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7
1
作者 黄海容 李雪华 +2 位作者 黄锡球 宋玉梅 黄丽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CHD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CHD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采取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只给予常规护理。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1年内心功能情况以及心脏缺血性事件复发再入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因心脏缺血性事件复发再入院8例,占8.89%;而对照组患者因心脏缺血性事件复发再入院22例,占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及护理可明显改善CHD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对减少心脏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介入 心脏康复 心功能 心脏缺血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42
2
作者 康立惠 路慧 +2 位作者 陶娟 李莉 李爱军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6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并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评估和比较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焦虑和... 目的研究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并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评估和比较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SAS和SDS评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促进模式在老年稳定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3
作者 范滟 余小萍 +2 位作者 于岚 朱圆 顾燕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模式在老年稳定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和老年科收治的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老年稳定型...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模式在老年稳定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和老年科收治的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促进模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月,干预维持1年,共12次,并建立患者疾病档案数据库录入疾病演变和随访情况。干预前和随访1年后对患者心绞痛症状及遵医行为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患者遵医嘱服药、生活行为管理和自我监测等遵医行为以及心绞痛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健康促进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其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为探索精准化护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老年 健康促进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二级预防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小琴 汪袁云子 +6 位作者 张志刚 张彩云 赵敏 郑晓靖 苏芳 庞转丽 田金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8-14,共7页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行为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分别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行为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分别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万方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纳入有关常规护理对比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行为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ed trial,RCT)。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依据Cochrane评价手册4.2.6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对纳入RCT的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结果最终纳入16篇RCT,共1837例患者(924/913)。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出院护理相比,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WMD=15.20,95%CI(13.02,17.37),P<0.001],减少出院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OR=0.26,95%CI(0.18,0.37),P<0.05],提高生活质量及对医嘱的依从性,缓解焦虑和抑郁。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保障二级预防策略的落实。建议医院开展延续性护理,将其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重要部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二级预防 生活质量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护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健康认知及日常活动能力的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志颖 李芳 杨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7期69-71,76,共4页
目的评价Orem自护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患者健康认知及日常活动能力的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1-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CAD患者为研... 目的评价Orem自护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患者健康认知及日常活动能力的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1-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C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Orem自护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接受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时间为10d。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疾病认知程度、药物认知程度和健康生活方式等观察指标的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疾病认知程度、药物认知程度和健康生活方式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护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通过对不同活动能力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系统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护理论 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健康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疾病应对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晓红 赵爱平 +3 位作者 吴晓蓉 胡诗妮 包晨玲 尹千叶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1-6,共6页
目的调查住院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疾病应对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0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181例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调查住院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疾病应对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0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1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MCMQ)对其进行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面对与屈服维度的评分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平均月收入患者的面对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居住地、病程以及伴发疾病患者的回避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伴发疾病患者的屈服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职业、平均月收入以及文化程度是面对维度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无伴发疾病、性别、婚姻状况和职业是屈服维度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居住地、有无伴发疾病和病程是回避维度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不良,护理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策及干预,以引导其采取积极的疾病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疾病应对方式 老年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9
7
作者 崔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33-34,共2页
目的总结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7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顺利度过... 目的总结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7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顺利度过围术期,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行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精心细致围术期护理,是手术能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晓雪 钟敏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1期52-52,54,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血管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本院经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门诊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100例研究对象均经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血管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本院经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门诊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100例研究对象均经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经分析,观察组50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内膜增厚43例(86.0%),多发斑块39例(78.0%),不均质斑块32例(64.0%),颈动脉狭窄41例(82.0%),明显高于对照组11(22.0%)、21(42.0%)、15(30.0%)、9(18.0%),P<0.05。结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多发斑块、不均质斑块、颈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颈动脉超声可作为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超声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43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璐 《北方药学》 2016年第3期56-56,共1页
