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水稻冠层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估算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辛明月 殷红 +1 位作者 张涛 张美玲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3-446,共4页
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与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进行相关分析,并利用反射率、微分光谱、植被指数法研究了水稻冠层APAR的估算效果。结果表明,高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的最优... 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与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进行相关分析,并利用反射率、微分光谱、植被指数法研究了水稻冠层APAR的估算效果。结果表明,高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二阶微分光谱的最优波段与APAR的相关性均极显著,一阶微分光谱能够更好的估算APAR,它与APAR在769nm处的拟合决定系数为0.5218;5种植被指数所选的最优波段组合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在0.67以上,其中以复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758,781)估算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0.7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光谱遥感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3
2
作者 陈素英 张喜英 +2 位作者 毛任钊 王彦梅 孙宏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1-685,共5页
小麦适期播种不仅是达到全苗壮苗的关键,还有利于小麦健壮生长发育,是提高小麦单产的重要措施。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播量条件下小麦冠层底部光合有效辐射(TPAR)、叶面积指数(LAI)、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IPAR)等的变化及播期对冬... 小麦适期播种不仅是达到全苗壮苗的关键,还有利于小麦健壮生长发育,是提高小麦单产的重要措施。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播量条件下小麦冠层底部光合有效辐射(TPAR)、叶面积指数(LAI)、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IPAR)等的变化及播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和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随小麦播种时间的推迟而降低,小麦冠层底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随小麦播种时间的推迟而增大。小麦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6;冠层底部的光合有效辐射与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72。小麦产量虽然随播期的推迟呈递减趋势,但10月20日之前播种的小麦产量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区,可相应推迟小麦的播种时间,尽量延长上茬玉米的生长期,以实现两茬作物的均衡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底部光合有效辐射 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小麦-玉米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三维空间分布的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王锡平 李保国 +1 位作者 郭焱 翟志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8-576,共9页
设计了一套田间观测试验 ,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 (PAR ,PhotosyntheticallyActiveRadiation)在玉米冠层内三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对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 1)玉米冠层内平均PAR的垂直分布具有随着向下累计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指数... 设计了一套田间观测试验 ,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 (PAR ,PhotosyntheticallyActiveRadiation)在玉米冠层内三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对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 1)玉米冠层内平均PAR的垂直分布具有随着向下累计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指数递减的趋势。在冠层中上部 ,PAR透光率较高 ,递减很明显 ,冠层下部则维持较低水平 ,变化不大。在相同的天气和时间条件下稀植或密植冠层内PAR透光率随累计LAI递减的趋势相近 ,但在不同时刻 (太阳入射角度不同 )、不同天气条件下 ,即使相同的冠层也具有不同的消光系数。 ( 2 )在常规种植密度的玉米冠层中上部 ,光斑面积大 ,光斑内PAR透光率高、变化小 ,但冠层下部的光斑很少或不明显 ,最大PAR透光率也可能会很低。 ( 3)稀植会明显增加冠层下部的光斑和平均PAR透光率。 ( 4 )阴天时冠层内部PAR强度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有效辐射 三维空间分布 叶面积指数 光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形态对冠层特性和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吕川根 邹江石 +1 位作者 胡凝 姚克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1-508,共8页
