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婷 林文雄 +5 位作者 熊君 沈荔花 王经源 林瑞余 李兆伟 李振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048-1052,共5页
从分子水平研究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作用规律已成为当代作物栽培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分子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之一。作者从作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遗传生态特性入手,着重分析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遗传分子生态特性与环境分子生态... 从分子水平研究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作用规律已成为当代作物栽培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分子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之一。作者从作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遗传生态特性入手,着重分析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遗传分子生态特性与环境分子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根据各作物各生长发育阶段相关基因的遗传生态特性,制定科学的调控技术,以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环境友好、安全的生产目的。并进一步阐述了当前作物分子生态学亟待解决的几个理论问题及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遗传因子 分子生态特性 环境因子分子生态效应 环境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种群分子生态学的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鸣光 张军丽 +1 位作者 王峥峰 王伯荪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8年第4期1-5,共5页
植物种群学以分子生态学发展为契机,从宏观走向微观,本文从7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植物种群分子生态学研究的进展,为广大生态学工作者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
关键词 分子生态 植物种群学 植物种群分子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预警农田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建光 高俊莲 +2 位作者 徐晶 徐明岗 姜瑞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8-343,共6页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威胁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大问题,对其进行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农田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化学方法预警重金属污染的优点与不足、微生物指标预警重金属的优越性、以及采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预警...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威胁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大问题,对其进行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农田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化学方法预警重金属污染的优点与不足、微生物指标预警重金属的优越性、以及采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预警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重金属污染 微生物 分子生态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的发育遗传与分子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林文雄 李忠 +2 位作者 陈军 张志兴 陈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37-1242,共6页
本文从发育遗传生理和分子生态学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水稻籽粒灌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籽粒发育与物质充实涉及信号传递与多基因调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分子生态学过程。强、弱势粒由于基因时空表达模式和功能蛋白作... 本文从发育遗传生理和分子生态学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水稻籽粒灌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籽粒发育与物质充实涉及信号传递与多基因调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分子生态学过程。强、弱势粒由于基因时空表达模式和功能蛋白作用方式的不同,导致不同粒位胚乳细胞发育程序、籽粒灌浆速率和干物质重的明显差异。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强势粒发育灌浆早、充实快,具有明显的遗传稳定性;而弱势粒发育灌浆起步晚,充实度较差,易受环境调控。通过分子遗传改良和分子生态调节是改善弱势粒胚乳细胞健康顺利发育,实时启动灌浆充实,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实现高产的两条有效途径,已成为世界各国优先研究的领域。本文认为籽粒灌浆为何存在一个滞育期(stagnant phase),强弱势粒在这一发育阶段基因表达和功能作用为何存在差异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回答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弱势粒 籽粒灌浆 基因表达调控 分子生态特性 滞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许伟 张晓君 +3 位作者 李崎 许泓瑜 许正宏 赵立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21-525,共5页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作为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在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分子生态学实验技术角度,综述了目前一些传统发酵食品行业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功能相关性的研究进...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作为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在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分子生态学实验技术角度,综述了目前一些传统发酵食品行业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功能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分子微生态学技术在传统发酵行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分子生态 群落结构 功能 传统发酵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反硝化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海涛 郑天凌 杨小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15-1924,共10页
