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InDel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病种质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广君 朱雪梅 +4 位作者 潘宝贵 刁卫平 刘金兵 高长洲 王述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1-1261,共11页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危害中国辣椒生产的第一大病毒,创制抗性育种材料、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CMV最有效的方法。以高抗CMV材料PBC688为母本,与感病甜椒材料G29为父本杂交,通过连续自交获得F6代自交系。利用与抗性基...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危害中国辣椒生产的第一大病毒,创制抗性育种材料、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CMV最有效的方法。以高抗CMV材料PBC688为母本,与感病甜椒材料G29为父本杂交,通过连续自交获得F6代自交系。利用与抗性基因qCmr2.1紧密连锁的3个InDel分子标记,结合人工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调查对109个株系进行筛选。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携带纯合抗性片段的株系有28个,携带纯合感病片段的株系有65个,携带杂合片段的株系有16个,杂合率为14.7%。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携带qCmr2.1基因的自交系果实较小,首花节位高,花期和成熟期显著晚于感病材料G29。筛选到1份高抗CMV且农艺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H6-223,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21个纯合抗病型对CMV表现为高抗、抗;在14个纯合感病型中,13个株系表现为感病,1个株系表现为中抗;9个杂合型株系的抗病性出现分离,表现为抗、中抗;3个在分子标记间出现重组的自交系中,H6-223表现为高抗,另外2个表现为中抗。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3个InDel分子标记可以辅助创制辣椒抗CMV种质,创制的高抗CMV且农艺性状优良的种质H6-223可进一步用于辣椒抗CMV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黄瓜花叶病毒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聚合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抗性基因(L^4)及马铃薯Y病毒抗性基因(Pvr4)的甜椒自交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海龙 王立浩 +2 位作者 张宝玺 张正海 曹亚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7,共7页
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病毒是危害我国辣椒生产最重要的病毒之一,其中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近些年来危害日趋严重。L系列等位基因(L^1、L^2、L^3、L^4)是抗烟草花叶病毒属的主要抗性基因。为了提高辣椒品种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和... 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病毒是危害我国辣椒生产最重要的病毒之一,其中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近些年来危害日趋严重。L系列等位基因(L^1、L^2、L^3、L^4)是抗烟草花叶病毒属的主要抗性基因。为了提高辣椒品种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PVY)抗性,本试验分别以CM334(抗PVY,含Pvr4基因)和引进材料200375(抗PMMoV,含L~4基因)为抗源,以甜椒自交系83-163(中抗疫病和CMV)为回交亲本,进行多代回交并自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苗期抗病性鉴定、形态选择,最终选育获得了聚合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抗性基因L^4和马铃薯Y病毒抗性基因Pvr4的早熟、大果型甜椒自交系PT83-163(中抗疫病和CMV,携带抗病基因Pvr4和L^4),经人工接种鉴定表现抗病,其他园艺性状与自交系83-163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甜)椒 PMMoV PVY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粳稻香型软米新品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孟祥 赵龙 +3 位作者 何友勋 张时龙 余本勋 叶永印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1期42-46,共5页
香型软米具有特殊的芳香,饭粒质地柔软、香软甜糯、爽口舒适、冷后不变硬且不回生,备受消费者欢迎。香型软米新品种选育已成为水稻育种中最重要的研究目标,基于贵州省粳稻区特殊的气候生态条件,利用含香味基因Badh2的育种中间材料DHX611... 香型软米具有特殊的芳香,饭粒质地柔软、香软甜糯、爽口舒适、冷后不变硬且不回生,备受消费者欢迎。香型软米新品种选育已成为水稻育种中最重要的研究目标,基于贵州省粳稻区特殊的气候生态条件,利用含香味基因Badh2的育种中间材料DHX611(母本),与含软米低直链淀粉基因Wx-mq的南粳9108(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田间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选育出了粳稻香型软米新品系。经初步鉴定,该新品种表现良好,为下一步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也丰富了贵州粳稻香型软米的育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香型软米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Badh2 Wx-m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分子标记技术辅助回交选育高油酸花生新种质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平丽 唐桂英 +4 位作者 付春 柳展基 鲁成凯 姜言生 单雷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46-51,64,共7页
