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杆菌介导的冷诱导基因水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崔永祯 赵红 +3 位作者 黄格 郑爱清 李社萍 李鸣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6-11,共6页
利用农杆菌介导技术,以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用高山离子芥的冷诱导基因Cbcor15a侵染水稻品种日本晴的愈伤组织,经分化诱导后获得了再生植株。经Cef和PPT筛选,共获得转化Cbcor15a基因的日本晴再生苗9株;经PCR检测和Basta涂抹实验,结果证明... 利用农杆菌介导技术,以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用高山离子芥的冷诱导基因Cbcor15a侵染水稻品种日本晴的愈伤组织,经分化诱导后获得了再生植株。经Cef和PPT筛选,共获得转化Cbcor15a基因的日本晴再生苗9株;经PCR检测和Basta涂抹实验,结果证明有6株再生苗呈阳性。本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可为利用转Cbcor15a基因选育具有耐冷性的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农杆菌介导法 冷诱导基因 遗传转化体系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黄花苜蓿冷诱导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亚玲 王俊杰 +2 位作者 云锦凤 赵彦 石凤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111,121,共5页
根据紫花苜蓿抗寒基因cas15B(登录号:L12462)的cDNA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经过低温胁迫的黄花苜蓿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了550bp的cDNA片段。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550bp,编码159个氨基酸。主要由Gly(... 根据紫花苜蓿抗寒基因cas15B(登录号:L12462)的cDNA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经过低温胁迫的黄花苜蓿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了550bp的cDNA片段。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550bp,编码159个氨基酸。主要由Gly(甘氨酸)、Glu(谷氨酸)、His(组氨酸)、Lys(赖氨酸)这4种氨基酸组成,占总量的70%。含1个重复了5次的10肽基序,其序列为Lys-Gly-Glu-Gln-His-Gly-His(Phe)-Val(Leu)-Gly-Gly。经序列比较分析,该片段与紫花苜蓿冷诱导基因CAS15B的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均为90%,命名为MfCAS15-1。亚细胞结构定位分析结果显示,MfCAS15-1是一种定向到核的蛋白,在调节或维持核的结构与功能方面起作用。本研究在黄花苜蓿中成功获得了抗寒基因同源序列,为最终克隆黄花苜蓿MfCAS15-1抗寒基因全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苜蓿 冷诱导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的草菇冷诱导基因Cor3功能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晓红 汪虹 +3 位作者 杨晓达 冯爱萍 陈明杰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将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冷诱导基因Cor3cDNA序列经EcoR I酶切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PROK-1中,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M109,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分离纯化发现该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3kD,等电聚焦... 将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冷诱导基因Cor3cDNA序列经EcoR I酶切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PROK-1中,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M109,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分离纯化发现该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3kD,等电聚焦电泳结果表明,该蛋白的等电点为6.1,HPLC检测说明合成方向的酶活性为每毫克蛋白每分钟4.5μmol,DNTB与同型半胱氨酸颜色反应测定水解方向的酶活性为每毫克蛋白每分钟0.7μmol,根据上述特性可以确定草菇冷诱导基因Cor3所编码的蛋白是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 草菇 冷诱导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ICE1基因表达及调控转基因水稻抗冷通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向殿军 满丽莉 +4 位作者 张娣 王丽娜 殷奎德 宋群雁 徐正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24-1430,共7页
LsICE1基因是从生菜中分离的一个低温胁迫转录因子,过表达LsICE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提高了抗寒能力。LsICE1基因在生菜的根、茎、叶中为组成型表达,其中叶的表达量较强。LsICE1基因的表达水平能被冷、ABA和NaCl处理所上调,但不被脱水处理... LsICE1基因是从生菜中分离的一个低温胁迫转录因子,过表达LsICE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提高了抗寒能力。LsICE1基因在生菜的根、茎、叶中为组成型表达,其中叶的表达量较强。LsICE1基因的表达水平能被冷、ABA和NaCl处理所上调,但不被脱水处理上调。卡方测验表明,转基因T1水稻潮霉素抗性发生了3∶1抗性分离模式,大多数转基因植株中LsICE1基因是以单拷贝、单位点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3个抗冷的转基因株系中LsICE1基因均是以单拷贝、单位点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正常表达。冷胁迫下,LsICE1基因的超表达对水稻的OsDREB1A基因影响较大,表明LsICE1基因对转基因水稻抗寒性影响依赖OsDREB1冷反应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LsICE1基因 表达分析 胁迫 冷诱导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ICE1基因表达和转基因水稻抗冷通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向殿军 满丽莉 +4 位作者 王丽娜 张娣 殷奎德 宋群雁 徐正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4-449,共6页
