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杨延申 郭婷婷 +1 位作者 郭泉 张立中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36-39,共4页
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CLES),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分析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 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CLES),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分析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感知强度在非农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13.68%,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 非农职业教育培训 政策感知 有序PROBIT模型 中介效应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组态效应——基于秦岭国家公园周边农村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凤 路思祺 郭家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40,共10页
秦岭被誉为中国的中央水塔,以秦岭国家公园为抓手旨在保护秦岭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农户是当地生态环境的亲密接触者,该区域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到水源地土壤和水体质量,对守住秦岭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以及践行“一江清水送京... 秦岭被誉为中国的中央水塔,以秦岭国家公园为抓手旨在保护秦岭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农户是当地生态环境的亲密接触者,该区域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到水源地土壤和水体质量,对守住秦岭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以及践行“一江清水送京津”生态理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解释框架,利用秦岭地区1431个农户访谈案例,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试图探索多种因素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联合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1)环保态度、社会信任和感知行为控制条件“多重并发”形成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多样化组态形式,高水平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可归为“感知拉动+信任驱动”“社会信任拉动”和“态度拉动+感知驱动”三类路径;(2)人际信任和污染感知程度是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重要牵引力,而环保态度是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重要内部驱动力;(3)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感知程度和制度信任均能有效弱化分类认知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 秦岭国家公园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沿岸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行为机理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家伟 韩娜 廖丽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9,I0015,共8页
基于黄河中下游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沿黄6村203户微观调查,从行为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农户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意愿与影响因素,并测度各影响因素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作用水平.研究表明:(1)农户参... 基于黄河中下游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沿黄6村203户微观调查,从行为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农户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意愿与影响因素,并测度各影响因素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作用水平.研究表明:(1)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程度较低,致使农户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意愿不强.(2)农户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公共宣传和情景因素均对分类意愿有着正向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分类态度的影响程度最高而公共宣传的影响程度最低.(3)农户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意愿显著影响垃圾分类行为,公共宣传、环境认知与情境因素间接影响垃圾分类行为,且存在中介效应;而公共宣传、环境认知和情境因素对垃圾分类行为没有作用,个体特征中仅有家庭年收入对垃圾分类行为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农户行为 乡村治理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双路径驱动与情境因素调节效应 被引量:8
4
作者 林影倩 庞明礼 陆帅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205,共12页
培养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对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沙市7个样本行政单元(区、县)20个社区1028份实地调研的居民数据,构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探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发生机制和行为转... 培养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对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沙市7个样本行政单元(区、县)20个社区1028份实地调研的居民数据,构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探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发生机制和行为转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从影响机制来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自主性驱动和习惯性驱动双路径驱动的行为过程,且习惯性驱动起主导作用,自主性驱动存在“态度→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主观规范→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以及“感知行为控制→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三条作用路径。从情境变量的调节效用来看,人口统计特征、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对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向行为转化、习惯向行为转化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生活垃圾分类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因素 行为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卢因行为模型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瑛 李世平 谢凯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6-190,204,共6页
垃圾分类处理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源头,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论文基于陕、甘、冀三省598份农户调查数据,依托卢因行为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境认知、... 垃圾分类处理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源头,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论文基于陕、甘、冀三省598份农户调查数据,依托卢因行为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境认知、环境技能、经济激励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的影响程度最为强烈,行为便利性的影响程度较小。据此提出:地方政府应加大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环境认知及技能,并有效利用激励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垃圾分类设施配备,为农户实施分类处理行为提供便利,进而推进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分类处理行为 农户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书赫 王成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8-193,199,共7页
农户参与意向不高、有意向没行为现象是快速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中的主要障碍。论文通过引入门槛效应、漏斗效应、异质性和两类特殊外部因素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拓展,构建出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决策模型。研究认为:意... 农户参与意向不高、有意向没行为现象是快速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中的主要障碍。论文通过引入门槛效应、漏斗效应、异质性和两类特殊外部因素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拓展,构建出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决策模型。研究认为:意向与行为并不具有天然一致性,两者之间存在有门槛效应及漏斗效应,使得一部分参与意向并未转化为参与行为;知觉控制因子是农户参与行为实际控制条件的代理变量,但它只等价于可从主观衡量的那部分实际控制条件,并未包括隐性外部因素和突发性外部因素;异质性同样是引起参与意向与行为背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生活垃圾分类 参与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视角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昭苏县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阿衣包塔.塞尔克 高雅 杨立敏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39-43,共5页
