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护理
1
作者 何志芳 滕晓艳 李玲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5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肝功能衰竭 护理措施 MARS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拉羊 邓红 +1 位作者 赵婕 李小燕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ARS治疗重型肝炎16例作为治疗组,21例重型肝炎采用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及肝功能损害相匹配,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预后及单次MARS治... 目的探讨和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ARS治疗重型肝炎16例作为治疗组,21例重型肝炎采用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及肝功能损害相匹配,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预后及单次MARS治疗前后病人的精神、食纳、肝性脑病、平均动脉压、重要生化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预后有明显差别,治疗组存活率62.5%(10/16),较对照组38%(8/21)明显提高,单次治疗前后肝性脑病均不同程度改善,平均动脉压上升,血清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及尿素氮明显下降。结论应用MARS治疗能明显提高重型肝炎病人的存活率,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清除病人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NO、肿瘤坏死因子及血氨等,从而减轻肝细胞的坏死,改善血流动力学,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是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重型肝炎 人工肝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肝衰竭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欧强 王渭康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10期551-553,共3页
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衰竭临床十分常见。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脏移植是重型肝炎及肝衰竭3种基本治疗方法。肝脏移植因手术及术后用药价格昂贵、供肝短缺等因素限制了临床广泛使用,而内科综合治疗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疗效很差,... 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衰竭临床十分常见。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脏移植是重型肝炎及肝衰竭3种基本治疗方法。肝脏移植因手术及术后用药价格昂贵、供肝短缺等因素限制了临床广泛使用,而内科综合治疗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疗效很差,人工肝正是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以血液净化为基础的一系列实用性很强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综合治疗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临床研究 肝衰竭 人工肝支持治疗 重型肝炎患者 肝脏移植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对使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人工肝支持术进行治疗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
4
作者 张燕红 张玉俠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8期77-79,共3页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的合成功能和解毒功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的一种病理情况。此病可导致大量的毒素在患者体内蓄积,并会引起肝性脑病、肾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进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人工...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的合成功能和解毒功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的一种病理情况。此病可导致大量的毒素在患者体内蓄积,并会引起肝性脑病、肾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进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人工肝支持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新疗法。此疗法具有能代替肝脏的解毒功能、清除肝脏的代谢产物、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目前,该疗法的操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使用该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何种方式的护理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对使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人工肝支持术进行治疗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功能衰竭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人工肝支持术 护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用于重型肝炎123例护理体会
5
作者 禚丽敏 刘光美 孙桂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重型肝炎 蛋白结合毒素 人工肝支持系统 护理 肝脏功能衰竭 水溶性毒素 中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吸附再循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谦 史君丽 +3 位作者 刘芳丽 吕芳玲 赵婕 李小燕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对45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45例行MARS治疗68次,结果好转31例,行肝移植4例,存活率为77.8%;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提示在MARS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重型肝炎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7
作者 陈自平 李双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慢性肝衰竭 血液透析滤过 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治疗 人工肝技术 桥梁作用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多脏器功能不全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张东亮 王质刚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非生物型人工肝 人工肝支持系统 多脏器功能不全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组合生物型人工肝 连续性血液净化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衰竭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4
9
作者 袁素娥 李映兰 +3 位作者 罗向群 周涛 范娟 李丹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3期30-32,共3页
分析人工肝治疗肝衰竭中低血压原因并总结护理经验。226例次肝衰竭患者在人工肝治疗中发生低血压49例次,发生率为21.68%。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失血是最主要因素。上机前对病情实施系统评估,勿仓促上机;个性化调节各参数和使用抗凝剂;术... 分析人工肝治疗肝衰竭中低血压原因并总结护理经验。226例次肝衰竭患者在人工肝治疗中发生低血压49例次,发生率为21.68%。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失血是最主要因素。上机前对病情实施系统评估,勿仓促上机;个性化调节各参数和使用抗凝剂;术中严密监测,准确判断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干预,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人工肝/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低血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对判断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青 段钟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观察161例经人工肝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的转归,探讨人工肝治疗对判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161例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各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胆红素特异性吸附(bilirubin specific adsorption,BSA)、活性炭灌流(... 目的 观察161例经人工肝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的转归,探讨人工肝治疗对判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161例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各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胆红素特异性吸附(bilirubin specific adsorption,BSA)、活性炭灌流(hemoperfusion,HP)、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y—cling system,MARS)、组合型生物人工肝(hybrid bioartificial liver,HBL)、人工肝治疗,平均治疗2.7次。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4个不同时段取血分别测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内毒素水乎,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 20例治疗前伴肝性脑病患者昏迷程度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及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胆碱脂酶显著升高(P<0.O1和P<0.05)。92例患者痊愈,33例成功的实施肝移植,其余36例分别死于严重感染者、消化道大出血和肝肾综合征,存活率为77.64%。结论 人工肝可能作为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作为判断患者能否自然恢复或必须进行肝移植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治疗 重型肝炎 预后 血浆置换 胆红素特异性吸附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活性炭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并多脏器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肖兵 周颖 +2 位作者 赵燕芹 廖明儿 何敏茹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6期325-329,共5页
