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极涛动主模态下北极冷空气的优势路径和影响地区的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梁苏洁
赵南
丁一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31,共13页
本文以拉格朗日观点分析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也被称为北半球环状模(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NAM)的指数异常事件中北极近地面冷气团的活动路径,直接地表现出了异常事件中冷气团运动的优势路径,从而反映出AO/NAM...
本文以拉格朗日观点分析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也被称为北半球环状模(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NAM)的指数异常事件中北极近地面冷气团的活动路径,直接地表现出了异常事件中冷气团运动的优势路径,从而反映出AO/NAM对地面气温的直接调控作用.在正AO/NAM指数异常事件中,极区近地面冷气团活动轨迹以纬向环流为主,表现为环绕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冷气团活动轨迹特征明显.而在负AO/NAM指数异常事件中,极区冷气团以反气旋式轨迹流出极区后,流入中纬度海洋上的低气压区,这种由极区向中纬度地区流动的经向运动轨迹特点显著.并且在指数下降的中后期出现两种强烈影响欧亚大陆的运动轨迹.正负事件中冷气团运动轨迹很好地解释了传统公认的AO/NAM对北半球不同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上,正AO/NAM指数异常事件中的中低层冷气团活动有利于南支槽加深,进而为南方地区冰冻雨雪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负事件中的极地近地面冷气团可直接影响东北地区,形成寒潮降温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涛动/北半球环状模
冷空气
优势
路径
冬季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气流轨迹模式的西北地区强冷空气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照渤
王宗明
曾刚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2-138,共7页
冷空气的爆发路径及其变化是气象科学研究和业务预报关注的重点问题.使用1970—201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基本基准825站地面气温均一化数据集,采用改进后的三维风速轨迹倒推方法,追踪了冬半年(10月至次年4月)入侵中国西北地区...
冷空气的爆发路径及其变化是气象科学研究和业务预报关注的重点问题.使用1970—201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基本基准825站地面气温均一化数据集,采用改进后的三维风速轨迹倒推方法,追踪了冬半年(10月至次年4月)入侵中国西北地区的强冷空气路径.结果显示,有西北路径88次,偏西路径143次,奇异路径20次.临近爆发前的环流演变导致西北路径和偏西路径冷气团不同程度增温,削弱了源地差异对冷气团强度的影响.西北路径年频次增加幅度为0.37次/10 a,而偏西路径年频次有所减少.相比之下,西北路径强冷空气易于在我国北方地区、东部地区引发极寒事件.偏西路径强冷空气易于在西北、华北地区造成持续时间较长的冷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
冷空气路径
中国西北地区
冬半年
气温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40年中国冬季寒潮的气候特征及大气环流异常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淼淼
丁明虎
+1 位作者
吕俊梅
陈军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10,共13页
利用1980—2023年高分辨率中国气象站观测数据,根据寒潮标准及强度指数,对中国寒潮事件的强度及影响区域进行客观分类,探讨全国性、区域性寒潮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和环流演变。结果表明:近40年我国冬季寒潮频次呈显著减少趋势,其影响范...
利用1980—2023年高分辨率中国气象站观测数据,根据寒潮标准及强度指数,对中国寒潮事件的强度及影响区域进行客观分类,探讨全国性、区域性寒潮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和环流演变。结果表明:近40年我国冬季寒潮频次呈显著减少趋势,其影响范围扩大,而强寒潮的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增大。中国寒潮冷空气主要来源于新地岛东南地区,路径因寒潮类型而异。分析全国型、东北华北型和西北华北型寒潮前期和同期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发现:格陵兰岛的异常深厚暖高压是全国型寒潮的重要前兆,欧亚大陆对流层中高层纬向波列是其爆发的显著特征;东北华北型寒潮与冷涡在中低纬度异常高压系统阻挡下的东移有关;西北华北型寒潮与东欧平原上空暖性高压脊的发展及欧亚大陆两脊一槽的形势密切相关。所有类型寒潮爆发前均有乌拉尔阻塞高压的维持和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的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冷空气路径
西伯利亚高压
乌拉尔阻塞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元冬季大风特征与预报指标研究
4
作者
许枫
王璐思
+2 位作者
张晓涵
李华
胡壤支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128-130,145,共4页
利用广元市国家基准站和区域站2010—2020年的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对近10年广元市出现的区域性大风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从大气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源地、路径、中心气压、气压梯度等方面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同时考察其相关性和...
