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
1
作者 白婉婷 陈建成 侯建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1,共14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必要条件。基于2011—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以及绿色...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必要条件。基于2011—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以及绿色创新在其中的门槛效应。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质量测算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各省份数字乡村建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尤其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数字乡村建设增长明显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潜力巨大;各省份农业发展质量虽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部分省份农业发展质量波动性大,农业发展增长动力不足。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显著推动农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在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进行内生性检验,并通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以及剔除直辖市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地理区位上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促进效应呈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趋势;从时间上看,相较于2018年之前,政策推动使2018年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明显。门槛回归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基于绿色创新的单重门槛效应,绿色创新一旦突破临界规模,将显著促进农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应加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数字人才体系,不断激发数字乡村发展潜力;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因地制宜实施乡村发展政策;增加绿色创新技术研发投入,完善绿色创新政策体系,优化提升农村绿色创新水平,增强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动力,助力农业发展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绿色创新 农业发展质量 动态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农业发展质量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任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69-77,共9页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在推进现代化进程过程中,了解现阶段大庆市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农业发展总体质量,对指导大庆市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生产水平、农民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在推进现代化进程过程中,了解现阶段大庆市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农业发展总体质量,对指导大庆市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生产水平、农民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合适的大庆市农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参照近十年的农业统计数据,对大庆市农业发展质量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与分析。依据评价结果找到制约农业发展质量的因素,提出提升大庆市今后农业发展质量的对策,以期引导大庆市农业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质量 农业生产水平 农民生活水平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空间视角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红莉 张俊飚 +1 位作者 罗斯炫 何可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共15页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对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支持作用。本文利用超效率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便解构农业发展的质量水平。通过引入空间视角,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对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支持作用。本文利用超效率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便解构农业发展的质量水平。通过引入空间视角,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系统考察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本省农业技术创新与邻近省份农业技术创新对本省农业发展质量具有显著促增作用,且邻近省份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本省的直接效应;本省和邻近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均通过农村人力资本以促进农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其中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的中介效应最为突出。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规制的加强有助于强化本省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空间上其他省份农业技术创新对本省农业发展质量的促增作用。研究发现推动了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发展质量的相关研究,提出的政策启示也有助于我国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质量 农业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广东农业发展质量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尹芳婷 《现代化农业》 2021年第11期46-48,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广东作为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省份,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应该领先于其他省份,但是广东省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导致农业发展存在很大差距。文章从广东省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出...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广东作为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省份,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应该领先于其他省份,但是广东省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导致农业发展存在很大差距。文章从广东省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出发,从财政支农这一宏观方面和科研创新这一微观方面来探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东农业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质量 对策研究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业发展质量评价和障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艳芳 宁夏 +1 位作者 李小红 孔令孜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95-99,共5页
从生产效率效益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水平、绿色生态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投入支持保障水平5方面选取22项指标,构建农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基于2015-2019年的统计数据,对广西农业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全国平均水平... 从生产效率效益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水平、绿色生态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投入支持保障水平5方面选取22项指标,构建农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基于2015-2019年的统计数据,对广西农业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诊断障碍因素。结果表明:广西农业发展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综合评价值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生态发展水平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是影响广西农业发展质量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着重提高生产效率效益,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突出重视绿色生态发展,补齐农业高质量发展短板;持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激发农业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增强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构建联农带农共享机制,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质量 评价 熵值法 障碍因素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农业发展质量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以湖北省为例
6
作者 范文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219-222,226,共5页
我国农业已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如何有效落实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通过从农业发展的生产效率、产业结构、绿色生态、农村发展和投入保障等6个方面,选取了20... 我国农业已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如何有效落实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通过从农业发展的生产效率、产业结构、绿色生态、农村发展和投入保障等6个方面,选取了20项评价指标,构建了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北省为例,运用熵权TOPSIS法探析了2011—2020年湖北省的农业发展现状,并运用障碍因素诊断模型探究了阻碍湖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围绕阻碍湖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从完善农业区域分工协调发展,提升地区农业生产竞争力、优化全农业资本投入机制,强化规模效应、统筹农业投入要素,优化地区农业生产大环境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湖北省及其他地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质量 熵权TOPSIS 障碍因素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某市为例
7