本文以新疆昭苏县农户为例,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在统计描述基础上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研究了个人特征、个人态度意识、生活垃圾治理公共服务三方面共15个自变量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个人态度意识、生活垃圾治... 本文以新疆昭苏县农户为例,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在统计描述基础上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研究了个人特征、个人态度意识、生活垃圾治理公共服务三方面共15个自变量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个人态度意识、生活垃圾治理公共服务影响显著。鉴于此,为新疆农户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提供了政策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分类行为 影响因素 新疆昭苏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 被引量:229
8
作者 陈绍军 李如春 马永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176,共9页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对破解"垃圾围城"困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应对国家能源短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宁波市6区2 036户社区居民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城...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对破解"垃圾围城"困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应对国家能源短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宁波市6区2 036户社区居民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及其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垃圾分类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愿意参与垃圾分类的比例(82.5%)明显高于实际参与垃圾分类行为的比例(13%),较高的分类意愿并不必然会产生较高的分类行为;其次,影响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的因素有差别,垃圾分类行为的实现取决于情境因素/便利性、认知和态度,垃圾分类意愿则主要受认知和态度、个体特征、推动措施的影响:第三,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有差别,垃圾分类行为受情境因素/便利性影响较大,垃圾分类意愿受个体特征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认知和态度对分类意愿和行为都具有重要影响;垃圾分类试点的成效对分类行为影响更大,分类意愿影响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本丈提出促进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一些建议:首先,垃圾分类设施的便利性是阻碍垃圾分类的首因,必须加快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其次,通过加强居民分类知识普及和垃圾分类责任感/价值观培养,促进垃圾分类意愿;第三,通过建立垃圾分类行为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的关联机制,合并垃圾分类的内在过程和外部条件,共同促进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形成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分类 分类意愿 分类行为 悖离 情境因素 个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融合对北京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廖茂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26,共9页
当今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调速提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特殊历史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深刻的社会转型。在人口流动频繁、城市空间重构与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分割客观存在的社会大背景下,研究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将有助于从新的视角增进对这一... 当今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调速提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特殊历史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深刻的社会转型。在人口流动频繁、城市空间重构与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分割客观存在的社会大背景下,研究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将有助于从新的视角增进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和把握。在新的历史时期,社区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场域,也成为其表达价值观、态度和采取相应行为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城市社区面临快速的转型和重构。传统的街坊和单位社区开始瓦解,商品房、保障房等新型社区大量涌现,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同时也带来了社区同质化、基层社会管理缺位、邻里关系淡薄、社区感丧失等问题。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活动多以社区为单位,触及每位居民的私人生活方式,因此,社区融合程度将不可避免地对其产生影响。本文采用计划行为理论(TBP)作为分析框架,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视角探讨了社区融合如何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研究发现:社区融合程度可以从社区认同、社区参与和社区支持三个维度来考察,而社区融合的程度则通过信任态度、环境责任感、垃圾分类效能感为完全中介对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产生影响。同时,这三个中介变量与垃圾分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受到该社区垃圾分类设施与服务体系完善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整合了多个学科领域对垃圾分类行为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垃圾分类行为的前因研究,有助于推动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机制的整体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区融合 生活垃圾分类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信任态度 环境责任感 垃圾分类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许骞骞 王成军 张书赫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31,共9页
为从农户参与角度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提升途径,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基于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187个村的调查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农户参与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 为从农户参与角度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提升途径,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基于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187个村的调查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农户参与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并从投入产出角度进一步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产生影响的途径。结果表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均值为0.58,整体处于相对低效水平。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和参与、参与垃圾分类村民间的监督行为等农户直接参与行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付费等间接参与行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直接和间接参与行为通过影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投入和产出来影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据此,提出当地政府应合理增加垃圾分类处理相关投入、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建立农户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激励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参与 农村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处理效率 DEA-TOBIT模型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入农户偏好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研究--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贾亚娟 赵敏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103,共13页
纳入农户偏好设计合理的分类模式是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评价分类治理农户社会福利变化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选择实验法,设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农户选择实验情境,利用Mixed Logit模型探究陕西农村生活垃圾... 纳入农户偏好设计合理的分类模式是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评价分类治理农户社会福利变化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选择实验法,设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农户选择实验情境,利用Mixed Logit模型探究陕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农户偏好,进一步通过补偿剩余的测算评估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农户社会福利变化以及分类治理成本。结果表明:农户对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具有较强偏好,而且对宣传培训、清洁工上门收集垃圾频次以及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水平具有显著偏好;农村生活分类治理可以显著改善农户的社会福利,平均每户的福利增量为22.0331元/月;在农户偏好的生活垃圾分类最优模式中,为改善自身福利获取收益,农户愿意支付的金额可以弥补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一部分成本;另外,年龄、受教育程度、环境关心以及社会资本中网络、信任、规范显著影响农户参与分类治理的偏好。据此建议,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需要根据农户偏好设计合理的分类模式以提升农户社会福利,可借助农户环境关心水平的提升、村庄社会资本环境的优化、年轻人思想教育的强化等措施来保障分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偏好 农村生活垃圾 分类治理 社会福利 选择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基于选择实验法的阳光堆肥房农户合作偏好 被引量:8
