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东岗、二道站点的最低气温对比及环流场形势分析
1
作者 程琳 王卓宁 +1 位作者 王淇 王安琦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期75-77,共3页
通过统计分析长白山地区2个气象观测站2001—2015年冬季逐年、逐月、逐日的最低气温数值差异,总结了2个站15年之中冬季最低气温差异分布趋势。结果表明:最低气温差值存在2个波动阶段,分别为2001—2004年、2005—2015年;第一阶段差异明... 通过统计分析长白山地区2个气象观测站2001—2015年冬季逐年、逐月、逐日的最低气温数值差异,总结了2个站15年之中冬季最低气温差异分布趋势。结果表明:最低气温差值存在2个波动阶段,分别为2001—2004年、2005—2015年;第一阶段差异明显大于第二阶段,二道地区出现极端性低温的天气概率明显大于东岗;形势场上日最低气温低温差异在7℃以上的天气模型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脊型、浅槽型、西北气流型,其中脊型占比较大,为7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最低气温 分布特征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新疆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种植适宜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基于新疆102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以及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在对影响新疆紫花苜蓿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5℃积温、冬季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80%保证率≥5℃积温和90%保证率... 基于新疆102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以及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在对影响新疆紫花苜蓿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5℃积温、冬季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80%保证率≥5℃积温和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作为指标因子,研究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新疆80%保证率≥5℃积温和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疆多(高),北疆少(低);平原多(高),山区少(低)"的格局。受上述两指标要素空间分异的综合影响,秋眠级4~6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以及东疆的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秋眠级2~3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周边山前倾斜平原,伊犁河谷以及准噶尔盆地西部和东部的低平原地带;秋眠级1~2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分布在北疆北部、西部,准噶尔盆地腹地以及天山和昆仑山中、低山带;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区大部为紫花苜蓿不适宜种植区。影响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种植的主导因子不同,秋眠级4~6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以及紫花苜蓿不宜种植区主要受80%保证率≥5℃积温的影响;秋眠级1~2级和2~3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主要受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的影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59年新疆≥5℃积温和冬季最低气温分别以65.52(℃·d)·10 a^-1和0.63℃·10 a^-1的倾向率呈极显著(P<0.001)上升趋势,80%保证率≥5℃积温和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也总体增多或升高,但其变化具有阶段性差异,时段Ⅰ(1961-1980年)80%保证率≥5℃积温和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为近59年最低时期;时段Ⅱ(1981-2000年)较时段Ⅰ的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升高2.9℃,但80%保证率≥5℃积温变化不大;时段Ⅲ(2001-2019年)较时段Ⅱ的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不升反降0.8℃,而80%保证率≥5℃积温增加147.0℃·d。受上述气候要素变化的影响,近59年新疆秋眠级4~6级和2~3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呈扩大趋势,而秋眠级1~2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及紫花苜蓿不宜种植区呈减小趋势。这表明气候变暖对新疆紫花苜蓿种植的发展总体趋于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5℃积温 冬季最低气温 秋眠级 紫花苜蓿 气候适宜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江雪魔芋
3
作者 向太茂 王成福 +1 位作者 隆贵明 陈重魁 《农村百事通》 2003年第3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魔芋 通江县 四川省 森林蔬菜 江雪 多年生草本植物 冬季最低气温 高密度栽培 露地越冬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绿化的好植物——福禄考
4
作者 刘玉玲 朱甲明 《农村百事通》 2005年第22期32-32,1,共2页
关键词 福禄考 多年生草本植物 城镇绿化 单芽插 分株繁殖 露地越冬 植株 栽培技术 冬季最低气温 耐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花果栽培要点
5
作者 张学斌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无花果原产亚洲西部,引入我国历史悠久,在我国北纬40度以南,冬季最低气温高于-15℃的地区都可栽培。无花果果肉柔软甘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果实含有大量易吸收的糖类,酶类、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丰富的钙质。多数品种可夏秋结... 无花果原产亚洲西部,引入我国历史悠久,在我国北纬40度以南,冬季最低气温高于-15℃的地区都可栽培。无花果果肉柔软甘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果实含有大量易吸收的糖类,酶类、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丰富的钙质。多数品种可夏秋结两次果,果实成熟前绿色,熟后有的黄绿色、有的金黄色、有的淡紫红色,多种多样;果肉有的紫红色、有的琥珀色到粉红色、有的桃红色、有的黄中带红,五颜六色,清香袭人,甜而不腻,糯软可口,是有益于健康的佳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历史悠久 果实成熟 冬季最低气温 可加工 亚洲西部 紫红色 有益于健康 氨基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