目的:探究、分析稳心颗粒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用药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86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均... 目的:探究、分析稳心颗粒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用药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86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自43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稳心颗粒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从综合指标方面分析,观察组的各项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的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进行治疗时,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即稳心颗粒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综合指标,用药的安全性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曲美他嗪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珂珂 丁四清 +2 位作者 钟竹青 郑凤 刘自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0,共6页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生理、心理状况较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生理、心理状况较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研究,数据表明,冠心病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病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 护理现状 延续性 急性冠状动脉事件 冠心病患者 人口老龄化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疼痛灾难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11
作者 王若涵 王艳 +1 位作者 李岩 付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疼痛灾难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8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疼痛灾难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8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zing scale,PC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疼痛灾难化平均总分为20.00(25.00)分,疼痛灾难化发生率为16.7%。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疼痛灾难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心功能Ⅲ级、疼痛程度和性别,可解释总变异量的55.1%。结论冠心病患者疼痛灾难化被证实有一定的发生率,应重点关注心功能Ⅲ级、疼痛程度较大和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疼痛灾难化 疼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与血清脂联素、网膜素、内脏脂肪素的相关性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台晓琳 李敖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网膜素、内脏脂肪素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34例为T2DM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1例为CHD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网膜素、内脏脂肪素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34例为T2DM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1例为CHD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网膜素和内脏脂肪素含量;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清葡萄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含量,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IR)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T2DM组、CHD组血清脂联素、网膜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34.99,100.65,q=7.60~21.68,P〈0.01);T2DM组、CHD组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21.28,q=9.25,8.30,P〈0.01),T2DM组与CHD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脂联素、网膜素、内脏脂肪素与HOMA-IR均有相关性(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网膜素、内脏脂肪素与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脂联素 网膜素 内脏脂肪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戒烟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玉杰 雷善言 杨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2,共4页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戒烟动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1年7-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杭州市3所医院门诊就诊的46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领...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戒烟动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1年7-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杭州市3所医院门诊就诊的46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韧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RS)、戒烟动机量表对其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戒烟动机总分分别为(58.75±15.55)分、(128.79±22.98)分和(69.82±15.09)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的冠心病患者,其戒烟动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戒烟动机与年龄、婚姻状态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文化程度、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均呈正相关(均P<0.01)。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心理韧性直接影响戒烟动机,效应值分别为-0.222、0.148、-0.132、0.232;领悟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影响,还可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影响戒烟动机,效应值为0.299。结论冠心病患者戒烟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应加强老龄、较低学历、非在婚、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水平较低的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戒烟动机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左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非体外循环下同期手术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旌 孙寒松 +4 位作者 罗新锦 张瑛 常谦 樊丽姿 高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80-981,共2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时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4年5月,我院治疗须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合并左锁骨下动脉近端重度狭窄...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时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4年5月,我院治疗须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合并左锁骨下动脉近端重度狭窄3例,术中先行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左乳内动脉获得满意的流量后,再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结果手术时间210~340 min,平均283 min,出血量570~1 630 ml,平均963 ml.游离左乳内动脉后量杯测流量均<5 ml/min,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后量杯测流量均>50 ml/min,乳内动脉远端与前降支吻合后流量仪测流量12~27 ml/min,平均20 ml/min.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未发现冠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3例随访3~6个月,平均5个月,无心绞痛发作.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时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手术是治疗冠心病合并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狭窄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致远 韩旭 竺晓鸣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3期642-648,共7页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且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有效防治冠心病已成为目前重要的任务之一。现代医学主要通过调脂、抗血小...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且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有效防治冠心病已成为目前重要的任务之一。现代医学主要通过调脂、抗血小板聚集及稳定斑块等控制冠心病患者病情。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的历史悠久且深厚,具有独特优势,包括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等。近年来,中医特色疗法,包括毫针刺法、灸法、穴位贴敷、耳穴疗法、推拿疗法、中医运动疗法等,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冠心病的中医病机及中医特色疗法,以期为冠心病相关的中医特色疗法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 推拿 穴位贴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活性成分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啸 谭绍坤 宋红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2期372-380,共9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等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参活性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防治冠心病的作用。人参活性成分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器1/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下调环磷...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等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参活性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防治冠心病的作用。人参活性成分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器1/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下调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心肌缺血引起的炎性损伤。