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的血管生成和凝血栓蛋白-2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济民 何积银 +1 位作者 张峰 呼晓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1-243,272,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2(TSP2)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改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5例NSCLC癌组织和30例肺癌旁组织中TSP2的表达及MVD的改变。结果NSCLC癌组织中存在活跃的血管生成;MVD与NSCLC侵...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2(TSP2)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改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5例NSCLC癌组织和30例肺癌旁组织中TSP2的表达及MVD的改变。结果NSCLC癌组织中存在活跃的血管生成;MVD与NSCLC侵袭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55例癌组织中TSP2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灰度值(149.10±2.94)明显高于30例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灰度值(145.70±4.74)(P<0.05);TSP2的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转移明显有关。相关分析表明TSP2表达与MVD成负相关(r=-0.876,P<0.01)。结论TSP2与NSCLC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TSP2和MVD是临床估计NSCLC病情进展和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凝血栓蛋白-2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 图像分析灰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栓蛋白-1Ⅰ型重复序列反义核酸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卫 刘伊丽 +2 位作者 吴平生 周忠江 刘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TSP-1Ⅰ型重复序列反义RN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生长活性、增殖活性影响。方法构建TSP-1Ⅰ型重复序列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nti-TSP-1-Ⅰ),经双酶切、测序及Weste... 目的探讨TSP-1Ⅰ型重复序列反义RN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生长活性、增殖活性影响。方法构建TSP-1Ⅰ型重复序列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nti-TSP-1-Ⅰ),经双酶切、测序及Western blot鉴定后,转染HUVECs。采用MTT法检测转染后HUVECs活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HUVECs周期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转染后HUVECs形态学改变。结果构建的pcDNA3.1-/anti-TSP-1-Ⅰ经鉴定后转染HUVECs,MTT法检测所得HUVECs OD值较未转染组、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升高(均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cDNA3.1-/anti-TSP-1-Ⅰ转染HUVECs后S+G2(%)较未转染组、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S+G2(%)延长(均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pcDNA3.1-/anti-TSP-1-Ⅰ转染后HUVECs核仁相对增多。结论TSP-1反义RNA能够促进HUVECs增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栓蛋白-1 Ⅰ型重复序列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反义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栓蛋白-1基因N700S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3
作者 施育平 龚化兰 +3 位作者 刘海波 单江 徐耕 王建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基因A8831G(N700S)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连续选取178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AD)住院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者55例),和同期158例冠脉正常对照者。以聚合...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基因A8831G(N700S)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连续选取178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AD)住院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者55例),和同期158例冠脉正常对照者。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TSP-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AG基因型在CA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1.7%vs0.6%,P=0.375)。未检测到GG纯合子,两组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8%vs0.3%,P=0.376);AG基因型在AMI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vs0.6%,P=0.104),G等位基因频率在AMI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8%与0.3%,两者比较P=0.364;G等位基因在本研究所有对象中的表现率仅为0.6%。结论:中国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TSP-1基因N700S多态性,但TSP-1基因700N→S变异发生频率低,与CAD及AMI的发生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凝血栓蛋白-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凝血栓蛋白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特征
4
作者 王兵 李富花 +1 位作者 谢玉素 相建海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64-969,共6页
获得了中国明对虾凝血栓蛋白(TSP)基因全长cDNA,该基因由2868个碱基组成,具有一个276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20个氨基酸,其中包含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中国明对虾TSP由四类不同的结构域组成,从N端开始顺序为几丁质结合结构域,EGF-l... 获得了中国明对虾凝血栓蛋白(TSP)基因全长cDNA,该基因由2868个碱基组成,具有一个276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20个氨基酸,其中包含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中国明对虾TSP由四类不同的结构域组成,从N端开始顺序为几丁质结合结构域,EGF-like结构域,Type Ⅲ repeat和TSP carboxyl-terminal domain(TSP-C结构域).结构域分析发现,中国明对虾的N端不具有TSP N-terminal domain(TSPN结构域),但有一个几丁质结合结构域,其C端的Type Ⅲ和TSP-C结构域非常保守.该基因在弧菌感染后的对虾淋巴器官和肝胰脏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并具有不同的时空表达趋势,提示中国明对虾TSP基因在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凝血栓蛋白 弧菌感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栓蛋白-1Ⅰ型重复序列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5
