进行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春晖 郭雪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27-1928,共2页
自本世纪初开始,单分子电学测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利用单分子电学测量技术,研究者可以对单个、少数个分子中的电输运过程进行表征,从而为分子电子器件的构筑提供实验依据,使后者小再停留于理论设计范畴。
关键词 测量技术 分子 化学反应 利用 动力学 分子电子器件 输运过程 理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层脂膜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和器件及其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心棣 Z.SALAMON +2 位作者 V.KOCHEV A.OTTOVA M.ZVIMAN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自组装技术建立一个简单的BLMs。总结了同生物传感器和分子电子器件有关的BLMs的工作。讨论了BLMs的改进和前景。
关键词 双层脂膜 生物传感器 分子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制备原子尺度间隙的Au隧道结过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晓东 张柏林 +1 位作者 夏勇 朱果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24-1427,共4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溶液中稳定的Au隧道结,对制备过程中量子线到隧道结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在机械应力,直接腐蚀Au丝很难精细控制电化学过程,导致无法直接制得隧道结.通过向溶液中加入氯金酸进一步电化学沉积/...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溶液中稳定的Au隧道结,对制备过程中量子线到隧道结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在机械应力,直接腐蚀Au丝很难精细控制电化学过程,导致无法直接制得隧道结.通过向溶液中加入氯金酸进一步电化学沉积/腐蚀成功地解决了此问题,但溶液中Au离子的自沉积作用导致所形成的隧道结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改进,采用将腐蚀直接制得的电极对在盐酸溶液中定向电沉积的办法制备得到了溶液中稳定的Au隧道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制备 量子线 隧道结 分子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应用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19
13
作者 顾书英 吴琪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综述了碳纳米管的潜在应用前景 ,并提出随着碳纳米管合成技术的成熟 。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场发射 修饰电极 分子电子器件 应用 复合增强材料 催化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环上的亲核取代研究:2-(2’-萘酚)-5,10,15,20-四苯基卟啉的合成
14
作者 陈彰评 翟保评 +2 位作者 姜中兴 冯茂启 吴萱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515-515,共1页
关键词 亲核取代 四苯基取代卟啉 卟啉环 金属卟啉 分子电子器件 武汉大学 萘酚 取代基 化学系 光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behavior in doped C_(82) molecular devices
15
作者 徐慧 贾姝婷 陈灵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299-303,共5页
By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 and nonequilibrium Green functions method,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olecular devices constructed by C82, C80BN and C80N2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y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 and nonequilibrium Green functions method,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olecular devices constructed by C82, C80BN and C80N2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olecular devices are affected by doped atoms.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NDR) behavior can be observed in certain bias regions for C82 and C80BN molecular devices but cannot be observed for C80N2 molecular device. A mechanism for the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behavior was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FIRST-PRINCIPLE molecular de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boron/nitrogen co-doping on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C60 molecular devices
16
作者 伍晓赞 黄光辉 +1 位作者 陶庆斌 徐慧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889-893,共5页
By using 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 method and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doped C60 molecular devices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C60 molecular devices s... By using 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 method and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doped C60 molecular devices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C60 molecular devices show the metal behavior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60 molecule and the metal electrode. The current-voltage curve displays a linear behavior at low bias, and the currents have the relation of MI〉M3〉M4〉M2 when the bias voltage is lower than 0.6 V.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are affected greatly by the doped atoms.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is found in a certain bias range for C60 and C58BN molecular devices, but cannot be observed in C59B and C59N molecular devices. These unconventional effects can be used to design novel nano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molecular devic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y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