以4个叶片形态差异明显的高产水稻为材料,测定了5个主要叶片形态因子,分析了其对冠层结构、光合有效辐射传输和不同叶层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叶角和叶片卷曲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1.92%和17.15%,而叶长及叶宽的变异... 以4个叶片形态差异明显的高产水稻为材料,测定了5个主要叶片形态因子,分析了其对冠层结构、光合有效辐射传输和不同叶层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叶角和叶片卷曲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1.92%和17.15%,而叶长及叶宽的变异系数则分别为5.86%和6.94%,品种间叶角和叶片卷曲度的差异明显大于叶长及叶宽;不同形态叶片的冠层,其叶面积分布也不相同;在水稻冠层辐射传输特征上,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Tr)、光合有效辐射直接透过率(Dr)和消光系数(K)的大小及变化都与叶片形态因子有密切关系;叶片形态对净光合速率(Pr)和叶面积衰减率(DLAI)有重要作用,影响途径主要是Tr的改变。以稻田地面的Tr=0.03为指标,估算出4个品种可容纳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为6.88~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片形态 结构 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率及导数的草原植被冠层光合有效吸收分量高光谱反演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爱军 王保林 +1 位作者 黄平平 卢欣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4-1010,共7页
利用ASD便携式野外光谱仪和光量子仪实测了6种草原植被类型关键生育期的反射光谱数据和光合有效辐射值,利用可见光波段处反射率及近红外波段区处一阶导数分别与fPAR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同时,将各波段反射率与各波段导数光谱建立逐步回归... 利用ASD便携式野外光谱仪和光量子仪实测了6种草原植被类型关键生育期的反射光谱数据和光合有效辐射值,利用可见光波段处反射率及近红外波段区处一阶导数分别与fPAR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同时,将各波段反射率与各波段导数光谱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典型草原光合有效辐射分量与可见光反射率相关性好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其中在405和470nm波段相关性最好;fPAR与一阶导数相关关系在855和965nm波段处较强。fPAR与405和470nm反射率以及965nm一阶导数的多波段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取得了较单波段和NDVI最优的估算效果,R2达0.939。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fPAR估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信息,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反射率与反射率导数的方法。水分强吸收的光谱波段具有提高fPAR估算精度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植被 光合有效吸收分量 高光谱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茶品种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结实特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曹永庆 姚小华 +1 位作者 任华东 王开良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1,51,共6页
【目的】为了明确油茶不同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和结实特性,为其树体的科学修剪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借鉴。【方法】分别以广泛栽培的树形不同的油茶良种‘长林4号’‘长林40号’和‘长林53号’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3个品种树冠... 【目的】为了明确油茶不同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和结实特性,为其树体的科学修剪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借鉴。【方法】分别以广泛栽培的树形不同的油茶良种‘长林4号’‘长林40号’和‘长林53号’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3个品种树冠上层、中层和下层的光合有效辐射利用特征及其结实率和果实性状特征。【结果】3个油茶品种树冠上层和中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均显著高于其树冠下层的,且不同油茶品种树冠各层光合有效辐射冠层截获率的日变化规律存在差异,‘长林53号’树冠下层的有效光合辐射截获率明显低于‘长林4号’和‘长林40号’树冠下层的,‘长林40号’树冠下层的有效光合辐射截获率则相对较高;3个油茶品种不同冠层的果实其种仁含油率和油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其树冠上层果实的单果质量、鲜出籽率和单果籽粒数均显著高于树冠下层的,其结实率也明显优于其树冠下层的;与‘长林53号’和‘长林4号’相比,直立形品种‘长林40号’不同冠层的结实率则相对均匀;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与平均结果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8105,P<0.01)。【结论】油茶树冠上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单果质量、鲜出籽率、单果籽粒数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其树冠下层的;油茶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为70%~90%,有利于其结实和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光合有效辐射 结实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牛莹莹 廖康 +4 位作者 赵世荣 庞洪翔 徐桂香 江振斌 牛真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0-428,共9页
