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燃冲压发动机一维模型的GPU并行加速研究
1
作者 温思歆 苏承毅 +3 位作者 王东杰 孟万植 聂聆聪 孙希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7-256,共10页
发动机模型是控制计划优化、基于模型的控制和观测器设计等技术的基础,对控制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超燃冲压发动机一维模型由于依赖计算流体力学的网格计算,其计算量巨大,难以在机载控制器内实时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深... 发动机模型是控制计划优化、基于模型的控制和观测器设计等技术的基础,对控制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超燃冲压发动机一维模型由于依赖计算流体力学的网格计算,其计算量巨大,难以在机载控制器内实时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深入研究基于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的并行计算技术,探索了网格解耦与划分、串/并异构设计、内存优化、代码优化、编译指令优化、硬件模式优化等方法,综合设计了一个高效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GPU异构模型,并在基于虚拟路径交叉连接(Virtual Path Cross-Connect,VPX)总线的嵌入式控制器上进行验证。为充分验证所设计异构模型的有效性、高效性与实时性,本文依次开展基线测试、软硬件优化加速测试、并行计算测试,在测试中对比一维模型在CPU,单核GPU,多核GPU上的计算耗时与数据误差。最后根据数据、曲线、监控工具等方式,展示了所设计的异构模型在不损失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加速超过了6.7倍,运行时间均不超过25 ms,符合工程预期的实时性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并行计算 一维模型 嵌入式控制器 优化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准一维建模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栋 唐硕 祝强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在准一维流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燃料流量、截面变化、壁面摩擦、燃烧效率、化学反应放热等因素,应用影响系数法,构建了包括前体/进气道、隔离段、燃烧室、后体/尾喷管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内流场准一维分析模型,可快速计算发动机参数沿轴向... 在准一维流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燃料流量、截面变化、壁面摩擦、燃烧效率、化学反应放热等因素,应用影响系数法,构建了包括前体/进气道、隔离段、燃烧室、后体/尾喷管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内流场准一维分析模型,可快速计算发动机参数沿轴向的变化以及出口值,便于发动机性能分析;以一个机体/推进一体化单模块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三维CFD数值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准一维计算模型能较好地对超燃冲压发动机进行快速计算与分析,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初步研究阶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 超燃冲压发动机 准一模型 影响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点火发动机准维湍流卷吸燃烧模型的适用性研究(1) 被引量:7
3
作者 马凡华 刘传李 蒋德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0-213,共14页
本文在分析火花点火发动机湍流涡结构及缸内湍流特性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烧计算的准维湍流卷吸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子模型及求解方程,实现了燃烧过程的计算;对压缩比为10的紧凑型燃烧室,在改变发动机转速... 本文在分析火花点火发动机湍流涡结构及缸内湍流特性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烧计算的准维湍流卷吸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子模型及求解方程,实现了燃烧过程的计算;对压缩比为10的紧凑型燃烧室,在改变发动机转速、负荷、空燃比以及点火正时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压力示功图、质量燃烧率等与实测值一致,从而证实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点 发动机 燃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准一维流耦合方法与验证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兵 龚春林 谷良贤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1-739,共9页