以山东大花生鲁花14号(LH14)为母本、高油酸花生开农176(KN176)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再以LH14为轮回亲本历经4次回交获得BC4F1,期间用Taq Man探针标记技术辅助杂种AhFAD2B基因型选择;BC4F1经连续自交、田间筛选并辅助KASP分子标记鉴别后... 以山东大花生鲁花14号(LH14)为母本、高油酸花生开农176(KN176)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再以LH14为轮回亲本历经4次回交获得BC4F1,期间用Taq Man探针标记技术辅助杂种AhFAD2B基因型选择;BC4F1经连续自交、田间筛选并辅助KASP分子标记鉴别后代籽粒AhFAD2B基因的基因型,获得基因型aabb的BC4F5株系10个,它们分别来源于BC4F1代7个单株。分析这10个株系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显示各株系结果集中,单株平均荚果数、果型与母本LH14相似,油酸含量为68.67%~77.93%;其中7个株系的百果重、饱果率和6个株系的百仁重分别比对照LH14提高0.02%~16.05%、4.55%~12.31%和0.05%~9.41%。综合各株系田间表现及籽粒品质指标,最终选择油酸含量高于70%的7个BC4F5代株系进行DUS测试、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Taq Man探针标记与KASP标记结合应用于高油酸品种选育过程中,大大减少了田间选择的工作量,提高了回交选育高油酸花生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回交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R标记对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辅助选育 被引量:12
5
作者 向太和 杨剑波 +3 位作者 杨前进 朱启升 李莉 黄大年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利用与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ben )紧密连锁的 SCAR标记 ,对田间以农林 8号 m为 ben基因供体转育的后代进行了 PCR检测。利用该标记不仅能鉴别出转育的材料是否含有 ben基因 ,而且能区别它是含 ben基因的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从而有效地指... 利用与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ben )紧密连锁的 SCAR标记 ,对田间以农林 8号 m为 ben基因供体转育的后代进行了 PCR检测。利用该标记不仅能鉴别出转育的材料是否含有 ben基因 ,而且能区别它是含 ben基因的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从而有效地指导田间选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育性遗传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被引量:7
6
作者 任梦阳 倪西源 +5 位作者 王灏 陈飞 田建华 黄吉祥 李殿荣 赵坚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15-2023,共9页
以20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与20个油菜品种(系)杂交测交后代为材料,采用经典遗传学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验证该不育系统遗传控制体系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探索利用连锁共显性标记筛选两型系和临保系基因型的高效性和准确率。研究表明,6... 以20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与20个油菜品种(系)杂交测交后代为材料,采用经典遗传学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验证该不育系统遗传控制体系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探索利用连锁共显性标记筛选两型系和临保系基因型的高效性和准确率。研究表明,6个品种(系)与20118A测交产生的F2世代,所有组合可育株∶不育株均符合3∶1或13∶3分离规律,而与20118A-TAM杂交产生的6个F2中1个呈13∶3分离,其余均为全可育,育性符合1对隐性不育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互作控制的遗传模式。进而采取反向验证方法,从1059个F2分离单株中,用新开发的Bnms3/Bnrf连锁共显性标记跟踪选择,直接获得临保系(ms3ms3rfrf)、纯合不育株(ms3ms3RfRf)和两型系可育株(Ms3ms3RfRf)70、69和135株,经测交或互交验证,准确率均达95%以上。根据20个测交品种的后代分离,BnRf位点上只出现Rf和rf两个等位基因,推测第3个等位基因存在的频率很低,基本可以根据两基因各2对等位基因互作原理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核不育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两型系 临保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CAPS标记的PARMS转换及其应用
7
作者 陈金金 赵威 +4 位作者 徐小万 衡周 王恒明 吴智明 徐晓美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1,共7页
Co1Mod1-CAPS是一个可广泛应用于筛选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的CAPS分子标记。为了将其转化为可高通量检测的分子标记以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以Co1Mod1-CAPS标记扩增10份不同类型的辣椒三系材料,分析其扩增产物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Co1Mod1-CAPS是一个可广泛应用于筛选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的CAPS分子标记。为了将其转化为可高通量检测的分子标记以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以Co1Mod1-CAPS标记扩增10份不同类型的辣椒三系材料,分析其扩增产物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材料间的序列差异,从而基于序列差异将其转化为PARMS高通量检测标记并对321份辣椒种质材料进行恢复源筛选。结果表明,在Co1Mod1-CAPS标记扩增产物第601个碱基处存在一个T→C碱基的变异,即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在该处的碱基均为T,而恢复系材料在该处的碱基为C,后基于该碱基变异成功将Co1Mod1-CAPS转化为高通量标记Co1Mod1-PARMS,并在321份种质材料中筛选出146份资源携带纯合恢复基因RfRf,其中小果形且辣味重的辣椒类型携带RfRf基因型的个体占比高,指形椒的占比最高,为59.5%,樱桃椒占比次之,为56.5%,甜椒类型辣椒(灯笼椒)携带RfRf基因型的个体占比最低,为8.3%。该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较为一致,表明该标记有效。因此,Co1Mod1-PARMS高通量检测标记可应用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从而促使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选育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系 高通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绥芬河珠星三块鱼提纯复壮