【目的】了解库尔勒香梨栽植密度与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关系,为库尔勒香梨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OBO ware Pro便携式小型自动气象站及SUNSCAN冠层分析仪,对6种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冠层内PAR及叶面积指数(... 【目的】了解库尔勒香梨栽植密度与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关系,为库尔勒香梨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OBO ware Pro便携式小型自动气象站及SUNSCAN冠层分析仪,对6种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冠层内PAR及叶面积指数(LAI)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栽植密度下,冠层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相对PAR存在较大差异。冠层各方位受光强弱在1 d中均呈现规律变化,即在08:00~12:00以冠层东侧、南侧、北侧受光为主;11:00~17:00以冠层西部受光为主;树冠中部1 d中受光最弱且均匀。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库尔勒香梨冠层内平均PAR呈"先升高后下降"变化趋势;4.0 m×6.0 m冠层内平均相对PAR最高,2.5 m×7.0 m冠层内平均相对PAR最低。【结论】相同株距或行距下,冠幅越大,库尔勒香梨叶面积指数(LAI)越大。库尔勒香梨冠层PAR及LAI与栽植密度、冠幅、冠层方位、冠层高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春燕 王登伟 刘敏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87-1792,1798,共7页
【目的】研究棉花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FAPAR)随生育期的变化特征,为实时、无损、快速监测棉花生育期的生长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线性光量子传感器获取棉花新陆早13号和33号两品种5... 【目的】研究棉花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FAPAR)随生育期的变化特征,为实时、无损、快速监测棉花生育期的生长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线性光量子传感器获取棉花新陆早13号和33号两品种5水分处理冠层6个生育时期的光合有效辐射(PAR),计算得到APAR和FAPAR,分析它们的日变化和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结果】两品种5水分处理6个生育期的APAR日变化均呈抛物线曲线,早晨08:00和晚20:00的APAR都为最低,分别在14:00时和12:00时达到最大。它们的FAPAR日变化都呈字型曲线,上午和下午的FAPAR出现两个最大峰值,中午14:00时达最低峰值。两品种5水分冠层的APAR和FAPAR均在开花初期较低,盛铃末期达最低,分别在盛花期和开花结铃期达最大,随着生育期它们的APAR和FAPAR与棉花的生育进程一致,两品种5水分在各生育时期的APAR和FAPAR高低排列顺序均为W_5>W_4>W_3>W_2>W_1。【结论】棉花的不同水分状况影响其APAR和FAPAR的变化,利用棉花APAR和FAPAR的日变化及其随生育期的变化特征,可以诊断棉花的水分和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 特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布齐沙地油蒿群落冠层光合有效辐射与地上生物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富兰格 高丽 +1 位作者 宝音陶格涛 闫志坚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采用Sunscan冠层分析仪,对库布齐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油蒿群落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进行研究,分层测量地上生物量重量。结果表明库布齐沙地不同沙地类型IPAR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不同沙地油蒿群落冠... 采用Sunscan冠层分析仪,对库布齐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油蒿群落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进行研究,分层测量地上生物量重量。结果表明库布齐沙地不同沙地类型IPAR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不同沙地油蒿群落冠层IPAR与地上生物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增加,固碳量加大,固碳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地 油蒿 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 地上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棉花红边参数与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经济系数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春燕 郭晓飞 +2 位作者 田春燕 刘馨月 王登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共6页
为探明高光谱红边参数与棉花光合有效辐射参数和经济系数(HI)的关系,利用ASD Fieldspec FR2500地物高光谱辐射仪和LI-190SA线性光量子传感器分别测试棉花两品种五水分处理冠层反射光谱和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通过对反射光谱数据进行... 为探明高光谱红边参数与棉花光合有效辐射参数和经济系数(HI)的关系,利用ASD Fieldspec FR2500地物高光谱辐射仪和LI-190SA线性光量子传感器分别测试棉花两品种五水分处理冠层反射光谱和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通过对反射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微分,获取棉花红边位置(λr)、红边斜率(Dr)和红边面积(SDr)参数,同时对光合有效辐射数据处理得到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FAPAR)。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变化,红边参数Dr和SDr均在盛铃期达最高值,盛铃末期达最低值,冠层光合特征参数APAR和FAPAR分别在开花结铃期和盛铃期达到较高值。