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鳞癌组织中分化相关基因NDRG1的表达及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蕾 贺付成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3-935,共3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分化相关基因 诱导分化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再分化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凌霄 陈立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42,共8页
^(131)I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R-DTC)是目前甲状腺癌临床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维甲酸类药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DNA甲基化酶抑制剂及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 ^(131)I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R-DTC)是目前甲状腺癌临床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维甲酸类药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DNA甲基化酶抑制剂及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都曾被用于诱导RR-DTC再分化并与^(131)I联合治疗,但疗效并不显著。近年来,随着对RR-DTC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靶向治疗等新的再分化治疗策略越来越多地被尝试用于治疗RRDTC。相比之下,分子靶向药物用于诱导RR-DTC重摄碘及介导^(131)I治疗效果较好,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分化治疗 靶向药物 131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的诱导分化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渭芬 许文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3-367,共5页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其诊断和治疗有不少进展,但其预后仍较差,病死率较高。诱导分化治疗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指明了新的方向。诱导分化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方面获得了成功,其经典范例是全反式维甲酸临床...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其诊断和治疗有不少进展,但其预后仍较差,病死率较高。诱导分化治疗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指明了新的方向。诱导分化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方面获得了成功,其经典范例是全反式维甲酸临床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但是其在恶性实体肿瘤领域的进展远不如血液系统肿瘤。目前特异性的肝细胞癌诱导分化剂较少,相关的临床应用更是有限。靶向性地针对肿瘤干细胞分化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或转录因子进行干预可能起到诱导肝细胞癌分化的效果,例如通过上调与肝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4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4α,HNF4α)来诱导肝癌细胞,特别是诱导肝癌干细胞向成熟阶段分化,已初见成效。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如甲基化、乙酰化水平异常或microRNA表达异常,有些改变与肿瘤分化密切相关,干预这些异常改变的药物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肿瘤起到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因此,肿瘤干细胞学说的出现及表现遗传学的发展给肝细胞癌诱导分化治疗研究提供了具体的途径。1995年至1998年底分别在德国马普协会生物化学研究所和美国华盛顿大学进修学习。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5年,重点开展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以及肝癌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先后发表SCI收录论著40余篇,主编《肝脏病手册》和《2006消化系统肿瘤新进展》,副主编《现代消化病药物治疗学》。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果奖4项。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先后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2008年)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9年)等。E-mail:weifenxie@medmail.c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诱导分化治疗 肿瘤干细胞 表观遗传学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肿白血病的分化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关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2-173,共2页
分化障碍是癌肿发病的基本机制之一.自七十年代初国外先后报告在体外DMSO可诱导神经母细胞瘤和一些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以来,癌肿细胞分化诱导研究已成为肿瘤学科的前沿之一.八十年代我国首创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 分化障碍是癌肿发病的基本机制之一.自七十年代初国外先后报告在体外DMSO可诱导神经母细胞瘤和一些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以来,癌肿细胞分化诱导研究已成为肿瘤学科的前沿之一.八十年代我国首创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M3)疗法取得成功,为癌肿白血病分化治疗研究提供了一大组成功的范例,进一步推动了国际与国内癌肿分化治疗的进展.现将近年来的分化治疗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分化治疗 急性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巨核细胞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分化治疗
5
作者 袁晓欠 韩慧鹃 +1 位作者 薛秀花 杨琼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98,共5页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是一种由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的骨髓增殖性疾病。2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在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中发现大量异常分化的巨核细胞和其前体细胞。诱导该类细胞分化能够缓解甚至...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是一种由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的骨髓增殖性疾病。2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在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中发现大量异常分化的巨核细胞和其前体细胞。诱导该类细胞分化能够缓解甚至治愈此疾病。