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樊高源 杨俊孝 胡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2-360,共9页
对新疆1996—2013年农业生产5大碳源碳排放及种植业碳汇进行测算,从时间、空间、结构3方面分析其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在农业净碳排放的基础上,构建净碳排放压力指数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生产净碳排放压力变动趋势。研究表明,新疆农业... 对新疆1996—2013年农业生产5大碳源碳排放及种植业碳汇进行测算,从时间、空间、结构3方面分析其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在农业净碳排放的基础上,构建净碳排放压力指数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生产净碳排放压力变动趋势。研究表明,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在总量上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总体上保持下降;在区域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喀什地区碳排放量最高,是克拉玛依市的72倍;从结构特征看,牲畜养殖、农用物资、农业活动占碳排放源的96%以上。牲畜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农业活动、农用物资碳排放呈明显增长趋势。碳汇总量增加较为迅速,农业生产净碳排放量整体保持下降趋势。净碳排放量大致分为"持平—下降"两个阶段变化特征。由净碳排放压力指数看出,新疆农业碳排放压力呈逐年递减状态。由此可知,要根据新疆实际合理适时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化现代化;宏观布局,制定差异化的农业发展路线;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回收利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排放 农业净碳排放 时空差异 结构差异 排放压力指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耕地利用效率评价及空间关联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昊玥 黄瀚蛟 +1 位作者 何艳秋 陈文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63-1574,共12页
为探索环境约束下的耕地有效利用方式,把握区域协同发展路径,将耕地利用过程的碳排放、碳吸收双重效应纳入考虑范围,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耕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基于空间距离平方倒数矩阵,... 为探索环境约束下的耕地有效利用方式,把握区域协同发展路径,将耕地利用过程的碳排放、碳吸收双重效应纳入考虑范围,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耕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基于空间距离平方倒数矩阵,依托MoransI,从全域和局域2个视角探讨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效应。结果显示:中国耕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均值为0.867,地区间效率差异明显,自高到低可划分为5个等级,效率较高的单元大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效率较低的单元主要位于北部沿海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多数低效率单元的投入要素及净碳排放存在冗余。省际耕地利用效率呈空间正相关性,随时间推移,其空间关联格局经历了“多核分布”—“一带一片”—“低极主导”的过程。各地在耕地利用过程中需控制非期望产出,改善投入要素配置,因地制宜加强合作,探索区域协同的耕地高效利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碳排放 耕地利用效率 空间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碳排放视阈下的建材固碳量计算模型优化研究
3
作者 李世萍 李岳岩 +1 位作者 陈静 田一辛 《世界建筑》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前在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模型中,只考虑了建筑的碳排放和绿化环境引起的碳汇,忽略了因建筑材料可吸收和固定CO_(2)而产生的建筑碳汇,对于建筑碳排放的计算存在盲区和误差。因此本文以建筑材料的固碳机理为基础,通过分析现有建筑碳汇的相... 目前在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模型中,只考虑了建筑的碳排放和绿化环境引起的碳汇,忽略了因建筑材料可吸收和固定CO_(2)而产生的建筑碳汇,对于建筑碳排放的计算存在盲区和误差。因此本文以建筑材料的固碳机理为基础,通过分析现有建筑碳汇的相关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分别适用于混凝土和生物质两类具有碳汇功能的建筑固碳量的计算简化模型。优化后的模型可为完善现有的建筑碳排放计算模型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指导建筑师在设计之初选用高碳汇材料以减少建筑材料引起的“净”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建筑材料 机理 排放 汇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净零碳排放理念的建筑设计研究
4
作者 罗锐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8期69-72,共4页
在建筑设计中引入全生命周期净零碳排放理念,强调对建筑各环节的零碳排放控制,减少建筑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与破坏,促进建筑工程与环保工程的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基于此,文章立足相关背景,阐述了基于全生命周... 在建筑设计中引入全生命周期净零碳排放理念,强调对建筑各环节的零碳排放控制,减少建筑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与破坏,促进建筑工程与环保工程的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基于此,文章立足相关背景,阐述了基于全生命周期净零碳排放理念的建筑设计意义,然后从材料生产、节电节水节材设计、建筑内部布局设计、围护结构设计、照明采光设计五个方面出发,探究了基于全生命周期净零碳排放理念的建筑设计要点,最后提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净零碳排放理念的建筑设计注意事项,包括强化生态与绿化设计、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重视绿色建材的应用、注重能源监测,旨在发挥全生命周期净零碳排放理念的优势,减少建筑后续运营中的能源排放量,真正达到零碳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全生命周期排放理念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中城市社区碳排放现状分析
5
作者 辛启迪 石玉琼 +1 位作者 杨秀云 武小钢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6-46,共11页
