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力指数系统的沙颍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潜力评价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曹昕鑫 刘丛丛 +5 位作者 陈航 宗宁 李玉成 郑刘根 顾雪元 王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0-175,共6页
基于GIS技术,利用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力指数系统(APPI)分析位于沙颍河流域的河南省西华县黄桥乡和西夏亭镇共46个行政村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力和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识别优先控制区和优先控制因子,确定污染负荷来源类型。结果表明,总体而言... 基于GIS技术,利用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力指数系统(APPI)分析位于沙颍河流域的河南省西华县黄桥乡和西夏亭镇共46个行政村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力和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识别优先控制区和优先控制因子,确定污染负荷来源类型。结果表明,总体而言,2010—2011年研究区主要污染因子为氮,主要污染源为农田养分流失,其次为畜禽养殖,分别占总污染负荷的52%和40%;大杨庄、张庄和前集是非点源污染发生的高风险区域和优先控制区域,APPI指数,单位面积氮、磷污染负荷和总污染负荷均位居所有行政村的前3位,畜禽养殖是造成这3个村污染较重的首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力指数系统(APPI) 沙颍河流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力指数系统(APPI)在太湖典型区域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徐海 王宁 +2 位作者 郭红岩 朱建国 王晓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9-1034,共6页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等辅助手段对容易发生非点源污染的地区进行识别,进而将有限的人财物投入到该地区,是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手段。在现场调查和收集农业环境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已建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的...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等辅助手段对容易发生非点源污染的地区进行识别,进而将有限的人财物投入到该地区,是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手段。在现场调查和收集农业环境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已建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的评价系统,研究了宜兴市大浦镇19个行政村的非点源污染的负荷情况。结果表明,方钱村、浦北村以及大浦村非点源污染指数(APPI)位居所有行政村的前3位,初步判定其为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同时参考现场调查结果并经计算,方钱村、浦北村和大浦村的平均污染负荷量也为所有行政村的前3位,和预测结果相一致。大浦镇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分配情况分别为:农田氮磷排放总量约为198.3t·a-1,家禽氮磷排放总量约为35.6t·a-1,居民氮磷排放总量约为102.8t·a-1,总排放量约为336.7t·a-1。在3种污染类型中,污染发生潜力较大的方钱村及大浦村,家禽的氮磷排放均占有较大比例,说明家禽的散养是造成其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农业非点源污染 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力指数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14
3
作者 郭鸿鹏 朱静雅 杨印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0-295,共6页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水平的提高,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成为全球环境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而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其中覆盖面最广、隐蔽性最强、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类别,自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该文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特征,分析...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水平的提高,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成为全球环境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而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其中覆盖面最广、隐蔽性最强、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类别,自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该文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特征,分析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扩散的方式,总结了导致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以技术防治为切入点,对现阶段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提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在化肥等农业生产投入品的新品研发、农业非点源污染情况的实时监控及预警系统的构建、以及可操作性强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等方面对未来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技术防治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防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入库模拟 被引量:13
4
作者 汤洁 杨巍 +2 位作者 李昭阳 卞建民 刘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62-1468,1476,共8页
利用输出系数法和SWAT模型,对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ANSP)进行了入库模拟研究,并用2006—2009年的水文和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汇水区年均输入到水库的泥沙量、总氮和总磷负荷分别为82.65×1... 利用输出系数法和SWAT模型,对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ANSP)进行了入库模拟研究,并用2006—2009年的水文和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汇水区年均输入到水库的泥沙量、总氮和总磷负荷分别为82.65×103 t、1 873.49t和81.97t;月入库泥沙量、总氮和总磷负荷与径流量有着较强的相关性,ANSP的产生和迁移受降水、径流过程影响很大,每年7、8月份的氮、磷和泥沙流失量达到年内最大值,分别占全年流失总量的42.64%、44.42%和67.91%。