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皖北地区冰雹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耿德祥
景元书
甄文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857-13859,13893,共4页
对皖北地区40年来出现的89次区域性冰雹过程进行环流形势场分型,采用冰雹等强天气落区综合多指标叠套预报方法,建立冰雹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以VisualBasic为开发环境研究开发的皖北地区冰雹预警系统,预报命中率高,效果良好。
关键词
冰雹预警
预报模型
系统设计
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连地区冰雹气候特征及防雹天气预警概念模型
被引量:
28
2
作者
李红斌
孙鸿雁
+4 位作者
程相坤
张殿刚
濮文耀
何玉科
王丽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65-1570,共6页
利用近20年大连地区7个测站的降雹观测记录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大连地区冰雹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对大连地区产生降雹的天气背景条件及相关气象要素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纳了大连地区防雹作业的天气预警指标;并根据各项防雹预警指标着重...
利用近20年大连地区7个测站的降雹观测记录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大连地区冰雹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对大连地区产生降雹的天气背景条件及相关气象要素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纳了大连地区防雹作业的天气预警指标;并根据各项防雹预警指标着重研究了3种主要的大连市防雹作业天气概念模型,为更好地科学组织防雹作业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天气特征
人工防雹
概念模型
冰雹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WSR-88D冰雹探测算法在贵州地区的评估检验
被引量:
29
3
作者
王瑾
刘黎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6,共11页
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使用贵州504个防雹炮点的冰雹观测资料及2005,2006年贵阳雷达站8次冰雹过程观测资料,使用时间窗方法间接地将风暴单体与降雹记录相联系,建立了冰雹算法校验数据库,并对降雹校验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探测概...
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使用贵州504个防雹炮点的冰雹观测资料及2005,2006年贵阳雷达站8次冰雹过程观测资料,使用时间窗方法间接地将风暴单体与降雹记录相联系,建立了冰雹算法校验数据库,并对降雹校验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探测概率、虚警率、临界成功指数来检验冰雹探测算法。强冰雹概率(POSH)的强冰雹探测算法的总体评估结果表明:当POSH算法的强冰雹预警阈值为30%时,在贵州地区获得最高的临界成功指数评分,但这个阈值在每次强冰雹预警时并不是都获得最佳结果。强冰雹预警阈值选择模式(WTSM,即根据冻结层高度动态选择每天强冰雹指数的预警阈值)在不同地区气候状况下的差异,是导致缺省的POSH算法在贵州地区应用不佳的最主要原因,这也说明对冰雹探测算法的局地性适用评估非常必要。通过对WTSM的调整,改进了原来的POSH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探测算法
WSR-88D风暴算法的评估
强
冰雹
概率
强
冰雹预警
阈值选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冰雹云中闪电特征观测研究
被引量:
38
4
作者
李照荣
付双喜
+1 位作者
李宝梓
蒋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8-596,共9页
通过对西北地区11次冰雹过程闪电定位仪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闪电5 min频次分布呈现规律变化,在降雹前4~97 min出现频次大于20次的峰值,冰雹过程正地闪占总地闪比值在24.7%~40%之间;闪电密度最大中心区出现在降雹位置...
通过对西北地区11次冰雹过程闪电定位仪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闪电5 min频次分布呈现规律变化,在降雹前4~97 min出现频次大于20次的峰值,冰雹过程正地闪占总地闪比值在24.7%~40%之间;闪电密度最大中心区出现在降雹位置之前,闪电逐时空间分布标识出冰雹云的发展移动路径;闪电分布在雷达回波区,并不与雷达最强回波区对应,闪电频次、正地闪所占的比值和闪电时间序列分布,可能起到预警冰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频次
闪电密度
预警
冰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彦淖尔市对冰雹云的识别方法及防雹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方晓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3期258-259,261,共3页
利用巴彦淖尔市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到的28次(2009—2013年)降雹天气雷达产品进行分析,归纳出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冰雹云的预警指标,并结合实际出现的降雹天气,总结了对冰雹云实施人工防雹作业的经验。发现冰雹云在平显上存在钩状...
利用巴彦淖尔市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到的28次(2009—2013年)降雹天气雷达产品进行分析,归纳出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冰雹云的预警指标,并结合实际出现的降雹天气,总结了对冰雹云实施人工防雹作业的经验。发现冰雹云在平显上存在钩状回波、V型缺口、三体散射现象,中心强度一般在45~65 dBZ,每块对流单体的面积一般在100~200 km,冰雹云回波顶高(15 dBZ)一般在10~16 km,回波顶温度小于-40℃;由于地形的作用,表现为带状回波,或是离散多单体的强对流回波,有时排列成弧形。通过对冰雹云的判别总结出了相应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云
回波特征
冰雹
云
预警
指标
防雹效果
内蒙古巴彦淖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像中三体散射自动识别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萍
杜雪峰
徐考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1-718,共8页
三体散射的准确识别可以有效降低强冰雹的误警率、提高预报强冰雹的时效性.在详细分析三体散射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将三体散射按照其图像特点定义成2种类型.设计标准模板,在将搜索区域进行标准化变换的配合下成功解决了楔状的、短的三体...