对Dr和SDr分别与APAR、FAPAR和经济系数(H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r和SDr与APAR、FAPAR均呈现极显著的正指数函数关系(rDr-APAR=0.5132**,rSDr-APAR=0.4953**,rDr-FAPAR=0.7175**,rSDr-FAPAR=0.7497**,n=40,α=1%);Dr和SDr与HI均呈现极显著的最高负指数函数相关(rDr-HI=-0.8709**,rSDr-HI=-0.8859**,n=40,α=1%)。利用Dr和SDr分别估算FAPAR和HI,模型方程的精度分别为95.4%、78.1%、95.5%和79.7%,说明通过红边参数与光合有效辐射参数和HI的相关函数模型,可以实时、精准地和非破坏性地预测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参数和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红边参数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 经济系数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0年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林婷敏 陈楠 林偲蔚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22,共12页
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PAR)是植被进行光合作用中实际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是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净初级生产力模型、气候模型等的重要... 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PAR)是植被进行光合作用中实际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是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净初级生产力模型、气候模型等的重要参数。因此高空间分辨率和精确性的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对于高精度的区域生产力及光能利用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30m×30m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直接计算太阳辐射,从而将其作为CASA模型的输入参数。结合多源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研究2015-2020年江汉平原APAR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顾及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分布特点,着重分析了江汉平原农田APAR的时空特性,研究结果较好的反映了江汉平原APAR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2015-2020年APAR年总值在3.42×10^(13)MJ-3.73×10^(13)MJ之间,总体空间分布与植被类型的分布情况相符;(2)农田月均APAR值在4月、7月高于其他月份,表现出“双峰”的特征;(3)在空间分布上,水田APAR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而旱地APAR正好相反,这可能源于种植结构重心转移;(4)通过借助地理探测器,着重考虑与植被生长相关的12个因子(包括≧10℃积温、年总日照时数、年均气温、年总降雨量、农田种植结构、年散射辐射、农田施肥、土壤类型、土壤质地(砂土、粉砂土、黏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12个因素对APAR空间变异性都具有很明显的影响。对CASA的改进方法可以适用于大范围高空间精度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有效辐射 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CASA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家铭 郑文静 王昌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443-8444,共2页
[目的]为了了解旱作水稻(Oryza sativa L.)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积指数(LAI)与其产量的相关性关系。[方法]利用SUNSCAN冠层分析仪,对正在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的旱作水稻新品系的冠层PAR、LAI分别进行测量,并测定各品系的产量。[结果... [目的]为了了解旱作水稻(Oryza sativa L.)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积指数(LAI)与其产量的相关性关系。[方法]利用SUNSCAN冠层分析仪,对正在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的旱作水稻新品系的冠层PAR、LAI分别进行测量,并测定各品系的产量。[结果]当水田种植条件下冠层PAR处于223.53~262.23μmol/(m2.s),旱田种植条件下PAR处于119.62~185.74μmol/(m2.s)时,各品系产量均较高;PAR偏低的品系产量较低,但PAR太高的品系产量反而降低。对于大部分试验品系,随着LAI的不断提高,产量也在逐步提高。[结论]旱作水稻高产需要其冠层PAR处于一定的范围内,PAR太高或太低都不易达到高产的目标。LAI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水稻 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处理下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与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13