作者 李小卫 刘伊丽 +1 位作者 吴平生 周忠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4-556,共3页
目的构建凝血栓蛋白-1Ⅰ型重复序列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儿肺组织中扩增凝血栓蛋白-1Ⅰ型重复序列基因,通过连接反应构建重组克隆载体和重组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 目的构建凝血栓蛋白-1Ⅰ型重复序列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儿肺组织中扩增凝血栓蛋白-1Ⅰ型重复序列基因,通过连接反应构建重组克隆载体和重组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凝血栓蛋白-1Ⅰ型重复序列基因,测序结果经GenBank分析,一致性为99%。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TSP-1Ⅰ型重复序列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栓蛋白-1 I型 重复序列 真核表达载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小鼠凝血栓蛋白-1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玲 蔡郑东 楼月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研究凝血栓蛋白在体内对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探索新的抗新生血管治疗药物。方法:(1)将基因重组小鼠凝血栓蛋白-1(rTSP1)与内毒素混合制成一种缓释药膜,并将其植入兔角膜层间;(2)在已形成新生血管的兔眼上... 目的:研究凝血栓蛋白在体内对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探索新的抗新生血管治疗药物。方法:(1)将基因重组小鼠凝血栓蛋白-1(rTSP1)与内毒素混合制成一种缓释药膜,并将其植入兔角膜层间;(2)在已形成新生血管的兔眼上,球结膜下注射rTSP1,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角膜新生血管的长度及范围,计算其生长面积并进行动态定量分析。结果:植入rT-SP1缓释药膜后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及生长明显受抑制,球结膜下注射rTSP1,新生血管的生长速度受到一定的抑制,但已形成的血管未发生退化及萎缩。结论:rTSP1能够特异性地抑制体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但对已形成的新生血管可能无效,故应早期应用,以预防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栓蛋白 新生血管形成 角膜疾病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小鼠凝血栓蛋白-1抑制大鼠内皮细胞增殖观察
7
作者 金玲 楼月芳 +2 位作者 奚寿增 沈锋 王浩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研究凝血栓蛋白对新生血管的抑制机理。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基因重组小鼠凝血栓蛋白-1(recombiantmicethrombospondin-1,rTSP1)及表皮生长因子(epi... 目的研究凝血栓蛋白对新生血管的抑制机理。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基因重组小鼠凝血栓蛋白-1(recombiantmicethrombospondin-1,rTSP1)及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growthfac-tor,EGF),以放射性〔3H〕标记内皮细胞并测定其放射性强度,观察rTSP1对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在培养内皮细胞中同时加入EGF及rTSP1,细胞生长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单纯加入rTSP1对细胞生长无影响。结论rTSP1能够特异性地抑制EGF诱导的培养内皮细胞的生长及增殖,其抑制作用是通过干扰EGF等刺激因子对内皮细胞的诱导作用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栓蛋白 内皮细胞 抑制 眼部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对荷瘤裸鼠肿瘤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钱晓萍 马亚军 +3 位作者 胡静 胡文静 禹立霞 刘宝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2-256,共5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生成在肿瘤从良性向恶性转变、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转移灶的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参麦注射液10联合多西他赛对裸鼠人大肠癌LOVO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建立裸鼠人大肠癌LOVO细胞皮... 背景与目的:血管生成在肿瘤从良性向恶性转变、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转移灶的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参麦注射液10联合多西他赛对裸鼠人大肠癌LOVO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建立裸鼠人大肠癌LOVO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lovo肿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①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0.4ml,每天腹腔注射。②参麦组(20ml/kg),每天给药,连续给药2周,腹腔注射。③泰素帝组(5mg/kg),每3天给药1次,连续2周,腹腔注射。④参麦+泰素帝组,参麦(20ml/kg)连续给药2周,腹腔注射;泰素帝(5mg/kg),每3天给药1次,连续2周,腹腔注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的抑瘤作用,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参麦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对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VEGF、TS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参麦注射液的抑瘤率为49%,多西他赛的抑瘤率为72.4%,两者联合的抑瘤率为80.0%。参麦注射液、多西他赛及联合用药均能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P分别为0.007,0.003,0.001),下调VEGF蛋白的表达(P分别为0.011,0.002,<0.001)。参麦注射液对TSP1蛋白无调节作用,多西他赛及联合用药可上调TSP1蛋白的表达。结论:①参麦注射液与多西他赛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具有次加效应;②下调VEGF蛋白可能是参麦注射液与多西他赛抗血管生成作用机制之一;③上调TSP1蛋白可能是多西他赛抗血管生成另一作用机制,而参麦注射液对此无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肿瘤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栓敏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PI3-k/Akt short hairpin RNA on proliferation, fibronectin production and synthesis of thrombospondin-1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 i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induced by sublytic C5b-9 complexes 被引量:5
9
作者 Gao, L. Zhang, Y. Qiu, W. Xu, W. Feng, X. Ren, J. Jiang, X. Wang, H. Zhao, D. Wang, Y.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4-344,共1页
关键词 连接蛋白 凝血栓蛋白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