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系统的水环境压力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田富姣 于鲁冀 赵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1-195,共5页
为了科学合理的完成水环境压力分区,构建水环境压力分区指标体系是其关键和基础。鉴于水环境压力涉及因素的系统性、相互联系性,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选取水环境压力分区指标十分必要;由于水环境压力涉及方面的相互联系性,其表征指标之... 为了科学合理的完成水环境压力分区,构建水环境压力分区指标体系是其关键和基础。鉴于水环境压力涉及因素的系统性、相互联系性,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选取水环境压力分区指标十分必要;由于水环境压力涉及方面的相互联系性,其表征指标之间往往存在信息量的重叠,为了避免信息的重复表达,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避免冗余指标带来的干扰,需对指标进行筛选,选取主要代表性指标。据此,针对分区指标的选取设置了指标选取原则,并制定了分区指标体系构建路线,运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相关分析和变异性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分区指标体系框架,并以漯河、平顶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完成了研究区域的水环境压力分区指标筛选,选取了人口密度、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和产业结构3个指标作为分区指标,选取的这3个指标较好地体现了水环境压力的自然和人为影响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压力 分区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公路桥涵水文分区方法与指标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捷 王海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8-30,共3页
介绍了青海省公路桥涵水文分区的现状,通过分析河流的水情变化,论证了修正现行水文分区的必要性,并结合青海省河流的特殊性,对比了省内外一些典型的水文区划方法及水文因子。结果表明:①应根据流域水系、内外流区、沙漠面积等定性指标,... 介绍了青海省公路桥涵水文分区的现状,通过分析河流的水情变化,论证了修正现行水文分区的必要性,并结合青海省河流的特殊性,对比了省内外一些典型的水文区划方法及水文因子。结果表明:①应根据流域水系、内外流区、沙漠面积等定性指标,以原水文分区为一级区划,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正并确定二级分区;②利用河川径流强度指标法进行分区划分时,分区指标为年平均降水量、岩土类型、河网密度和沟谷比重;③利用模糊聚类法进行分区划分时,分区指标为年平均径流深、年平均降水量、气候带、河流补给形式及单位面积上50 a一遇设计流量,但只有黄河上游区、湟水大通河区可使用该方法;④青海省内沙漠面积较大,在分区时可将其划分为"非产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指标 水文分区 公路桥涵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方法的全国节水灌溉分区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吴景社 康绍忠 +2 位作者 王景雷 黄修桥 宋毅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8,共5页
针对节水灌溉特点,提出了集模糊聚类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各优点组合的节水灌溉综合分区方法与分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分区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简化了计算。在对全国30余省(市、区)资料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了全... 针对节水灌溉特点,提出了集模糊聚类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各优点组合的节水灌溉综合分区方法与分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分区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简化了计算。在对全国30余省(市、区)资料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了全国节水灌溉分区。分区结果用于"全国节水灌溉'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分区指标 分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的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杨爱民 王礼先 +2 位作者 王玉杰 汪西林 周金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1-568,共8页
选取 31个生态经济指标 ,以行政县 (区 )为单元 ,采用 ISOTATA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把三峡库区分为 4个农业生态经济区 ,即 主城区城郊丘陵菜旅花牧加生态经济区、 江万丘陵低山粮经果牧加生态经济区、 武秭中山低山果林粮牧特生态经济区... 选取 31个生态经济指标 ,以行政县 (区 )为单元 ,采用 ISOTATA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把三峡库区分为 4个农业生态经济区 ,即 主城区城郊丘陵菜旅花牧加生态经济区、 江万丘陵低山粮经果牧加生态经济区、 武秭中山低山果林粮牧特生态经济区、 兴宜低山中山丘陵林果牧粮生态经济区。通过对各区生态经济特征的分析 ,提出了其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 ,可为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模糊聚类分析 生态经济分区 分区指标 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云南省干旱自然分区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栋 梁忠民 +1 位作者 王军 杨靖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28,共8页
干旱自然分区能揭示研究区干旱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制定抗旱防灾减灾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法,选用地形起伏度、多年平均干旱指数、P_(75%)年降水量负距平百分率和年降水变差系数四个指标对云南省进行干旱自然分区,并使用A... 干旱自然分区能揭示研究区干旱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制定抗旱防灾减灾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法,选用地形起伏度、多年平均干旱指数、P_(75%)年降水量负距平百分率和年降水变差系数四个指标对云南省进行干旱自然分区,并使用ArcGis软件绘制相应的干旱自然分区图,最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分区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云南省中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更容易发生干旱,这与相关年鉴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四个干旱自然分区之间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了本文干旱自然分区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聚类分析 分区指标 干旱自然分区 合理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干旱频率分析分区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君 金菊良 +2 位作者 杨晓华 周玉良 刘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共4页
