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履带急救车减振效率及乘卧舒适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苏琛 徐新喜 +2 位作者 高振海 谭树林 崔向东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4-857,869,共4页
对采用两级减振措施的某履带急救车进行各种路况和车速条件下的行驶振动试验,研究两级减振效率及卧姿乘员的振动舒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履带车辆两级减振器均起到较好的隔振效果。一级减振效率在60%到80%之间,二级减振中卧姿乘员头部... 对采用两级减振措施的某履带急救车进行各种路况和车速条件下的行驶振动试验,研究两级减振效率及卧姿乘员的振动舒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履带车辆两级减振器均起到较好的隔振效果。一级减振效率在60%到80%之间,二级减振中卧姿乘员头部的减振效率在46%到80%之间,臀部的减振效率在37%到80%之间。乘卧舒适性较好,评价等级处于"舒适"和"基本舒适"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急救车 两级减振效率 乘卧舒适性 行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柔性减振系统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石先杰 郭卓涛 +2 位作者 黄舟 周春辉 任志英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4-501,618,共9页
为解决二级减振引起个别仪器振动的局部放大、使得力学环境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的问题,首先,针对金属橡胶双层减振系统,充分考虑安装板的柔性刚度,建立了刚柔复合的二级减振系统模型;其次,基于目标频率对二级减振的频率响应函数进行系统的... 为解决二级减振引起个别仪器振动的局部放大、使得力学环境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的问题,首先,针对金属橡胶双层减振系统,充分考虑安装板的柔性刚度,建立了刚柔复合的二级减振系统模型;其次,基于目标频率对二级减振的频率响应函数进行系统的刚度解耦,实现了减振器刚度的求解,并应用有限元进行随机振动分析,验证了刚柔复合二级减振系统理论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利用振动台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二级减振系统满足工程刚度需求,其一阶固有频率低于40 Hz时,减振效率可达到70%以上,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柔性 金属橡胶 随机 固有频率 减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车担架台阻尼减振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新喜 王猛 +3 位作者 崔向东 王太勇 谭树林 高振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2-356,共5页
根据某型急救车的振动特点,提出了采用小刚度弹簧并附加液压阻尼器的阻尼减振方案,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并用Matlab对冲击减振效果进行了简化计算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案既达到了减振... 根据某型急救车的振动特点,提出了采用小刚度弹簧并附加液压阻尼器的阻尼减振方案,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并用Matlab对冲击减振效果进行了简化计算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案既达到了减振效率的要求,又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完全可以取消限位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减振效率 急救车 仿真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减振器参数优化选择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连进 王明贤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6-148,共3页
以三层建筑结构为对象建立力学模型.首先导出其上含有减振器的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组,通过矩阵运算导出减振系统的振动响应和减振效率,然后按照惩罚函数优化方法计算减振器的力学特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计算建筑结构上... 以三层建筑结构为对象建立力学模型.首先导出其上含有减振器的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组,通过矩阵运算导出减振系统的振动响应和减振效率,然后按照惩罚函数优化方法计算减振器的力学特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计算建筑结构上减振器的力学参数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都能满足工程设计所需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 减振效率 结构 优化设计 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履带式急救车两级减振系统参数辨识与优化设计研究
5
作者 杨猛 徐新喜 +3 位作者 谭树林 白松 苏琛 李福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6,共5页
根据某履带式急救车两级减振系统功能及物理特性,对减振系统进行合理简化。采用非线性等效力学模型近似描述减振系统,利用汽车试验场道路试验数据,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辨识非线性力学模型物理参数;通过ADAMS优化计算功能对减振系统... 根据某履带式急救车两级减振系统功能及物理特性,对减振系统进行合理简化。采用非线性等效力学模型近似描述减振系统,利用汽车试验场道路试验数据,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辨识非线性力学模型物理参数;通过ADAMS优化计算功能对减振系统非线性力学模型进行优化分析,获得优化后力学模型,并在ADAMS/View中对优化后力学模型冲击减振效果进行了简化计算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力学模型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减振效率,尤其是低频部分减振效率,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了优化后力学模型力-位移滞回曲线,供减振器改进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参数辨识 非线性模型 减振效率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网型减振器的设计研究
6
作者 李宇燕 黄协清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0-463,共4页
对橡胶材料和钢丝网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钢丝网的性能优于橡胶材料,因此选用钢丝网作为减振材料。将由钢丝网制成的钢丝网型减振器应用到冰箱压缩机上,对冰箱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减振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减振器的刚度、固有频率及系统的实际... 对橡胶材料和钢丝网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钢丝网的性能优于橡胶材料,因此选用钢丝网作为减振材料。将由钢丝网制成的钢丝网型减振器应用到冰箱压缩机上,对冰箱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减振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减振器的刚度、固有频率及系统的实际减振效率,最后对钢丝网型减振器的结构尺寸进行设计改进,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钢丝网型减振器的设计改进及制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网型 冰箱压缩机 刚度 固有频率 减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超长斜拉索阻尼减振方案比选 被引量:9
7
作者 陈维雄 汪正兴 +1 位作者 王波 柴小鹏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1,共5页