目的 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MAR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并多脏器衰竭 (MOF)患者 ,观察其在肝脏支持及治疗由肝功能衰竭引起多脏器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 4 0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MOF患者 ,经MARS治疗 110次 ,平均 2 .75次 ,比较治疗... 目的 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MAR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并多脏器衰竭 (MOF)患者 ,观察其在肝脏支持及治疗由肝功能衰竭引起多脏器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 4 0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MOF患者 ,经MARS治疗 110次 ,平均 2 .75次 ,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 ,以及血NH3 、BUN、血Cr、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生化指标。对照组 4 2例同类患者。结果 MARS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指标MELD ,与对照组比较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通过清除毒性物质 ,改善内环境 ,对肝脏有较明显的支持作用。在治疗肝性脑病 ,缓解脑水肿 ,防治肾功能衰竭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在调整电解质、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 ,创造补液及能量补充空间 ,治疗浮肿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缓解SIRS状态 ,改善心、肺功能 ,缓解中毒性鼓肠及顽固性腹水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安全性良好。结论 MARS治疗在肝脏支持 ,并发症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慢性重型肝炎 多脏器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S治疗生物毒素中毒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江龙 张伦理 +3 位作者 陈士彬 史宇飞 杨小兰 王芝花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9期515-516,共2页
关键词 生物毒素中毒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白蛋白透析液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性人工肝治疗重型中毒性肝炎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红莲 罗红涛 +1 位作者 刘全妹 邹敏超 《罕少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混合性人工肝 中毒性肝炎 三氯乙烯 麻醉剂 血浆罟换 血液透析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毒蕈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血液净化治疗
14
作者 李小强 周旋 +4 位作者 史晶 刘薇薇 凌汉新 江朝强 黄荣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11期17-19,共3页
目的 比较各类血液净化方法在白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抢救应用中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检测证实系白毒蕈中毒的患者,分析应用各类血液净化治疗前后,肝、肾、心肌酶、凝血功能变化及相关的临床表现。... 目的 比较各类血液净化方法在白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抢救应用中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检测证实系白毒蕈中毒的患者,分析应用各类血液净化治疗前后,肝、肾、心肌酶、凝血功能变化及相关的临床表现。结果 9例白毒蕈中毒致MODS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治愈7例(77.78%)死亡2例(22.22%)。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是清除白毒蕈毒素的有效方法,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昏迷的患者联合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可起到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毒蕈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浆置换(PE)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ARS人工肝治疗急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锋 邱平 +2 位作者 贾杰 曾洪兰 李晖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4年第2期87-89,共3页
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同时,加用MARS人工肝治疗。MARS人工肝治疗每次持续6~8h。结果7例重型肝炎患者在MARS治疗后,血总胆红素和总胆酸分别由(410... 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同时,加用MARS人工肝治疗。MARS人工肝治疗每次持续6~8h。结果7例重型肝炎患者在MARS治疗后,血总胆红素和总胆酸分别由(410.90±256.99)μmol/L和(107.37±69.78)μmol/L降至(310.60±88.97)μmol/L和(60.96±36.27)μmol/L(P<0.001);肌苷和尿素分别由(234.43±90.83)mmol/L和(12.64±5.29)mmol/L降至(93.29±45.27)mmol/L和(6.59±3.73mmol/L(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分别由(26.81±)13.01s)和(57.54±18.44)s缩短至(17.98±4.52)s和(40.57±11.14)s(P<0.05MARS治疗前后患者血K+、Na+、白细胞和);血小板无显著改变(P>0.05);在MARS治疗期间患者血压、脉搏稳定。4例合并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中,2例经MARS治疗病情好转,肾功能改善。结论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重型肝炎及合并HRS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S 人工肝 治疗 重型肝炎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MA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S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宏 亚星 +6 位作者 陈红 赵正斌 毛小荣 张立婷 岳伟 李莹 邵沂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9期506-507,509,共3页
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2002年1月~2004年10月对12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ARS人工肝治疗。在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测定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 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2002年1月~2004年10月对12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ARS人工肝治疗。在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测定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电解质等指标。结果12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清除显著(P<0.05),而凝血酶原活动度、电解质等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12例患者7例存活(存活率58.3%)。结论MARS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部分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S人工肝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志强 臧运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MARS人工肝 围手术期 蛋白结合毒素 肝移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人工肝支持系统 血液净化方法 治疗原理 血液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黎葭 陈世耀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例甲亢合并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经过。结果本例因心悸、气促伴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入院,曾在外院诊断为心功能不全致肝淤血。入我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 目的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例甲亢合并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经过。结果本例因心悸、气促伴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入院,曾在外院诊断为心功能不全致肝淤血。入我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急性肝肾综合征、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经积极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有所好转。结论甲亢患者易合并心、肝、肾功能损害,临床医生应认真采集病史,仔细查体,重视突眼、甲状腺肿大、心动过速等症状体征,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衰竭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肾衰竭 心力衰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3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秀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48-49,共2页
对34例重肝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行人工肝治疗,每隔1~4d进行血浆置换(PE)和(或)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共进行血浆置换(PE)142次,9例行MARS(与血浆置换交替)共19次;存活12例,存活率35.29%。其中亚重肝... 对34例重肝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行人工肝治疗,每隔1~4d进行血浆置换(PE)和(或)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共进行血浆置换(PE)142次,9例行MARS(与血浆置换交替)共19次;存活12例,存活率35.29%。其中亚重肝早期患者存活率为79.20%。慢重肝早期和亚重肝中期为46~58%,对非甲~非戊和药物性重肝存活率为62~76%,乙型重肝为42.3%。治疗前TBIL、ALB、CH、PTA、AFP、BUN、Cr水平对存活率有预测价值,是否合并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是影响存活率最重要的因素。认为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乙型重肝早期、药物和非甲~非戊型重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重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新理念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质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3-3,共1页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