巨核细胞的分化与转录因子GATA1、以及JAK2/STATs、Rho A/ROCK/MLC2、PI3K/AKT/m TOR、NF-κB等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本综述将讨论PMF患者的巨核细胞分化调控机制以及分化治疗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细胞 PMF 分化治疗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出现的特殊征象——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学文 应江山 杨志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了取得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成功,除了 RA 诱导分化作用的本身,使阻滞于早幼粒细胞阶段的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核型趋于正常之外,还取决于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高白细胞白血病 诱导分化治疗 诱导分化作用 白细胞数 细胞毒化疗药物 柔红霉素 细胞百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活性分子8GL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化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卢伟强 易春阳 +1 位作者 赵玉淼 刘明耀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47-747,共1页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具有高侵袭性和高异质性的特征。分化诱导治疗在部分AML患者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大多数AML患者仍无法从该疗法中获益,其5年生存率仍<30%。新分化机制的探索和新靶向药物的开发依...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具有高侵袭性和高异质性的特征。分化诱导治疗在部分AML患者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大多数AML患者仍无法从该疗法中获益,其5年生存率仍<30%。新分化机制的探索和新靶向药物的开发依然是AML治疗的迫切需求。G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最重要的药物靶标家族之一。本研究聚焦于孤儿GPCR在AML细胞分化调控中的作用,以期为AML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作用机制,新靶点和新药物。方法利用AML癌症基因组学数据挖掘潜在的孤儿GPCR靶标;利用体内外模型考察孤儿GPCR在白血病细胞分化调控中的作用;建立孤儿GPCR药物筛选模型,筛选中药单体化合物库,发现新的GPCR配体,考察其体内外促分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基于AML癌症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孤儿GPR-X特异性表达于髓系细胞,其高表达与AML的良好预后相关。通过生物实验,发现激活GPR-X在体内外均能显著促进AML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说明GPR-X是一个新的AML细胞分化调节蛋白。通过Tango、NanoBit等多种孤儿GPCR药物筛选体系,鉴定出一种新型高效GPR-X激动剂——8GL。8GL来源于传统药用植物生姜,能够通过激活GPR-X促进AML细胞的分化。同时,8GL在体内仍具有诱导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较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机制研究表明,8GL在AML细胞中通过激活GPR-X-Gs-PKA通路阻断mTOR信号通路,进而发挥分化诱导作用。联用8GL与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能够发挥协同抗癌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AML分化诱导受体GPR-X,并鉴定出一个全新的高效GPR-X激动剂8GL。8GL通过调控GPR-X下游的Gs-PKAmTOR信号轴调控AML细胞分化,并与mTOR抑制剂发挥协同抗AML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分化治疗 G蛋白偶联受体 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俏军教授团队发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化治疗的新靶点
8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0-260,共1页
2018年5月,浙江大学药学院何俏军教授团队在《血液》(Blood)发表了题为"Ubiquitin-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CDK2 drives the therapeutic differentiation of AML by targeting PRDX2"的研究论文(http://www. bloodjournal. org... 2018年5月,浙江大学药学院何俏军教授团队在《血液》(Blood)发表了题为"Ubiquitin-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CDK2 drives the therapeutic differentiation of AML by targeting PRDX2"的研究论文(http://www. bloodjournal. org/content/131/24/2698. long),显示抑制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DK2可以显著促进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细胞分化,提示CDK2有望成为临床分化治疗AML的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分化治疗 新靶点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CDK2 浙江大学 研究论文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白血病基础研究和诱导分化治疗获得重要新进展
9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30-1730,共1页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在建所20周年之际透露:继在急性旱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凋亡靶向治疗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后,另一种白血病类型——M2型白血病基础研究和诱导分化治疗也获得了重要的新进展,目前已经完成临床前试验并进入药物...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在建所20周年之际透露:继在急性旱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凋亡靶向治疗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后,另一种白血病类型——M2型白血病基础研究和诱导分化治疗也获得了重要的新进展,目前已经完成临床前试验并进入药物开发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白血病 诱导分化治疗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 临床前试验 靶向治疗 药物开发 M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分化及失分化甲状腺癌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泽泉 罗全勇 余永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7-600,共4页
