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均匀分段法的农业用水水平等级确定
1
作者 刘佩贵 高静静 +2 位作者 李伟 尚熳廷 张丽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212,共4页
农业用水水平是衡量农业综合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为例,借助超效率SBM模型计算农业用水效率,综合对比等分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均值-标准差法的原理和评价结果,利用非均匀分段法确定农业用水水... 农业用水水平是衡量农业综合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为例,借助超效率SBM模型计算农业用水效率,综合对比等分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均值-标准差法的原理和评价结果,利用非均匀分段法确定农业用水水平等级。结果表明,非均匀分段法确定的农业用水水平为优、良、中、差等级区间分别为(0.835,+∞)、(0.565,0.835]、(0.319,0.565]、(0,0.319],我国农业用水水平综合等级为良,且分布呈现“空间相关性”特征。该方法基本可以客观反映我国农业用水水平及各个省份之间的差异,解决了农业用水水平确定区间随用水效率发生变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分段法 农业用水水平 农业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用水水平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庞桂斌 张保祥 张双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6-420,共5页
以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东营市作为研究区域,在全面调查分析当地水资源状况、农业种植结构、灌溉工程和灌溉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农灌节水指数法研究评价当地农业灌溉节水水平。结果表明,东营市的农灌节水指数达到1.65,农业用水水平高于沿... 以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东营市作为研究区域,在全面调查分析当地水资源状况、农业种植结构、灌溉工程和灌溉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农灌节水指数法研究评价当地农业灌溉节水水平。结果表明,东营市的农灌节水指数达到1.65,农业用水水平高于沿黄两岸典型引黄灌溉地区平均用水水平,但相对于农灌节水指数达到2.62的济宁市差距明显,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有待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水资源 农业用水水平 农灌节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用水结构演变态势分析 被引量:58
3
作者 王玉宝 吴普特 +1 位作者 赵西宁 李甲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9-404,共6页
农业用水结构对农业用水效率及效益有较大影响。采用1949~2006年农业用水资料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结构的演变历程, 并根据农业用水结构的发展变化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将1949~2050年我国农业用水水平分为初级利用、低... 农业用水结构对农业用水效率及效益有较大影响。采用1949~2006年农业用水资料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结构的演变历程, 并根据农业用水结构的发展变化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将1949~2050年我国农业用水水平分为初级利用、低效利用、合理利用及高效利用4个阶段。研究表明: 我国农业用水结构日趋合理, 农业用水比重持续减少, 农、林、牧、渔用水及粮、经、饲作物用水比例协调程度不断提高。据此, 提出了注重农业用水结构优化的农业经济用水量概念。华北地区的实例分析表明, 在同时提高农业用水综合效益的情形下, 依靠优化农业用水结构可年节水199.94亿 m^3; 而有无用水结构优化的综合节水措施节水效果相差29.97亿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结构 农业用水效率 农业用水水平 农业结构型节水 农业经济用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