统计35个大中城市2016—2020年社区碳排放情况,分别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结构3个方面分析排放现状。研究发现,城市层面的碳排放总量和净碳排放量都呈持续增长状态,2020年碳排放总量、净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分别为重庆、北京,... 统计35个大中城市2016—2020年社区碳排放情况,分别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结构3个方面分析排放现状。研究发现,城市层面的碳排放总量和净碳排放量都呈持续增长状态,2020年碳排放总量、净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分别为重庆、北京,最低分别为乌鲁木齐、南昌;人均碳排放强度、地均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分别呈持续增长、先增后减再增、先减后增趋势,西安、郑州以北城市人均碳排放强度较高,长江、珠江三角洲城市碳排放强度普遍较低;碳排放结构以交通出行和电力消费为主,2020年分别占36.5%和36.0%,交通出行和电力消费碳排放占比最高的城市分别为昆明和福州,所占比例分别为52.0%和53.5%,结果为社区层面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排放 排放系数法 净碳排放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寿命周期屋顶绿化模块碳减排效益分析
6
作者 赵文冰 王正文 +2 位作者 李潇 刘笑嘉 王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9,共8页
屋顶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碳减排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IPCC指南、同化量法、全生命周期法,构建屋顶绿化模块的全寿命周期碳减排及碳汇计算模型,量化研究屋顶绿化模块的碳排放及碳汇量.结果表明:(1)屋顶绿化模块全... 屋顶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碳减排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IPCC指南、同化量法、全生命周期法,构建屋顶绿化模块的全寿命周期碳减排及碳汇计算模型,量化研究屋顶绿化模块的碳排放及碳汇量.结果表明:(1)屋顶绿化模块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依次为建造施工阶段>维护拆除阶段>材料生产阶段>材料运输段>运行使用阶段;(2)0.4 m基质厚度的屋顶绿化模块净碳汇量最高(-75.62 kg·m^(-2)),其次是0.3 m(-90.76 kg·m^(-2))、0.2 m(-101.50 kg·m^(-2))、0.1 m(-106.34 kg·m^(-2));(3)在屋顶绿化模块全寿命周期内,碳汇量均大于碳排放量;(4)植物固碳是屋顶绿化模块碳汇的主要途径,通过选择具有高碳汇植物的植物搭配较厚土壤基质厚度的屋顶绿化模块可以有效增加碳汇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寿命周期 屋顶绿化模块 减排 净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曾娟 刘毅华 吴大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6-189,共4页
以广州市为对象,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碳源/碳汇的研究框架,测算了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深入剖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结果表明,1996—2008年广州市土地利用的净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各区县净碳排放量的空间差异大,另外,... 以广州市为对象,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碳源/碳汇的研究框架,测算了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深入剖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结果表明,1996—2008年广州市土地利用的净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各区县净碳排放量的空间差异大,另外,建设用地的碳排放效应为0.03614×104t/hm2。GM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净碳排放量明显增加,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的增汇减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净碳排放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乡村建筑分时分区用能需求的零碳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优化
8
作者 赵安军 焦阳 +1 位作者 于军琪 陈一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9-378,共10页
基于传统最大负荷原则设计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通常远大于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导致以户为单位的乡村综合能源系统设计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该文通过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精细化乡村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基于农户用能行为制定4种用能... 基于传统最大负荷原则设计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通常远大于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导致以户为单位的乡村综合能源系统设计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该文通过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精细化乡村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基于农户用能行为制定4种用能策略。并构建考虑农户经济水平和零碳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优化模型,采用两阶段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Top-NSGA-II)进行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获得不同策略下的最佳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与基于建筑全空间连续动态负荷的设计优化方案相比,基于分时分区用能需求的设计方案年总成本降低13.58%,系统购电比例降低7.89个百分点,实现全年净零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目标规划 农村地区 排放 分时分区用能需求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权力结构下考虑碳净零排放的供应链决策研究
9
作者 邹筱 张中隆 《中国储运》 2025年第4期162-163,共2页
一、引言随着碳中和(碳净零排放)所引起企业低碳发展与创新实践的深刻变化[1],传统碳减排理念正逐渐演变为从供应链视角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净零排放模式[2]。据公开报道,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已采取供应链碳净零排放战略,以实际行动履... 一、引言随着碳中和(碳净零排放)所引起企业低碳发展与创新实践的深刻变化[1],传统碳减排理念正逐渐演变为从供应链视角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净零排放模式[2]。据公开报道,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已采取供应链碳净零排放战略,以实际行动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诸如苹果、三星、阿迪达斯、宝洁、雀巢、联想等众多企业对未来实现净零排放均制定了详细规划[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决策 中和 排放 企业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净零排放背景下供应链低碳发展研究
10
作者 邹筱 张中隆 《中国储运》 2025年第4期94-95,共2页