以萝卜幼苗和水稻T1代转RsICE1基因(从抗寒萝卜植株中分离的一个编码碱性-螺旋-环-螺旋低温胁迫转录因子,HQ891287)株系为材料,通过半定量RT-PCR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分析RsICE1基因的表达、水稻转基因株系中RsICE1基因的遗传及冷诱导... 以萝卜幼苗和水稻T1代转RsICE1基因(从抗寒萝卜植株中分离的一个编码碱性-螺旋-环-螺旋低温胁迫转录因子,HQ891287)株系为材料,通过半定量RT-PCR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分析RsICE1基因的表达、水稻转基因株系中RsICE1基因的遗传及冷诱导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RsICE1基因在萝卜的根、茎、叶中为组成型表达,在幼苗根和茎中表达量较强;RsICE1基因的表达水平能够被冷处理和NaCl处理诱导上调表达,但ABA和脱水处理无上调作用。(2)卡方测验表明,水稻转基因T1代潮霉素抗性发生了3∶1分离模式;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4个抗冷转基因株系中RsICE1基因均以单拷贝、单位点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并正常表达。(3)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冷胁迫下,RsICE1基因超表达但对水稻OsDREB1A(AF300970)、OsDREB1B(AF300972)、OsDREB1F(AY785897)基因表达没有影响,表明RsICE1基因对转基因水稻抗寒性的影响不依赖OsDERB1冷反应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sICE1基因 表达分析 胁迫 冷诱导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寒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瑞云 贺润喜 +1 位作者 岳文斌 任有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导入外源基因提高植物抗逆性已成为现代植物育种主要手段 ,阐述了动物抗冻蛋白及其转基因植物、植物冷诱导基因、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OD基因、脯氨酸基因、植物抗冻蛋白及其转基因植物抗寒性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 抗寒性 基因工程 生物技术育种 外源基因 动物抗冻蛋白 冷诱导基因 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 脯氧酸基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冻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文功 殷奎德 高中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提高作物的抗冻性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冷诱导基因、CBF、ICE、抗冻蛋白基因、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脯氨酸基因、SOD基因与抗冻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对这些抗冻相关基因进行转基因,可以提高植物的抗... 提高作物的抗冻性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冷诱导基因、CBF、ICE、抗冻蛋白基因、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脯氨酸基因、SOD基因与抗冻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对这些抗冻相关基因进行转基因,可以提高植物的抗冻性。而一些抗冻基因应用到作物上,也可以提高作物的抗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诱导基因 CBF ICE 抗冻蛋白 基因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香波 张爱平 姚泉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4-20,共7页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有关植物抗寒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冷诱导基因的功能、诱导调控以及抗寒转基因策略等做了总结。
关键词 植物 抗寒性 冷诱导基因 基因工程 抗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同源基因Cor3低温条件下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汪虹 陈明杰 +1 位作者 冯爱萍 乔娜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1,共8页
将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菌株VH3的菌丝体在4℃下处理不同时间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中的双标准曲线法研究了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同源基因Cor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后,草菇V23菌株的Cor3基因... 将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菌株VH3的菌丝体在4℃下处理不同时间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中的双标准曲线法研究了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同源基因Cor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后,草菇V23菌株的Cor3基因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不断下降趋势,10h时,其表达量仅为对照的7%。而VH3菌株Cor3基因4℃处理2h表达量明显上升,为对照的1.8倍,处理4h和6h表达量降低,分别为对照的80%和90%,处理8h的表达量又上升,为对照的1.4倍,随后下降,处理10h表达量最低,为对照的60%。根据结果初步推测Cor3基因与草菇低温耐受性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诱导基因表达 低温耐受性 实时定量PCR 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 草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植物季节性休眠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庄维兵 高志红 +3 位作者 章镇 侍婷 倪照君 王翡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19-1928,共10页
季节性休眠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在生态和进化上的一种"权衡"机制,也是植物界多样性生存策略的组成部分。木本植物的休眠反应首先是Ca2+作为信号物质诱导CO/FT基因的表达,进而引起与休眠相关的DAM基因的表达;而低温可以诱导休眠... 季节性休眠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在生态和进化上的一种"权衡"机制,也是植物界多样性生存策略的组成部分。木本植物的休眠反应首先是Ca2+作为信号物质诱导CO/FT基因的表达,进而引起与休眠相关的DAM基因的表达;而低温可以诱导休眠的发生,冷诱导表达的基因CBF和COR在休眠期间也有表达;而与逆境相关的蛋白如脱水蛋白、抗冻蛋白、热激蛋白和热稳定蛋白等也与休眠反应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与木本植物季节性休眠相关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休眠 冷诱导基因 DAMS基因 CA2+ 分子机制 低温诱导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