干旱频率分析是水资源规划设计和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其分析指标的合理选取依赖于不同下垫面的空间特征。选择降雨、气温、日照时数、高程、土壤类型和年径流深等影响干旱的主要因素描述不同地理区域干旱现象在气象、地貌和水资源等因... 干旱频率分析是水资源规划设计和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其分析指标的合理选取依赖于不同下垫面的空间特征。选择降雨、气温、日照时数、高程、土壤类型和年径流深等影响干旱的主要因素描述不同地理区域干旱现象在气象、地貌和水资源等因素上的空间差异,并基于这些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和相似性,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干旱频率分区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构建分区因子图层,并利用等值线叠加法划分出10个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的地理区域作为中国干旱频率分析的一级大区,为中国不同区域选择适宜指标进行干旱频率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频率分析分区 分区指标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青峰 吴发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23-1028,共6页
在概述生态经济分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黄土高原进行生态经济分区的重要意义。选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22个指标,以行政县(区)为单元,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GIS相结合的分区方法,把黄土高原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带即南部暖温带半... 在概述生态经济分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黄土高原进行生态经济分区的重要意义。选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22个指标,以行政县(区)为单元,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GIS相结合的分区方法,把黄土高原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带即南部暖温带半湿润农林生态经济带(Ⅰ)、中部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农林牧生态经济带(Ⅱ)、西北部温带半干旱农牧生态经济带(Ⅲ)、北部温带干旱半干旱农牧生态经济带(Ⅳ)和18个生态经济区。通过该研究的实践,不仅可为后续有效布设黄土高原的生态经济项目提供参考,而且可为较大尺度区域进行生态经济区划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经济分区 自然资源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 分区指标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节水分区与适宜节水模式 被引量:9
8
作者 庞桂斌 张双 +1 位作者 傅新 徐征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24,28,共5页
农业节水分区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基础工作,是区域农业节水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以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东营市作为研究区域,选取行政区划、降雨、土壤类型、农业种植结构、地下水矿化度、河流水系分布等农业节水分区指标,应用地理... 农业节水分区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基础工作,是区域农业节水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以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东营市作为研究区域,选取行政区划、降雨、土壤类型、农业种植结构、地下水矿化度、河流水系分布等农业节水分区指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结合地统计学的分区方法,将东营市农业节水区划分为5大类型区,并针对各类型区特点提出了适宜农业节水措施与发展模式,用于指导农业灌溉和生产。对实现该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节水农业 分区指标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自然灾害分区与环境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引鸽 李团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2期61-64,共4页
依托遥感获取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结合陕西省96个站点近45年的气象和地质资料,选择干旱、雨涝、沙漠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冰雹等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陕西省划分为极重灾害区、重灾害区、中灾害区和少灾害区等4个... 依托遥感获取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结合陕西省96个站点近45年的气象和地质资料,选择干旱、雨涝、沙漠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冰雹等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陕西省划分为极重灾害区、重灾害区、中灾害区和少灾害区等4个灾害等级区域,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特征。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自然灾害的综合灾势分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分区指标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方法的主体功能分区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晓 张利 陈亚恒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8-575,共8页
主体功能区划是协调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助于形成我国区域均衡有序发展的空间格局。论文以冀东山地丘陵区典型县域卢龙县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环境重要性、社会经济承载力、土地利用承载力3个方面建立指... 主体功能区划是协调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助于形成我国区域均衡有序发展的空间格局。论文以冀东山地丘陵区典型县域卢龙县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环境重要性、社会经济承载力、土地利用承载力3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聚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体功能分区。优化开发区为卢龙镇、石门镇,面积为20122.26 hm^2重点开发区为刘田各庄镇,面积为11094.93 hm^2;限制开发区为下寨乡、双望镇、木井乡、蛤泊乡、潘庄镇、印庄乡,面积为40006.11 hm^2;禁止开发区为刘家营乡、燕河营镇、陈官屯乡,面积为24359.25 hm^2,分区结果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主成分分析与c-均值聚类相结合拓宽了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方法,对落实主体功能区划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 分区指标 主体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源区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雪勤 梁建奎 +1 位作者 扎西平措 王英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0,共5页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实现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级、分期和分类"管理的基础。