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足底压力传感器的不控制减重比例下步态相位识别 被引量:7
1
作者 宋广玥 宋智斌 项忠霞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0-266,共7页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帮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步行训练的新手段,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它常采用减重方式完成辅助训练。然而,对于地面行走减重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而言,其减重比例随步态及穿戴方式变化而变化,因此不控制减重比例下...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帮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步行训练的新手段,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它常采用减重方式完成辅助训练。然而,对于地面行走减重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而言,其减重比例随步态及穿戴方式变化而变化,因此不控制减重比例下的步态相位识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搭建基于Arduino Mega2560板卡和单侧鞋内8个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足底压力采集系统,分别采集了正常行走、不控制减重比例减重带减重状态下行走时的足底压力信息,并采用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步态相位识别。结果表明:在减重状态下行走与正常行走相比,左右脚压力值均出现明显下降且两侧具有对称性;足底每个压力传感器处的压力减小比例不同;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正常行走时步态相位总体识别率达到96.8%,对减重行走时步态相位总体识别率达到94.8%。研究结果表明该足底压力采集系统可以有效测量减重行走时的足底压力,为在地面不控制减重比例下减重带减重的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相位识别 足底压力 减重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构建减重代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方案 被引量:5
2
作者 史潇 翁慧 +2 位作者 於克伟 张永鸿 吴德全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目的: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构建减重代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方案,为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减重代谢术后自我管理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自我管理体验相关质性研究文献,在筛选及提取文献内容后基于IM... 目的: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构建减重代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方案,为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减重代谢术后自我管理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自我管理体验相关质性研究文献,在筛选及提取文献内容后基于IMB模型构建方案初稿。于2023年4月—5月运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后修订并最终确定方案终稿。结果: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93.7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和0.930,第2轮专家函询方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32和0.382(P<0.001)。最终形成包括4个框架维度、8个分维度和41项具体内容的减重代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方案。结论:构建的减重代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临床适用性,可为提升此类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代谢手术 IMB模型 自我管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迷你中长和中长导管的成本效果分析
3
作者 杨小惠 盛婉婷 +1 位作者 曹秀珠 赵林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0,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前期1项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分析,评价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 2022年8-12月,选取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减重手术的12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reeAge Pro... 目的 通过对前期1项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分析,评价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 2022年8-12月,选取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减重手术的12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reeAge Pro软件构建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决策树模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组相比迷你中长导管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868.51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对增量成本效果比值影响较大;概率性敏感性分析显示,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相对于迷你中长导管具有经济性概率为62.3%。结论 假定以2022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患者的个人意愿支付价格,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使用中等长度静脉导管比迷你中长导管更具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中长导管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 减重手术 决策树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治疗缓解2型糖尿病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裘丹琦 陈婕 +2 位作者 刘昊 励丽 陈淑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7-1413,共7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针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的减重治疗已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特别是对于病程尚短、胰岛功能尚...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针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的减重治疗已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特别是对于病程尚短、胰岛功能尚存、且伴有肥胖的患者,减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糖耐量下降及代谢紊乱的状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减重治疗在缓解T2DM方面的机制和临床数据也日渐丰富。本文旨在综述减重治疗对机体重要代谢器官如肝脏、胰腺、骨骼肌、脂肪组织等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缓解T2DM的相关生理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治疗 2型糖尿病缓解 双循环假说 脑-肠轴 脂肪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转流术对肥胖猫减重的风险评估及糖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李林峰 刘颖 +2 位作者 李佩玉 熊千波 杨凌宸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1,共6页