水库汇水区各流域对水库氮、磷污染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浑河流域(清原段)、苏子河流域、社河流域和水库周边小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伙房水库 SWAT模型 农业非点源污染 泥沙 总氮 总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河上游大苏河乡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现状评价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倩 马建 +3 位作者 问青春 鲁彩艳 陈欣 史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针对我国北方农村中小流域缺乏实地水文监测数据的现状,借助实地调查与农村统计年鉴,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浑河上游地区大苏河乡10个行政村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值;在验证实地监测数据与污染负荷值间相关性的同时,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各... 针对我国北方农村中小流域缺乏实地水文监测数据的现状,借助实地调查与农村统计年鉴,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浑河上游地区大苏河乡10个行政村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值;在验证实地监测数据与污染负荷值间相关性的同时,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各个污染源作评价,得到同一尺度上具有可比性的等标污染负荷值;利用聚类分析将这10个行政村划分为4类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类型,分析其污染负荷特点。污染源评价结果显示,大苏河村生活污染和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均最大,小苏河村农田化肥污染源负荷量最大。由聚类分析可知,所划分4个类别等标污染负荷平均值分别为51.05、95.80、236.41、185.69m3,表明不同区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相对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法 等标污染负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曹文志 洪华生 +3 位作者 岳世平 张玉珍 张祖麟 张逸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58-663,共6页
农业化学物质和侵蚀引起的泥沙物质迁移、归宿的模拟涉及污染物在空气、水、土壤等多介质、多相物质中的迁移、转化等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重点分析了 GIS在非点源污染模拟中的应用途径以及流域水文参数提取等方面的应用 。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参数分布式模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7
作者 张玉斌 郑粉莉 武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详细介绍了近20年来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包括污染物迁移过程、影响因素、预报模型以及防治措施等;提出了我国开展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重点,包括侵蚀过... 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详细介绍了近20年来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包括污染物迁移过程、影响因素、预报模型以及防治措施等;提出了我国开展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重点,包括侵蚀过程对非点源污染物运移和水质的影响,污染物运移的预测预报模型,全国统一的不同污染物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农业非点源污染 迁移过程 影响因素 预报模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标污染法”在山东省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8
作者 高新昊 江丽华 +3 位作者 李晓林 刘兆辉 徐钰 魏建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综合评价不同污染源对水环境的影响是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也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源头预防的重要依据。采用"等标污染法"计算了2007年山东省化肥、畜禽粪便、生活排污3种污染源中总氮、总磷2种污染物的流失量,以及全省17个... 综合评价不同污染源对水环境的影响是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也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源头预防的重要依据。采用"等标污染法"计算了2007年山东省化肥、畜禽粪便、生活排污3种污染源中总氮、总磷2种污染物的流失量,以及全省17个地市3种污染源中2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与等标污染指数。结果表明:全省总氮流失量以化肥贡献率最高,而总磷流失量以畜禽粪便所占比例最大,畜禽粪便、化肥、生活排污3种污染源中营养元素流失量分别占总流失量的49.3%、42.6%、8.1%;山东省总氮等标污染负荷略高于总磷,不同地市间差异较大,化肥与畜禽粪便以潍坊市最高,而临沂市生活排污等标污染负荷最大,2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均以潍坊市最高;3种污染源中以畜禽粪便对山东省水环境的影响强度最大,生活排污、化肥、畜禽粪便的等标污染负荷比例为1:4:7;受等标污染负荷与水环境总量的共同影响,山东省不同地市间等标污染指数差异明显,等标污染指数以德州市最高,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在威胁最大,其次为聊城、菏泽、滨州、泰安。应针对各区域不同的重点污染源进行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降低其对水资源污染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污染 等标污染 等标污染负荷 等标污染指数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汤洁 刘畅 +2 位作者 杨巍 李昭阳 吴佳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47-1253,共7页
应用SWAT模型对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模拟,利用2006-2009年的水文和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泥沙坡面产量为15.40×104t,属于微度侵蚀,其中耕地的土壤侵蚀模数最高,为475.84... 应用SWAT模型对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模拟,利用2006-2009年的水文和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泥沙坡面产量为15.40×104t,属于微度侵蚀,其中耕地的土壤侵蚀模数最高,为475.84 t/(km2.a),疏林地次之,灌林地、有林地的土壤侵蚀模数较小;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氮、磷产生量分别为1 248.83 t和102.88 t;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的产生量差异较大,耕地远远高于林地等其他类型。总体上,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产生量浑河流域高于苏子河流域,社河流域最小,且河流上游地区高于下游。研究结果揭示了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性,可以为水土保持和非点源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伙房水库汇水区 SWAT模型 农业非点源污染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现状评价——以大苏河地区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孟凡祥 赵倩 +2 位作者 马建 陈欣 史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145-150,共6页