丹江口水源区是陆地-河流-水库复合生态系统,在详细考察丹江口水源区生态环境要素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生态功能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实现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级、分期和分类"管理的基础。丹江口水源区是陆地-河流-水库复合生态系统,在详细考察丹江口水源区生态环境要素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生态功能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高程、干燥度、径流深等自然因素决定了水源区的宏观经济分布格局,经济因子是影响丹江口水域水质的主要因素;在中、微观尺度上,水体营养盐水平是影响藻类、底栖动物密度和耐污种分布的主要因素,生物多样性与透明度、溶解氧的分布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丹江口水源区一、二、三级生态功能分区指标体系,为丹江口水源区的水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指标 主成分分析 水生态功能分区 丹江口水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农业生态经济分区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余刚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7-122,共16页
从湖北省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运用农业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农业生态经济分区原则、指标和方法,初步划分了湖北省农业生态经济分区。
关键词 湖北 分区指标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经济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河流治理水生态功能两级分区研究--以哈尔滨市蚂蚁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巍 高青峰 +1 位作者 白音包力皋 陈文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94-401,共8页
面向中小河流生态治理需求,阐述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内涵,对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基于Arc GIS空间分析平台,以哈尔滨市为对象,考虑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因素,划分了哈尔滨市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分析了蚂蚁河水生态服务功能和... 面向中小河流生态治理需求,阐述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内涵,对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基于Arc GIS空间分析平台,以哈尔滨市为对象,考虑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因素,划分了哈尔滨市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分析了蚂蚁河水生态服务功能和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取径流深、坡度、地均GDP和水功能区指标,参照子流域及行政边界,划分了蚂蚁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二级分区。根据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结果,提出了哈尔滨市及蚂蚁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与保护方向,为该区域水陆一体化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功能分区 水生态管理 分区指标体系 哈尔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开明 陆嘉昂 +2 位作者 冯彬 常闻捷 巫丹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9期98-104,共7页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目的是实现中国流域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管理的精细管理理念,综合考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等,确定分区指标体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学方法,对基础空间数据和...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目的是实现中国流域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管理的精细管理理念,综合考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等,确定分区指标体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学方法,对基础空间数据和流域水生态系统特征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太湖流域划分为49个分区(陆域43个和水域6个),并提出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向,为该区域水陆一体化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水生态功能分区 水生态环境管理 分区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土壤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宽义 杨路华 +3 位作者 夏辉 高惠嫣 刘宏权 温秀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19,共4页
土壤水资源分区是土壤水资源评价的基础,河北省地形地貌复杂、植被种类繁多,而且土壤水由于其赋存、运移和土壤质地、土层结构息息相关,所以需根据土壤的特性对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进行分区。在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 土壤水资源分区是土壤水资源评价的基础,河北省地形地貌复杂、植被种类繁多,而且土壤水由于其赋存、运移和土壤质地、土层结构息息相关,所以需根据土壤的特性对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进行分区。在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土壤水资源选取了地形地貌、干旱指数、土壤质地及植被条件4个评价指标,并采用权值因子判断表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进行了分区,将河北省土壤水资源分为8区,并进行了分区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其结果有利于河北省土壤水资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分区指标 权重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公河上游沙湾拿吉-桔井区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道熙 赵娜 +4 位作者 韩东枫 邱娟 金瑶 陈小娟 史方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