为观察胃转流手术对肥胖猫生理及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选12只成年肥胖家猫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假手术组、胃转流手术组,术后8周内,每周于固定时间检测各组猫采食量、体重、血糖和果糖胺以及糖代谢激素指标,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为观察胃转流手术对肥胖猫生理及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选12只成年肥胖家猫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假手术组、胃转流手术组,术后8周内,每周于固定时间检测各组猫采食量、体重、血糖和果糖胺以及糖代谢激素指标,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表明,胃转流组猫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8周采食量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胃转流组试验猫的体重呈下降趋势,第8周体重与术前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而空白组和假手术组试验猫体重均有上升趋势,但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3组试验猫的糖代谢相关指标,包括血糖、果糖胺、葡萄糖耐量、胰岛素、C肽、抑胃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表明胃转流手术对肥胖猫的减重效果显著,且手术安全性高,对肥胖猫的糖代谢水平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转流手术 减重 肥胖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代谢手术患者术前结果期望管理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
6
作者 刘杰萍 张亚琴 +4 位作者 张瑞星 陈灿 刘璐 刘敬娜 林启恒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32,共4页
目的 了解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经历和术前结果期望,为优化术前结果期望管理策略、制订基于患者诉求的期望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5例接受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进行半结构... 目的 了解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经历和术前结果期望,为优化术前结果期望管理策略、制订基于患者诉求的期望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5例接受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并归纳主题。结果 共获得3个主题(期望的形成动因、术前结果期望管理决策方式各异、期望管理过程中的需求等)和10个亚主题。结论 护理人员应积极评估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术前结果期望并激发其积极期望管理、建立共同决策机制以及构建全方位支持网络,增强管理信心,促进期望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代谢手术 超重 肥胖 期望管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与干预的证据总结
7
作者 张笑笑 吴觅之 +2 位作者 徐亦虹 丁珊妮 潘红英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3-1079,共7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与干预的证据,为医护人员实施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遵循“6S”金字塔证据模型,检索关于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与干预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 目的:总结国内外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与干预的证据,为医护人员实施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遵循“6S”金字塔证据模型,检索关于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与干预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7日。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包括6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10篇系统评价。总结出19条证据,包括评估干预团队、心理评估、心理干预3个类别。结论:本研究总结出的证据可为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提供循证证据,有助于临床医护人员规范评估及解决患者心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代谢手术 心理干预 心理护理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内科门诊减重对肥胖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向心月 张冰青 +2 位作者 欧阳煜钦 汤文娟 冯文焕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3229-3239,共11页
背景肥胖患者存在更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肥胖多学科门诊短期内科门诊减重对肥胖患者ASCVD风险等级的影响有待明确。目的探讨短期内科门诊减重对肥胖患者ASCVD风险等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4年5月在... 背景肥胖患者存在更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肥胖多学科门诊短期内科门诊减重对肥胖患者ASCVD风险等级的影响有待明确。目的探讨短期内科门诊减重对肥胖患者ASCVD风险等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4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肥胖多学科就诊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172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及ASCVD风险(应用中国成年人ASCVD总体风险评估流程图进行ASCVD风险评估)。基于患者治疗前ASCVD风险评级分为中高危组(n=58)和低危组(n=11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中高危组患者根据治疗3个月后ASCVD风险下降情况分为中高危降低亚组(n=36)和中高危不变亚组(n=22),比较两亚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及ASCVD风险,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高危ASCVD风险肥胖患者风险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用药组及以BMI、性别、年龄分层的患者治疗3个月后ASCVD风险等级及减重指标的差异。结果172例患者中男73例、女99例,平均年龄32(28,38)岁,平均体质量89.8(82.0,101.2)kg,平均BMI 31.6(30.0,33.9)kg/m^(2)。治疗3个月后患者总体质量减少量为8.8%(5.6%,13.6%),BMI下降为28.8(27.0,30.7)kg/m^(2),腰围、腰高比、体脂肪、体脂百分比、脂肪质量指数(FMI)、四肢骨骼肌指数、总肌肉量、内脏脂肪面积(VFA)、收缩压、舒张压及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前114例患者为ASCVD低危组,58例患者为ASCVD中高危组。与中高危组相比,低危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58例治疗前中高危ASCVD风险患者治疗3个月后36例降为低风险(中高危降低亚组),22例患者仍为中高危(中高危不变亚组),治疗3个月后两亚组体质量、BMI、腰围、腰高比、体脂肪、体脂百分比、FMI、VFA、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较治疗前下降,中高危降低亚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中高危降低亚组BMI、体脂肪、体脂百分比、FMI及VFA较中高危不变亚组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1.257,95%CI=1.034~1.528,P=0.022)是中高危ASCVD风险肥胖患者危险因素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每下降1个单位,ASCVD风险降低25.7%。