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GVG线采样技术提取农作物种植面积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蒋雪中 赵 锐 +2 位作者 李强子 吴炳方 何隆华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3,共6页
GVG(GIS&Video&GPS)线采样系统提出以线状样区代替以往成数抽样中的点样区与面积样区概念,通过统计线状样区内作物种植面积成数来反映区域总体农作物种植面积成数。通过 GVG实地采样,将其结果与解译遥感影像提取的作物种植面积... GVG(GIS&Video&GPS)线采样系统提出以线状样区代替以往成数抽样中的点样区与面积样区概念,通过统计线状样区内作物种植面积成数来反映区域总体农作物种植面积成数。通过 GVG实地采样,将其结果与解译遥感影像提取的作物种植面积成数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GVG线采样方式精确度较高,其采样系统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VG线采样 农作物 种植面积 信息提取 遥感 线状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影像的济宁市春季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监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巫明焱 董光 +3 位作者 税丽 胡大川 程武学 范曙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9-569,共11页
准确快速获取小春作物的播种面积、空间分布及年际时空变化信息,可为农业部门制定政策、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依据。利用多期Landsat 8影像,综合不同作物的光谱特征、纹理、NDVI值等信息,分别建立多时相小春作物提取模型,获取济宁市小麦和... 准确快速获取小春作物的播种面积、空间分布及年际时空变化信息,可为农业部门制定政策、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依据。利用多期Landsat 8影像,综合不同作物的光谱特征、纹理、NDVI值等信息,分别建立多时相小春作物提取模型,获取济宁市小麦和大蒜的种植信息,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济宁市大蒜和小麦的种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小麦在农业生产上占据主导地位,空间分布广泛且较为稳定,种植重心偏移量较小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固定种植区的面积每年均稳定在3.2×10~5hm^2左右,2014-2017年,种植面积先增加后减少,但波动幅度较小;大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金乡县和鱼台县,受气象状况和市场影响,其种植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波动幅度较大,空间分布变化也较为明显,种植重心偏移现象突出。本研究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济宁市春季主要作物种植信息,可为农业部门掌握小春作物种植情况,制定农业政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大蒜 多光谱遥感 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福建闽侯丘陵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空间抽样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林芳芳 刘金福 +3 位作者 路春燕 朱建平 陈远丽 洪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8-684,共7页
以福建闽侯县作为研究区,采用传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空间抽样(空间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空间分层抽样)等方法对研究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样本抽选、总体推算及误差估计,结果表明:1 500 m×1 500 m格网... 以福建闽侯县作为研究区,采用传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空间抽样(空间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空间分层抽样)等方法对研究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样本抽选、总体推算及误差估计,结果表明:1 500 m×1 500 m格网为最优抽样单元尺寸,空间分层抽样方法的相对误差为3.86%,变异系数为6.03%,抽样成本为6.03,抽样效率高.与传统抽样方法相比,空间抽样方法显著减少样本容量,节约调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闽侯丘陵区 农作物种植面积 空间抽样方法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信息提取分析
4
作者 韦春月 欧阳义 《花卉》 2023年第6期181-183,共3页
农作物种植面积是我国最为基础的农业情报数据,也是我国粮食安全最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借助遥感信息技术对其种植面积进行信息提取,是我国当前对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信息提取的主要方法。因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为例,对农... 农作物种植面积是我国最为基础的农业情报数据,也是我国粮食安全最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借助遥感信息技术对其种植面积进行信息提取,是我国当前对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信息提取的主要方法。因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为例,对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信息提取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对其临桂区区域概况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技术路线进行简析,最后对其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信息提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植面积 遥感信息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IRS-P6卫星AWiFS影像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方法 被引量:26
5
作者 韩立建 潘耀忠 +4 位作者 贾斌 朱秀芳 刘旭拢 王双 张锦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7-143,F0002,共8页
