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铬/镍涂层对30CrMnSiNi2A钢冲击磨损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祖挥程 何治强 +2 位作者 方修洋 曹中清 安鲁陵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68,共15页
30CrMnSiNi2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的超高强度钢,在服役的复杂工况下极易受到沙粒、石块的冲击,探究其耐冲击磨损性能极为重要,目前对其冲击性能的研究少有报道。对30CrMnSiNi2A及在其表面镀铬、镀镍三种试样在自制冲击磨损... 30CrMnSiNi2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的超高强度钢,在服役的复杂工况下极易受到沙粒、石块的冲击,探究其耐冲击磨损性能极为重要,目前对其冲击性能的研究少有报道。对30CrMnSiNi2A及在其表面镀铬、镀镍三种试样在自制冲击磨损设备进行冲击磨损试验,通过维氏硬度计、XRD、光学显微镜、三维轮廓扫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EDS对材料、磨损行为及冲击动力学响应数据的分析,研究不同表面处理后该材料的耐冲击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低冲击循环次数时,表面镀铬试样有着最好的耐冲击磨损性能,磨损体积较未处理试样降低4倍;随着循环次数增加,3种试样耐冲击性能相近,这是由于镀铬试样硬度较大,冲击过程中易产生裂纹,对其耐冲击性能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冲击表面产生了冲击碎片,又影响了其耐冲击性能。探究了不同涂层在冲击磨损时的机理,补充了在本材料上冲击行为探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MNSINI2A 镀铬 镀镍 冲击磨损 动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iCr含量的NiCr-Cr_(3)C_(2)涂层高温冲击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耿少寅 王浩宇 +4 位作者 何斌 曹晓英 王伟 巩秀芳 蔡振兵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2-1203,共12页
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了35%NiCr-Cr_(3)C_(2)涂层及25%NiCr-Cr_(3)C_(2)涂层,利用自研的高温铁屑冲击磨损试验机,在630℃及铁屑冲蚀的环境下进行了不同次数下的冲击试验(1×10^(4)、2×10^(4)和5×10^(4)),研究了2种涂层... 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了35%NiCr-Cr_(3)C_(2)涂层及25%NiCr-Cr_(3)C_(2)涂层,利用自研的高温铁屑冲击磨损试验机,在630℃及铁屑冲蚀的环境下进行了不同次数下的冲击试验(1×10^(4)、2×10^(4)和5×10^(4)),研究了2种涂层在铁屑冲蚀环境下的高温冲击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高温铁屑环境下35%NiCr-Cr_(3)C_(2)涂层和25%NiCr-Cr_(3)C_(2)涂层的损伤机理均为塑性变形和磨粒磨损,在相同冲击次数下两者的磨损面积相差不大,但25%NiCr-Cr_(3)C_(2)涂层能量吸收量及吸收率和磨损体积均小于35%NiCr-Cr_(3)C_(2)涂层,表现出了更好的耐高温冲击磨粒磨损性能;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2种涂层的冲击能量、能量吸收率及磨损面积均呈增长趋势,表明2种涂层发生了更多的塑性变形和材料去除;2种涂层的磨损体积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25%NiCr-Cr_(3)C_(2)涂层的磨损体积随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35%NiCr-Cr_(3)C_(2)涂层的磨损体积则随冲击次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Cr_(3)C_(2)涂层 高温铁屑冲击 动力学响应 冲击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墨铸铁抗高温冲击磨损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张馨甜 吴义洁 +2 位作者 郝晓燕 胡磊 李建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1-135,141,共6页
蠕墨铸铁是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燃烧室气缸盖的主要制作材料,随着转速、爆压、功率密度的不断升高,气门与蠕铁气门座之间的频繁碰撞冲击导致冲击磨损加剧。利用自制冲击磨损试验机进行了不同环境温度(室温、300、400、500℃)和不同冲击频率... 蠕墨铸铁是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燃烧室气缸盖的主要制作材料,随着转速、爆压、功率密度的不断升高,气门与蠕铁气门座之间的频繁碰撞冲击导致冲击磨损加剧。利用自制冲击磨损试验机进行了不同环境温度(室温、300、400、500℃)和不同冲击频率(10、12、14 Hz)下的冲击磨损试验。结果发现,蠕墨铸铁的磨损量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先快速增大随后趋于缓慢;随着冲击频率、工况温度的升高,磨损量先缓慢增大随后快速增大。材料冲击表面具有凹坑、犁沟、材料堆积的现象,且随着冲击次数、冲击频率、环境温度的升高,磨损面出现大量片状剥落层以及塑性变形。磨损机制主要以磨粒磨损和接触疲劳磨损为主,同时伴有轻微的黏着磨损和冲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气门-气门座圈 温度 冲击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小载荷冲击磨损试验机的研制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艳 石心余 +1 位作者 蔡立君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7-491,共5页