三体散射的准确识别可以有效降低强冰雹的误警率、提高预报强冰雹的时效性.在详细分析三体散射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将三体散射按照其图像特点定义成2种类型.设计标准模板,在将搜索区域进行标准化变换的配合下成功解决了楔状的、短的三体散射的自动识别;用链码技术将走向一致的区域边界的比例定量地描述出来,以此解决长直的三体散射的自动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短三体散射的区域断裂和长三体散射的远端粘连具有不敏感性,对三体散射的总击中率达到94.8%,误警率不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散射
楔状识别
链码特征提取
冰雹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雹暴的雷达三体散射统计与个例分析
被引量:
72
7
作者
廖玉芳
俞小鼎
+2 位作者
吴林林
何彩芬
尹忠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2-820,共9页
利用我国各地11次强对流事件中23个产生S波段雷达三体散射的雹暴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总计499个三体散射样本资料,综合并详细地讨论了我国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三体散射的统计特征,也讨论了将这一现象应用于强冰雹辅助预警的可能性...
利用我国各地11次强对流事件中23个产生S波段雷达三体散射的雹暴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总计499个三体散射样本资料,综合并详细地讨论了我国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三体散射的统计特征,也讨论了将这一现象应用于强冰雹辅助预警的可能性。同时对目前国内S波段雷达所观测到的最典型的三体散射个例从“三体散射回波”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进行了仔细分析,结果表明:(1)在最小反射率因子显示阈值为-5dBz的情况下,产生S波段雷达三体散射的最小反射率因子在60dBz左右,86%的三体散射长钉(TBSS)出现在反射率因子强度≥63dBz时;(2)TBSS长度与强反射率因子核心区面积大小及反射率因子核最大强度呈密切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反射率因子核心强度越大,高反射率因子的区域越大,TBSS的长度就越长;(3)TBSS出现的最大高度为12.5km,最低高度是1.1km;61%的TBSS出现在3~6km高度之间,TBSS在4~5km高度出现次数最多,然后向上、向下减少;TBSS长度≥10km的出现次数同样以4~5km高度最多,然后向上、向下迅速减少;(4)TBSS主要在雹暴位于雷达的西半边时出现;(5)雹暴云在不同性质的下垫面上空均能产生雷达TBSS;(6)TBSS的持续时间几乎都超过30min,其中持续时间在30~60min的情况居多,还有部分TBSS持续时间超过90min;(7)在出现TBSS时,几乎所有雹暴都降了2cm以上的强冰雹,同时80%左右的产生2cm以上直径冰雹的强雹暴都产生了三体散射,因此TBSS可以作为强冰雹的一辅助预警指标,以有效降低强冰雹预警的虚警率;(8)在产生三体散射的23个强雹暴中,有一半以上是超级单体和准超级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雹暴中的中气旋有利于大冰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段天气雷达
三体散射
统计与个例研究
强
冰雹预警
超级单体雹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的超级单体风暴观测分析
被引量:
11
8
作者
张羽
陈炳洪
+3 位作者
曾琳
沈晓钿
傅佩玲
刘显通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8-229,共12页
为了研究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对超级单体风暴的探测能力,利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和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一次发生在华南地区的超级单体风暴在成熟阶段的精细结构观测特征,结果表明: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较高的时空分辨...
为了研究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对超级单体风暴的探测能力,利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和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一次发生在华南地区的超级单体风暴在成熟阶段的精细结构观测特征,结果表明: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有利于精细监测超级单体快速演变过程,但同时受衰减影响明显,超级单体核心区后侧出现明显的“V”型缺口;超级单体的低层观测到CC谷和ZDR弧,中层观测到ZDR环和CC环,高层高ZH区对应较小的ZDR和CC,这些都是超级单体发展旺盛的重要特征;垂直方向上观测到ZDR柱,ZDR柱与上升气流密切相关。降雹前ZDR柱迅速增加,冰雹降落后ZDR柱高度迅速降低。冰雹降落到地面后会部分融化,导致含水量显著增加,因此在近地层出现KDP大值区,冰雹与降水的混合相态则使得CC降低,这对冰雹的临近预警和识别冰雹在地面的降落位置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可为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双偏振雷达
超级单体
冰雹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普勒雷达产品在山区防雹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小勇
王建华
+3 位作者
刘庆
单兴亚
张亚东
郭卫青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7期104-106,144,共4页
根据建始其近5年多普勒天气雷达冰雹数据资料,总结出冰雹天气在建始发生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以及雷达技术指标,为冰雹预报、预警及人影作业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表明:(1)建始冰雹多发生于春、夏两季,春季主要发生在3、4月,夏季主要...