利用广元市国家基准站和区域站2010—2020年的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对近10年广元市出现的区域性大风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从大气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源地、路径、中心气压、气压梯度等方面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同时考察其相关性和独立性,通过严格筛选,得出具有显著意义和代表性的5个预报指标和2个补充条件,并通过近2年的实际应用和检验表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大风
冷空气路径
和显著通道
高空关键区
指标阈值
动力下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冬季近41年气温异常及其海气背景场特征
被引量:
10
5
作者
杨成芳
孙即霖
薛德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采用山东省 2 6个站点 1 96 1~ 2 0 0 1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 ,利用 Mann- Kendall突变检验法、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冬季 (1 2月~次年 1月 )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 ,并从北半球5 0 0 h Pa位势高度距平场、冷空气活动路径及太平...
采用山东省 2 6个站点 1 96 1~ 2 0 0 1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 ,利用 Mann- Kendall突变检验法、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冬季 (1 2月~次年 1月 )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 ,并从北半球5 0 0 h Pa位势高度距平场、冷空气活动路径及太平洋海温距平场等方面分析了冬季气温异常的原因。分析发现山东省冬季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突变发生在 1 986年。存在冷冬年欧亚盛行经向环流 ,暖冬年盛行纬向环流的差异。这可能与冷空气路径不同有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异常
突变
大气环流
冷空气路径
海温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疆冬季持续性低温事件特征及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杨莲梅
曾勇
刘雯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8-518,共11页
利用新疆天山山区及其以北地区(北疆)45个气象站1961—2010年冬季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提出了45站低温日标准和区域性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定义,并分析了持续性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研究了低温事件的年代际变化环流差异特征、大尺度...
利用新疆天山山区及其以北地区(北疆)45个气象站1961—2010年冬季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提出了45站低温日标准和区域性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定义,并分析了持续性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研究了低温事件的年代际变化环流差异特征、大尺度环流背景、冷空气影响路径及强度特征。结果表明:(1)低温日阈值呈东北向西南升高的分布趋势,低温日阈值最小值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和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阈值为-34^-30℃,而西部伊犁地区和天山山区低温日闽值为-24^-20℃;(2)1961—2010年出现35次大范围持续性低温事件,1月和2月发生频次均为0.29次/年,12月为0.14次/年;低温事件持续时间为5~25 d,其中超过10 d有16次,5~9 d有19次。持续性低温事件发生频率呈年际和年代际显著减少趋势,但强度无显著变化趋势;(3)北半球大范围环流异常造成新疆持续低温事件,以经向环流异常为主,根据冷空气影响路径可分为4类:西西伯利亚横槽、中西伯利亚低槽东灌、北风带和西北风带、北脊南槽(涡),这4类冷空气影响路径表现为500 hPa冷空气从极地或西伯利亚以超极地、西北和偏东路径进入新疆后,-32℃冷空气南压位于北疆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同时表现为蒙古高压盘踞欧亚大陆,高压中心达1045 hPa以上且位于阿勒泰山地区,1035hPa冷高压控制北疆地区,这种环流配置造成新疆持续性低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持续性低温事件
时空分布
环流异常
冷空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8年冬季—2009年春季干旱的大气结构与地球转动特征
被引量:
5
7
作者
魏鸣
欧阳首承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1期49-55,共7页
针对干旱预测的难题,利用揭示大气热结构垂直特征的V-3θ图,分析影响旱区的气流特征。根据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的数据,分析地球极移、章动和转速的变化与大气热结构变化的关系,基于地气动量守恒原理,将大气热结构与地球转动特征变化...