为改善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耦合分析精度和计算周期过长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准一维流的内流耦合分析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隔离段和双模态燃烧室的耦合求解,解决了亚燃模态下由于热壅塞而产生的背压问题,完成隔离段和燃烧室的流场匹配分... 为改善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耦合分析精度和计算周期过长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准一维流的内流耦合分析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隔离段和双模态燃烧室的耦合求解,解决了亚燃模态下由于热壅塞而产生的背压问题,完成隔离段和燃烧室的流场匹配分析,得到双模态流场和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在亚燃和超燃模态下的沿程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连试验结果,亚燃模态下隔离段的分离点预测误差在1.4%~11.2%,流道峰值压强预测误差在15.6%~21.6%,流道沿程压强预测的平均误差在9.6%以内,在超燃模态下,峰值压强预测误差小于3.75%,峰值压强的位置预测误差小于2%。(2)相对于RBCC发动机一体化自由射流试验结果,分离点预测误差小于2.1%,流道沿程压强平均误差小于10.5%。对于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态 冲压发动机 准一 耦合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点火发动机准维湍流卷吸燃烧模型的适用性研究(二)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凡华 蒋德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利用作者提出的火花点火发动机准维湍流卷吸燃烧模型,对压缩比为10和12的火球形燃烧室以及压缩比为10的碗形燃烧室变工况进行了计算。将计算得到的示功图、质量燃烧率等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合理选取与燃烧... 本文利用作者提出的火花点火发动机准维湍流卷吸燃烧模型,对压缩比为10和12的火球形燃烧室以及压缩比为10的碗形燃烧室变工况进行了计算。将计算得到的示功图、质量燃烧率等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合理选取与燃烧室结构相对应的四个经验常数,准维湍流卷吸燃烧模型完全适用于火花点火发动机变工况及不同燃烧室结构工作过程的计算,能够正确反映火花点火发动机结构参数和运转参数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 发动机 燃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转子发动机的三区准维模型燃烧计算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峥 林其钊 阿布里提.阿布都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4,共5页
分析了微转子发动机的燃烧特点,在双区准维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壁面熄火区,提出了三区准维模型。编制了适用于微转子发动机燃烧的计算程序,计算了三区准维模型和双区准维模型下的微转子发动机燃烧过程。通过对计算结果与U.C.Berkeley试验... 分析了微转子发动机的燃烧特点,在双区准维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壁面熄火区,提出了三区准维模型。编制了适用于微转子发动机燃烧的计算程序,计算了三区准维模型和双区准维模型下的微转子发动机燃烧过程。通过对计算结果与U.C.Berkeley试验数据比较分析,说明了三区准维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微转子发动机 微燃烧 三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皱折火焰面分形理论的火花点火发动机准维燃烧模型
7
作者 陈泽智 吴惠忠 姜乐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10,共4页
提出了一个火花点火发动机准维燃烧模型。该模型是在双区热力学过程的基础上 ,采用基于皱折火焰面分形理论来描述火花点火发动机气缸内的湍流燃烧及火焰传播速度 ,并确定了其他子现象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模型 ,对在快速压缩膨胀机中模拟... 提出了一个火花点火发动机准维燃烧模型。该模型是在双区热力学过程的基础上 ,采用基于皱折火焰面分形理论来描述火花点火发动机气缸内的湍流燃烧及火焰传播速度 ,并确定了其他子现象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模型 ,对在快速压缩膨胀机中模拟的沼气发动机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点火发动机 燃烧模型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准一维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利和 武志文 +2 位作者 迟鸿伟 魏志军 王宁飞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2-747,共6页
将固体燃料燃面退移速率模型耦合到准一维流动方程中,在计算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参数的同时,计算燃烧室的燃面退移速率。由前一时刻的燃烧室内径加上当地的燃面推移速率,得出下一时刻的燃烧室内径;然后,求解每一时刻的边... 将固体燃料燃面退移速率模型耦合到准一维流动方程中,在计算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参数的同时,计算燃烧室的燃面退移速率。由前一时刻的燃烧室内径加上当地的燃面推移速率,得出下一时刻的燃烧室内径;然后,求解每一时刻的边界条件,进而将非定常流动问题分解为每一时刻的定常流动,计算燃烧室的相关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快速灵活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 超燃冲压发动机 燃面退移速率 燃烧室 准一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准一维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尤厚丰 张兵 李德宝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3-631,共9页
