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农药防治甘蔗害虫的效果及对蔗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许树宁 陈引芝 +5 位作者 农定产 徐宏 梁高明 黄成丰 李志勇 李双喜 《甘蔗糖业》 2012年第2期24-27,共4页
在甘蔗分蘖期施放棵棵无损5%颗粒剂和呋喃丹3%颗粒剂,探讨这2种农药防治甘蔗害虫的效果及对蔗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甘蔗螟虫的防效,棵棵无损和呋喃丹不相上下;对甘蔗蓟马、绵蚜虫的防效,棵棵无损明显好于呋喃丹。对蔗茎产量和... 在甘蔗分蘖期施放棵棵无损5%颗粒剂和呋喃丹3%颗粒剂,探讨这2种农药防治甘蔗害虫的效果及对蔗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甘蔗螟虫的防效,棵棵无损和呋喃丹不相上下;对甘蔗蓟马、绵蚜虫的防效,棵棵无损明显好于呋喃丹。对蔗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棵棵无损比对照增产极显著,产量增长15.1%,效益增长13.7%;较呋喃丹增产显著,产量增长10.4%,效益增长12.0%。呋喃丹比对照略有增产,但效果达不到显著水平。棵棵无损除了对甘蔗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效而使产量损失减少外,由于该药剂在配方中添加了一种特有的高分子助剂,能促进甘蔗生长,显著地增加蔗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虫害 农药防效 蔗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纳米农药配方对抗性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肖高桥 《南方农业》 2023年第4期47-50,69,共5页
纳米农药可有效提高生物利用率及农药利用率,增强农药防效,为验证纳米农药水性制剂10%呋虫胺对抗性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绿色防控效果,2021年,在祁东县一季水稻直播田内,设7组药剂浓度处理,测定不同防治配方对抗性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的... 纳米农药可有效提高生物利用率及农药利用率,增强农药防效,为验证纳米农药水性制剂10%呋虫胺对抗性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绿色防控效果,2021年,在祁东县一季水稻直播田内,设7组药剂浓度处理,测定不同防治配方对抗性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T4、T5、T6、T7防治抗性三代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较好;T2、T3、T5、T6、T7防治抗性二代二化螟的效果较好,同时,田间观察均未见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生长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未见药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农药防效 10%呋虫胺 水稻 虫害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使用防效不佳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宜贵 张新贵 +1 位作者 沈井东 沈丽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2期132-133,共2页
论述了农药使用防效不佳的10种原因和提高农药使用防效的5条对策。
关键词 农药防效不佳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冬季封园对茶橙瘿螨和假眼小绿叶蝉控害效果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周铁锋 叶恭银 +2 位作者 余秋珠 石春华 余继忠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892-894,共3页
2009年冬用45%晶体石硫合剂、99%绿颖矿物油、30%机油.石硫微乳剂等3种药剂对茶园进行封园,在药后至2010年春茶后对茶橙瘿螨和假眼小绿叶蝉的虫口数进行调查,并统计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封园药剂中45%晶体石硫合剂和99%绿颖矿物油对... 2009年冬用45%晶体石硫合剂、99%绿颖矿物油、30%机油.石硫微乳剂等3种药剂对茶园进行封园,在药后至2010年春茶后对茶橙瘿螨和假眼小绿叶蝉的虫口数进行调查,并统计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封园药剂中45%晶体石硫合剂和99%绿颖矿物油对茶橙瘿螨的控害效果较好,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害效果则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园 茶橙瘿螨 假眼小绿叶蝉 农药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棵棵无损5%颗粒剂在宿根蔗药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树宁 陈引芝 +4 位作者 农定产 徐宏 梁高明 黄成丰 何为中 《中国糖料》 2010年第1期32-34,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棵棵无损5%颗粒剂对甘蔗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效和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施1次该药对螟虫的防效是49.1%,绵蚜虫40.0%~97.7%,蓟马42.1%~62.5%;比CK增产10.1%,差异显著性达5%水平,效益增长8.6%。施两次药对螟虫的防效是51.4%,... 试验结果表明,棵棵无损5%颗粒剂对甘蔗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效和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施1次该药对螟虫的防效是49.1%,绵蚜虫40.0%~97.7%,蓟马42.1%~62.5%;比CK增产10.1%,差异显著性达5%水平,效益增长8.6%。施两次药对螟虫的防效是51.4%,绵蚜虫80%~100%,蓟马45.6%~50.5%;比CK增产14.4%,差异显著性达1%水平,效益增长11.5%。与标准药剂呋喃丹3%颗粒剂相比,不管是施1次药还是两次药对螟虫的防效都差不多,对绵蚜虫和蓟马的防效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对蔗茎产量施两次药较高,施1次药稍低,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虫害 农药防效 蔗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马铃薯疮痂病菌的鉴定与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艳群 王晓燕 +5 位作者 冯新军 石芸 石勇 张小兵 梅成芳 梅蕊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67-71,共5页
为有效防控马铃薯疮痂病,在陕西省榆林市开展了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研究。采用形态学鉴定、基因测序和致病力测定进行了基础研究,同时开展了大田药剂防效试验和品种抗性比较。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产区的疮痂病菌主要为欧洲疮痂链霉菌(S... 为有效防控马铃薯疮痂病,在陕西省榆林市开展了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研究。采用形态学鉴定、基因测序和致病力测定进行了基础研究,同时开展了大田药剂防效试验和品种抗性比较。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产区的疮痂病菌主要为欧洲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europaeiscabiei),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和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这3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好,分别是63.6%、56.65%和55.09%;其次是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处理和0.05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水剂,防效分别是50.30%和48.38%,防效较差的是12%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和20%噻唑锌悬浮剂,分别是23.54%和12.12%。陇薯7号和北茂8号对马铃薯疮痂病中抗,希森6号、秦薯119、沃土5号、冀张薯12、高原5号和V7均为感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菌种鉴定 农药田间 品种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双斑长足跗萤叶甲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俊文 杨振安 +1 位作者 文耀东 王永林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65-66,70,共3页
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在玉米双斑长足跗萤叶甲危害盛期,即7月下旬到8月上旬,施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浓度1 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对双斑长足跗萤叶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87.8%和82%,对玉米安全性... 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在玉米双斑长足跗萤叶甲危害盛期,即7月下旬到8月上旬,施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浓度1 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对双斑长足跗萤叶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87.8%和82%,对玉米安全性好,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足跗萤叶甲 农药防效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