针对干旱预测的难题,利用揭示大气热结构垂直特征的V-3θ图,分析影响旱区的气流特征。根据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的数据,分析地球极移、章动和转速的变化与大气热结构变化的关系,基于地气动量守恒原理,将大气热结构与地球转动特征变化进行了制约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热结构异常和地球转动特征引起的冷空气路径变化与大范围干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冷空气路径
回流
章动
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2022年2月19—24日的极端冷事件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晏红明
孔祥吉
+1 位作者
字俣丞
舒康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9-1044,共16页
2022年2月19—2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云南全省发生了一次极端冷事件,该事件降温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利用云南124个站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和ERA5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此次冷事件的极端性特征及其过程期间高低层大气...
2022年2月19—2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云南全省发生了一次极端冷事件,该事件降温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利用云南124个站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和ERA5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此次冷事件的极端性特征及其过程期间高低层大气环流异常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冷事件的极端性较强,是云南省近10年第二强的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全省有69个站达到中等以上强度寒潮标准,有10个站日平均气温达到或突破2月最低纪录。过程期间雨雪天气突出,过程累计降水接近2月常年,单日降雪范围为近20年以来最大。影响此次冷事件的因子极其复杂,冷空气活动与乌拉尔山高压脊、东亚槽、亚洲高空西风急流、西伯利亚高压等大气环流系统的加强演变密切联系,并与起源于北大西洋地区的副热带异常波列的东传有关,该异常波列对于青藏高原地区波能量的向南频散和冷空气的南下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并对南支槽前的西南水汽输送加强有一定影响;同时,热带地区的对流活动也对东亚地区冷空气的加强南下有一定影响。过程期间,冷空气沿东北路径南下影响云南,云南区域冷暖空气的交汇作用十分显著,导致过程期间出现明显低温雨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冷事件
乌拉尔山高压
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空西风急流
冷空气路径
波能量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蒙强、弱沙尘暴年春季平均环流及沙尘活动变化分析
被引量:
22
9
作者
宋敏红
钱正安
+1 位作者
蔡英
柳中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中蒙东、中及西区强、弱沙尘暴年春季(3—5月)平均环流的特征和差异,讨论了过去50年3分区沙尘暴活动的变化。主要结论是:(1)根据诱发沙尘暴的诱生系统、沙尘源地、冷空气入侵路径及主要影响,中蒙沙...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中蒙东、中及西区强、弱沙尘暴年春季(3—5月)平均环流的特征和差异,讨论了过去50年3分区沙尘暴活动的变化。主要结论是:(1)根据诱发沙尘暴的诱生系统、沙尘源地、冷空气入侵路径及主要影响,中蒙沙尘暴活动区可以划分为中蒙东区、中区及西区3个区系,并分区整体讨论与预测中蒙3分区的沙尘活动。(2)中蒙东区沙尘暴强年春季盛行日本海或中国东北低压活动,常随偏东的北路及东北路冷空气入侵,带来蒙古国东部的沙尘,造成蒙古东部及中国华北的沙尘天气;而弱年春季日本海及东北低压活动则少。(3)中蒙中区沙尘暴强年春季盛行蒙古低压,多西北路及偏西的北路冷空气入侵,常造成中蒙南边界西段附近的沙尘暴天气;而沙尘暴弱年春季则相反。(4)中蒙西区沙尘暴强年春季盛行南疆热低压,多西路冷空气入侵,诱发沙尘暴,常影响南疆及柴达木盆地等;弱年春季则相反。(5)近50年中蒙地区的沙尘暴活动呈波动变化,荒漠化环境、特别是大气环流的变化是导致上述3个分区沙尘活动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角度考虑,在目前全球增暖持续的背景下,近1—2年应注意中、东区(特别是东区)沙尘活动加强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东区
中区和西区
沙尘暴强
弱年春季
沙尘暴诱生系统
冷空气
入侵
路径
沙尘活动的变化及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安地区寒潮天气分型及精细化预报指标
被引量:
10
10
作者
乔娟
程龙
+1 位作者
翟园
张雅斌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利用2001-2015年西安城区和6个区县194个寒潮个例的高空、地面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西安地区寒潮时空分布特征:2006年之后寒潮天气年际分布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在2014-2015年和2010-2012年显著减少;3月...