通过对辽宁省清原县大苏河乡2002—2007五年间农业非点源污染基础资料的调查,对大苏河乡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以及现状进行评价。首先利用输出系数法得出构成大苏河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各个村落的贡献大小,运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可... 通过对辽宁省清原县大苏河乡2002—2007五年间农业非点源污染基础资料的调查,对大苏河乡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以及现状进行评价。首先利用输出系数法得出构成大苏河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各个村落的贡献大小,运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可知,根据污染负荷的程度不同,大苏河乡的10个自然村共分为三类,其中以大苏河村和南天门村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最为严重;又根据等标污负荷法,得出浑河水系的大苏河段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各污染源的贡献率,且从大到小依次是:畜禽养殖、农田化肥、人类生活。从而为大苏河地区制定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的措施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苏河 农业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法 聚类分析 等标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源区识别: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法 被引量:57
11
作者 周慧平 高超 朱晓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368-3374,共7页
非点源污染的控制难度大、成本高,必须首先识别流域内的关键源区。对国内外应用的关键源区识别方法从指标筛选、指标体系建立到关键源识别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评述,以促进该方法在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关键源区 P指数 流失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清单分析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勤芳 段华平 +2 位作者 赵建波 朱琳 卞新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4-109,共6页
进行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识别出污染关键源区,可以提高非点源污染控制成效。通过清单分析定量核算农业非点源污染物(COD、TN、TP)排放量及排放浓度,并以非点源污染敏感性评价和污染类型划分为研究基础,探讨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 进行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识别出污染关键源区,可以提高非点源污染控制成效。通过清单分析定量核算农业非点源污染物(COD、TN、TP)排放量及排放浓度,并以非点源污染敏感性评价和污染类型划分为研究基础,探讨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方法,提出了区划原则、分区方法和命名方法。该区划结果可以实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分级管理和分类控制。最后,以江苏省的64个县(市、区)作为基本单元(市辖区除外),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清单分析 敏感性评价 关键源区 污染控制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nnAGNPS模型模拟柴河上游农业非点源污染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倩 马建 +2 位作者 问青春 陈欣 史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4-351,共8页
运用AnnAGNPS模型(Annualiz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Model)对柴河上游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模拟估算,并通过实地监测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流域上下游水质污染负荷总量及浓度变化,... 运用AnnAGNPS模型(Annualiz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Model)对柴河上游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模拟估算,并通过实地监测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流域上下游水质污染负荷总量及浓度变化,适合在该流域使用。运行结果显示模型模拟对总氮效果较好,对总磷的模拟结果较差。同时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该地区8月份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浓度及负荷总量均达到最大值的特点,与实测值相符,但对该地区春季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突然增高的特点在模拟值中没有得以体现。年际变化的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与当地降雨量有关,这说明气象因素在模型运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发现模型自带的气象发生器不适合在该地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AGNPS 农业非点源污染 柴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非点源污染地区差异评价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27
14
作者 叶飞 卞新民 +1 位作者 胡大伟 李思米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88,共3页
对江苏省13个市的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分类调查,并采用等标污染负荷的评价方法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京、无锡、镇江、常州以生活污染为主;徐州、宿迁、泰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南通以化肥污染为主;苏州、扬州... 对江苏省13个市的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分类调查,并采用等标污染负荷的评价方法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京、无锡、镇江、常州以生活污染为主;徐州、宿迁、泰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南通以化肥污染为主;苏州、扬州两地畜禽粪便污染、生活污染、化肥污染和精养鱼塘污染均占一定的比例。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等标污染负荷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SLE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9
15
作者 丁恩俊 谢德体 +1 位作者 魏朝富 倪九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101,共6页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实例,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MUSLE)相结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非点源污染危险性高的区域占总面积的2.16%,较高区域占1.55%,中等区域占6...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实例,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MUSLE)相结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非点源污染危险性高的区域占总面积的2.16%,较高区域占1.55%,中等区域占6.76%;危险性高、较高和中等的区域主要位于库区腹心地带,如云阳、奉节、万州、巫溪、丰都、巫山等区县;同时该类区域主要分布在库区河流两岸,距河流越近,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越高;且大部分为旱地,而林地上分布很少.相应地,今后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应针对具有高、较高和中等危险性的区域.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较好的大尺度农业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评价方法,能识别农业非点源污染高风险区,并确定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与管理的优先区域和重点区域.该评价结果能为政府有效防控和管理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MUSLE 危险性评价 三峡库区重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6