根据建始其近5年多普勒天气雷达冰雹数据资料,总结出冰雹天气在建始发生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以及雷达技术指标,为冰雹预报、预警及人影作业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表明:(1)建始冰雹多发生于春、夏两季,春季主要发生在3、4月,夏季主要发生在7中旬至8月上旬;(2)建始冰雹受地形影响比较明显,受巫山山脉和武夷山脉、清江及中、小条河流的共同影响,形成了几个大的明显的山谷、河谷,这些山谷、河谷在春、夏成了比较固定的冰雹路径及落区;(3)春季冰雹和夏季冰雹其雷达特征有明显的不同;(4)通过对2013—2018年建始多普勒雷达冰雹天气产品资料以和实际冰雹情况资料分析,得出建始冰雹技术指标:当冰雹开始发展时,反射因子(R)≥40 dBz,组合反射率因子(CR)≥45 dBz,夏季降冰雹之前,6~15 min内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值将会有一个明显的“跃增”变化,一般增至30 kg/m2以上,春季降雹时(CR)≥45 dBz,夏季降雹时(CR)≥55 dBz;(5)利用雷达指挥人影作业时,当CR≥45 dBz,且45 dBz面积逐渐增大、增强时,应该向作业点发出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数据
冰雹预警
雷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北地区冰雹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耿德祥
景元书
甄文芳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857-13859,13893,共4页
文摘
对皖北地区40年来出现的89次区域性冰雹过程进行环流形势场分型,采用冰雹等强天气落区综合多指标叠套预报方法,建立冰雹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以VisualBasic为开发环境研究开发的皖北地区冰雹预警系统,预报命中率高,效果良好。
关键词
冰雹预警
预报模型
系统设计
皖北
Keywords
Hail warning
Prediction model
System design
The North Region of Anhui Pravince
分类号
S165.2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连地区冰雹气候特征及防雹天气预警概念模型
被引量:
28
2
作者
李红斌
孙鸿雁
程相坤
张殿刚
濮文耀
何玉科
王丽娜
机构
大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吉林省气象台
大连市气象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65-1570,共6页
基金
大连市科委科研课题"人工防雹作业决策指挥系统的研究"资助
文摘
利用近20年大连地区7个测站的降雹观测记录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大连地区冰雹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对大连地区产生降雹的天气背景条件及相关气象要素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纳了大连地区防雹作业的天气预警指标;并根据各项防雹预警指标着重研究了3种主要的大连市防雹作业天气概念模型,为更好地科学组织防雹作业提供基础。
关键词
冰雹
天气特征
人工防雹
概念模型
冰雹预警
Keywords
Weather characteristic of hail
Hail suppression
Conceptual model
Hail warning
分类号
P426.6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SR-88D冰雹探测算法在贵州地区的评估检验
被引量:
29
3
作者
王瑾
刘黎平
机构
贵州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6,共11页
基金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基金黔科合人字(2009)20号
贵州省气象局"雷达创新团队"项目
文摘
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使用贵州504个防雹炮点的冰雹观测资料及2005,2006年贵阳雷达站8次冰雹过程观测资料,使用时间窗方法间接地将风暴单体与降雹记录相联系,建立了冰雹算法校验数据库,并对降雹校验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探测概率、虚警率、临界成功指数来检验冰雹探测算法。强冰雹概率(POSH)的强冰雹探测算法的总体评估结果表明:当POSH算法的强冰雹预警阈值为30%时,在贵州地区获得最高的临界成功指数评分,但这个阈值在每次强冰雹预警时并不是都获得最佳结果。强冰雹预警阈值选择模式(WTSM,即根据冻结层高度动态选择每天强冰雹指数的预警阈值)在不同地区气候状况下的差异,是导致缺省的POSH算法在贵州地区应用不佳的最主要原因,这也说明对冰雹探测算法的局地性适用评估非常必要。通过对WTSM的调整,改进了原来的POSH算法。
关键词
冰雹
探测算法
WSR-88D风暴算法的评估
强
冰雹
概率
强
冰雹预警
阈值选择模式
Keywords
hail detection algorithm
evaluation of WSR-88D algorithm
POSH
WTSM
分类号
P458.12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冰雹云中闪电特征观测研究
被引量:
38
4
作者
李照荣
付双喜
李宝梓
蒋林
机构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民航兰州空中交通管理中心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8-596,共9页
基金
科技部社会公益性研究课题"西北地区防雹消雹技术"(2002DIB10046)
"闪电定位仪应用研究"
"测雨雷达现场指挥作业研究"等资助
文摘