利用2001-2015年西安城区和6个区县194个寒潮个例的高空、地面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西安地区寒潮时空分布特征:2006年之后寒潮天气年际分布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在2014-2015年和2010-2012年显著减少;3月和4月是西安寒潮多发期;寒潮天气空间分布表现为从城区向偏远区县逐渐增多的特征。根据冷空气不同移动路径将西安地区寒潮分为西北路冷空气型、北路冷空气型、西路冷空气型、东路冷空气型以及西北路冷空气和东路冷空气共同影响型五种。对比分析了五种寒潮伴随的不同气象特征。从高低空冷空气位置和温度变幅,24 h负变温范围和强度,地面冷高压变化强度等因子入手,分类型研究分别建立了各自高空预报指标、地面预报指标和EC数值模式预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不同
冷空气路径
分型研究
预报指标
西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汛期寒潮特征及天气分型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静
张利娜
靳莉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4,共6页
基于黄河内蒙古河段逐日气温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逐月海冰密度指数资料等,统计分析了近10 a内蒙古河段凌汛期寒潮过程的基本气候特征、冷空气移动路径以及环流分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寒潮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近10 ...
基于黄河内蒙古河段逐日气温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逐月海冰密度指数资料等,统计分析了近10 a内蒙古河段凌汛期寒潮过程的基本气候特征、冷空气移动路径以及环流分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寒潮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近10 a内蒙古河段凌汛期共出现98次寒潮过程,过程持续时间1~5 d不等,平均为2.1 d,其中1~2 d的过程较多,累计次数占总次数的73%。(2)寒潮过程呈显著增多趋势,增加速率为1.4次/a,近5 a平均次数较2010—2014年增加127%。(3)按照冷空气移动路径,将寒潮天气过程划分为偏北路冷空气型、偏西路冷空气型、偏东路冷空气型以及偏北路与偏东路共同影响型4类,其中偏北路冷空气型最为常见,占寒潮过程总数的70%以上,其他3类占比均不到10%。(4)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增强是造成近5 a寒潮次数增加的关键大气环流因素,而北极海冰密度减小是造成寒潮次数增加的重要外强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气候特征
冷空气
移动
路径
环流特征
内蒙古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鼎白茶冬季低温冻害分级预报预警
被引量:
1
12
作者
孙巍巍
陈苑旻
张翔宇
《福建热作科技》
2017年第3期35-38,共4页
统计2007-2016年近十年福鼎的极端最低气温过程,提取各个时次的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地面图和高空资料,分析极端最低气温与环流背景、冷空气路径的关系,对极端低温的短期预报做出初步的定性判断,再根据最低气温与...
统计2007-2016年近十年福鼎的极端最低气温过程,提取各个时次的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地面图和高空资料,分析极端最低气温与环流背景、冷空气路径的关系,对极端低温的短期预报做出初步的定性判断,再根据最低气温与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方程,从而对低温的短时定量预报做出更准确的订正。最后,结合福鼎白茶的抗低温冻害指标,建立其各级预警的低温临界值,划分出低温冻害预警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最低气温
冷空气路径
低温冻害
预报指标
冻害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淅川县丹江库区寒潮气候特征及预报研究
13
作者
张硕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44-244,247,共2页
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和冷空气活动规律,结合分析14:00气温、气压变化曲线,选取不同的预报因子,分月建立寒潮预报天气模型。该方法客观、自动化程度高,从资料选取到预报出是否有无寒潮天气,可自动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其判...