设计并研制出新型小载荷冲击磨损试验机,介绍了该试验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并采用所研制的试验机对TC4钛合金进行了8个不同周次的3组冲击磨损试验.结果表明:TC4钛合金的冲击坑形貌规整,具有明显的表面特征和累计损伤特征... 设计并研制出新型小载荷冲击磨损试验机,介绍了该试验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并采用所研制的试验机对TC4钛合金进行了8个不同周次的3组冲击磨损试验.结果表明:TC4钛合金的冲击坑形貌规整,具有明显的表面特征和累计损伤特征;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试验结果的重现性较好,数据最大误差小于6%;试验机所加载荷稳定,长时运行无过流过温现象,能够满足小载荷冲击磨损试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载荷 冲击磨损 试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的高应力冲击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业元 方鸿生 +1 位作者 郑燕康 黄维刚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在高应力冲击磨损条件下,金属材料的磨损表面很容易形成硬度很高(HV≥1000)的白层.采用新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碳钢在高应力冲击条件下的磨损特征,并且从分析白层的结构出发,讨论了白层的形成机制和失效模式.结果表明,材料... 在高应力冲击磨损条件下,金属材料的磨损表面很容易形成硬度很高(HV≥1000)的白层.采用新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碳钢在高应力冲击条件下的磨损特征,并且从分析白层的结构出发,讨论了白层的形成机制和失效模式.结果表明,材料的高应力冲击磨损质量损失与冲击次数之间具有线性关系,韧性较好的低碳钢的耐磨性比高碳钢的好,原因是硬度越高,白层在磨损过程中越容易发生剥层与剥落.白层是一种高度塑性变形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冲击磨损 高应力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含量对腐蚀条件下低碳高合金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杜晓东 丁厚福 +2 位作者 吴凯 王凯 郭亮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540,共6页
在冲击、腐蚀磨损条件下,对不同碳含量的新型衬板用低碳高合金钢的磨损行为进行比较,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合金组织、其亚表层金相组织及冲击腐蚀磨损表面形貌,对合金组织和在腐蚀环境下的冲击磨损机制... 在冲击、腐蚀磨损条件下,对不同碳含量的新型衬板用低碳高合金钢的磨损行为进行比较,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合金组织、其亚表层金相组织及冲击腐蚀磨损表面形貌,对合金组织和在腐蚀环境下的冲击磨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与含碳量为0.16%、0.25%的低碳高合金钢相比,碳含量为0.21%的低碳高合金钢在腐蚀环境下具有最佳的抗冲击磨损性能,其磨损机制以疲劳剥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量 冲击磨损 低碳高合金钢 衬板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0合金在去离子水和干态下的微幅冲击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蔡振兵 邓小剑 +5 位作者 阳荣 彭金方 钱浩 李晨 谢永诚 朱旻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8,共5页
在小载荷冲击实验台上,通过改造夹具,实现了管/平面接触方式,以模拟蒸汽发生器中传热管与抗震条发生的微幅冲击磨损。以690合金传热管和405不锈钢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的冲击载荷和润滑条件(干态与去离子水中)下进行了微幅冲击磨损试验,通... 在小载荷冲击实验台上,通过改造夹具,实现了管/平面接触方式,以模拟蒸汽发生器中传热管与抗震条发生的微幅冲击磨损。以690合金传热管和405不锈钢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的冲击载荷和润滑条件(干态与去离子水中)下进行了微幅冲击磨损试验,通过分析磨痕面积、微观形貌、断口形貌和磨损区硬度等,探讨了690合金受微幅冲击磨损和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态环境下,小载荷时690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和剥落。随着载荷的增大,其损伤机制为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在去离子水环境条件下,小载荷时,损伤轻微;随着载荷的增大,其损伤机制为疲劳磨损。水介质显著的延缓了材料的开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0合金 润滑条件 冲击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磨损下团球状共晶体奥-贝钢磨损表面层组织的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振明 姜启川 +2 位作者 孙宝德 何镇明 周尧和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MLD-10型磨损试验机、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冲击磨损条件下团球状共晶体奥-贝钢磨损表面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奥-贝钢的冲击磨损表层中存在非晶态组织和纳米级晶粒;磨损亚表层中存在大量位错马氏体和形变贝氏体组... 