人参活性成分通过增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激活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p53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心肌缺血引起的氧化损伤。人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粘着斑激酶信号通路,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心肌缺血引起的损伤。人参活性成分通过促进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表达,激活再灌注损伤补救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一氧化氮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沉默信息调节器1信号通路,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细胞发挥保护作用。人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调节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动态平衡,调节心肌舒缩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人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下调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蛋白的表达,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的表达,减轻心律失常,降低心肌损伤。人参活性成分通过下调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信号通路,增强线粒体自噬,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轻心肌损伤。人参活性成分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降低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活性成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药理作用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凋亡 舒缩功能 线粒体自噬 心律失常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化浊方介导NF-κB/NLRP3信号通路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机制
17
作者 谢珍聪 孙广瀚 +2 位作者 孙咪 徐洋 郭栋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6期42-49,共8页
目的基于NF-κB/NLRP3信号通路探讨通心化浊方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心化浊方低剂量组、通心化浊方中剂量组、通心化浊方高剂量组、阳性... 目的基于NF-κB/NLRP3信号通路探讨通心化浊方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心化浊方低剂量组、通心化浊方中剂量组、通心化浊方高剂量组、阳性药组、BAY-11-7082组、通心化浊方高剂量+1/2BAY-11-7082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进行高脂饮食加脂肪乳剂灌胃和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制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通心化浊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6.21、12.42、24.84 g/(kg·d)通心化浊方灌胃;阳性药组以辛伐他汀灌胃(1.8 mg/kg);BAY-11-7082组以BAY-11-7082(5 mg/kg,隔日1次)腹腔注射;通心化浊方高剂量+1/2BAY-11-7082组以每日通心化浊方[24.84 g/(kg·d)]灌胃及BAY-11-7082(2.5 mg/kg,隔日1次)腹腔注射,正常组和模型组,以10 ml/kg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检测大鼠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细胞介素(IL)-6、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qRT-PCR法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NF-κB/NLRP3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血清TC、TG、LDL-C、IL-6、IL-1β、MCP-1、TNF-α含量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VCAM-1、ICAM-1、IL-1β、MCP-1的mRNA表达量增加,心肌组织NF-κB p65、NLRP3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药物干预后,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改善,各给药组TC、TG、LDL-C、IL-6、IL-1β、MCP-1、TNF-α水平降低(P<0.01)。通心化浊方高剂量组TG、LDL-C水平低于通心化浊方中、低剂量组,且通心化浊方中剂量组低于通心化浊方低剂量组(P<0.01);通心化浊方中、高剂量组TC水平低于通心化浊方低剂量组(P<0.01)。通心化浊方高剂量组血清IL-6、IL-1β、MCP-1、TNF-α水平低于通心化浊方低剂量组(P<0.05);通心化浊方高剂量组及通心化浊方高剂量+1/2BAY-11-7082组血清IL-6、MCP-1、TNF-α水平低于BAY-11-7082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增高(P<0.01)。通心化浊方中、高剂量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通心化浊方低剂量组,且通心化浊方高剂量组高于通心化浊方中剂量组(P<0.01);BAY-11-7082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通心化浊方高剂量+1/2BAY-11-7082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CAM-1、ICAM-1、IL-1β、MCP-1的mRNA表达量下降(P<0.01)。通心化浊方中、高剂量组VCAM-1、ICAM-1、IL-1β、MCP-1的mRNA表达量低于通心化浊方低剂量组(P<0.01),且通心化浊方高剂量组低于通心化浊方中剂量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心肌组织NF-κB p65、NLRP3蛋白表达降低(P<0.05)。通心化浊方高剂量组心肌组织NF-κB p65、NLRP3蛋白表达低于通心化浊方低剂量组(P<0.05)。结论通心化浊方有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降低血脂,上调脂联素表达,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减少IL-6、IL-1β、MCP-1、TNF-α炎症因子和VCAM-1、ICAM-1血管黏附分子的表达而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化浊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NF-κB/NLRP3信号通路 脂联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观察
18
作者 张晓梅 杨美娟 +4 位作者 叶华 张兴旺 马华瑜 杨森 王佳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6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的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与CH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CHD患者80例[观察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5例、不...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的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与CH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CHD患者80例[观察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健康对照者80例(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IgA、IgG、IgM,比较两组上述指标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抗核抗体荧光、抗核抗体谱、ACA、β2GP1-IgA、β2GP1-IgG、β2GP1-IgM阳性率高(P均<0.05)。与SAP患者比较,AMI患者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ACA、β2GP1-IgM阳性率高(χ^(2)分别为8.522、6.960、13.457、7.659,P均<0.05),UAP患者ACA阳性率高(P均<0.05);与UAP患者比较,AMI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高(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ACA、β2GP1阳性率均升高,且病情越重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越高,自身免疫性抗体可能参与CHD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1抗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中医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近十年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心怡 王子涵 +4 位作者 陆美杉 李彦丕 李琳 黄力 鹿小燕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45-351,共7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简称“冠心病”)作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是诱导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疾病因素,已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有效防治冠心病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形成的主要病理过程,与自主神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简称“冠心病”)作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是诱导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疾病因素,已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有效防治冠心病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形成的主要病理过程,与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失衡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作为检测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常用指标,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中。心率变异性的降低常用于预测全因死亡和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近年来,中医药被报道可有效并特异性地改善心率变异性。本文概括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的相互关系,综述近年来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中医药干预冠心病临床效果,以期为冠心病相关的中医药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心率变异性 中医药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透热转气”治疗瘀毒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乐松 李军 +1 位作者 张文杰 孟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51-1855,共5页
“透热转气”法渊源于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其核心在于清解热毒,通达营血,宣散火郁,使邪自卫气分而散,实为《黄帝内经》“火郁发之”“因而越之”“轻而扬之”治法的体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核心为... “透热转气”法渊源于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其核心在于清解热毒,通达营血,宣散火郁,使邪自卫气分而散,实为《黄帝内经》“火郁发之”“因而越之”“轻而扬之”治法的体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核心为心脉痹阻。心痹脉瘀,化火成毒,瘀毒内伏,与痰湿浊邪胶结,病情缠绵;遇劳力、情志、饮食、外感等诱因,引发毒邪暴烈,损伤脏腑形体,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破损及栓塞,加速炎症反应,引发急性冠脉事件。治疗瘀毒型冠心病以透热转气为大法,以四妙勇安汤为主方,根据邪正状态而随证加减,并重视风药的运用,以达到透发瘀毒,宣痹通脉之效,可发挥稳定动脉粥样斑块、保护血管内皮、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活化、调节血脂等作用,有效治疗冠心病胸痹心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透热转气 胸痹 心痛 瘀毒 郁证 四妙勇安汤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