通过对西北地区11次冰雹过程闪电定位仪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闪电5 min频次分布呈现规律变化,在降雹前4~97 min出现频次大于20次的峰值,冰雹过程正地闪占总地闪比值在24.7%~40%之间;闪电密度最大中心区出现在降雹位置之前,闪电逐时空间分布标识出冰雹云的发展移动路径;闪电分布在雷达回波区,并不与雷达最强回波区对应,闪电频次、正地闪所占的比值和闪电时间序列分布,可能起到预警冰雹的作用。
关键词
闪电频次
闪电密度
预警
冰雹
Keywords
lightning frequency: lightning density: forecasting hail
分类号
P426.6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彦淖尔市对冰雹云的识别方法及防雹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方晓红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3期258-259,261,共3页
文摘
利用巴彦淖尔市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到的28次(2009—2013年)降雹天气雷达产品进行分析,归纳出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冰雹云的预警指标,并结合实际出现的降雹天气,总结了对冰雹云实施人工防雹作业的经验。发现冰雹云在平显上存在钩状回波、V型缺口、三体散射现象,中心强度一般在45~65 dBZ,每块对流单体的面积一般在100~200 km,冰雹云回波顶高(15 dBZ)一般在10~16 km,回波顶温度小于-40℃;由于地形的作用,表现为带状回波,或是离散多单体的强对流回波,有时排列成弧形。通过对冰雹云的判别总结出了相应的预警指标。
关键词
冰雹
云
回波特征
冰雹
云
预警
指标
防雹效果
内蒙古巴彦淖尔
分类号
P41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像中三体散射自动识别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萍
杜雪峰
徐考基
机构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1-718,共8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2012年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业务软件系统开发及应用(ZQC-H12085)
文摘
三体散射的准确识别可以有效降低强冰雹的误警率、提高预报强冰雹的时效性.在详细分析三体散射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将三体散射按照其图像特点定义成2种类型.设计标准模板,在将搜索区域进行标准化变换的配合下成功解决了楔状的、短的三体散射的自动识别;用链码技术将走向一致的区域边界的比例定量地描述出来,以此解决长直的三体散射的自动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短三体散射的区域断裂和长三体散射的远端粘连具有不敏感性,对三体散射的总击中率达到94.8%,误警率不足1%.
关键词
三体散射
楔状识别
链码特征提取
冰雹预警
Keywords
three-body scatter spike(TBSS)
cuneiform-shaped identification
feature extraction from the chain code
hail warning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雹暴的雷达三体散射统计与个例分析
被引量:
72
7
作者
廖玉芳
俞小鼎
吴林林
何彩芬
尹忠海
机构
湖南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安徽省气象台
宁波市气象局
湖南省气象台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2-82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的中国超级单体风暴研究"(40575014)资助
文摘
利用我国各地11次强对流事件中23个产生S波段雷达三体散射的雹暴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总计499个三体散射样本资料,综合并详细地讨论了我国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三体散射的统计特征,也讨论了将这一现象应用于强冰雹辅助预警的可能性。同时对目前国内S波段雷达所观测到的最典型的三体散射个例从“三体散射回波”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进行了仔细分析,结果表明:(1)在最小反射率因子显示阈值为-5dBz的情况下,产生S波段雷达三体散射的最小反射率因子在60dBz左右,86%的三体散射长钉(TBSS)出现在反射率因子强度≥63dBz时;(2)TBSS长度与强反射率因子核心区面积大小及反射率因子核最大强度呈密切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反射率因子核心强度越大,高反射率因子的区域越大,TBSS的长度就越长;(3)TBSS出现的最大高度为12.5km,最低高度是1.1km;61%的TBSS出现在3~6km高度之间,TBSS在4~5km高度出现次数最多,然后向上、向下减少;TBSS长度≥10km的出现次数同样以4~5km高度最多,然后向上、向下迅速减少;(4)TBSS主要在雹暴位于雷达的西半边时出现;(5)雹暴云在不同性质的下垫面上空均能产生雷达TBSS;(6)TBSS的持续时间几乎都超过30min,其中持续时间在30~60min的情况居多,还有部分TBSS持续时间超过90min;(7)在出现TBSS时,几乎所有雹暴都降了2cm以上的强冰雹,同时80%左右的产生2cm以上直径冰雹的强雹暴都产生了三体散射,因此TBSS可以作为强冰雹的一辅助预警指标,以有效降低强冰雹预警的虚警率;(8)在产生三体散射的23个强雹暴中,有一半以上是超级单体和准超级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雹暴中的中气旋有利于大冰雹的形成。
关键词
S波段天气雷达
三体散射
统计与个例研究
强
冰雹预警
超级单体雹暴
Keywords
S-band Doppler weather radar
Three body scattering
Statistic and case study