未分化及失分化甲状腺癌是死亡率较高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迫切。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为未分化及失分化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基因治疗,如通过恢复抑癌基因功能的基因治疗... 未分化及失分化甲状腺癌是死亡率较高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迫切。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为未分化及失分化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基因治疗,如通过恢复抑癌基因功能的基因治疗(恢复P53基因功能)或自杀基因导入治疗,抗肿瘤血管形成的基因治疗,钠/碘转运蛋白(NIS)基因介导的放射性碘治疗;诱导分化治疗如:通过维甲酸及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诱导分化治疗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有助于控制肿瘤的发展,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应用可控制肿瘤细胞的转移。而手术方式、放化疗方案的改进及综合应用亦可延长甲状腺未分化及失分化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本文就上述新的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癌 分化甲状腺癌 基因治疗 诱导分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干细胞鉴定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东 钱海利 +1 位作者 李贵新 林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412-1414,共3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和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来源于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对胃癌干细胞的筛选方面仍没有非常精准的方法,如何针对胃癌干...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和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来源于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对胃癌干细胞的筛选方面仍没有非常精准的方法,如何针对胃癌干细胞进行治疗仍是现在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胃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将有助于加深对胃癌干细胞的认识,并为从根本上控制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干细胞 大网膜乳斑 诱导分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抑制剂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甲状腺癌细胞的联合再分化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凌霄 刘敏 +1 位作者 靳雨辰 陈立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1-84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应用MAPK抑制剂诱导再分化是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一种全新策略,但其临床有效率偏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是另一类诱导甲状腺癌再分化的药物,将其与MAPK抑制剂联合有可能... 背景与目的:应用MAPK抑制剂诱导再分化是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一种全新策略,但其临床有效率偏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是另一类诱导甲状腺癌再分化的药物,将其与MAPK抑制剂联合有可能提高再分化疗效。本研究旨在评估MAPK与HDACI联用是否能提高再分化的效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放射性核素摄取/流出及克隆形成等实验方法测试BRAF/MEK抑制剂(达拉非尼/司美替尼)及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帕比司他)单药和联合用药时3种甲状腺癌细胞(BCPAP、K1和BHP 2-7)的碘和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功能状态。结果:达拉非尼/司美替尼可以一定程度提高BCPAP和K1细胞中碘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并抑制葡萄糖转运体表达;帕比司他对3种细胞都有一定的再分化作用。达拉非尼/司美替尼与帕比司他联合作用在BCPAP和K1细胞中取得较单药更好的再分化效果,在BHP 2-7中并未获得比单用帕比司他更明显的效果。结论:对具有BRAFV600E突变的甲状腺癌细胞应用达拉非尼/司美替尼和帕比司他联合用药,可以获得较单药更好的再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分化治疗 MAPK抑制剂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钠-碘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儿童胚胎性恶性实体肿瘤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岿然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17-421,共5页
儿童实体肿瘤与成人肿瘤相比有明显区别。从组织学上看,有相当一部分为胚胎性组织来源的肿瘤,常见有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肾母细胞瘤(Wilms瘤)、肝母细胞瘤(hepatocastoma,HB)以及畸胎瘤(teratoma)等。因此一般认... 儿童实体肿瘤与成人肿瘤相比有明显区别。从组织学上看,有相当一部分为胚胎性组织来源的肿瘤,常见有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肾母细胞瘤(Wilms瘤)、肝母细胞瘤(hepatocastoma,HB)以及畸胎瘤(teratoma)等。因此一般认为儿童肿瘤的发生与胚胎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属胚胎发育性实体瘤范畴。由于其对化疗、放疗和诱导分化治疗的敏感性较好,因此部分儿童肿瘤的治疗效果远高于成人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实体肿瘤 诱导分化治疗 儿童肿瘤 胚胎性 神经母细胞瘤 WILMS瘤 胚胎发育异常 肾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诱导分化作用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成娜 刘大伟 +3 位作者 刘芳 向锦 杨迪 赵国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01-2105,共5页
目的:观察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影响,探讨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肝损伤模型动物的肝组织萃取物为诱导剂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进行诱导分化,动态观察肝癌细胞形态特点、MTT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周期分布... 目的:观察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影响,探讨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肝损伤模型动物的肝组织萃取物为诱导剂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进行诱导分化,动态观察肝癌细胞形态特点、MTT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周期分布等生物学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在肝损伤组织萃取物的影响下,肝癌细胞增殖及生长速度减慢,G0/G1期细胞数增加,S期细胞数下降,增殖指数(PI)降低。结论: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可以影响肝癌细胞BEL-7402的分化状态,促进细胞分化,降低肿瘤特性,显示出作为肿瘤诱导分化剂的重要潜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组织萃取物 BEL-7402细胞 诱导分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诱导Bel-7402人肝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彭安 叶红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7-158,共2页