针对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斜拉索的动力特性和减振特殊需求,优选适合的阻尼减振方案。对LMD、VSD、ELMD 3种典型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和实桥斜拉索的特征,设计实桥超长斜拉索的阻尼器安装位置比和安... 针对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斜拉索的动力特性和减振特殊需求,优选适合的阻尼减振方案。对LMD、VSD、ELMD 3种典型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和实桥斜拉索的特征,设计实桥超长斜拉索的阻尼器安装位置比和安装高度,并以典型斜拉索为例,对不同阻尼器的减振效率和耐久性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优化设计后的ELMD阻尼减振方案。与LMD、VSD相比,ELMD阻尼器的减振效率更高,耐久性更好,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超长斜拉索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斜拉索 动控制 阻尼器 模型试验 减振效率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线性联合控制方法的导管架平台的振动控制
8
作者 丁维冬 刘金海 +2 位作者 王俊峰 刘学涛 郑中强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5,共6页
针对随机波浪载荷作用下导管架平台产生持续且明显的振动响应问题,进行针对性振动抑制分析。建立导管架平台与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非线性能量阱(NES)、单质量联合阻尼器和双质量联合阻尼器的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全局搜索方法进行优化... 针对随机波浪载荷作用下导管架平台产生持续且明显的振动响应问题,进行针对性振动抑制分析。建立导管架平台与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非线性能量阱(NES)、单质量联合阻尼器和双质量联合阻尼器的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全局搜索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并得出优化结果。计算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减振方法都可以抑制导管架平台的振动响应,减振效率差别不大。当导管架平台刚度发生变化时,TMD和双质量联合阻尼器表现更加优异。研究提出的非线性-线性联合控制方法对导管架平台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平台 联合控制 优化设计 减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础上结构TMD控制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楼梦麟 王文剑 +2 位作者 朱彤 马恒春 方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6-643,共8页
完成了土 桩 结构 TMD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模型试验 .首次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土 桩 结构相互作用对TMD振动控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当TMD装置的自振频率和相互作用体系频率一致时 ,TMD控制效率最佳 ,但此时其控制效率仍... 完成了土 桩 结构 TMD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模型试验 .首次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土 桩 结构相互作用对TMD振动控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当TMD装置的自振频率和相互作用体系频率一致时 ,TMD控制效率最佳 ,但此时其控制效率仍远不及刚性基础上TMD控制效率高 ,表明土 结构相互作用效应使TMD装置的减振效率大大降低 ,在一些情况下TMD装置甚至对结构起到负面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桩-结构相互作用 谐调质量阻尼器 动台模型试验 TMD动控制 桩基础 减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履带式卫生急救车振动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新喜 高振海 +2 位作者 苏琛 崔向东 谭树林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2期64-67,共4页
通过采取两级减振措施,有效控制了某履带式卫生急救车运送、急救伤病员途中从履带底盘到车厢底板、再到卧姿人体的振动传递,提高了伤病员的乘卧舒适性。结果表明:几种不同工况下,橡胶阻尼减振器的一级减振效率达到了61%~79%,零刚度减... 通过采取两级减振措施,有效控制了某履带式卫生急救车运送、急救伤病员途中从履带底盘到车厢底板、再到卧姿人体的振动传递,提高了伤病员的乘卧舒适性。结果表明:几种不同工况下,橡胶阻尼减振器的一级减振效率达到了61%~79%,零刚度减振器的二级减振效率达到了43%~79%;卧姿人体两次计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介于0.322 m/s2至0.883 m/s2之间,乘卧舒适性等级分别为"舒适"、"比较舒适"和"基本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与波 履带式卫生急救车 动控制 减振效率 伤病员 乘卧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梁冲击消振系统实验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景晓华 郑广花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5,共3页
对悬臂梁冲击消振系统进行实验研究,测量振动系统的减振位移响应,分析主要实验现象。
关键词 动与波 冲击消系统 减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船用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
12
作者 陈奕钪 邓志鹏 +2 位作者 俞程 冷涛 杨静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8-135,共8页
为了研究船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明确支撑形式对减振效率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机械运动微分方程,采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液压及弹簧等不同支撑形式的悬架系统进行动力学计算,研究其在各影响因素下的运动响应和减振效率。发现不... 为了研究船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明确支撑形式对减振效率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机械运动微分方程,采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液压及弹簧等不同支撑形式的悬架系统进行动力学计算,研究其在各影响因素下的运动响应和减振效率。发现不同支撑形式对于运动和减振效率有较大影响。单液压支撑形式在支撑力为2 N时具有最佳减振效率,综合减振效率达到50%左右;弹簧+液压的悬架支撑形式仅对垂向加速度运动有正向减振效果,且减振效率在5%左右,但对升沉和纵摇运动并未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双弹簧支撑形式可以通过调整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实现最大减振,最佳弹簧属性下加速度的减振效率最大达到了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体船 悬架系统 ADAMS 动力学仿真 减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铁芯电抗器设备振动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伍文科 杜林林 +2 位作者 秦敬伟 祖晓臣 王菲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4-218,246,共6页
针对布置在楼上且集中布置的干式铁芯电抗器正常运行时对结构楼板及设备自身的振动影响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的方法,分别研究采取结构性措施和主动隔振的实际减振效率。具体研究过程为:采用大质量法进行振动输入以确定电抗器... 针对布置在楼上且集中布置的干式铁芯电抗器正常运行时对结构楼板及设备自身的振动影响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的方法,分别研究采取结构性措施和主动隔振的实际减振效率。具体研究过程为:采用大质量法进行振动输入以确定电抗器振动荷载,并使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将数值模拟结果和测试结果校核对比后,确认数值模型及振动荷载输入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然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研究加厚楼板、增加隔墙和立柱、加密次梁等结构性振动控制措施及采用钢质弹簧进行主动隔振的实际减振效率。分析结果表明,钢质弹簧隔振装置的实际减振效率最好,增加隔墙和立柱、加密次梁也具有较好的减振效率,加厚楼板的减振效率一般,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经验给类似工程项目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与波 干式铁芯电抗器 大质量法 结构措施 钢质弹簧隔装置 减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