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相对短缺的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响应的关系对于深入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拟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东高寒沙地为研究区,基于涡度相关法观测2019年-2022年的...在全球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相对短缺的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响应的关系对于深入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拟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东高寒沙地为研究区,基于涡度相关法观测2019年-2022年的碳通量,利用随机森林模型(RF)探究主要环境因子气温(Ta)、水汽压差(VPD)、20 cm土壤温度(Ts20)、40 cm土壤温度(Ts40)、20 cm土壤含水量(SWC20)、40 cm土壤含水量(SWC40)、降水(PPT)对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E)、蒸散(ET)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019年-2022年,青海湖东沙地年平均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的值为-696.9 g C m^(-2),这表明该区以碳汇为主,NEE主要受到Ta与VPD的影响,SWC和Ts对NEE的影响相对较小,碳汇在三年里呈现较弱的增长趋势。在未来气候变异性增加与局部地区水热条件限制的背景下,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选择适当的树种来进行持水固碳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展开更多
文摘在全球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相对短缺的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响应的关系对于深入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拟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东高寒沙地为研究区,基于涡度相关法观测2019年-2022年的碳通量,利用随机森林模型(RF)探究主要环境因子气温(Ta)、水汽压差(VPD)、20 cm土壤温度(Ts20)、40 cm土壤温度(Ts40)、20 cm土壤含水量(SWC20)、40 cm土壤含水量(SWC40)、降水(PPT)对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E)、蒸散(ET)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019年-2022年,青海湖东沙地年平均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的值为-696.9 g C m^(-2),这表明该区以碳汇为主,NEE主要受到Ta与VPD的影响,SWC和Ts对NEE的影响相对较小,碳汇在三年里呈现较弱的增长趋势。在未来气候变异性增加与局部地区水热条件限制的背景下,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选择适当的树种来进行持水固碳是较为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