水稻是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准确的获得水稻种植面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IRS-P 6卫星数据产品是近年来中等分辨率数据中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数据源之一,但是它在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方面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选取中国典型水稻种植区... 水稻是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准确的获得水稻种植面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IRS-P 6卫星数据产品是近年来中等分辨率数据中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数据源之一,但是它在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方面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选取中国典型水稻种植区安徽省怀远县作为试验区,利用2005年6月24日和9月9日的两个水稻典型物候期的IRS-P 6卫星AW iFS数据对水稻种植面积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两期水稻提取结果进行分区提取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水稻种植面积。经过与IRS-P 6高分辨率L ISS-3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量结果总体像元精度为88.58%,区域总量一致性为97.63%,略低于高分辨率识别结果。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利用多时相的IRS-P 6卫星AW iFS数据分别分类后结果,进行分区提取的方法可以较精确的提取水稻的种植面积;2)水稻种植面积同样可以利用乳熟期的IRS-P 6卫星AW iFS单期影像较准确的获得;3)IRS-P 6卫星影像数据在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应用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面积提取 IRS—P6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源时序遥感数据提取大范围水稻种植面积 被引量:54
6
作者 邬明权 王长耀 牛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0-244,共5页
为避免大范围作物面积提取中的分区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用时序MODIS日反射率产品(MOD09GA)和HJ-1CCD数据的大范围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方法。利用样区多时相高分辨率HJ-1CCD数据,进行高分辨率水稻制图,获取水稻移栽期和生长期的特征。再... 为避免大范围作物面积提取中的分区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用时序MODIS日反射率产品(MOD09GA)和HJ-1CCD数据的大范围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方法。利用样区多时相高分辨率HJ-1CCD数据,进行高分辨率水稻制图,获取水稻移栽期和生长期的特征。再利用时序MODIS日反射率产品自动提取移栽期稻田水分信息和生长期生长信息,实现大范围的水稻种植面积测量。以江苏省为试验区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高精度的测量大范围的水稻种植面积,水稻提取精度为93.3%,Kappa系数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遥感 提取 种植面积 MODIS 地表水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 WFV影像的作物面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黄健熙 贾世灵 +1 位作者 武洪峰 苏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53-259,共7页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及时有效地获取黑龙江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对后续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五九七农场为例,利用2014年8月30日GF-1卫星16 m空间分辨率影像,通过计算不同特征波段,构建了多特征水稻、玉米种植区识...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及时有效地获取黑龙江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对后续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五九七农场为例,利用2014年8月30日GF-1卫星16 m空间分辨率影像,通过计算不同特征波段,构建了多特征水稻、玉米种植区识别方法。首先计算影像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并将原影像进行主成分变换,以此为基础建立包含多特征的数据集。然后利用不同地物类型之间在各特征波段的差异,基于CART算法构建决策树,分别提取研究区内的水稻和玉米。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分类的总体精度达到96.15%,Kappa系数为0.94。水稻的制图精度为98.41%,用户精度为97.64%;玉米的制图精度为95.38%,用户精度为97.89%。其中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较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分别提高了5.28%和0.08。所提研究方法可为其他地区农作物高分数据作物类型制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 卫星影像 农作物种植面积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主要农作物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8
作者 李鹏伟 刘义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11期59-60,共2页
以遥感数据为基础,基于ENVI/IDL与ArcGIS Engine一体化集成技术,进行黑龙江垦区主要农作物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系统主要分为系统设置、数据处理、种植面积提取、长势监测、灾害监测、产量预测等模块;该系统能够实现主要农作物遥... 以遥感数据为基础,基于ENVI/IDL与ArcGIS Engine一体化集成技术,进行黑龙江垦区主要农作物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系统主要分为系统设置、数据处理、种植面积提取、长势监测、灾害监测、产量预测等模块;该系统能够实现主要农作物遥感业务处理流程化,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产能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遥感 种植面积提取 长势监测 产量预测 黑龙江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华北平原农作物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红营 潘学鹏 +3 位作者 罗建美 罗仲朋 常春平 沈彦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99-1209,共11页