采用MLD-10型磨损试验机、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冲击磨损条件下团球状共晶体奥-贝钢磨损表面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奥-贝钢的冲击磨损表层中存在非晶态组织和纳米级晶粒;磨损亚表层中存在大量位错马氏体和形变贝氏体组织;奥-贝钢从亚表层到磨损表面方向的硬度逐渐增加,具有梯度分布特征,能够有效抵抗磨料的冲击和凿削作用,同时磨损亚表层中的位错、形变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具有很好的强韧性匹配,可抑制高冲击下微裂纹的形成,因此奥-贝钢的抗磨料磨损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磨损 非晶态组织 纳米级晶粒 ANBE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特性对冲击磨损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许云华 朱金华 王发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共3页
在固定正应力磨损条件下研究了切应力对材料表面失效和裂纹萌生位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冲击角度从90°到45°(τ/σ增加)的变化,亚表层最大剪切应力增加,其位置从亚表层向表面迅速转移。τ/σ的变化不仅影响... 在固定正应力磨损条件下研究了切应力对材料表面失效和裂纹萌生位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冲击角度从90°到45°(τ/σ增加)的变化,亚表层最大剪切应力增加,其位置从亚表层向表面迅速转移。τ/σ的变化不仅影响裂纹萌生及扩展的速度,而且影响裂纹萌生的位置。对冲击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失效方式分析表明,随着冲击角度的变化冲击磨损机理表现为两种失效方式,即剥落和微观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磨损 失效方式 剥落 微观切削 应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钒高速钢冲击磨损性能与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马陟祚 张永振 +2 位作者 魏世忠 龙锐 李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以高铬铸铁Cr26为对比材料,利用可模拟破碎机耐磨件实际服役工况(主轴转速2 840 r/m in)的WM-1型冲击磨损试验机,以初始直径约25 mm的鹅卵石颗粒为磨料研究了高钒高速钢V9的冲击磨损性能及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高钒高速钢V9的耐磨性为... 以高铬铸铁Cr26为对比材料,利用可模拟破碎机耐磨件实际服役工况(主轴转速2 840 r/m in)的WM-1型冲击磨损试验机,以初始直径约25 mm的鹅卵石颗粒为磨料研究了高钒高速钢V9的冲击磨损性能及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高钒高速钢V9的耐磨性为高铬铸铁Cr26的3倍以上;在颗粒的高速冲击下,高铬铸铁的磨损机理主要为划伤和碳化物碎裂导致剥落;高钒高速钢的磨损机理主要为在鹅卵石颗粒冲击下,基体受到显微切削而导致碳化物脱落,使基体受到颗粒的蚕食作用而不断反复进行的磨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钒高速钢 冲击磨损性能 磨损机理 破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冲击磨损堆焊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政军 池佩利 +3 位作者 罗君 曾谢波 尹奕君 张桂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8-40,共3页
针对具有冲击磨粒磨损工况条件,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奥氏体堆焊焊条EKCM50。该堆焊材料为Fe-Mn-Cr-Mo-V合金系,经过系统试验和现场应用,并与传统的高锰钢焊条对比,表明此种堆焊材料具有焊接工艺性好、堆焊金属加工硬化率高和耐凿削式冲击... 针对具有冲击磨粒磨损工况条件,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奥氏体堆焊焊条EKCM50。该堆焊材料为Fe-Mn-Cr-Mo-V合金系,经过系统试验和现场应用,并与传统的高锰钢焊条对比,表明此种堆焊材料具有焊接工艺性好、堆焊金属加工硬化率高和耐凿削式冲击磨损性能优异的特点。通过对该材料的加工硬化和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此种奥氏体材料的加工硬化及耐磨机理,以及加入的合金元素对该焊接材料的耐磨性及耐磨机理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磨损 堆焊 加工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墨铸铁冲击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培虎 王强 +2 位作者 李建平 杨忠 郭永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34,共4页