反硝化作用是在微生物参与下的土壤氮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反硝化作用强弱直接影响着氮素的利用。反硝化微生物是一大生理类群,广泛分布于细菌、真菌和古菌中,经典的16S rRNA方法不适合反硝化细菌的生态学研究。利用功能基因,结合现代... 反硝化作用是在微生物参与下的土壤氮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反硝化作用强弱直接影响着氮素的利用。反硝化微生物是一大生理类群,广泛分布于细菌、真菌和古菌中,经典的16S rRNA方法不适合反硝化细菌的生态学研究。利用功能基因,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为反硝化研究的常用方法。主要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反转录PCR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功能单细胞分离技术在反硝化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并综述了土壤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对反硝化未来的研究技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反硝化 作用机理 影响因素 分子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态学技术应用于新疆环境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邵冠军 吕杰 马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2394-2395,2398,共3页
对应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的分子生态学技术进行综述,并综述了近些年来新疆环境微生物研究的进展,最后,对新疆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 极端环境 分子生态 微生物分子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态技术在土壤线虫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雪亮 刘起丽 +1 位作者 郎剑锋 陆宁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5-147,151,共4页
土壤线虫是评价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生物,广泛应用于土壤生态研究。分子生态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土壤线虫研究的发展。综述了土壤线虫群落研究中所采用的分子生态技术:分子标记、变性梯度凝胶电泳、18S rDNA、宏基因组、分子标签PCR... 土壤线虫是评价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生物,广泛应用于土壤生态研究。分子生态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土壤线虫研究的发展。综述了土壤线虫群落研究中所采用的分子生态技术:分子标记、变性梯度凝胶电泳、18S rDNA、宏基因组、分子标签PCR技术等,探讨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并对生态基因组学在土壤线虫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线虫 分子生态 宏基因组 生态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类作物化感作用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冬梅 沈荔花 +4 位作者 陈祥旭 林瑞余 孙红艳 何华勤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053-1059,共7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研究麦类作物化感作用的新进展,着重介绍了小麦和大麦的化感作用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分子生物标记技术ISSR,分析了麦类化感作用的遗传多样性,并进一步阐明了小麦和大麦化感物质的研究现状...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研究麦类作物化感作用的新进展,着重介绍了小麦和大麦的化感作用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分子生物标记技术ISSR,分析了麦类化感作用的遗传多样性,并进一步阐明了小麦和大麦化感物质的研究现状。最后根据当前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化感作用基因表达与信号调控的分子生态学及根际生物学过程是未来麦类作物化感作用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类作物 化感作用 小麦 大麦 种质资源筛选 ISSR分子标记 化感物质 分子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林院校分子生态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小虎 刘震 胡承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366-368,371,共4页
针对农林院校开设分子生态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农林院校学科结构和作者的教学体会,从教学目标定位、教材编订、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初步探索了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考了以该课程学习为... 针对农林院校开设分子生态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农林院校学科结构和作者的教学体会,从教学目标定位、教材编订、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初步探索了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考了以该课程学习为契机的人才创新素质提升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态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在分子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都玉蓉 马建滨 苏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047-6049,共3页
概括了线粒体DNA(mtDNA)的特点与其作为遗传标记的优越性,着重回顾了该分子标记在分子生态学多个研究领域的应用,并阐述了其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线粒体DNA 分子生态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分子生态学课程教学与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彦修 孙红正 +2 位作者 张静 李俊周 赵全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396-8397,共2页
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植物分子生态学课程的特点、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强调了培养学生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 分子生态 课程教学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实蝇种群生态及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浩 柳凤 +1 位作者 何衍彪 李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788-14788,14836,共2页
从瓜实蝇实验种群的建立、瓜实蝇种群生态学、瓜实蝇种群遗传分化和瓜实蝇相关基因的克隆4个方面对瓜实蝇种群生态学及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瓜实蝇的生态控制进行了展望,为更有效地防治瓜实蝇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瓜实蝇 种群生态 分子生态 生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态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程 谢宜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490-9492,共3页
介绍了分子生态学的产生、概念、研究内容、常用的技术手段和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景。
关键词 分子生态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大曲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勤春 孟镇 +3 位作者 钟其顶 熊正河 张玉彬 吴兆征 《酿酒科技》 2011年第3期87-93,共7页