利拉鲁肽组(n=51)、二甲双胍组(n=61)及未用药组(n=60)治疗3个月后ASCVD中高危患者占比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间ASCVD风险等级及减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8.0 kg/m^(2)≤BMI<32.5 kg/m^(2)组和BMI≥32.5 kg/m^(2)组ASCVD中高风险患者占比均较治疗前下降,28.0 kg/m^(2)≤BMI<32.5 kg/m^(2)组ASCVD中高风险患者占比低于BMI≥32.5 kg/m^(2)组(P<0.05);治疗3个月后女性组和男性组ASCVD中高风险患者占比均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ASCVD风险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18~30岁组和≥30岁组ASCVD风险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者经短期内科门诊减重,可有效减重、减脂,改善ASCVD危险因素,对于BMI≥32.5 kg/m^(2)伴中高危ASCVD风险者,这种减重措施尚不足以短期内降低ASCVD风险等级,更强及持久减重措施是未来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生活方式 药物减重 血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代谢手术后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9
作者 金彦 杨洋 +3 位作者 王璐璐 郑清婉 李新艳 张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2611-2617,共7页
背景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及慢性炎症及心肺功能受损。尽管减重代谢手术可在降低BMI的同时缓解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状,但术后心肺功能降低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 背景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及慢性炎症及心肺功能受损。尽管减重代谢手术可在降低BMI的同时缓解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状,但术后心肺功能降低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运动干预被广泛认为能改善心肺功能,但术后有氧与抗阻训练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索减重代谢手术后运动训练对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南京鼓楼医院接诊的60例T2DM合并肥胖待行减重代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运动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术后4周为恢复期,期间鼓励适当运动。术后4周后运动组和对照组均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心肺功能以定制运动处方。对照组每日运动满足日常体力活动,运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80%无氧阈值指导的中等强度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项目,两组均训练12周。训练12周后检测两组的形态学指标、心肺功能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有1例受试者因个人原因无法继续配合研究。运动组共有4例受试者未能完成研究,其中3例因未达到实际要求的运动量、1例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最终完成试验者55例(运动组26例,对照组29例)。混合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别与时间对腹围、胆固醇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组别分别对腹围、餐后2 h血糖、胆固醇主效应显著(P_(组间)<0.05);组别与时间对峰值摄氧量、千克峰值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峰值功率、无氧阈下功率、千克峰值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无氧阈摄氧量、无氧阈摄氧量占峰值摄氧量百分比、峰值氧脉搏、静息收缩压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术后4周,运动组峰值呼吸商、峰值功率、无氧阈下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无氧阈摄氧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对照组峰值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无氧阈下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无氧阈摄氧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周后,运动组体腹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峰值摄氧量、无氧阈下功率、千克峰值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无氧阈摄氧量、千克无氧阈摄氧量、无氧阈摄氧量占峰值摄氧量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术后4周,T2DM合并肥胖患者心肺功能降低;术后12周的运动训练能够减少患者的腹围,改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心肺运动试验 减重代谢手术 糖尿病 肥胖症 南京 混合测量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术后患者运动干预的范围综述
10
作者 岑巧 张晶磊 +6 位作者 谢铭 胡旭 任敏敏 杨言 秦情 覃琼 郑喜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18-123,共6页
目的系统分析减重术后患者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为临床开展运动干预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范围综述研究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减重术后患者运动干预的相关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11月27日。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其... 目的系统分析减重术后患者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为临床开展运动干预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范围综述研究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减重术后患者运动干预的相关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11月27日。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9篇,类实验研究3篇。运动类型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核心稳定训练、平衡训练等,15项研究采用联合运动;运动强度采用最大心率、心率储备、量表评估等确定,运动频率多为2~5次/周,30~60 min/次,干预周期4~44周。7项研究表明运动干预整体安全,运动依从性评价缺乏统一标准,运动干预对减重术后患者身体成分、身体功能、代谢结局、生活质量等有积极影响。结论运动干预对减重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但现有的方案在运动类型、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方面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优化运动干预方案并观察长期效果,以达成减重目标、预防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减重手术 运动干预 有氧运动 抗阻训练 平衡训练 体重管理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通气模式在减重手术保护性肺通气策略中的应用比较
11
作者 武盼 余琼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2-678,共7页