在考虑有限速率化学反应的准一维Euler方程基础上,通过增加截面面积变化、壁面摩擦和添质的源项,发展了适用于超燃燃烧室性能分析的准一维计算方法。依次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和日本国家航空与航天实验室(NAL)的氢燃料... 在考虑有限速率化学反应的准一维Euler方程基础上,通过增加截面面积变化、壁面摩擦和添质的源项,发展了适用于超燃燃烧室性能分析的准一维计算方法。依次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和日本国家航空与航天实验室(NAL)的氢燃料燃烧室模型作为验证算例,分别采用传统的一步反应模型和发展的有限速率反应模型,模拟了燃烧室流场,并基于NAL燃烧室,计算分析了不同当量比和进口压强对燃烧室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得到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的结果;和一步反应模型相比,有限速率反应模型不仅可以更细致地捕捉流场细节,而且能够初步分析化学非平衡效应的影响;对于NAL燃烧室,当量比≥0.6时,压强随当量比的升高而增大,当达到1.0时,反压已推进隔离段,且推进速度随当量比增大而增加;进口压强不大于110.444kPa时,反压随进口压强增大而升高,且当反压不小于82.833kPa时,反压被隔离在等直段燃烧室入口处;过小的当量比和过大的进口压强均会导致燃烧室出口马赫数严重下降,甚至出现亚声速出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一Euler方程 有限速率化学反应 一步反应 超燃冲压发动机 燃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内流性能的一维评估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兰 邢建文 +1 位作者 郑忠华 乐嘉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1-645,共5页
在准一维Eu ler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反映面积变化、摩擦、添质和化学反应放热的源项,发展了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流道计算的一维软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发动机的推力和摩擦力,同时给出发动机参数沿轴向的变化和出口值。通过日本国... 在准一维Eu ler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反映面积变化、摩擦、添质和化学反应放热的源项,发展了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流道计算的一维软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发动机的推力和摩擦力,同时给出发动机参数沿轴向的变化和出口值。通过日本国家航空与航天实验室(NAL)的双模态模型氢反应流场计算验证了软件的可靠性后,针对煤油发动机,分析了隔离段和燃烧室扩张角、燃料喷射位置与方式、化学反应放热项的两种不同求解方法、隔离段高度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为飞行器设计配备了能稳定激波且性能较好的发动机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一Euler方程 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 流道^+ 流动分布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工作过程对冲压发动机性能潜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军 白菡尘 柳森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2,30,共7页
用准一维分析方法,在相同的入流条件下,假设将当量比为1的燃料热量全部添加到气流中,研究了燃烧室工作过程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特征马赫数的增加,在相同飞行马赫数下,亚声速燃烧室所需扩张比逐渐减小,而双模态燃烧室所需扩... 用准一维分析方法,在相同的入流条件下,假设将当量比为1的燃料热量全部添加到气流中,研究了燃烧室工作过程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特征马赫数的增加,在相同飞行马赫数下,亚声速燃烧室所需扩张比逐渐减小,而双模态燃烧室所需扩张比逐渐增大;亚声速燃烧室出现所需最小扩张比和最大比冲的特征马赫数分别是1和0,双模态燃烧室在最小特征马赫数时所需扩张比最小,获得的比冲最大,且与亚声速燃烧室能获得的最大比冲相差不大,在飞行马赫数4、5、6时,差值分别为5%、4%、3%;特征马赫数在亚声速范围内变化时发动机比冲的曲线比较平缓;壁面摩擦系数的变化对燃烧室所需扩张比的影响大于对比冲的影响。直连式实验获得的等截面燃烧室极限加热量数据证明了本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准一方法 工作过程 性能 扩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燃用变组分煤层气的燃烧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顾红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75,共4页
本文对经改装成火花点火式的S195柴油机燃用变组分煤层气的燃烧模型进行了研究。以MATLAB程序设计语言为基本应用平台,建立了缸内燃烧过程的变步长双区准维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分析了组分变化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 本文对经改装成火花点火式的S195柴油机燃用变组分煤层气的燃烧模型进行了研究。以MATLAB程序设计语言为基本应用平台,建立了缸内燃烧过程的变步长双区准维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分析了组分变化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能较好地反映缸内的实际工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火花点火式发动机 变组分煤层气 双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待定系数的修正韦伯函数在发动机多火焰区燃烧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建生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57-460,共4页