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和冷空气活动规律,结合分析14:00气温、气压变化曲线,选取不同的预报因子,分月建立寒潮预报天气模型。该方法客观、自动化程度高,从资料选取到预报出是否有无寒潮天气,可自动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其判别更准确,明显提高寒潮天气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天气过程
冷空气路径
预报
河南淅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极涛动主模态下北极冷空气的优势路径和影响地区的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梁苏洁
赵南
丁一汇
机构
天津市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气候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31,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417904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5056
+2 种基金
40940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41805058)
天津市气象局博士基金项目(201628bsjj01)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以拉格朗日观点分析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也被称为北半球环状模(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NAM)的指数异常事件中北极近地面冷气团的活动路径,直接地表现出了异常事件中冷气团运动的优势路径,从而反映出AO/NAM对地面气温的直接调控作用.在正AO/NAM指数异常事件中,极区近地面冷气团活动轨迹以纬向环流为主,表现为环绕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冷气团活动轨迹特征明显.而在负AO/NAM指数异常事件中,极区冷气团以反气旋式轨迹流出极区后,流入中纬度海洋上的低气压区,这种由极区向中纬度地区流动的经向运动轨迹特点显著.并且在指数下降的中后期出现两种强烈影响欧亚大陆的运动轨迹.正负事件中冷气团运动轨迹很好地解释了传统公认的AO/NAM对北半球不同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上,正AO/NAM指数异常事件中的中低层冷气团活动有利于南支槽加深,进而为南方地区冰冻雨雪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负事件中的极地近地面冷气团可直接影响东北地区,形成寒潮降温天气.
关键词
北极涛动/北半球环状模
冷空气
优势
路径
冬季气温
Keywords
Arctic Oscillation(AO)/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NAM)
Dominant trajectories of the cold air
Winter temperature
分类号
P401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气流轨迹模式的西北地区强冷空气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照渤
王宗明
曾刚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2-13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085
41575102)
文摘
冷空气的爆发路径及其变化是气象科学研究和业务预报关注的重点问题.使用1970—201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基本基准825站地面气温均一化数据集,采用改进后的三维风速轨迹倒推方法,追踪了冬半年(10月至次年4月)入侵中国西北地区的强冷空气路径.结果显示,有西北路径88次,偏西路径143次,奇异路径20次.临近爆发前的环流演变导致西北路径和偏西路径冷气团不同程度增温,削弱了源地差异对冷气团强度的影响.西北路径年频次增加幅度为0.37次/10 a,而偏西路径年频次有所减少.相比之下,西北路径强冷空气易于在我国北方地区、东部地区引发极寒事件.偏西路径强冷空气易于在西北、华北地区造成持续时间较长的冷害.
关键词
强
冷空气路径
中国西北地区
冬半年
气温异常
Keywords
strong cold air track
northwest China
winter half year
temperature anomaly
分类号
P4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40年中国冬季寒潮的气候特征及大气环流异常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淼淼
丁明虎
吕俊梅
陈军明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雄安大气边界层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10,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22047)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Z015,2023Z025)。
文摘
利用1980—2023年高分辨率中国气象站观测数据,根据寒潮标准及强度指数,对中国寒潮事件的强度及影响区域进行客观分类,探讨全国性、区域性寒潮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和环流演变。结果表明:近40年我国冬季寒潮频次呈显著减少趋势,其影响范围扩大,而强寒潮的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增大。中国寒潮冷空气主要来源于新地岛东南地区,路径因寒潮类型而异。分析全国型、东北华北型和西北华北型寒潮前期和同期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发现:格陵兰岛的异常深厚暖高压是全国型寒潮的重要前兆,欧亚大陆对流层中高层纬向波列是其爆发的显著特征;东北华北型寒潮与冷涡在中低纬度异常高压系统阻挡下的东移有关;西北华北型寒潮与东欧平原上空暖性高压脊的发展及欧亚大陆两脊一槽的形势密切相关。所有类型寒潮爆发前均有乌拉尔阻塞高压的维持和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的堆积。