作物种植面积的多年时空变化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础,也是开展农业减灾、地下水保护的重要依据。为了解华北平原主要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的时空变化过程,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MODIS NDVI数据和TM/ETM遥感数据提取当地主要作物... 作物种植面积的多年时空变化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础,也是开展农业减灾、地下水保护的重要依据。为了解华北平原主要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的时空变化过程,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MODIS NDVI数据和TM/ETM遥感数据提取当地主要作物的种植面积,并分析了华北平原主要作物近年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MODIS NDVI数据和TM/ETM遥感数据提取当地主要作物的种植面积,提取精度较高,结果可靠;2冬小麦?夏玉米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前平原、山东省和河南省的引黄河灌区,单季玉米在河北平原北部分布最广,水稻集中分布于天津、河北唐山地区和黄河沿岸,蔬菜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林果分散分布于几个产果区和京津周边地区,棉花主要集中于华北平原中部地区。3华北平原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明显下降,经济作物(林果和蔬菜)则显著增加,其中林果、蔬菜和水稻的面积变化率较大,分别为56.45%、35.76%和23.16%,蔬菜和水稻的位置转移明显。4景观格局AWMPFD和SHEI指数值表明,河北平原以南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规模化程度提高,豫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豫北以北地区由于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区域作物种植多样化指数增加。该结果可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遥感提取 农作物 种植面积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EVI及物候差异免阈值提取黄淮海平原冬小麦面积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莎 张佳华 +1 位作者 白雲 姚凤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0-158,共9页
使用植被指数阈值法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时,通常需要根据区域间物候差异设置不同阈值。针对这一问题,该文以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区,使用农业气象站生育期观测数据和气象再分析资料,利用逐步进入法模拟冬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使用Savitzky-Gol... 使用植被指数阈值法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时,通常需要根据区域间物候差异设置不同阈值。针对这一问题,该文以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区,使用农业气象站生育期观测数据和气象再分析资料,利用逐步进入法模拟冬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使用Savitzky-Golay(S-G)滤波重构的MODIS EVI数据逐像元计算播种期至成熟期EVI的峰值频数并结合光谱突变法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模型。用统计数据验证提取结果表明:在市级尺度和县级尺度上R^2分别为0.91(RMSE 60.08×10~3 hm^2)和0.80(RMSE 8.97×10~3 hm^2)。该文改进的提取模型既考虑了区域间的物候差异,又避免了阈值设置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能较好地在大范围内应用于冬小麦面积快速提取,可为大范围内冬小麦监测及估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提取 黄淮海平原 物候差异 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普适性 MODIS E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举措强化测报建设 提升病虫监测防控水平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巍 《河南农业》 2018年第13期35-36,共2页
淮阳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拥有耕地面积10.43万hm^2,常年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大豆为主,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6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6.00万hm^2。近年来,由于受异常气候、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产品贸易增加等诸多因... 淮阳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拥有耕地面积10.43万hm^2,常年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大豆为主,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6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6.00万hm^2。近年来,由于受异常气候、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产品贸易增加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多,发生面积和成灾频率增大,给监测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从而也增加了病虫测报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测报工作 监测 强化 控水 生态环境变化 种植面积 多因素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香港全球农业监测系统国际会议(2010年9月29~30日)
12
《遥感信息》 CSCD 2010年第1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监测系统 国际会议 香港 生长状况 种植面积 农作物 粮食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作“天眼” 农业更智慧
13
作者 尹江勇 周玉琴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27期72-72,共1页
通过分析农作物遥感影像数据,可精准客观获取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布情况、农业灾害情况等,并可以预测作物产量,如同为农业生产装上了一双“科技眼”。在郑州举办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上,记者现场见证了... 通过分析农作物遥感影像数据,可精准客观获取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布情况、农业灾害情况等,并可以预测作物产量,如同为农业生产装上了一双“科技眼”。在郑州举办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上,记者现场见证了河南省农业遥感监测技术的“神奇”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灾害 农作物种植面积 遥感监测技术 河南省农业 导航与位置服务 作物产量 遥感影像数据 北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