根据蠕墨铸铁缸盖服役的实际工况,利用自制冲击磨损试验机在不同冲击角度(30°、45°、60°)和环境温度(室温、200、400℃C)下进行蠕墨铸铁的磨损试验,研究了冲击角度和环境温度对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磨损形貌... 根据蠕墨铸铁缸盖服役的实际工况,利用自制冲击磨损试验机在不同冲击角度(30°、45°、60°)和环境温度(室温、200、400℃C)下进行蠕墨铸铁的磨损试验,研究了冲击角度和环境温度对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磨损形貌。结果表明:随温度从室温升高到400℃,蠕墨铸铁的磨损量逐渐升高,当冲击角度从30°升高到45°,蠕墨铸铁的磨损量降低,而冲击角度从45℃增大到60°,磨损量增加。且随冲击角度和温度的升高,磨损面的剥落坑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冲击磨损 冲击角度 环境温度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Fe-0.5C-2.0Si-2.5Mn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焦岩 李祖来 +4 位作者 山泉 周荣 蒋业华 潘伟 毕金凤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8,共7页
采用MLD10动载磨粒磨损试验机对成分为Fe-0.5C-2.0Si-2.5Mn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进行冲击磨损试验,通过观察磨损率,表层组织演变以及表面磨损形貌的变化过程,重点研究了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Fe-0.5C-2.0Si-2.5Mn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采用MLD10动载磨粒磨损试验机对成分为Fe-0.5C-2.0Si-2.5Mn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进行冲击磨损试验,通过观察磨损率,表层组织演变以及表面磨损形貌的变化过程,重点研究了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Fe-0.5C-2.0Si-2.5Mn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热处理后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的耐磨性较铸态有明显提高(1.4~2.3倍),随着下贝氏体含量的增加,耐磨性先降低再趋于平稳.当冲击功由1 J增至4 J时,材料磨损性能下降,表面磨损形貌表征塑形破坏加剧;当冲击功为5 J时,组织中出现大量形变马氏体,加工硬化明显,表面磨损形貌较低能冲击下的表面更为平整均匀,磨损性能增强,但出现强烈的脆性断裂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等温淬火 冲击 冲击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合金冲击磨损性能与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艳 周仲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固定冲击频率,在3组大小不同的冲击力下,在自制的小载荷冲击磨损实验机上对TC4合金进行了系列周次的冲击试验,研究了TC4合金的冲击磨损性能与磨损机制。结果表明:试样的整个冲击磨损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无磨损阶段、微量磨损阶段和严... 固定冲击频率,在3组大小不同的冲击力下,在自制的小载荷冲击磨损实验机上对TC4合金进行了系列周次的冲击试验,研究了TC4合金的冲击磨损性能与磨损机制。结果表明:试样的整个冲击磨损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无磨损阶段、微量磨损阶段和严重磨损阶段,增加冲击力将缩小前2个阶段的进程,加速材料的磨损;在各冲击力下磨痕轮廓及形貌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TC4合金的磨损过程是接触表面硬化、启裂、疲劳剥落的过程,其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塑性变形和疲劳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冲击磨损 磨损性能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6Mo5Cr4V2冲击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邢文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3-45,共3页
在改进的MLD-10型冲击腐蚀磨损试验机上对W6Mo5Cr4V2进行了冲击磨损试验。对冲击磨损试验后试样进行了失重测量,并用SEM分析磨损表面形貌,用OM观察金相组织。结果表明,淬火态W6Mo5Cr4V2具有较高的抗冲击磨损性能。扫描照片显示裂纹扩展... 在改进的MLD-10型冲击腐蚀磨损试验机上对W6Mo5Cr4V2进行了冲击磨损试验。对冲击磨损试验后试样进行了失重测量,并用SEM分析磨损表面形貌,用OM观察金相组织。结果表明,淬火态W6Mo5Cr4V2具有较高的抗冲击磨损性能。扫描照片显示裂纹扩展方向平行于表面。W6Mo5Cr4V2冲击磨损机制为疲劳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6MO5CR4V2 冲击磨损 冲击磨损机制 疲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M5镁合金冲击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立君 王艳 周仲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97,101,共5页
采用自制球面接触冲击磨损试验机研究了ZM5镁合金在冲击载荷下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磨损体积损失随冲击次数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在低循环次数下,冲击磨损损伤形式主要为塑性变形及塑性堆积;当循环次数较高时,冲击坑中心... 采用自制球面接触冲击磨损试验机研究了ZM5镁合金在冲击载荷下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磨损体积损失随冲击次数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在低循环次数下,冲击磨损损伤形式主要为塑性变形及塑性堆积;当循环次数较高时,冲击坑中心由于塑性耗竭而出现表面压碎及剥层磨损,且由激光显微镜测得的剥层厚度在0.7μm左右;材料剥层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出现二次剥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磨损 镁合金 塑性变形 剥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Q6100汽油机排气门座高温冲击磨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瑜眉 朱金华 +1 位作者 李培亮 樊惠卿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7-73,共7页