8
作者 赵雪飞 黄晶 +5 位作者 李乾 梁利群 孙博 张立民 王维坤 常玉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05,共7页
为了对珠星三块鱼(Tribolodon hakonensis)的种质提纯,本研究采用表型、mtDNA条形码及种质特异性核DNA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的三重选择技术,挑选纯正的珠星三块鱼野生原种繁育子代F_(1),并对子代种质进行鉴定。两种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F... 为了对珠星三块鱼(Tribolodon hakonensis)的种质提纯,本研究采用表型、mtDNA条形码及种质特异性核DNA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的三重选择技术,挑选纯正的珠星三块鱼野生原种繁育子代F_(1),并对子代种质进行鉴定。两种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F_(1)个体COI单倍型和种质特异性mitfa基因型与亲本均一致,表明提纯工作成功。池塘生长对比显示,提纯F_(1)饲养至28月龄时,体重显著高于未提纯子代,表明提纯F_(1)具有良好的生长性状。综上,本研究采用“表型+基因型”相结合的辅助选育技术,有助于加快珠星三块鱼的种质提纯进程,为绥芬河珠星三块鱼的增殖放流、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种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星三块鱼(Tribolodon hakonensis) 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提纯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Dx5+Dy10的分子标记选择对后代产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科 魏益民 +2 位作者 李小刚 于稀水 宋吉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9,共7页
对利用分子标记筛选出两个组合的不同世代不同基因Dx5+Dy10构成类型随机群体的产量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杂交后代和回交后代中,单株、株行或株系在上下代和同一世代不同基因组成类型之间的产量分布特性基本一致;同一组合相同世代... 对利用分子标记筛选出两个组合的不同世代不同基因Dx5+Dy10构成类型随机群体的产量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杂交后代和回交后代中,单株、株行或株系在上下代和同一世代不同基因组成类型之间的产量分布特性基本一致;同一组合相同世代不同基因类型之间的随机群体平均产量非常接近,无显著差异.早代目标基因分子标记选育不会改变当代和后代产量的分布;能否在品质性状筛选同时获得产量潜力较高的材料,关键在于能否从优质后代群体中选择出丰产潜力较高的材料;同时也与亲本产量潜力的高低密切相关.在改良高产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中,回交法比杂交法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育种 产量分布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CMS-RN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GmRf1的初步鉴定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绪磊 郭凤兰 +7 位作者 高萌萌 张泽东 林春晶 孙妍妍 张井勇 彭宝 赵丽梅 张春宝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6-1193,共8页
在大豆杂种优势利用中,主要基于三系法进行杂交大豆品种选育。恢复系作为杂交种的父本,其所含的育性恢复(Rf,restorer-of-fertility)基因起决定作用。前期对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基因GmRf1进行了精细定位。本研究在... 在大豆杂种优势利用中,主要基于三系法进行杂交大豆品种选育。恢复系作为杂交种的父本,其所含的育性恢复(Rf,restorer-of-fertility)基因起决定作用。前期对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基因GmRf1进行了精细定位。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GmRf1定位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亚细胞定位预测、序列比对和差异表达分析,明确了Glyma.16G161900基因在恢复系JLR230中所编码的1个576个氨基酸的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蛋白为GmRf1。进一步对含有GmRf1的对照材料Williams82与母本不育系JLCMS204A进行测交及F_(1)植株花粉育性鉴定,验证了GmRf1可以恢复CMS-RN型不育系育性。最后利用GmRf1在亲本间存在的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开发了功能性分子标记Rf1-dCAPS-2和Rf1-dCAPS-3。上述研究将为今后通过分子标记筛选或辅助选育含GmRf1基因型材料,以及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创制新型恢复系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R标记辅助的大白菜雄性不育系定向转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娜娜 张鲁刚 +3 位作者 孙希禄 许小勇 万恩梅 张静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8-105,共8页