探讨川芎嗪诱导Bel- 740 2人肝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作用 ,为肝癌的分化治疗提供可借鉴的资料。选用反映肝细胞恶变的甲胎蛋白 (AFP)的分泌量、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和醛缩酶 (ALD) ,反映肝癌细胞分化的酶学指标酪氨酸 -α -酮戊二... 探讨川芎嗪诱导Bel- 740 2人肝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作用 ,为肝癌的分化治疗提供可借鉴的资料。选用反映肝细胞恶变的甲胎蛋白 (AFP)的分泌量、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和醛缩酶 (ALD) ,反映肝癌细胞分化的酶学指标酪氨酸 -α -酮戊二酸转氨酶 (TAT)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OCT)和碱性磷酸酶 (ALP)作为观察肝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指标。Bel- 740 2人肝癌细胞经 4mmol/L川芎嗪处理后 ,AFP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γ -GT和ALD活力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反 ,OCT、TAT和ALP的活力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0 0 5 )和 (P <0 0 1)。证明川芎嗪是体外培养Bel- 740 2人肝癌细胞有效的分化诱导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表型逆转 川芎嗪 肝癌细胞 细胞分化 肝癌 分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研究与RIG-G相互作用的蛋白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海青 王海红 +3 位作者 陈赛娟 陈竺 王振义 童建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385-389,400,共6页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能够与维甲酸诱导的G基因 (RIG -G)发生作用的蛋白 ,以了解其功能。 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以RIG -G为诱饵 ,筛选人类骨髓cDNA文库 ,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 ,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 ,...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能够与维甲酸诱导的G基因 (RIG -G)发生作用的蛋白 ,以了解其功能。 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以RIG -G为诱饵 ,筛选人类骨髓cDNA文库 ,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 ,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 ,β -GAL实验等提供的信息 ,筛除假阳性克隆 ,确定阳性克隆。  结果经过酵母双杂交共获得 10 9个克隆 ,经过验证 ,有 2 4个阳性克隆 ,它们分别是细胞的信号传导蛋白、细胞骨架蛋白、激酶等。 结论为了研究诸如RIG -G新基因的功能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可靠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 RIG-G 基因功能 全反式维甲酸 急性白血病 治疗 诱导分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贺丹 花中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9期838-841,845,共5页
神经母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最常见的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个体生存率差异极大。神经母细胞瘤由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停滞引起,且低分化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高分化患者。传统的放化疗手段通常... 神经母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最常见的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个体生存率差异极大。神经母细胞瘤由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停滞引起,且低分化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高分化患者。传统的放化疗手段通常具有短期或长期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对提高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治愈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对调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可用于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的药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细胞分化 分化机制 分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BA对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凝集素受体的作用
18
作者 司徒镇强 吴军正 +3 位作者 陈建元 王为 刘斌 李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报导以刀豆凝集资(conA)、蓖麻凝集资(RCA)、麦胚凝集素(WGA)、双花蚕豆凝集素(DBA)、大豆凝集素(SBA)、荆豆凝集素(UEA)及花生凝集素(PNA)7种凝集素探针研究HMBA处理后人液表皮样癌MEC—... 报导以刀豆凝集资(conA)、蓖麻凝集资(RCA)、麦胚凝集素(WGA)、双花蚕豆凝集素(DBA)、大豆凝集素(SBA)、荆豆凝集素(UEA)及花生凝集素(PNA)7种凝集素探针研究HMBA处理后人液表皮样癌MEC—1肿瘤细胞中凝集来受体变化的结果.发现培养的MEC—1细胞中,PNA、UEA.SBA、DBA凝集素均为阴性;RCA.conA及WGA凝集素则属阳性.经HMBA处理后,RCA.conA和WGA保持其阳性表达.但围绕细胞核膜及在细胞核的周围出现一定的变化.认为细胞中有关凝集素受体的一些糖蛋白或糖脂的变化,可能也与HMBA对MEC—1细胞产生增殖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分化诱导治疗 唾液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维甲酸综合征(附2例报道)
19
作者 王学文 钱晓萍 +2 位作者 吴兴中 应江山 刘海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376-377,共2页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自血病(APL)的优点已被确认,同时ATRA 的严重急性毒性作用正引起注视。据报道26%ATRA 治疗的 APL 患者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现报道本院2例 APL患者在 ATRA ...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自血病(APL)的优点已被确认,同时ATRA 的严重急性毒性作用正引起注视。据报道26%ATRA 治疗的 APL 患者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现报道本院2例 APL患者在 ATRA 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与 ATRA相关的综合病征。例1 患者黎某,男性,48岁,因口唇及鼻部疱疹、牙龈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ATRA 诱导分化治疗 早幼粒细胞 综合病征 牙龈出血 鼻部 白血病细胞浸润 急性毒性作用 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片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20
作者 翟守道 吴晴斋 +2 位作者 刘素清 高树国 彭家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89-89,共1页
全反式维甲酸(Retinoids)为人工合成的维生素甲的一种衍生物。多年来,常配制成外用制剂,临床多用于皮肤病的治疗。1986年以来,我院在国内较早采用维甲酸开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鉴于... 全反式维甲酸(Retinoids)为人工合成的维生素甲的一种衍生物。多年来,常配制成外用制剂,临床多用于皮肤病的治疗。1986年以来,我院在国内较早采用维甲酸开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鉴于国内市场缺乏维甲酸口服制剂,作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含量测定 片剂 符合规定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临床应用 异常毒性试验 卫生学检查 红外光吸收图谱 诱导分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