12
作者 贾亚娟 赵敏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117,共10页
基于农户偏好设计合理的阳光堆肥房合作模式是促进农户参与合作的关键,也是农村生活垃圾末端分类治理的重要保障。运用选择实验法设计了由参与合作户数、退出合作灵活性、距离、技术支持及政府补贴5个属性构成的阳光堆肥房农户合作实验... 基于农户偏好设计合理的阳光堆肥房合作模式是促进农户参与合作的关键,也是农村生活垃圾末端分类治理的重要保障。运用选择实验法设计了由参与合作户数、退出合作灵活性、距离、技术支持及政府补贴5个属性构成的阳光堆肥房农户合作实验情境,结合陕西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通过RPL模型估计了反映农户偏好的合作模式。结果表明:①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提升阳光堆肥房的农户合作意愿。②农户偏好于参与合作户数较多、合作灵活性较高、距离村子较近以及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的阳光堆肥房合作模式。③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具有村干部或党员身份、环境关心水平高、社会网络广、社会信任以及社会规范程度高的农户参与阳光堆肥房的合作意愿更强。据此建议: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适当的政府补贴调动农户参与环保公共物品合作供给的积极性。充分考虑农户诉求及偏好,设计合理的农村环保公共物品的农户合作模式。积极鼓励村干部、党员以及文化程度高的年轻骨干带头示范,发挥他们的榜样先锋作用及层级带动效应。依托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墙体板报等宣传手段提高农户环境关心水平,进而提升农户环保事业的合作意愿。借助农村信息交流渠道增强农户交往频率,利用基层组织强化村庄行为规范及道德准则,提升农户之间的信任程度,从而促进农户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推动农村环保公共物品的合作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合作偏好 阳光堆肥房 选择实验 生活垃圾 分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制度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贾亚娟 叶凌云 赵敏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9-205,共7页
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关键,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点,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主体作用,可以提高生活垃圾治理的效率与效果,从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陕西省863名农村居民为... 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关键,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点,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主体作用,可以提高生活垃圾治理的效率与效果,从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陕西省863名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从村庄制度视角出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研究框架,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村庄制度对农村居民的主观规范和治理态度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并且进一步显著提升其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意愿及行为;主观规范、分类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分类意愿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另外,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受到村庄制度与亲戚朋友等周围人行为的影响,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村庄制度越完善,周围人参与分类的积极性越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随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制度 农村居民 生活垃圾 分类治理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中的行为与意愿:影响因素与悖离逻辑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宇 孙枭坤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58,共11页
垃圾分类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成效取决于居民的行为选择。然而居民在垃圾分类实践中呈现出“强意愿、弱行为”的悖离特点,众多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并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基于深度访谈资料,采用扎根... 垃圾分类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成效取决于居民的行为选择。然而居民在垃圾分类实践中呈现出“强意愿、弱行为”的悖离特点,众多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并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基于深度访谈资料,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究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与悖离逻辑可发现:影响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与意愿的主导因素有个体认知、压力感知、行为控制、资源情境与政策效能感,但二者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是个体认知、压力感知和行为控制多种因素复合驱动的结果,其中,行为控制的双重效应是“内力驱动型”与“外力驱动型”垃圾分类行为产生的核心要素;垃圾分类意愿虽是垃圾分类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但资源情境、政策效能感调节了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是导致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与垃圾分类意愿悖离的根源。为此,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内驱动力,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和调整外驱动力的干预机制,弥合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与意愿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分类 行为与意愿悖离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以张家港市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佳乐 费凡 温宗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946-4953,共8页
为识别中小城市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决策机制,本文构建了中小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决策模型,并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拟合与修正,分析了主客观因素对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并与大城市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张家... 为识别中小城市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决策机制,本文构建了中小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决策模型,并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拟合与修正,分析了主客观因素对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并与大城市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张家港市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5%,高于一、二线大城市.对于张家港市居民而言,“行为意愿”是影响其分类行为最显著的因素,其次是“环保意识”和“社会影响”;“经济回报”和“法规影响”的显著性较低,尚未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分类知识掌握程度”和“时间花费”的影响不显著.总体来看,主观意识(敏感性系数:0.629)仍是影响中小城市居民分类行为的主导因素,但在强制垃圾分类背景下,随着分类设施的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的颁布和社区管制加强,其影响作用趋于减弱,而客观环境对应的显著观测变量更多,对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逐渐增强,将是政府制定管理政策的有效发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分类 环境行为 城市居民 结构方程模型 中小城市 张家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和治理:国内研究述评及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鹏 薛立强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9期274-280,共7页
城市社区垃圾分类作为垃圾治理的源头之一,是破解“垃圾围城”难题的必要之举,也是美丽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基于此,梳理了1996-2022年的国内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学界围绕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行为、问题归因、治... 城市社区垃圾分类作为垃圾治理的源头之一,是破解“垃圾围城”难题的必要之举,也是美丽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基于此,梳理了1996-2022年的国内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学界围绕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行为、问题归因、治理路径、以及相关理论等主题,形成了一批颇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从公共性治理视角、研究方法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阐述不足与反思,结合聚焦公共治理视角,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强调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与融合与构建常态化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4个层面给予后续研究建议,以期推动国内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研究进程和理论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行为 社区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