本文通过对排气门工作条件分析,提出使用高温冲击磨损试验,研究排气门座的磨损特性。采用高温冲击磨损速率dm/dN对三种气门座材料的耐磨性进行了评定,文中指出铁基粉末冶金具有最佳的冲击磨损抗力,而高铬铸铁在较高冲击接触应力时dm/dN... 本文通过对排气门工作条件分析,提出使用高温冲击磨损试验,研究排气门座的磨损特性。采用高温冲击磨损速率dm/dN对三种气门座材料的耐磨性进行了评定,文中指出铁基粉末冶金具有最佳的冲击磨损抗力,而高铬铸铁在较高冲击接触应力时dm/dN比铬钼铜低,但在较低冲击接触应力时铬钼铜的dm/dN较低。研究表明,两种材料在dm/dN与表面接触正、切应力关系曲线上存在交点,这是由于材料强、塑、韧三种特性对作用在接触表面上的正、切应力有着不同的响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座 高温冲击磨损 汽机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微合金化对高铬铸铁凝固组织及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秀兰 周新军 +1 位作者 谢文玲 马幼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2,共5页
通过在2.85C-31Cr合金中加入多元微量合金元素V、Ti、Nb、Mo制备多元铬系合金,研究多元微合金化对高铬铸铁的凝固组织和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液中部分C与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结合生成碳化物或合金碳化物;随合金元素加入量的增加... 通过在2.85C-31Cr合金中加入多元微量合金元素V、Ti、Nb、Mo制备多元铬系合金,研究多元微合金化对高铬铸铁的凝固组织和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液中部分C与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结合生成碳化物或合金碳化物;随合金元素加入量的增加,高铬铸铁凝固组织从稍微过共晶转变成共晶、亚共晶组织;相同成分的合金质量损失率随冲击磨损载荷(2.0、2.5、3.0、3.5 J)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这与材料在冲击磨损过程中的硬化行为有关;凝固组织中奥氏体数量越多,磨损质量损失率越大,尺寸细小和分布均匀的凝固组织能减小磨损质量损失率;在同一冲击载荷下,共晶成分的合金质量损失率最小,亚共晶成分的质量损失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 TI NB MO 高铬铸铁 冲击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贝氏体钢渗碳特性及冲击磨损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巨强 贺自强 +1 位作者 沈嵘 康沫狂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24,共3页
研究了准贝氏体钢渗碳特性及渗层冲击后损性能。结果表明,准贝氏体钢渗碳后空冷,渗层及外层组织为高碳马氏作和残留奥氏体,无碳化物及石墨相析出,心部组织为准贝氏体。冲击磨损结果表明,准贝氏体钢渗层耐磨性接近和优于18Cr2Ni4WA... 研究了准贝氏体钢渗碳特性及渗层冲击后损性能。结果表明,准贝氏体钢渗碳后空冷,渗层及外层组织为高碳马氏作和残留奥氏体,无碳化物及石墨相析出,心部组织为准贝氏体。冲击磨损结果表明,准贝氏体钢渗层耐磨性接近和优于18Cr2Ni4WA渗碳钢,磨损以应变疲劳机制为主,并有一定的切削、凿削和断裂机制。讨论了准贝氏体钢代替18Cr2Ni4WA钢的可能性,可为准贝氏体钢的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渗碳钢 冲击磨损 渗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轮参数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冲击磨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姚艳萍 高志鹏 张善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134,共5页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开采系统的重要设备,承担着煤炭运输的重要任务。在输送过程中,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工况条件恶劣,磨损严重。通过离散元(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EDEM)软件建立刮板输送机物料输送的动态过程,分析刮板输送...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开采系统的重要设备,承担着煤炭运输的重要任务。在输送过程中,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工况条件恶劣,磨损严重。通过离散元(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EDEM)软件建立刮板输送机物料输送的动态过程,分析刮板输送机链轮改进前后中部槽的磨损情况,得出中部槽冲击磨损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刮板输送机中部槽链条下部区域冲击磨损较大,链轮改进后可有效提高刮板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离散元 冲击磨损 中部槽 磨损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