提出了含5个待定系数的修正韦伯函数,并应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技术确定这些系数,模拟了具有双火焰区燃烧模式和稀燃 速燃特性的汽油机射流燃烧系统燃烧室中混合气的燃烧特性,从而成功地借助示功图分离出对分析整个燃烧过程至关重要的各火... 提出了含5个待定系数的修正韦伯函数,并应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技术确定这些系数,模拟了具有双火焰区燃烧模式和稀燃 速燃特性的汽油机射流燃烧系统燃烧室中混合气的燃烧特性,从而成功地借助示功图分离出对分析整个燃烧过程至关重要的各火焰区中的质量燃烧率和火焰速比等参数,构成了实用的附有双火焰区的三区准维燃烧分析模型。应用实例表明,该函数与多区模型相结合,将在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烧模拟中具有强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待定系数 修正 韦伯函数 发动机 多火焰区 燃烧模型 多元非线性回归技术 射流燃烧室 三区燃烧 汽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贴壁式固体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皓 黄萌 +3 位作者 邓恒 田小涛 颜密 贾胜锡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6,共8页
燃料贴壁式固体超燃冲压发动机具有比冲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但也伴随着发动机推力不稳定问题。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固体超燃推力零维模型。该模型避免了一维推力模型中数值奇异与数值刚性问题。基于此模型,开展了燃料质... 燃料贴壁式固体超燃冲压发动机具有比冲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但也伴随着发动机推力不稳定问题。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固体超燃推力零维模型。该模型避免了一维推力模型中数值奇异与数值刚性问题。基于此模型,开展了燃料质量流量与空气流量对固体超燃燃烧室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料质量流量特性对推力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通过燃面退移速率与燃烧室构型的匹配,理论上可以构造出使推力变化幅度较小的发动机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 模型 燃烧室 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990发动机缸内工作过程模拟计算
15
作者 李玉珍 马震 +2 位作者 王兴海 高丕周 白京元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94-397,共4页
根据HS-990型发动机缸内工作过程的特点,建立了缸内工作过程准维模型,并恰当地确定了计算的边界条件。发动机缸内工作过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能够较好地吻合证明了模拟计算的正确性。应用本模型可以预测结构参数变化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HS-990型发动机 工作过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nkel微型转子发动机的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雷 郭峥 +3 位作者 马培勇 聂陈翰 阿布里提.阿布都拉 林其钊 《机电工程》 CAS 2009年第7期23-27,共5页
针对现有小型转子发动机微型化后存在尺寸较小且装配困难、部分复杂型面无法采用传统加工方式等问题,综合考虑熄火距离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微型发动机基本结构和参数的设计与优化,改善了三角转子发动机的基本性能。采用一体化设... 针对现有小型转子发动机微型化后存在尺寸较小且装配困难、部分复杂型面无法采用传统加工方式等问题,综合考虑熄火距离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微型发动机基本结构和参数的设计与优化,改善了三角转子发动机的基本性能。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案简化了转子发动机的零件结构,减少了装配零件数量,降低了装配误差。通过设计慢走丝加工方案,完成了对复杂型面的加工,保证了加工精度,降低了漏气间隙。最后,通过三区准维模型计算得到了微型转子发动机的基本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转子发动机的微型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转子发动机 微燃烧 三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流动与传热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成骁 王长辉 徐绍桐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39,共7页
