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7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次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及其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东维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6,共6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7年至1962年、1963年至1966年、1991年至1992年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三次活动的历史背景、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工作方法和取得的效果各不相... 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7年至1962年、1963年至1966年、1991年至1992年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三次活动的历史背景、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工作方法和取得的效果各不相同,给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启示——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易新涛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81,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构建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的同时,广泛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然选择。根据农民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构建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的同时,广泛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然选择。根据农民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以阶级意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为当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切实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党的奋斗目标,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认知认同,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带头人的历史变迁——以河南省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郭晓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3-101,共9页
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带头人是历史所成就,也是历史所需求。比较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农村建设带头人,其成分构成和思想性格,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表现着社会的特征;其作用体现在发展经济、生产竞赛,互助合作、建设集体,脱贫致富、创建文明,到全... 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带头人是历史所成就,也是历史所需求。比较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农村建设带头人,其成分构成和思想性格,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表现着社会的特征;其作用体现在发展经济、生产竞赛,互助合作、建设集体,脱贫致富、创建文明,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同层面;其产生和形成经历了由发现、扶持到树立、培养,由激情到理智,最终形成长效机制的完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主义建设 带头人 历史变迁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文忠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前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文忠我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搞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的宏伟蓝图,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文忠我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搞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的宏伟蓝图,意义十分重大。近期,笔者深入农村搞调查研究,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村委会 农民 村党支部 物质文明建设 腐败现象 反腐败斗争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方法的调查
5
作者 张振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5-57,共3页
1991年8月中旬,武汉市、区县选派4700多名干部,深入到45个乡镇(场)的819个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社教取得成效采用了一些什么方法?农民对这些方法的态度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武汉的黄陂、新洲、汉阳、武昌等... 1991年8月中旬,武汉市、区县选派4700多名干部,深入到45个乡镇(场)的819个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社教取得成效采用了一些什么方法?农民对这些方法的态度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武汉的黄陂、新洲、汉阳、武昌等县区进行了调查,直接听取农民的反映,并召开了部分社教队员的座谈会。本文据调查的情况,仅就社教的方法问题作如下思考: 一、新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 汉阳 分层施教 引导农民 新洲 武昌 党的政策 教工 村史 文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6
作者 张铭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6-57,80,共3页
在农村普遍,深入、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农民群众关系的重要措施,是农村工作的根本性建设。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将农村... 在农村普遍,深入、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农民群众关系的重要措施,是农村工作的根本性建设。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将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教”与“导”的关系搞好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必须把正面灌输作为中心环节,采取面对面宣讲的形式,对干部群众进行系统的教育。通过教育加深农民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感情,并促进其在理性上的提高。否则,离开“教”,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就无从谈起。社教重在“教”,但也不能只抓“教”,而忽视“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教育 农村社会主义 根本性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基层组织 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觉悟 经济发展 效益观念 有益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家庭与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关系
7
作者 周永生 雷国珍 《湖湘论坛》 1990年第4期49-52,共4页
作为省委驻浏阳县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队的成员,我们参加了浏阳县葛家乡,青草乡、枨冲乡、大瑶乡和金刚乡等五乡七村及两个乡镇企业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在宣传发动、系统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作为省委驻浏阳县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队的成员,我们参加了浏阳县葛家乡,青草乡、枨冲乡、大瑶乡和金刚乡等五乡七村及两个乡镇企业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在宣传发动、系统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与农村家庭关系密切,必须使教育入户到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与农村家庭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教育 农村社会主义 教育工作 家庭收入 七村 浏阳县 集体主义思想 道德风尚 文化素质 社会丑恶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指针
8
作者 章民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5,共5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建国三十五年的历史,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变为现实,并不断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历史。我国三十五年的建设成就和历史经验,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三十五年的光辉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建国三十五年的历史,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变为现实,并不断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历史。我国三十五年的建设成就和历史经验,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三十五年的光辉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巨变,是极其伟大而深刻的。本文仅就农村的社会主义发展作一些论述。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以农立国,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主义道路 家庭承包责任制 农民富裕 农村经济 我国农村 新形势 小农经济 农业产值 国民经济 农业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刚性控制
9
作者 文锦菊 《湖湘论坛》 1997年第6期73-73,共1页
强化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刚性控制文锦菊农村社会控制是指农村社会利用政府和群众自身的力量,使农村人们服从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从而协调农村社会各个部分,协调农村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保持农村经济社会... 强化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刚性控制文锦菊农村社会控制是指农村社会利用政府和群众自身的力量,使农村人们服从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从而协调农村社会各个部分,协调农村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保持农村经济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发展的过程。这是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社会组织 农村社会控制 犯罪行为 思想控制 经济控制 刚性 越轨行为 基层政权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农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红举 《河南农业》 2011年第8期56-56,共1页