作者 李强坤 胡亚伟 孙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0-214,共5页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转化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简要分析农田排水沟渠生态结构和生态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排水沟渠中水生植物、微生物和基质底泥各组分的生态功能以及各组分同氮磷污染物间的相...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转化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简要分析农田排水沟渠生态结构和生态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排水沟渠中水生植物、微生物和基质底泥各组分的生态功能以及各组分同氮磷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沟渠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不同作用的量化研究、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模型以及宏观层面上沟渠湿地运用与区域生态环境间关系的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排水沟渠 污染物迁移转化 生态功能 迁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优先识别区研究——以昆山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小治 王爱礼 +3 位作者 尹微琴 郁志华 王德建 封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74-1879,共6页
在现场调查和收集农业环境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等辅助手段,将已建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评价系统(APPI)应用于县域范围,研究了昆山市11个城镇非点源污染负荷情况并识别出优先控制区。结果表明,昆山市非点源污染... 在现场调查和收集农业环境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等辅助手段,将已建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评价系统(APPI)应用于县域范围,研究了昆山市11个城镇非点源污染负荷情况并识别出优先控制区。结果表明,昆山市非点源污染氮磷总排放量约为4.54×106kg·a-1,其中农田氮磷排放总量约为4.30×105kg·a-1,农村居民氮磷排放总量约为1.44×106kg·a-1,城镇居民氮磷排放总量约为1.36×106kg·a-1,畜禽氮磷排放总量约为1.31×106kg·a-1。昆山市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最大的3个乡镇为千灯镇、张浦镇和淀山湖镇,并对各乡镇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负荷做了分析。该评价系统在太湖地区县域范围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具体参数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潜力指数 太湖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最佳管理措施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58
18
作者 仓恒瑾 许炼峰 +1 位作者 李志安 任海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最主要的一类非点源污染,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降低环境的质量,已经成为构成目前水质环境恶化的一大威胁。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广泛性等特点,因此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相对比较困难。最佳管理措施通过工程...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最主要的一类非点源污染,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降低环境的质量,已经成为构成目前水质环境恶化的一大威胁。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广泛性等特点,因此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相对比较困难。最佳管理措施通过工程措施、耕种措施和管理措施共同作用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其中工程措施有梯田与山边沟,草沟与植被过滤带、人工湿地、节水灌溉系统等,耕种措施有保护性耕作、等高线种植、合理轮作等,管理措施包括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肥力管理、农田灌溉制度等。最后,本文还对最佳管理措施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富营养化 最佳管理措施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带在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倪九派 傅涛 +1 位作者 卢玉东 魏朝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9-231,251,共4页
论述了缓冲带防治非点源污染的机理和效果 ,分析了影响缓冲带功能的各个因素。缓冲带能有效地控制土壤与土壤养分的流失 ,其建设与管理在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缓冲带对径流中营养物质氮和磷的吸... 论述了缓冲带防治非点源污染的机理和效果 ,分析了影响缓冲带功能的各个因素。缓冲带能有效地控制土壤与土壤养分的流失 ,其建设与管理在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缓冲带对径流中营养物质氮和磷的吸收上 ,对较大区域环境水质影响的研究不曾多见。为达到防治非点源污染的更好效果 ,应对缓冲带的设计及各种缓冲带合理配置与布局作更深入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带 污染防治 农业非点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浦镇农业非点源污染磷负荷定量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宁 郭红岩 +2 位作者 王晓蓉 朱建国 杨林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50-2155,共6页
采用野外试验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利用径流方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GIS平台,定量计算了太湖典型河网地区——宜兴市大浦镇农业非点源磷素潜在排放负荷和排放浓度。结果表明,大浦镇非点源磷排放磷负荷为30.1t·a-1,其中生活污水、农... 采用野外试验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利用径流方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GIS平台,定量计算了太湖典型河网地区——宜兴市大浦镇农业非点源磷素潜在排放负荷和排放浓度。结果表明,大浦镇非点源磷排放磷负荷为30.1t·a-1,其中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及灌溉余水、养殖污水、垃圾流失负荷、雨水径流(非农田泥沙流失部分)分别为10.9、4.1、11.3、1.9、和1.89t·a-1,各占总量的36.1%、13.7%、37.5%、6.4%和6.3%,污水排放和养殖排放为优先控制因子;方钱、大浦和浦南3个行政村负荷量远高于其他区域;方钱、大浦、浦北和浦南4个行政村非点源磷污染平均负荷分别为21.7、17.1、10.9和8.7kg·hm-2·a-1,排放浓度分别为3.12、2.27、2.17和1.15mg·L-1,远高于其他区域,为优先控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磷负荷 定量 河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