作者 韩鹏 黄春燕 +1 位作者 王登伟 肖从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5-793,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处理棉花冠层关键生育时期,吸收性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FAPAR)与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快速、非破坏性地监测棉花长势和产量预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线性光量子传感器...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处理棉花冠层关键生育时期,吸收性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FAPAR)与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快速、非破坏性地监测棉花长势和产量预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线性光量子传感器,获取棉花新陆早61号和新陆早72号2品种4氮素处理5个生育时期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计算出APAR和FAPAR,分别与实测籽棉产量和其构成因素建立相关关系。【结果】2个棉花品种4种氮素处理的冠层APAR、FAPAR随生育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冠层APAR在整个生育期呈现“M”的变化趋势;冠层FAPAR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较高值都出现在开花结铃期和盛铃期,除盛花期外,2品种4氮素处理的其它4个生育时期FAPAR均为N3>N2>N1>N0的;5个生育时期的FAPAR与籽棉产量和单株有效铃数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关系,而只有开花结铃期的APAR与二者达到极显著相关(α=1%,n=24),APAR和FAPAR与其它产量构成因素未达到显著相关关系。利用开花结铃期FAPAR与籽棉产量和单株有效铃数相关最高的线性函数模型对其估算,籽棉产量和单株有效铃数的实测值与估测值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线性关系,预测精度分别达93.20%、93.25%。【结论】棉花不同氮素处理影响棉花冠层APAR、FAPAR的变化,利用棉花开花结铃期的冠层FAPAR可以预测棉花产量和单株有效铃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光合有效辐射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冠层光合辐射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晓东 朱春全 +2 位作者 雷静品 巨关升 白锐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共6页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冠层上部、下部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 (PAR)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了其相互转换的关系方程 ;研究了PAR的日、季变化特征 ;根据Beer Lambert方程 ,结合林分生长季内的叶面积动态及林冠各层次...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冠层上部、下部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 (PAR)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了其相互转换的关系方程 ;研究了PAR的日、季变化特征 ;根据Beer Lambert方程 ,结合林分生长季内的叶面积动态及林冠各层次的叶面积指数 (LAI) ,计算出生长季内各天的消光系数 (K)及任一时刻冠层内不同深度的光分布 ;并对PAR的透过率与林分消光系数K及累积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集约经营林木冠层各层次叶面积数值较粗放经营林木的大 ,因而对PAR的截获也较多 ,这是导致集约经营林分生产力较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以上研究 ,为进一步计算林分光合产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人工林 叶面积指数 光合有效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冠结构、辐射传输与冠层光合作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59
15
作者 张小全 徐德应 赵茂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1-421,共11页
林冠内辐射的分布常用泊松分布、二项分布等来描述 ,主要取决于叶片的空间散布状态。冠形与辐射分布和冠层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影响程度与地理纬度、太阳高度、林分密度等有关。叶片方位角为随机分布通常是合理的假设。叶倾角分布对叶片... 林冠内辐射的分布常用泊松分布、二项分布等来描述 ,主要取决于叶片的空间散布状态。冠形与辐射分布和冠层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影响程度与地理纬度、太阳高度、林分密度等有关。叶片方位角为随机分布通常是合理的假设。叶倾角分布对叶片尺度的辐射吸收和光合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但在冠层尺度上的影响则小得多 ,并与其它冠层结构因素有关。由于叶倾角的测定十分困难 ,因而球面和椭球面叶倾角分布是常用的假设。不同的树冠分布方式及在单个树冠内叶片成簇或随机分布 ,都会对冠层辐射分布和光合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对树冠高大而叶片较小的林冠 ,半影效应可使辐射在叶片上更趋向均匀分布。目前多以圆形叶片作为计算半影效应的基础。尽管叶片的透射、反射和散射只占总辐射的百分之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辐射传输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体结构对板栗冠层光辐射与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郭素娟 熊欢 +4 位作者 李广会 邹锋 彭晶晶 谢鹏 吕文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8,共5页
以板栗主栽品种12年生‘燕山早丰’为试材,选择主枝数和主枝开张角度不同的自然开心形树形,采用WinsCanopy 2006a冠层分析仪和Li-6400光合仪分别测定冠层光辐射特征参数与光合特性,并调查了枝条类型及果实产量。结果表明:主枝数和主枝... 以板栗主栽品种12年生‘燕山早丰’为试材,选择主枝数和主枝开张角度不同的自然开心形树形,采用WinsCanopy 2006a冠层分析仪和Li-6400光合仪分别测定冠层光辐射特征参数与光合特性,并调查了枝条类型及果实产量。结果表明:主枝数和主枝开张角度对板栗自然开心形树体单位面积枝条数无显著影响;三主枝树体的壮枝比例显著(P<0.05)高于四主枝和五主枝的;增加主枝开张角度能够提高板栗的冠层开度和冠下总辐射;主枝数和主枝开张角度不同的树体,冠层下部的净光合速率和冠层上部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三主枝、开张角度大于60°时,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以及树体单位面积产量也达到最高,为0.225 kg·m-2。自然开心形‘燕山早丰’最适宜的树体结构是三主枝且开张角度大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树体结构 辐射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冠层辐射和光合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17