目的比较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模式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volume guaranteed,PCV-VG)模式对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氧合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 目的比较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模式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volume guaranteed,PCV-VG)模式对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氧合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共114例(其中4例脱落),随机分为PCV-VG组(n=56)和PCV组(n=54)。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肺部力学和动脉血气结果,同时记录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和异常影像学改变(abnormal radiographic changes,ARCs)的发生率。结果术中气腹期间,PCV-VG组的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显著低于PCV组(T2:P=0.022;T3:P=0.039)。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氧合指数和呼吸峰值压力(respiratory peak pressure,Ppeak)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6例患者(78.2%)术后第1天出现ARCs,10例患者(9.1%)发展为PPCs。两组患者拔管时间、ARCs和PPC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后,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诱导前的氧合指数与拔管时间显著相关。麻醉持续时间超过2 h是术后ARCs的风险因素。结论与PCV-VG模式相比,PCV模式在术中气腹期间为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提供了更好的Cdy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手术 呼吸顺应性 压力控制通气(PCV)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煤层钻进钻杆减重降阻机制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龙 郭佳宽 +2 位作者 余在江 杜康 孙玉宁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182,共9页
施工瓦斯抽采钻孔是治理瓦斯危害的必要手段,针对松软煤层钻进因钻杆自重大引起的钻进阻力大、钻进效率低及劳动强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优化钻杆结构以减少自重并降低钻进阻力的研究思路,通过设置四翼内凹结构达到减小钻杆自重及降低钻进... 施工瓦斯抽采钻孔是治理瓦斯危害的必要手段,针对松软煤层钻进因钻杆自重大引起的钻进阻力大、钻进效率低及劳动强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优化钻杆结构以减少自重并降低钻进阻力的研究思路,通过设置四翼内凹结构达到减小钻杆自重及降低钻进阻力的目的,并依此设计了四翼内凹刻槽钻杆,兼顾钻杆推进阻力和旋转扭矩损失,建立了钻杆钻进阻力模型,结合ANSYS数值模拟方法对四翼内凹刻槽钻杆进行强度校核分析与参数优化,研制了四翼内凹刻槽钻杆,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研究表明:(1)对于100m钻孔深度,四翼内凹刻槽钻杆相对于圆状刻槽钻杆质量减轻了21.88%,在正常钻进时,四翼内凹刻槽钻杆与圆钻杆相比旋转扭矩损失降低了25.10%;与圆状刻槽钻杆相比降低了20.90%。在塌孔10m的情况下,四翼内凹刻槽钻杆钻进阻力相对于圆钻杆降低了51.44%,相对于圆状刻槽钻杆降低了43.65%。(2)对四翼内凹刻槽钻杆进行强度分析与参数优化,结果显示,在常规坑道钻机作用下,钻杆最大应力与内凹深度呈正相关,与壁厚呈负相关,壁厚对于应力的影响大于内凹深度的影响,且在内凹宽度为33mm、深度为4mm、壁厚为11.5mm时,安全系数为1.59。(3)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四翼内凹刻槽钻杆排渣顺畅,强度可靠,钻进深度提高了18.18%,钻进效率提高了17.80%。在保证钻杆强度的前提下、通过钻杆结构创新有效降低钻杆质量,对于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钻进效率和成孔率具有显著的效果,为推动复杂地层钻探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煤层 瓦斯抽采 钻杆减重 钻进阻力 强度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减重支撑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13
作者 胡军 余增 +3 位作者 王芳 刘国庆 王鹏越 张凯旋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8-1135,共8页
面向我国脑卒中和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开发了一种基于人体足底压力分布和重心轨迹的双腋支撑下肢康复减重系统。首先,分析研究了减重支撑训练对足底压力的影响;其次,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并结合人体重心轨迹研究,对... 面向我国脑卒中和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开发了一种基于人体足底压力分布和重心轨迹的双腋支撑下肢康复减重系统。首先,分析研究了减重支撑训练对足底压力的影响;其次,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并结合人体重心轨迹研究,对总体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并确定了相关尺寸;然后,通过静力学分析,验证了结构的可靠性;最后,对减重模块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仿真。该系统可帮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实现模仿正常人行走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 减重支撑 人体重心轨迹 足底压力 结构设计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调节肥胖患者减重术后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笑笑 吴觅之 +3 位作者 王佳楠 陈炯煌 于卫华 潘红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9-666,共8页
减重术改变了胃肠道解剖结构,可导致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并发症,甚至复胖。益生菌能作用于肠道黏膜层、上皮层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改善肥胖患者减重术后肠道微生态环境。益生菌能通过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刺激... 减重术改变了胃肠道解剖结构,可导致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并发症,甚至复胖。益生菌能作用于肠道黏膜层、上皮层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改善肥胖患者减重术后肠道微生态环境。益生菌能通过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刺激肠道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样肽1、酪酪肽、胰岛素等内分泌激素,通过肠-脑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减重术后患者产生饱腹感,同时能降低血糖。益生菌能产生乳酸、乙酸、乳糖酶等,抑制有害细菌生长,减轻减重术后患者胃肠道症状。益生菌能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改善脂质代谢,促进减重术后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症状改善。益生菌可通过肠-脑轴调节微生物群释放神经递质或代谢产物,影响大脑活动和行为,帮助减重术后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本文阐述了肥胖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及减重术后的变化,总结益生菌改善肥胖患者减重术后肠道微生态环境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以期为促进益生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减重 肠道菌群 肥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减重手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迪 丁颖 +1 位作者 纪木火 童建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6-750,共5页