一、我国农村法制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一)涉农法律法规自身存在缺陷农村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阻碍农村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涉农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许多农业工作领域出现无法可依现象;很多法律法规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市... 一、我国农村法制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一)涉农法律法规自身存在缺陷农村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阻碍农村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涉农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许多农业工作领域出现无法可依现象;很多法律法规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业基本法律(如《农业法》、《村委会组织法》)的配套法规、规章不健全,且可操作性差;农民的应有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如劳动权益保护方面,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制建设 法律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工作 权益保护 经济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耀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灯塔——学习《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和按语
1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7年第3期56-59,共4页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和按语,是继《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之后,进一步阐明我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光辉文献。毛主席的这两篇著作,记录了我国五亿农民冲破刘少奇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阻挠,在社...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和按语,是继《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之后,进一步阐明我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光辉文献。毛主席的这两篇著作,记录了我国五亿农民冲破刘少奇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阻挠,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英雄业绩,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丰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 社会主义道路 按语 序言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学习 灯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共9页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一些指责、批判甚至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这些观点所反映的问题,恰恰是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生动实践。毛泽东简明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农村的状况,指出把农民组织起走农业...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一些指责、批判甚至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这些观点所反映的问题,恰恰是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生动实践。毛泽东简明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农村的状况,指出把农民组织起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毛泽东还积极发现和培养人才,从而成功地开拓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农村 农村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华甫 张凤荣 +3 位作者 王茹 宋伟 孟媛 李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就是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q...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就是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土地整理则是以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和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改善为目的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二者在目标、内容等方面所具有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土地整理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楔入点和重要工作平台。文章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背景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新农村建设对于土地整理的新要求;并据此就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目标、原则、内容和模式选择等提出思路,为今后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农村 土地整理 目标 内容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凯辉 陈凤敏 +3 位作者 孙丽敏 胡景辉 冯改静 王越祥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380-384,共5页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特征,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和石家庄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对石家庄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特征,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和石家庄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对石家庄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量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农村 指标体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和对策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斐 康松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85,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推进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对策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农村 社会主义农村 “三农”问题 “十一五”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颜齐 刘宏曼 +1 位作者 李丹 郭翔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32-39,共8页
针对现有的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在客观性、相对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文章借鉴相关研究文献和实践研究成果,拟利用一整套评价指标筛选流程来构建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初步构造了一个含有46个指标的新农村预选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现有的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在客观性、相对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文章借鉴相关研究文献和实践研究成果,拟利用一整套评价指标筛选流程来构建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初步构造了一个含有46个指标的新农村预选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主观筛选方法(如专家筛选法)和客观筛选方法(如系统聚类、相关性分析)对评价体系进行筛选,最后利用指标鉴别力分析对筛选后的指标进行鉴别,最终得到了一个含有25个指标的新的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农村 评价指标 指标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探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周结友 裴立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11,共5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了求解跨世纪的“三农”难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运用文献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路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描述,从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及文件的层面,为全民健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了求解跨世纪的“三农”难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运用文献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路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描述,从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及文件的层面,为全民健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社会学、经济学的视野下,采用理论分析方法,联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阐释了全民健身在促进农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社会主义农村 建设 农民 发展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岭 骆云中 +2 位作者 谢德体 刘秀华 金晓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821-3823,共3页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国人均GDP超过了1 200美元。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别不断扩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国人均GDP超过了1 200美元。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别不断扩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要有科学的规划以及严格的制度作保障,严防新农村的建设流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农村 经济 “三农”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山东省农村体育发展战略 被引量:22
19
作者 于军 姜玉泽 杨永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26,共5页
以"山东省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社会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对山东省农村体育发展战略进行探讨,旨在为促进山东省农村体育的... 以"山东省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社会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对山东省农村体育发展战略进行探讨,旨在为促进山东省农村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影响因素 社会主义农村 山东省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恒勇 王继文 +1 位作者 苏晓萍 王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707-8709,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目的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对传统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科技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目的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对传统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科技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杠杆和重要举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推动 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