为了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流动与传热的快速仿真方法,建立了推力室再生冷却的准二维模型,对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开展了再生冷却流动与传热计算仿真研究,对比分析了再生冷却准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研究表明,两种... 为了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流动与传热的快速仿真方法,建立了推力室再生冷却的准二维模型,对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开展了再生冷却流动与传热计算仿真研究,对比分析了再生冷却准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研究表明,两种计算模型均可较好地预测推力室燃气及再生冷却剂的流动和传热。三维模型计算精度高,但计算用时较长。计算得到的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燃气侧壁面最高热流密度为162.2MW/m2,最高壁温为1159.7K,冷却剂温升为244.0K,压降为8.5MPa。准二维模型计算结果精度略有降低,但计算时间较三维模型减小了90%。四个参数与三维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分别为0.3%,4.4%,8.6%和4.5%,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文的准二维模型计算时间短,适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结构的方案筛选和优化设计,三维模型计算精度高,适用于设计完成后的校核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再生冷却 模型 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管流准一维模型的数值验证与性能分析
18
作者 陈瑞锋 魏志军 王宁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6-312,共7页
为了快速分析磁流体管流,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模型对磁流体管流进行类比分析,引入变截面管流理论和修改过的多变效率表达式,推导了磁流体发电器和加速器的准一维模型,采用二维数值方法验证了准一维模型的可行性,利用该准一维模型对磁流... 为了快速分析磁流体管流,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模型对磁流体管流进行类比分析,引入变截面管流理论和修改过的多变效率表达式,推导了磁流体发电器和加速器的准一维模型,采用二维数值方法验证了准一维模型的可行性,利用该准一维模型对磁流体管流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多变效率的引入使准一维模型更加完整,当负载系数不变时,磁流体装置中的平均马赫数越低,其等熵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发动机 磁流体 管流 准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燃烧室一维释热分布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雁翔 王振国 +2 位作者 孙明波 杨揖心 汪洪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52-1858,共7页
为了预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释热分布,针对带凹腔稳焰器的燃烧室,总结了射流混合情况、来流温度和当量比对释热分布影响的实验规律,提出了主燃烧区的概念和分段线性拟合的建模思路。模型被分为隔离段、横向射流、燃烧室释热分布... 为了预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释热分布,针对带凹腔稳焰器的燃烧室,总结了射流混合情况、来流温度和当量比对释热分布影响的实验规律,提出了主燃烧区的概念和分段线性拟合的建模思路。模型被分为隔离段、横向射流、燃烧室释热分布、主燃烧区反压四个部分。通过压力前推,进行代数的迭代计算,能够快速得到燃烧室释热分布的一维模型。利用实验图像和仿真计算数据,对模型得到的释热分布与燃烧效率进行了验证,模型可适用于隔离段来流2.1马赫以上的工况,且模型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关系数达到了0.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燃烧室 释热分布 凹腔稳焰器 迭代计算 一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TBCC推进系统变维度一体化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君 袁化成 张锦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4,共9页
为了缩短组合动力系统内外流一体化数值仿真时间,加快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进度,基于商业软件发展了一种飞行器进/排气系统多维仿真与发动机等效一维模型相结合的TBCC推进系统变维度一体化数值仿真方法,其中进/排气系统采用多维数值仿真... 为了缩短组合动力系统内外流一体化数值仿真时间,加快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进度,基于商业软件发展了一种飞行器进/排气系统多维仿真与发动机等效一维模型相结合的TBCC推进系统变维度一体化数值仿真方法,其中进/排气系统采用多维数值仿真,涡轮发动机采用部件特性的数学模型,冲压发动机采用准一维数学模型,结合商业软件通过边界条件调用,实现变维度一体化数值仿真。数值仿真对比分析表明:TBCC推进系统等效一维模型模拟结果与GasTurb 10和风洞试验结果变化规律一致吻合较好,误差不大于3.0%;采用变维度数值模拟方法对某TBCC推进系统沿飞行轨迹加速爬升过程的分析表明,进气道总收缩比从2.0增大到5.5,喷管面积比从1.2增大到7.8。涡轮模态时,TBCC喷管出现明显过膨胀现象;冲压模态时,喷管的落压比随马赫数增大从8.3逐渐增大至20.4,过膨胀现象减弱,从而验证了多维与一维耦合数值仿真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CC推进系统 内外流一体化 度数值仿真 涡轮发动机模型 准一维冲压发动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