关键词
寒潮
冷空气路径
西伯利亚高压
乌拉尔阻塞高压
Keywords
cold wave
tracks of cold air
Siberian high
Ural blocking high
分类号
P425.5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3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元冬季大风特征与预报指标研究
4
作者
许枫
王璐思
张晓涵
李华
胡壤支
机构
广元市气象局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128-130,145,共4页
文摘
利用广元市国家基准站和区域站2010—2020年的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对近10年广元市出现的区域性大风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从大气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源地、路径、中心气压、气压梯度等方面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同时考察其相关性和独立性,通过严格筛选,得出具有显著意义和代表性的5个预报指标和2个补充条件,并通过近2年的实际应用和检验表明效果显著。
关键词
冬季大风
冷空气路径
和显著通道
高空关键区
指标阈值
动力下传
分类号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冬季近41年气温异常及其海气背景场特征
被引量:
10
5
作者
杨成芳
孙即霖
薛德强
机构
山东省气象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基金
山东省气象局 2 0 0 2年重点攻关项目 (2 0 0 2 1 4 )资助
文摘
采用山东省 2 6个站点 1 96 1~ 2 0 0 1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 ,利用 Mann- Kendall突变检验法、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冬季 (1 2月~次年 1月 )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 ,并从北半球5 0 0 h Pa位势高度距平场、冷空气活动路径及太平洋海温距平场等方面分析了冬季气温异常的原因。分析发现山东省冬季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突变发生在 1 986年。存在冷冬年欧亚盛行经向环流 ,暖冬年盛行纬向环流的差异。这可能与冷空气路径不同有直接原因。
关键词
气温异常
突变
大气环流
冷空气路径
海温
冬季
Keywords
winter air temperature anomaly
jump
air circulationa
path of cold air
SSTA
分类号
P732.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疆冬季持续性低温事件特征及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杨莲梅
曾勇
刘雯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8-518,共11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4211A052)
文摘
利用新疆天山山区及其以北地区(北疆)45个气象站1961—2010年冬季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提出了45站低温日标准和区域性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定义,并分析了持续性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研究了低温事件的年代际变化环流差异特征、大尺度环流背景、冷空气影响路径及强度特征。结果表明:(1)低温日阈值呈东北向西南升高的分布趋势,低温日阈值最小值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和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阈值为-34^-30℃,而西部伊犁地区和天山山区低温日闽值为-24^-20℃;(2)1961—2010年出现35次大范围持续性低温事件,1月和2月发生频次均为0.29次/年,12月为0.14次/年;低温事件持续时间为5~25 d,其中超过10 d有16次,5~9 d有19次。持续性低温事件发生频率呈年际和年代际显著减少趋势,但强度无显著变化趋势;(3)北半球大范围环流异常造成新疆持续低温事件,以经向环流异常为主,根据冷空气影响路径可分为4类:西西伯利亚横槽、中西伯利亚低槽东灌、北风带和西北风带、北脊南槽(涡),这4类冷空气影响路径表现为500 hPa冷空气从极地或西伯利亚以超极地、西北和偏东路径进入新疆后,-32℃冷空气南压位于北疆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同时表现为蒙古高压盘踞欧亚大陆,高压中心达1045 hPa以上且位于阿勒泰山地区,1035hPa冷高压控制北疆地区,这种环流配置造成新疆持续性低温事件。
关键词
北疆
持续性低温事件
时空分布
环流异常
冷空气路径
Keywords
northern Xinjiang
persistent low temperature events (PLT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irculation anomalies
cold air path
分类号
P43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8年冬季—2009年春季干旱的大气结构与地球转动特征
被引量:
5
7
作者
魏鸣