以含有不育基因Ms的大白菜核不育杂交一代、回交一代和可育株自交一代为检测群体,利用与不育基因Ms紧密连锁的5个SCAR标记对群体进行标记的适用性检测并对可育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标记syau-scr02和syau-scr03仅扩增出没有差... 以含有不育基因Ms的大白菜核不育杂交一代、回交一代和可育株自交一代为检测群体,利用与不育基因Ms紧密连锁的5个SCAR标记对群体进行标记的适用性检测并对可育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标记syau-scr02和syau-scr03仅扩增出没有差异的弱带;syau-scr04和syau-scr05在可育池和不育池中均能扩增出目的片段,多态性消失;只有标记syau-scr01在09H12群体中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其重组交换率为2.97%,遗传距离为2.15 cM,表明其可用于后期的标记辅助选择。经标记检测初步推断,全可育杂一代09H9和09H10材料的育性分离后代中可育单株的基因型为MfSMS,4份育性1∶1分离材料的分离后代中可育株的基因型为msms。以此为根据设计新的转育方案,以期在后续试验中得到新核不育系、乙型两用系和甲型两用系,并通过与标记syau-scr01相结合筛选与可育基因msms或MsfMsf相连锁的新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SCAR标记 转育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选育方法对北京油鸡趾数性状育种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初芹 晏志勋 +5 位作者 罗汉鹏 张剑 张尧 王海宏 耿爱莲 刘华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研究不同选育方法对北京油鸡趾数性状的育种效果,选择两个北京油鸡群体,分别对应五趾性状的分子选育和表型选育,同时以随机选育的保种群作为对照,比较了三个群体趾数类型的差异。结果发现,分子选育和表型选育,全群中双侧五趾个体比例... 为研究不同选育方法对北京油鸡趾数性状的育种效果,选择两个北京油鸡群体,分别对应五趾性状的分子选育和表型选育,同时以随机选育的保种群作为对照,比较了三个群体趾数类型的差异。结果发现,分子选育和表型选育,全群中双侧五趾个体比例分别达到92.59%和81.77%,比随机选育提升了13.99%和3.17%,分子选育的育种效果更明显。分子选育群中双侧多趾类型占全群比例累计达到了95.20%,极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群体(P<0.01);并且在双侧多趾类型中,双侧五趾个体占比提高(P<0.01),而单五单六和双侧六趾个体的占比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鸡2号染色体rs80659072位点作为北京油鸡五趾性状遗传标记进行应用,育种效果显著。相比表型选育而言,分子选育可快速提升双侧五趾类型的比例,有助于降低六趾个体比例,提升趾数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鸡 多趾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表型选育 随机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抗病优良品系选育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3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68,共1页
10月初,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研究员等发明的“牙鲆抗病优良品系选育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0101288520。该发明综合采用群体选育、人工感染、种内杂交、家系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人工雌核... 10月初,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研究员等发明的“牙鲆抗病优良品系选育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0101288520。该发明综合采用群体选育、人工感染、种内杂交、家系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人工雌核发育和近交等多种生物技术,以牙鲆为材料建立了海水鱼类抗病优良品系选育方法,培育出抗鳗弧菌感染能力明显提高的牙鲆优良品系,养殖存活率提高20%以上,生长率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良品系 选育方法 专利授权 发明 牙鲆 抗病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超级稻分子设计模型诞生
14
《种子科技》 2016年第4期5-5,共1页
最近,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李家洋、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钱前等提出了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未来超级杂交稻分子设计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未来超级杂交水稻... 最近,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李家洋、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钱前等提出了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未来超级杂交稻分子设计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未来超级杂交水稻育种将基于籼一粳杂交,通过精准分子设计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组合亚种间已知和待发现的优良等位基因,培育出具有籼一粳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的高产、优质、耐逆、抗病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设计模型 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级稻 超级杂交稻 水稻研究所 发育生物学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主要病害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倪洪涛 薛琳 +1 位作者 罗世龙 周芹 《中国糖料》 2020年第4期62-67,共6页
褐斑病、根腐病、丛根病是甜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甜菜的产量与品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3种主要甜菜病害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甜菜抗病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我国的甜菜抗病育种要以丰产、高糖、兼抗为目标,拓... 褐斑病、根腐病、丛根病是甜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甜菜的产量与品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3种主要甜菜病害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甜菜抗病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我国的甜菜抗病育种要以丰产、高糖、兼抗为目标,拓宽遗传基础,丰富我国甜菜抗病种质资源;建立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MAS)体系,加强甜菜抗病基因工程研究,加快甜菜抗病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病害 褐斑病 根腐病 丛根病 抗病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能刚 陈惠查 +1 位作者 阮仁超 游俊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0,共4页