利用分子生态技术手段对大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解析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DGGE、SSCP、TRFLP、Real-timeQ-PCR、LH-PCR、元基因组等6种常用的分子生态学技术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优缺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探讨分子生态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态技术手段对大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解析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DGGE、SSCP、TRFLP、Real-timeQ-PCR、LH-PCR、元基因组等6种常用的分子生态学技术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优缺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探讨分子生态学技术在大曲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为揭示大曲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规律、鉴定大曲和酒醅中优势菌群、发现和确定大曲功能微生物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大曲 群落多样性 分子生态 PCR 优势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应用于大曲酒的微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祖新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63,共4页
大曲酒酿造是“群微共酵”的过程。以分子生物方法为基础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序列片段分析,从基因水平对微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直接微观地探讨微生物种群结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以弄清酿酒微... 大曲酒酿造是“群微共酵”的过程。以分子生物方法为基础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序列片段分析,从基因水平对微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直接微观地探讨微生物种群结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以弄清酿酒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真实状态,最终揭示酿酒微生物影响大曲酒香型的奥秘。(丹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酒 微生物 分子生态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分子生态学的概念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金学 王文强 廉振民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9-71,75,共4页
分子生态学正在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分子生态学的概念,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在综合众多文献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分子生态学及与其研究内容相关的几个概念,并简述其研究内容、方法、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分子生态 分子生物技术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中的DNA研究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秀敏 王海祥 徐金娥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28-30,共3页
主要分析与综述了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中的DNA研究方法.
关键词 微生物 分子生态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红树林生态学研究--评《红树林分子生态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兴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6-I0006,共1页
红树林指的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洋和陆地过渡带上,以红树植物为主的木本植物群落,是一种湿地类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的存在极大地缓解了海水对沿海地区的侵蚀,能够起到防风消浪的作用,同时在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 红树林指的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洋和陆地过渡带上,以红树植物为主的木本植物群落,是一种湿地类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的存在极大地缓解了海水对沿海地区的侵蚀,能够起到防风消浪的作用,同时在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吸附二氧化碳方面,同面积的红树林是热带雨林的六倍。红树林的存在极具生态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在进一步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和研究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由王友绍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树林分子生态学》一书,从分子生态学角度分析我国红树林在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下的新研究方向,对我国红树林生态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价值 全球生态环境 分子生态 红树林 促进作用 生物多样性 净化空气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前 李忠武 +5 位作者 聂小东 刘窑军 童迪 肖林辉 申志高 石林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9-832,共14页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以提高侵蚀退化林地的土壤质量。为了探究典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在南方红壤区马尾松林下建立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小区,设置3种不同处理,分别为挖设鱼鳞坑加种植草本,挖设鱼鳞坑加种植...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以提高侵蚀退化林地的土壤质量。为了探究典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在南方红壤区马尾松林下建立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小区,设置3种不同处理,分别为挖设鱼鳞坑加种植草本,挖设鱼鳞坑加种植草本与灌木,以及对坡面土壤不设置任何措施的对照。利用16S rRNA和18S rRNA基因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3种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基于随机矩阵的方法构建微生物网络。结果表明,措施实施后,绿弯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变形菌门与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2种措施处理下微生物网络总节点数、总连接数、平均连通度以及模块性均较高,微生物网络的规模增大,微生物间互相作用更复杂。3个微生物网络均以负互相作用(60.59%~67.49%)为主,措施实施后物种间竞争作用进一步加强。绿弯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中的部分菌群在本研究区的微生物网络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此外,3个微生物网络的部分关键节点所属的菌群相对丰度较低(<1%),对于构建微生物网络也具有关键作用。2种措施处理下微生物网络平均路径距离较长,微生物作用的响应速度慢,群落结构稳定性提高,其中挖设鱼鳞坑并种植草本与灌木的措施较挖设鱼鳞坑并只种植草本的措施效果更优。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容重(R^(2)=0.465,P<0.05)、pH(R^(2)=0.377,P<0.05)、有机质(R^(2)=0.383,P<0.05)、全氮(R^(2)=0.545,P<0.01)、对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R^(2)=0.485,P<0.05)对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实施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网络规模增大、物种间互作强度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马尾松 微生物群落结构 分子生态网络 微生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