欧阳首承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1期49-5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674074)
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课题(20093228110002)
+1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0KJA170030)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课题(2010LASW-A01)
文摘
针对干旱预测的难题,利用揭示大气热结构垂直特征的V-3θ图,分析影响旱区的气流特征。根据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的数据,分析地球极移、章动和转速的变化与大气热结构变化的关系,基于地气动量守恒原理,将大气热结构与地球转动特征变化进行了制约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热结构异常和地球转动特征引起的冷空气路径变化与大范围干旱有关。
关键词
干旱
冷空气路径
回流
章动
极移
Keywords
drought
cold air path
circumfluence
nutation
polar motion
分类号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3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2022年2月19—24日的极端冷事件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晏红明
孔祥吉
字俣丞
舒康宁
机构
云南省气候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云南省气象台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9-1044,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902209)资助。
文摘
2022年2月19—2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云南全省发生了一次极端冷事件,该事件降温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利用云南124个站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和ERA5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此次冷事件的极端性特征及其过程期间高低层大气环流异常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冷事件的极端性较强,是云南省近10年第二强的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全省有69个站达到中等以上强度寒潮标准,有10个站日平均气温达到或突破2月最低纪录。过程期间雨雪天气突出,过程累计降水接近2月常年,单日降雪范围为近20年以来最大。影响此次冷事件的因子极其复杂,冷空气活动与乌拉尔山高压脊、东亚槽、亚洲高空西风急流、西伯利亚高压等大气环流系统的加强演变密切联系,并与起源于北大西洋地区的副热带异常波列的东传有关,该异常波列对于青藏高原地区波能量的向南频散和冷空气的南下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并对南支槽前的西南水汽输送加强有一定影响;同时,热带地区的对流活动也对东亚地区冷空气的加强南下有一定影响。过程期间,冷空气沿东北路径南下影响云南,云南区域冷暖空气的交汇作用十分显著,导致过程期间出现明显低温雨雪。
关键词
极端冷事件
乌拉尔山高压
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空西风急流
冷空气路径
波能量频散
Keywords
extreme cold event
Ural high
Siberian high
upper-air westerly jet in Asia
cold air path
wave energy dispersion
分类号
P46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蒙强、弱沙尘暴年春季平均环流及沙尘活动变化分析
被引量:
22
9
作者
宋敏红
钱正安
蔡英
柳中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5039
40175022)
+2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39
KZCX3-SW-329)
文摘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中蒙东、中及西区强、弱沙尘暴年春季(3—5月)平均环流的特征和差异,讨论了过去50年3分区沙尘暴活动的变化。主要结论是:(1)根据诱发沙尘暴的诱生系统、沙尘源地、冷空气入侵路径及主要影响,中蒙沙尘暴活动区可以划分为中蒙东区、中区及西区3个区系,并分区整体讨论与预测中蒙3分区的沙尘活动。(2)中蒙东区沙尘暴强年春季盛行日本海或中国东北低压活动,常随偏东的北路及东北路冷空气入侵,带来蒙古国东部的沙尘,造成蒙古东部及中国华北的沙尘天气;而弱年春季日本海及东北低压活动则少。(3)中蒙中区沙尘暴强年春季盛行蒙古低压,多西北路及偏西的北路冷空气入侵,常造成中蒙南边界西段附近的沙尘暴天气;而沙尘暴弱年春季则相反。(4)中蒙西区沙尘暴强年春季盛行南疆热低压,多西路冷空气入侵,诱发沙尘暴,常影响南疆及柴达木盆地等;弱年春季则相反。(5)近50年中蒙地区的沙尘暴活动呈波动变化,荒漠化环境、特别是大气环流的变化是导致上述3个分区沙尘活动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角度考虑,在目前全球增暖持续的背景下,近1—2年应注意中、东区(特别是东区)沙尘活动加强的可能性。
关键词
中蒙东区
中区和西区
沙尘暴强
弱年春季
沙尘暴诱生系统
冷空气
入侵
路径
沙尘活动的变化及趋势.
Keywords
East-, middle- and west-subareas of the China-Mongolia area, Strong and weak dust-storm spring, Dust-storm-inducing system, Cold air intrusion route, Trend of dust-storm activity.