作者 赵会杰 李有 邹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4-659,共6页
对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的比较研究表明 ,大穗型品种生育前期 (拔节前 )存在一定的漏光损失 ,群体光合速率 (NCP)低于多穗型品种 ,但中后期群体总茎数较少 ,冠层透光率较高 ,消光系数较低 ,中下部叶片可得到较好的光照 ,绿叶衰退缓慢 ... 对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的比较研究表明 ,大穗型品种生育前期 (拔节前 )存在一定的漏光损失 ,群体光合速率 (NCP)低于多穗型品种 ,但中后期群体总茎数较少 ,冠层透光率较高 ,消光系数较低 ,中下部叶片可得到较好的光照 ,绿叶衰退缓慢 ,NCP和群体叶源量均高于多穗型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型 小麦 品种 辐射 光合特征 大穗型品种 多穗型品种 群体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时序变化特征及与作物产量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26
18
作者 江东 王乃斌 +1 位作者 杨小唤 刘红辉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 ,反演出大面积、从每日到每旬、每月不同时间分辩率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资料 ,在此基础上 ,以河南省高、中、低产县的冬小麦为例 ,深入探讨了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内A PAR的波动规律 ,结果表明 ,APAR的时序变化与冬小麦生...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 ,反演出大面积、从每日到每旬、每月不同时间分辩率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资料 ,在此基础上 ,以河南省高、中、低产县的冬小麦为例 ,深入探讨了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内A PAR的波动规律 ,结果表明 ,APAR的时序变化与冬小麦生育节律有着很好的响应关系 ,并最终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形成。图 3,参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时序变化 作物产量 冬小麦 生育节律 响应关系 光合有效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和大豆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与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飞 张柏 +3 位作者 宋开山 王宗明 刘焕军 杜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46-2052,共7页
基于东北典型黑土区的玉米和大豆的实测光谱反射率、光合有效辐射及叶面积数据,选取常用的9种植被指数,并根据光谱曲线特征和植被指数结构建立了两种新的植被指数,对其估算玉米和大豆冠层FPAR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植被指数... 基于东北典型黑土区的玉米和大豆的实测光谱反射率、光合有效辐射及叶面积数据,选取常用的9种植被指数,并根据光谱曲线特征和植被指数结构建立了两种新的植被指数,对其估算玉米和大豆冠层FPAR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植被指数与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FPAR)的关系因植被类型而异。以近、短波红外波段较以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计算植被指数的估算效果好。NDVI、RVI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计算的植被指数中估算FPAR效果较好,玉米估算模型R2分别为0.81和0.82,大豆估算模型R2均为0.81;NDSI、RSI在近、短波红外波段计算的植被指数中较好,玉米估算模型R2均为0.86,大豆估算模型R2均为0.84,优于NDVI和RVI。试验表明,利用近、短波红外波段估算FPAR是可行的;冠层含水量较土壤背景对FPAR影响更大;玉米和大豆冠层FPAR与叶面积指数(LAI)呈较好的对数关系,估算模型R2分别为0.75和0.70;但用植被指数估算FPAR效果要优于用叶面积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 植被指数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整形模式桃树冠层光照特征及生产性能研究
20
作者 徐昊 王孟超 +4 位作者 李婷 张学英 王朋飞 陈海江 曹洪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为发掘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等优良生产性能的桃整形模式。本试验于2019和2020年,针对桃树主干形(2种株×行距模式:1 m×3 m、1 m×4 m)、挺身‘V’字形、‘Y’字形、四挺身形共5种整形模式开展冠层结构、光照特征及生产性能... 为发掘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等优良生产性能的桃整形模式。本试验于2019和2020年,针对桃树主干形(2种株×行距模式:1 m×3 m、1 m×4 m)、挺身‘V’字形、‘Y’字形、四挺身形共5种整形模式开展冠层结构、光照特征及生产性能(果实品质与产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主干形枝类组成均以长枝为主,而其他树形短枝占比较高;主干形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冠层截获辐射量,而‘Y’字形和四挺身形的2项参数相对较低,但其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量明显高于其他树形。生产性能分析表明:5种模式亩产量无显著差异,‘Y’字形和四挺身形果实品质相对较好。综上,本研究认为‘Y’字形和四挺身形具有较高的短枝比例和较好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量,整体生产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整形模式 光合有效辐射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