系统梳理湄公河上游区域的地貌、河网、土壤、土地类型等生境特征,进行水生态功能一二级分区,为跨界水生态系统综合规划、治理与保护及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湄公河干流老挝沙湾拿吉-柬埔寨桔井段及重要支流为研究区域,结合生... 系统梳理湄公河上游区域的地貌、河网、土壤、土地类型等生境特征,进行水生态功能一二级分区,为跨界水生态系统综合规划、治理与保护及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湄公河干流老挝沙湾拿吉-柬埔寨桔井段及重要支流为研究区域,结合生境要素空间异质性,利用空间聚类法对其进行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域地貌特征提取的水生态2个一级区能较好地体现区域水资源分配状况和供给功能;基于流域水系河网、土壤及土地利用特征提取的5个二级分区能反映人类活动对区域水生生境及水质的影响。水文、水生生物及水质数据分别验证了分区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功能分区 分区指标 空间聚类 水资源管理 湄公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干旱分区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珊 陈杰 许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黄淮海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在气候变暖趋势下干旱风险增加,如何在水资源紧缺局面下更好的应对农业生产,分析黄淮海地区干旱分布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农业干旱原则选取降水量、地形地貌等指标构造干旱分区指标体系,并利用K-均值... 黄淮海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在气候变暖趋势下干旱风险增加,如何在水资源紧缺局面下更好的应对农业生产,分析黄淮海地区干旱分布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农业干旱原则选取降水量、地形地貌等指标构造干旱分区指标体系,并利用K-均值聚类法对黄淮海地区进行干旱分区。结果显示,黄淮海地区被分为极轻旱区、轻旱区、中旱区、重旱区和极重旱区;地理位置越靠近内陆,地势越高干旱情况越严重,且山东河南两省干旱情况在省内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推进黄淮海不同地区抗旱差异化管理,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投入抗旱资源,减少旱灾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干旱分区 干旱分区指标体系 K-均值聚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社会”二元驱动的水生态功能分区——以密云水库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源 谢培 +2 位作者 孙宁 黄法铭 乔飞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13-2123,共11页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根据流域水生态系统区域差异开展的分区研究,是实现流域“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的水质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通过梳理国内外水生态分区研究的进展及现状,对比了不同区域分区指标的选取依据及体系特点,分析了我国...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根据流域水生态系统区域差异开展的分区研究,是实现流域“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的水质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通过梳理国内外水生态分区研究的进展及现状,对比了不同区域分区指标的选取依据及体系特点,分析了我国当前水生态功能分区存在的分区体系不完善、分区水生态要素考虑较少等问题,采用“水陆结合、以水定陆”的思路,提出了基于“自然-社会”二元驱动的水生态功能分区方法。以密云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水库流域自然要素及水生态特征,探究水生态系统的驱动-响应机制,结合管理需求,提出密云水库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指标体系,并开展水库流域一级、二级和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可划分为一级区3个、二级区14个、三级区22个。依据各分区的水生态状况及功能,结合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溯源,并提出相应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功能分区 分区指标 分区方法 密云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沥青路面气候分区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彦海 董帅 +1 位作者 侯博 张怀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5,61,共7页
为使沥青路面结构更好适应本区域气候特点,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和保持路用性能的目的,对辽宁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形式、损坏原因和影响辽宁省干线公路路用性能的主要气候因素详细分析。分别采用累年极端最高气温、累年极端最低气温和累... 为使沥青路面结构更好适应本区域气候特点,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和保持路用性能的目的,对辽宁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形式、损坏原因和影响辽宁省干线公路路用性能的主要气候因素详细分析。分别采用累年极端最高气温、累年极端最低气温和累年极端年降水量作为分区指标,基于聚类分析法通过3个分区指标值将辽宁沥青路面气候划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水稳区(Ⅰ区)、低温抗裂区(Ⅱ区)、高温稳定和低温抗裂区(Ⅲ区)、高温稳定性区(Ⅳ区)、高温稳定和水稳区(Ⅴ区)。并结合区域行政界限在Arc GIS平台绘制辽宁省沥青路面气候分区图,得到各区域指标数值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气候分区 聚类分析法 沥青路面 分区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涝水面率选择对城市内涝治理效果的影响及分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明 周涵杰 +1 位作者 许文涛 许文斌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4,共13页
为了量化城市蓄涝水面率的适宜程度,着手城市蓄涝水面率选择对城市内涝治理效果的影响评价,针对当前"蓄涝水面率"缺乏清晰的概念和统一的核算与评价方法等问题,从"蓄""滞"概念辨析入手,提出城市蓄涝水面... 为了量化城市蓄涝水面率的适宜程度,着手城市蓄涝水面率选择对城市内涝治理效果的影响评价,针对当前"蓄涝水面率"缺乏清晰的概念和统一的核算与评价方法等问题,从"蓄""滞"概念辨析入手,提出城市蓄涝水面率的核定方法。引入超短历时受淹指标、排涝流量效率指标和蓄涝水深弹性指标等,将蓄涝水面率划分为"紧张区、适宜区、宽松区",并明确了分区阈值的确定方法。案例分析结果显示:蓄涝水面率分区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区域暴雨特征、允许调蓄水深、允许最大排涝时长等各种因素,从而得出较为合理的"适宜区"范围,并且能够评估不同因素变化带来的影响。沙井电排区的蓄涝水面率适宜区为[4,7],与规范建议值(8%~12%)相差较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允许最大排涝时长从72 h降到48 h,"适宜区"上边界亦由7%降到6%。同样,当允许调蓄水深从1.5 m降低到1 m,适宜区调整为[6,11],与规范建议值接近。结果表明:基于"等效蓄涝面积"的核算方法能够更加客观地量化城市"蓄涝水面率";城市蓄涝水面率分区方法能够简明、合理地评价区域蓄涝能力。基于该方法,每个城市都可以确定符合本地条件的蓄涝水面率分区阈值,从而判定自己所在的分区,并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蓄涝参数。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涝水面率 城市内涝治理 分区指标 分区阈值 雨洪数值模拟 海绵城市 降雨 暴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