分类号
P425.5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地区寒潮天气分型及精细化预报指标
被引量:
10
10
作者
乔娟
程龙
翟园
张雅斌
机构
西安市气象局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基金
陕西省预报员专项科研基金(2014Y-5)
文摘
利用2001-2015年西安城区和6个区县194个寒潮个例的高空、地面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西安地区寒潮时空分布特征:2006年之后寒潮天气年际分布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在2014-2015年和2010-2012年显著减少;3月和4月是西安寒潮多发期;寒潮天气空间分布表现为从城区向偏远区县逐渐增多的特征。根据冷空气不同移动路径将西安地区寒潮分为西北路冷空气型、北路冷空气型、西路冷空气型、东路冷空气型以及西北路冷空气和东路冷空气共同影响型五种。对比分析了五种寒潮伴随的不同气象特征。从高低空冷空气位置和温度变幅,24 h负变温范围和强度,地面冷高压变化强度等因子入手,分类型研究分别建立了各自高空预报指标、地面预报指标和EC数值模式预报指标。
关键词
寒潮
不同
冷空气路径
分型研究
预报指标
西安地区
Keywords
cold wave weather
different path of cold air
typing study
forecast index
Xi' an area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S16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汛期寒潮特征及天气分型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静
张利娜
靳莉君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4,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8406)。
文摘
基于黄河内蒙古河段逐日气温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逐月海冰密度指数资料等,统计分析了近10 a内蒙古河段凌汛期寒潮过程的基本气候特征、冷空气移动路径以及环流分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寒潮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近10 a内蒙古河段凌汛期共出现98次寒潮过程,过程持续时间1~5 d不等,平均为2.1 d,其中1~2 d的过程较多,累计次数占总次数的73%。(2)寒潮过程呈显著增多趋势,增加速率为1.4次/a,近5 a平均次数较2010—2014年增加127%。(3)按照冷空气移动路径,将寒潮天气过程划分为偏北路冷空气型、偏西路冷空气型、偏东路冷空气型以及偏北路与偏东路共同影响型4类,其中偏北路冷空气型最为常见,占寒潮过程总数的70%以上,其他3类占比均不到10%。(4)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增强是造成近5 a寒潮次数增加的关键大气环流因素,而北极海冰密度减小是造成寒潮次数增加的重要外强迫因素。
关键词
寒潮
气候特征
冷空气
移动
路径
环流特征
内蒙古河段
Keywords
cold wave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moving paths of col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ner Mongolia reach
分类号
P4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鼎白茶冬季低温冻害分级预报预警
被引量:
1
12
作者
孙巍巍
陈苑旻
张翔宇
机构
福建省宁德市气象局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气象局
出处
《福建热作科技》
2017年第3期35-38,共4页
文摘
统计2007-2016年近十年福鼎的极端最低气温过程,提取各个时次的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地面图和高空资料,分析极端最低气温与环流背景、冷空气路径的关系,对极端低温的短期预报做出初步的定性判断,再根据最低气温与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方程,从而对低温的短时定量预报做出更准确的订正。最后,结合福鼎白茶的抗低温冻害指标,建立其各级预警的低温临界值,划分出低温冻害预警等级。
关键词
极端最低气温
冷空气路径
低温冻害
预报指标
冻害等级
分类号
S162.54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淅川县丹江库区寒潮气候特征及预报研究
13
作者
张硕
机构
河南省淅川县气象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44-244,247,共2页
文摘
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和冷空气活动规律,结合分析14:00气温、气压变化曲线,选取不同的预报因子,分月建立寒潮预报天气模型。该方法客观、自动化程度高,从资料选取到预报出是否有无寒潮天气,可自动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其判别更准确,明显提高寒潮天气预测能力。
关键词
寒潮天气过程
冷空气路径
预报
河南淅川
分类号
P457.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极涛动主模态下北极冷空气的优势路径和影响地区的研究
梁苏洁
赵南
丁一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气流轨迹模式的西北地区强冷空气特征研究
孙照渤
王宗明
曾刚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40年中国冬季寒潮的气候特征及大气环流异常
王淼淼
丁明虎
吕俊梅
陈军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广元冬季大风特征与预报指标研究
许枫
王璐思
张晓涵
李华
胡壤支
《农业灾害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山东冬季近41年气温异常及其海气背景场特征
杨成芳
孙即霖
薛德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北疆冬季持续性低温事件特征及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杨莲梅
曾勇
刘雯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2008年冬季—2009年春季干旱的大气结构与地球转动特征
魏鸣
欧阳首承
《中国工程科学》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云南2022年2月19—24日的极端冷事件分析
晏红明
孔祥吉
字俣丞
舒康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蒙强、弱沙尘暴年春季平均环流及沙尘活动变化分析
宋敏红
钱正安
蔡英
柳中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西安地区寒潮天气分型及精细化预报指标
乔娟
程龙
翟园
张雅斌
《灾害学》
CSCD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汛期寒潮特征及天气分型
刘静
张利娜
靳莉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福鼎白茶冬季低温冻害分级预报预警
孙巍巍
陈苑旻
张翔宇
《福建热作科技》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淅川县丹江库区寒潮气候特征及预报研究
张硕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