一、引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50年里,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8℃,引发了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大量生态问题[1]。为应对气候危机,低碳经济已成为发展方向。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一、引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50年里,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8℃,引发了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大量生态问题[1]。为应对气候危机,低碳经济已成为发展方向。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双碳”目标,强调低碳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排放 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转型:探索通往净零之路的关键策略与技术——第24届世界石油大会观点集锦
11
作者 时文 陈煜 +2 位作者 卢颖 王锦芳 杨春霞 《世界石油工业》 2023年第6期6-11,共6页
第24届世界石油大会于2023年9月17—21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大会主题是“能源转型:通往净零之路”,主要探讨石油公司在低碳背景下的能源转型趋势,以及未来能源发展的可能性和技术发展方向,为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第24届世界石油大会于2023年9月17—21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大会主题是“能源转型:通往净零之路”,主要探讨石油公司在低碳背景下的能源转型趋势,以及未来能源发展的可能性和技术发展方向,为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大会主要观点:能源安全是各国优先关注,多数发展中国家把能源安全、可及性、可负担性等作为首要任务;能源转型没有单一的途径和解决方案,各国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先立后破”的能源转型策略成为大会共识;天然气与碳捕集与封存(CC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负碳技术结合,将成为通往净零之路的重要桥梁;蓝氢将是未来碳捕集市场增长的重要推手;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成为能耗巨大难采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技术亮点。技术展示主要集中在碳减排、CCUS、氢能等领域:高浓度二氧化碳分离、捕集技术装置和低浓度二氧化碳地面、地下双路径捕集技术;LOHC-MCH液体储氢技术和青色氢技术等储运技术;甲烷减排及监测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世界石油理事会 第24届世界石油大会 捕集与封存 捕集、利用与封存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社会科学碳中和研究发展脉络及热点主题可视化分析
12
作者 郑小强 巩雪瑾 《油气与新能源》 2023年第5期21-30,37,共11页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碳中和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导出的社会科学领域碳中和研究学术论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其研究概况、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碳中和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导出的社会科学领域碳中和研究学术论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其研究概况、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社会科学界在碳中和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碳中和软科学研究领域逐渐发出了“中国声音”;社会科学领域碳中和研究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多元化平衡发展阶段和宏观布局及深入发展阶段;碳中和影响因素研究、碳中和能源系统研究、碳中和市场机制研究是社会科学碳中和研究的热点主题;未来研究可关注碳中和实现路径分析、能源增长需求与减排降碳的矛盾分析、碳定价机制设计研究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中和 排放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源民用飞机技术路线与总体概念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新榃 于航 +4 位作者 彭俊毅 朱文都 张炯 王曼 杨志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9,共7页
本文以实现民用飞机净零碳排放为目标,寻找可以在未来投入大规模应用的新能源动力形式。从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减碳以及能源经济性等维度开展对比评估,结合通勤飞机、窄体干线、宽体客机等典型座级航程的各级别民机产品的能源动力系统... 本文以实现民用飞机净零碳排放为目标,寻找可以在未来投入大规模应用的新能源动力形式。从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减碳以及能源经济性等维度开展对比评估,结合通勤飞机、窄体干线、宽体客机等典型座级航程的各级别民机产品的能源动力系统的质量对比,本研究认为“氢能源+涡轮机”将是未来新能源民用飞机最具可行性的能源动力组合。建立了适用于氢能飞机的总体设计流程,针对窄体干线氢能客机开展总体设计,采用阻力分解方法估算气动效率,多种分类质量计算方法估算空重,经过设计迭代形成可行的氢能飞机总体参数和初步概念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窄体干线级别民机,采用“氢能源+涡轮机”的动力架构使该级别飞机起飞质量比传统燃油飞机增加不到10%。考虑到未来10~20年氢能动力系统和机载氢燃料存储技术可预见的突破,氢能飞机是实现航空运输净零碳排放的非常具有潜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氢能源 储氢质量分数 飞机总体设计 能源动力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建筑技术研发与示范 被引量:10
14
作者 边萌萌 李博佳 +6 位作者 张昕宇 黄祝连 王聪辉 王敏 何涛 徐伟 王博渊 《暖通空调》 2022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针对建筑光伏组件发热影响围护结构传热节能性能、光伏系统发电性能受多因素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建筑外墙光伏组件发电传热耦合机理研究、太阳入射角等因素对光伏发电性能影响分析及太阳能与建筑用能协同分析,提出了综合节能性能最优的外... 针对建筑光伏组件发热影响围护结构传热节能性能、光伏系统发电性能受多因素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建筑外墙光伏组件发电传热耦合机理研究、太阳入射角等因素对光伏发电性能影响分析及太阳能与建筑用能协同分析,提出了综合节能性能最优的外墙光伏组件安装方式,开发了建筑太阳能供能系统优化设计软件,并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光电示范建筑中应用,实践建筑光伏深度融合的零碳建筑路径。示范建筑光伏系统总装机功率为236.1 kW,监测数据表明,年发电量可达212382 kW·h,单位建筑面积发电量为73.79 kW·h/m^(2),满足建筑全部用能需求的同时可向院区内其他建筑供电,实现了净零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建筑 建筑光伏一体化 光伏组件 安装方式 优化设计软件 排放 产能建筑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