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较高,而术后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应用易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在减重手术的疼痛管理中逐渐展现出突出的优势,能够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用... 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较高,而术后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应用易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在减重手术的疼痛管理中逐渐展现出突出的优势,能够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恢复质量。近年来,不同的区域神经阻滞方法在减重手术中的应用相继报道。本文就腹腔镜减重手术后疼痛特点、不同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和局限性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手术 术后镇痛 神经阻滞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人体重心起伏的悬吊减重康复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创 陈文杰 +2 位作者 陈伟海 孙先涛 林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22-2330,共9页
减重系统对下肢疾病患者的行走康复训练有重要影响。现有的下肢康复外骨骼减重装置大多只考虑如何减去患者体重的百分比,而忽略了患者身体重心的起伏。由于外骨骼的骨盆支架在竖直方向运动轨迹固定,患者步态的微小变化就会导致重心高度... 减重系统对下肢疾病患者的行走康复训练有重要影响。现有的下肢康复外骨骼减重装置大多只考虑如何减去患者体重的百分比,而忽略了患者身体重心的起伏。由于外骨骼的骨盆支架在竖直方向运动轨迹固定,患者步态的微小变化就会导致重心高度与骨盆支架运动轨迹不符,这一差异会作用到患者的骨盆位置,影响下肢关节的活动,并产生额外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通过采集足底压力来预测重心位置变化,并利用获得的重心轨迹解算出应施加的减重力方法,为患者训练提供安全有效的减重系统。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已获仿真证实,并在研发的外骨骼减重系统上获得实际验证,模糊控制器跟踪重心轨迹的误差相比PID控制减少了21.2%,稳态误差维持在±1 mm范围内,髋膝关节的活动范围相比常规减重分别增加了14.36%和1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骨骼 康复训练 悬吊减重 重心起伏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症患者减重代谢手术后体力活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智聪 安晓 +3 位作者 夏雨 薛雅婷 孙旭 王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对肥胖症患者减重代谢手术后体力活动现状、影响因素、体力活动改善策略以及体力活动效果评价指标进行综述,以期为医护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 肥胖症 减重代谢手术 体力活动 影响因素 身体意象 病耻感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樊金燕 陈丽莉 +3 位作者 刘苏 张传武 孟振昂 王光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6-1001,共6页
目的探究盐酸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及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择期行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1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纳布啡组(N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组(ND... 目的探究盐酸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及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择期行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1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纳布啡组(N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组(ND组)。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组与ND组于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纳布啡,D组与ND组于麻醉诱导前和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4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评分(QoR-40)、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视觉模拟评分(VAS)、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首次下床活动与排气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等。结果ND组患者术后QoR-40评分优于C组、N组(P<0.05),D组QoR-40评分优于C组(P<0.05)。ND组、D组患者苏醒期MAP和HR更平稳(P<0.05)。与C组相比,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SAS评分更低(P<0.05),补救镇痛药物消耗更少(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ND组患者较C组术后恶心、呕吐和呛咳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盐酸纳布啡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可以改善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与疼痛,减轻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纳布啡 减重手术 恢复质量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导弹挂架结构减重优化设计
19
作者 张鹏程 雷征 +3 位作者 赵冠臣 李青松 韩召辉 王延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4-1461,共8页
为实现某新型并联导弹挂架的减重需求,以并联挂架的转接梁为典型对象,利用有限元进行了转接梁的强度分析,确定了最大应力位置和应力分布。通过等效静态载荷法和子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转接梁子模型的多工况拓扑优化,获取了材料... 为实现某新型并联导弹挂架的减重需求,以并联挂架的转接梁为典型对象,利用有限元进行了转接梁的强度分析,确定了最大应力位置和应力分布。通过等效静态载荷法和子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转接梁子模型的多工况拓扑优化,获取了材料最佳分布。对几何重建模型进行了尺寸优化,在同时考虑质量、变形和应力的基础上,实现了转接梁结构的详细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在满足强度条件下,重量减少了43.1%,最大应力下降了13.1%,可为同类产品的减重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导弹挂架 强度分析 等效静载荷法 子模型技术 减重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术后患者不良饮食行为评估工具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詹晓庆 谢铭 +4 位作者 王继伟 杨言 胡旭 张临雪 郑喜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5,共6页
减重术后不良饮食行为是影响肥胖患者术后减重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阐述国内外减重术后患者不良饮食行为的概念特点、患者不良饮食行为的状况、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旨在帮助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为临床减重手术患者不良饮食... 减重术后不良饮食行为是影响肥胖患者术后减重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阐述国内外减重术后患者不良饮食行为的概念特点、患者不良饮食行为的状况、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旨在帮助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为临床减重手术患者不良饮食行为筛查提供借鉴,为进一步制定我国减重手术患者不良饮食行为的治疗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手术 肥胖 不良饮食行为 进食障碍 测量工具 认知行为疗法 护理干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