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1
作者 田晓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2-245,249,共5页
介绍并分析了贵州省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增强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科研机构 创新能力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次人才引育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分析
2
作者 高敏 孙召展 +7 位作者 赵小萌 胡伶岭 加依娜 孔繁阳 刘媛 杨浩然 郭春苗 姚艳玲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91-195,共5页
【目的】研究汇总2023年以来新疆农业科学院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做法与成效,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引才模式提供参考。为农业科研院所引育高层次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检索、座谈会与实地... 【目的】研究汇总2023年以来新疆农业科学院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做法与成效,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引才模式提供参考。为农业科研院所引育高层次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检索、座谈会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疆农业科学院引育高层次人才的现状,并从学科发展、培育环境、培育质量、引用机制等方面,提出提升农业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结果】目前,新疆农业科学院45岁以下科技人员主持项目数达到全院项目的50%以上,82人入选自治区第一批人才计划;与国内农业院校建立定向引才机制,引进青年博士28名(含海归博士2名),其中1人入选昆仑计划,截止2023年新疆农业科学院一线科技人员中,博士占30%以上;45岁以下学科团队负责人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有效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活力。【结论】建立对外人才引用机制,根据学科特点,着重加强对外人才的引进和聘用管理,建立更加灵活的顶尖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实行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方式,实现任务目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 培育 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贾凤伶 李瑾 +3 位作者 李树德 刘耕春 霍文娟 郑标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9年第1期77-82,共6页
介绍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过程及对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并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自主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季珊珊 党鹏 +1 位作者 李忱 杨雨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7期111-112,共2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我国各行各业都焕发出了崭新的面貌.一系列新政策、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仍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基于此,分析影响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并对农业科研机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我国各行各业都焕发出了崭新的面貌.一系列新政策、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仍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基于此,分析影响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并对农业科研机构提升创新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有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机构影响力提升的五大措施
5
作者 郑钊光 李思经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28-233,共6页
农业科研机构影响力是反映农业科研机构综合效益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农业科研机构地位和作用的有力标尺。围绕加强科研机构组织领导、改革创新、市场化品牌建设、国际化拓展链接和推动科研影响力评价5个方面,对农业科研机构影响力提升提... 农业科研机构影响力是反映农业科研机构综合效益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农业科研机构地位和作用的有力标尺。围绕加强科研机构组织领导、改革创新、市场化品牌建设、国际化拓展链接和推动科研影响力评价5个方面,对农业科研机构影响力提升提出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影响力 提升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服务工作的思考——以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为例
6
作者 刘丹 王海江 闫敏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5期72-74,共3页
省级农业科研机构作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全链条重任,其科技服务工作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关键作用。明确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服务工作的主要模式,分析存在的突... 省级农业科研机构作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全链条重任,其科技服务工作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关键作用。明确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服务工作的主要模式,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可为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效能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科技服务 省级 经济作物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邱启程 马祥建 +2 位作者 冯新民 韩娟 王奎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1,共4页
文化建设是促进农业科研院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依据文化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原理,针对江苏省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意义、内涵、遵循的原则,明确其重点及目标,探索适合农业科研院... 文化建设是促进农业科研院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依据文化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原理,针对江苏省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意义、内涵、遵循的原则,明确其重点及目标,探索适合农业科研院所特点的文化建设新模式、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文化建设 现状 现实意义 基本途径 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研究——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池敏青 曾玉荣 刘健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251-1255,共5页
为了解农业科研单位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状况、科研水平以及科技发展动向,为以后科学研究和项目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1985-2013年全部专利为样本,从申请时期、申请主体、技术领域等不同角度,全面分析福建省农业科学... 为了解农业科研单位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状况、科研水平以及科技发展动向,为以后科学研究和项目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1985-2013年全部专利为样本,从申请时期、申请主体、技术领域等不同角度,全面分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专利申请状况、特征和变化趋势,指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历年来专利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并通过比对,提出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的学科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信息 农业科研单位 科技创新能力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兵团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考核情况的报告
9
作者 王维基 脱东峰 +1 位作者 刘婷 刁明 《新疆农垦科技》 2012年第5期61-63,共3页
1考核工作情况 根据《兵团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考核办法(试行)》(兵科发[2011]45号)和《关于开展“十一五”兵团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考核工作的通知》(兵科明传[2011]67号)相关要求,2011年11月12日至26日,兵团科技... 1考核工作情况 根据《兵团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考核办法(试行)》(兵科发[2011]45号)和《关于开展“十一五”兵团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考核工作的通知》(兵科明传[2011]67号)相关要求,2011年11月12日至26日,兵团科技局组织新疆农垦科学院、各师农科所所长等有关单位分四个考核小组对12个师的13个农业科研机构和新疆农垦科学院7个科研所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科技创新能力 能力考核 “十一五” 兵团 科学院 科技局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对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峰 潘晓华 刘寿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36-1637,1643,共3页
结合农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分类、特点及其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自主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农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农业高校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高校 科研机构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以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申红芳 肖洪安 +2 位作者 郑循刚 廖西元 陈金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在对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客观赋值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为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评价 客观赋值法 科研机构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艳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4期14-16,共3页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了资源要素、载体要素、环境要素,具备系统性、累加性、内动性、经济性的特点.作为支持技术创新的源头、科技创新的主体,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基于现代化社...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了资源要素、载体要素、环境要素,具备系统性、累加性、内动性、经济性的特点.作为支持技术创新的源头、科技创新的主体,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基于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要求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提高创新服务能力,强化国际竞争力,才能将我国推向国际发展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科技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耀 赵芝俊 高芸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1-741,共11页
