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地区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贺婧 刘小鹏 王亚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8-150,154,共4页
目前,宁夏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生态环保产业是针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既服务于农业,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又改善并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农业环境资源。针对上述情况,探讨... 目前,宁夏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生态环保产业是针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既服务于农业,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又改善并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农业环境资源。针对上述情况,探讨了农业环保产业的内涵,宁夏农业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投融资渠道。通过研究,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宁夏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建立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创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以促进宁夏农业生态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农业生态环保产业 投融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嵌入:生态文明视阈下农业生态环保技术推广的社区困境——以SRI在四川省X村的推广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晓鹏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327-334,共8页
四川省X村是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简称"SRI")的主要试点村之一,根据该村232份农户问卷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从人力资本情况、家庭农业经营情况、家庭外出务工情况和农业生态环保技术情况等4个方面研究生态... 四川省X村是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简称"SRI")的主要试点村之一,根据该村232份农户问卷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从人力资本情况、家庭农业经营情况、家庭外出务工情况和农业生态环保技术情况等4个方面研究生态文明视阈下影响农业生态环保技术推广的"反嵌入"因素与对策。结果表明:家庭农业劳动人数、技术指导学习情况和水稻产量提高情况等3个因素对农业生态环保技术的嵌入效果正向影响显著;年龄、家庭水稻种植面积、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家庭外出务工收入满意度、技术要求复杂程度和生产成本增加情况等6个因素对农业生态环保技术的嵌入效果负向影响显著;性别、文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等3个因素对农业生态环保技术的嵌入效果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业生态环保技术 社区 嵌入 S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建立绿色食品基地与推广生态环保农业的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叶景学 张广臣 +3 位作者 李凯 王厚继 张英莉 张晓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6期42-44,共3页
概述了绿色食品定义、生态环保农业和绿色食品的起源 ,东北地区建立绿色食品基地优势 。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绿色食品基地 生态环保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及分析
4
作者 唐召平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9期158-159,共2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资源的逐渐短缺,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农业环保生态的补偿,同时也积极建立健全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及其完善进行研...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资源的逐渐短缺,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农业环保生态的补偿,同时也积极建立健全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及其完善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对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完善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保生态补偿 制度完善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桂环 董锁成 彭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15-219,共5页
研究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特征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该区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农业地域结构规划。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区 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模式 农业地域结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立体共生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6
作者 毛欢欢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5期123-126,共4页
为培养农业工程类高素质人才,本文以农业生态工程技术课程中“作物立体共生技术”知识点为研究对象,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贯彻“教中做,做中学”等教育理念,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具体来说,基于“教中做... 为培养农业工程类高素质人才,本文以农业生态工程技术课程中“作物立体共生技术”知识点为研究对象,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贯彻“教中做,做中学”等教育理念,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具体来说,基于“教中做,做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方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设计学习任务,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课后研究性学习与教师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锻炼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课前,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学习任务清单,学生小组完成课前任务;课中,教学侧重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按照小组分配学习任务,统一设置样点,分头进行耕地与整地质量检查等活动;课后,教师设置讨论区,学生小组抢答互动,形成评价意见,教师评阅形成评阅意见。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灵活性和线下教学的实践性优势,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得到一定提升。本文为农业生态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立体共生技术 混合式教学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农业生态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农校要为农业结构调整服务
7
作者 王惠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年第6期19-20,共2页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是应对入世挑战、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抉择.作为根植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怎样富有成效地为本地农业结构调整服务呢?
关键词 乡镇农校 农业结构 环保生态农业 培训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