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抗病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是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重要基础。对我国目前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的鉴选、基因定位和克隆及创新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瘟病 抗稻瘟病基因 种质资源 基因定位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家畜繁殖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光华 马利青 《中国畜禽种业》 2014年第1期68-70,共3页
Toll样受体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模式识别受体,可选择性识别病原微生物而启动天然免疫,在宿主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大量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与多种动物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性疾病密切相关,说... Toll样受体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模式识别受体,可选择性识别病原微生物而启动天然免疫,在宿主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大量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与多种动物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性疾病密切相关,说明通过Toll样受体基因的研究可为动物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研究提供依据。本文就Toll样受体家族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家畜繁殖病理中的主要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寄生虫性疾病 家畜繁殖 繁殖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天然免疫 受体基因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果类资源与育种团队
18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I0004-I0005,共2页
团队共有12名科技人员,其中高级职称8人,博士7人。主要开展茄子、番茄、辣椒种质资源收集鉴评、创新应用,育种关键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及应用基础研究等,在辣椒抗根腐疫病、番茄茄子抗青枯病研究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近5年来承担省、... 团队共有12名科技人员,其中高级职称8人,博士7人。主要开展茄子、番茄、辣椒种质资源收集鉴评、创新应用,育种关键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及应用基础研究等,在辣椒抗根腐疫病、番茄茄子抗青枯病研究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近5年来承担省、部级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建立了茄果类蔬菜抗病、耐高温弱光、花青素、香气、风味品质等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茄子抗青枯病基因功能研究茄子抗青枯病QTL定位研究辣椒耐高温高湿分子机理研究体系以及辣椒“三系”育种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枯病 茄果类 自然科学基金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根腐 三系 QTL定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完成凡纳滨对虾基因组的探查分析
19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79,共1页
据科学网2016年3月17日报道,中科院海洋所海洋动物生殖与遗传工程课题组进行高通量测序文库构建和简化基因组测序,成功定位了凡纳滨对虾11个体长相关和7个体重相关的QTL,为推动凡纳滨对虾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研究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据科学网2016年3月17日报道,中科院海洋所海洋动物生殖与遗传工程课题组进行高通量测序文库构建和简化基因组测序,成功定位了凡纳滨对虾11个体长相关和7个体重相关的QTL,为推动凡纳滨对虾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研究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海洋所 凡纳滨对虾 基因组测序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探查 文库构建 遗传工程 动物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精品番茄新品种--农博粉18109
20
作者 霍建勇 《农业知识》 2021年第22期31-32,共2页
农博粉18109是石家庄农博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耐热、抗裂抗TY病毒,风味浓郁的品质型番茄,适于春秋保护地生产。国家品种登记编号:GPD番茄(2019)130552。在2019年“北方秋冬季设施番茄测评展示”中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关键词 设施番茄 科技开发 番茄新品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保护地生产 登记编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