基于创新成果类型异质性视角,把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成果分为学术性、技术性及经济性成果,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农业科研机构三类创新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的三类产出效率都... 基于创新成果类型异质性视角,把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成果分为学术性、技术性及经济性成果,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农业科研机构三类创新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的三类产出效率都比较低,其中经济性产出效率改进空间更大,其次是技术性,最后是学术性;二是各省份农业科研机构三类产出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发展不均衡,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从时间趋势来看,技术性及经济性产出效率尽管比较低,但已表现出上升的良好态势;三是相对于研发(research and dovelopment,R&D)资本而言,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过程中R&D人员具有更高的产出贡献,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产出效率主要是依赖于R&D人员的投入推动;四是人员数量结构对学术性产出及技术性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经济性产出有负向影响。人员素质结构对三类产出都有促进作用,但对学术性产出影响不显著;政府支持对经济性产出有负向的影响;基础设施对三类产出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科技创新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学良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12-115,共4页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农业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文化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的一种无形资产,对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发挥着推动作用。本文拟在推动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过程中,深入研究文化建设、创新能力之间的内部联系,发掘文化建...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农业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文化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的一种无形资产,对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发挥着推动作用。本文拟在推动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过程中,深入研究文化建设、创新能力之间的内部联系,发掘文化建设与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有利于创新能力提升的文化建设目标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文化建设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模式及能力提升对策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宁 梁凯桐 +2 位作者 顾巍巍 伊超男 陈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6-252,共7页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业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是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作为农业科技成果产出源头高地,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着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使命。但目前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通...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业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是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作为农业科技成果产出源头高地,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着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使命。但目前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仍不顺畅,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此,围绕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这一命题,从供需两端了解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现有做法与存在问题;研究转化导向下的农业技术分类及其采纳方式,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框架;将转化过程划分成技术分类、技术推广、技术转移方式、技术学习4个阶段,提出“实施农业技术分类的动态化管理”“加强对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及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政策培训”“重视对技术经理人团队的专业化培训与激励”“多路径市场化推广农业技术,筛选高质量需求方”“基于技术创新类型选择技术转移方式”“将高价值专利培育贯穿于技术创新全过程”“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机构提升成果转化能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分类 农业科研机构 成果转化模式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地区差异研究——对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敏 万丽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6,共9页
文章基于VRS模型测度了中国31个省(市、区) 2007—2016年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按照华东、西北、华北、中南、西南、东北六大区域进行地区差异分析,并对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差异进行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分析。研究表明:从地域... 文章基于VRS模型测度了中国31个省(市、区) 2007—2016年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按照华东、西北、华北、中南、西南、东北六大区域进行地区差异分析,并对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差异进行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分析。研究表明:从地域差异看,六大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按绩效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华东区﹥西北区﹥华北区﹥中南区﹥西南区﹥东北区;六大区域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的总体差异并未呈现出显著的σ收敛,但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模型研究表明,六大区域的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且存在落后者对先进者的"追赶效应";华北区以最快速度缩小省际差距达到内部稳态水平,东北区次之,华东区最为缓慢。正确认识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的地区差异,可以促使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实现的步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科技创新绩效 地区差异 收敛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丘银清 姚锡镇 +1 位作者 蔡月仙 张惠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30-33,共4页
总结了“十五”以来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科学研究、人才建设、科技条件、机制改革、成果转化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实践及成效,并探讨了促进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创新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普 赵伟 张长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239-7241,共3页
依据"十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评估结果,对安徽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综合评估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增强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安徽 省级农业科研机构 现状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水平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9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雪莲 张俊飚 +1 位作者 何可 丰军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49-55,共7页
利用Topsis方法测度中国31个省份1998-2011年的农业科研机构创新水平,考察并预测了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的短期及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的长期弹性为0.67,短期弹性为0.55,当短期贡献偏离长... 利用Topsis方法测度中国31个省份1998-2011年的农业科研机构创新水平,考察并预测了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的短期及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的长期弹性为0.67,短期弹性为0.55,当短期贡献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将以42.7%的力度使其回至长期均衡状态;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之间呈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能推动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同时创新水平越高的农业科研机构能获得越多的财政科技投入;从短期波动来看,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的正向冲击较小,贡献仅为2.7%;而财政科技投入对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的提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贡献达47.8%,且东、中、西区域变量之间的贡献度存在差异。由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对财政科技投入的贡献较小,创新水平高的省份和创新水平低的省份获得财政科技投入的差距不大,这显然不利于激励各省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实现"高创新吸引高财政科技投入"的科研体制,利于有效激发科研机构创新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投入 农业科研机构创新 面板VAR模型 短期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农业科研机构推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11
20
作者 彭英 周雨濛 耿茂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1-245,共5页
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农业科技与科普工作融合发展是否有效、到位,关系我国能否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和“到2050年建成世... 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农业科技与科普工作融合发展是否有效、到位,关系我国能否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和“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运用综合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江苏主要农业科研机构在开展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工作情况;深入阐述这些农业科研机构对农业科研与科普“两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制度不够健全、统筹方式较单一、保障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并重点从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业科研与科普作为科技创新“一体两翼”的重要性,完善制度、健全农业科研与科普融合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统筹资源、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普融合的方式,加强保障、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普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研究提出江苏农业科研机构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普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科技创新 科学普及 融合发展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