Severe hail warning
Supercell hailstorm
分类号
P457.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的超级单体风暴观测分析
被引量:
11
8
作者
张羽
陈炳洪
曾琳
沈晓钿
傅佩玲
刘显通
机构
广州市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8-229,共12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B04J0232、20210300003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1515011346)
+1 种基金
广东省气象局科技项目(GRMC2020Z08)
广东省气象局雷达应用及强对流短临预警技术创新团(GRMCTD202002)共同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对超级单体风暴的探测能力,利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和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一次发生在华南地区的超级单体风暴在成熟阶段的精细结构观测特征,结果表明: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有利于精细监测超级单体快速演变过程,但同时受衰减影响明显,超级单体核心区后侧出现明显的“V”型缺口;超级单体的低层观测到CC谷和ZDR弧,中层观测到ZDR环和CC环,高层高ZH区对应较小的ZDR和CC,这些都是超级单体发展旺盛的重要特征;垂直方向上观测到ZDR柱,ZDR柱与上升气流密切相关。降雹前ZDR柱迅速增加,冰雹降落后ZDR柱高度迅速降低。冰雹降落到地面后会部分融化,导致含水量显著增加,因此在近地层出现KDP大值区,冰雹与降水的混合相态则使得CC降低,这对冰雹的临近预警和识别冰雹在地面的降落位置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可为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双偏振雷达
超级单体
冰雹预警
Keywords
phased-array radar
dual-polarization radar
supercell
early warning of hail weather
分类号
P40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普勒雷达产品在山区防雹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小勇
王建华
刘庆
单兴亚
张亚东
郭卫青
机构
建始县气象局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7期104-106,144,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气象局市县专项基金项目(2019J02)。
文摘
根据建始其近5年多普勒天气雷达冰雹数据资料,总结出冰雹天气在建始发生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以及雷达技术指标,为冰雹预报、预警及人影作业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表明:(1)建始冰雹多发生于春、夏两季,春季主要发生在3、4月,夏季主要发生在7中旬至8月上旬;(2)建始冰雹受地形影响比较明显,受巫山山脉和武夷山脉、清江及中、小条河流的共同影响,形成了几个大的明显的山谷、河谷,这些山谷、河谷在春、夏成了比较固定的冰雹路径及落区;(3)春季冰雹和夏季冰雹其雷达特征有明显的不同;(4)通过对2013—2018年建始多普勒雷达冰雹天气产品资料以和实际冰雹情况资料分析,得出建始冰雹技术指标:当冰雹开始发展时,反射因子(R)≥40 dBz,组合反射率因子(CR)≥45 dBz,夏季降冰雹之前,6~15 min内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值将会有一个明显的“跃增”变化,一般增至30 kg/m2以上,春季降雹时(CR)≥45 dBz,夏季降雹时(CR)≥55 dBz;(5)利用雷达指挥人影作业时,当CR≥45 dBz,且45 dBz面积逐渐增大、增强时,应该向作业点发出预警。
关键词
雷达数据
冰雹预警
雷达特征
Keywords
Radar data
Hail warning
Radar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48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皖北地区冰雹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耿德祥
景元书
甄文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连地区冰雹气候特征及防雹天气预警概念模型
李红斌
孙鸿雁
程相坤
张殿刚
濮文耀
何玉科
王丽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WSR-88D冰雹探测算法在贵州地区的评估检验
王瑾
刘黎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冰雹云中闪电特征观测研究
李照荣
付双喜
李宝梓
蒋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巴彦淖尔市对冰雹云的识别方法及防雹效果分析
方晓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像中三体散射自动识别
王萍
杜雪峰
徐考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强雹暴的雷达三体散射统计与个例分析
廖玉芳
俞小鼎
吴林林
何彩芬
尹忠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的超级单体风暴观测分析
张羽
陈炳洪
曾琳
沈晓钿
傅佩玲
刘显通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多普勒雷达产品在山区防雹中的应用
张小勇
王建华
刘庆
单兴亚
张亚东
郭卫青
《农业灾害研究》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