作者 张晓辉 崔翔宇 殷艳君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4期12-17,共6页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深度融合前沿数字信息技术,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嵌入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流程,为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澎湃的数字化动力源。蔬菜和家畜业这些传统农业领域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深度融合前沿数字信息技术,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嵌入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流程,为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澎湃的数字化动力源。蔬菜和家畜业这些传统农业领域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与深层次的产业升级,有效激发了农业发展的新活力,为农业的稳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着农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迈进,展现出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质量发展 数字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兰楠 王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93-197,共5页
发展数字经济为中国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一领域正在引领中国在效率和质量上的变革,数字经济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将对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深入的理论分析之后,选用2015—2021年中国30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 发展数字经济为中国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一领域正在引领中国在效率和质量上的变革,数字经济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将对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深入的理论分析之后,选用2015—2021年中国30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及产业集聚如何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产业集聚在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导机制,通过加强产业的集中聚集,促进了农业发展的质量提升;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在不同地区表现出显著异质性,中部地区的赋能作用明显强于东西部地区。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农业的赋能作用,建议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构建大型市场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区,同时根据地区特点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质量发展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伦理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基于2017—2022年的央地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9
作者 张珊祯 王薇 《山西农经》 2025年第3期82-85,共4页
结合政策扩散理论,选取2017—2022年六年间中央及地方313篇政策文本,运用定量分词方法,定义扩散比和促进比两个指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数据伦理政策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中出现的高频词进行相应计算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纵向层面... 结合政策扩散理论,选取2017—2022年六年间中央及地方313篇政策文本,运用定量分词方法,定义扩散比和促进比两个指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数据伦理政策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中出现的高频词进行相应计算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纵向层面,由上至下数据伦理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促进作用比由下至上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横向层面,中央层面的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更强,促进作用也高于地方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伦理 农业质量发展 政策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分异及障碍度研究
10
作者 胡旭 樊帆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90-195,共6页
基于2014—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六大行政地理区域入手,利用CRITIC权重法、莫兰指数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经济条件、农业产业效益、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投入5个维度的综合权... 基于2014—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六大行政地理区域入手,利用CRITIC权重法、莫兰指数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经济条件、农业产业效益、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投入5个维度的综合权重及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①中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东北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华东、中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均值,且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间差异大,分布不均衡。②多数省份在空间上处于高高区和低低区,跃迁现象不明显,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对周围的辐射带动强烈,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则趋于稳定态势。③从障碍因子来看,大部分地区准则层的障碍因子为农业经济条件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而指标层中的农业科研人数一直是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障碍。虽然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协调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二是创新发展模式,优化产业链条;三是加大科技服务,提升发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业质量发展 水平分异 莫兰指数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资源配置水平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
11
作者 谢巧燕 张艺蒙 王昱崴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2,共9页
基于2014—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并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受教育程度高、数字化水平低的地区及粮食主产区。环... 基于2014—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并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受教育程度高、数字化水平低的地区及粮食主产区。环境规制强度和社会信用环境会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可以通过注重农村金融人才和高水平农业人才的培养、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优化社会信用环境等方法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源配置 农业质量发展 环境规制 社会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12
作者 杜奉仪 满海红 《山西农经》 2025年第6期164-168,共5页
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各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需加速形成新质农业生产力。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除港澳台及西藏)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固定效应模... 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各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需加速形成新质农业生产力。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除港澳台及西藏)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推动效应,通过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两者之间存在经济发展、政府保障和信息化水平单门槛效应。因此,建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与绿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质量发展 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脱钩分析
13
作者 谢亚茹 杨光 《海河水利》 2025年第2期8-13,共6页
水资源高效利用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超效率SBM模型分别评析了德州市2011-2020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并运用Tapio脱钩模型计算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脱钩指数。结果... 水资源高效利用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超效率SBM模型分别评析了德州市2011-2020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并运用Tapio脱钩模型计算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脱钩指数。结果表明:(1)德州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在2011-2020年波动式上升,且2015年后耦合协调度均在0.70以上;(2)除2015年外,其余年份德州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大于1,整体处于有效决策生产前沿;(3)德州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脱钩类型在2011-2013、2016-2017、2019-2020年为弱脱钩,在2013-2015、2017-2018年为强脱钩,在2015-2016、2018-2019年为强负脱钩。因此,德州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距协调发展尚有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质量发展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脱钩分析 德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环境与农业耦合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提升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佘丽敏 袁程程 李晓建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黄河流域(山东段)23个区县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从规划体系完善、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机制体制建设3个方面提出黄河流域(山东段)... 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黄河流域(山东段)23个区县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从规划体系完善、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机制体制建设3个方面提出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价 农业质量发展评价 生态规划 农业规划 黄河流域(山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及异质性分析
15
作者 陈红梅 杨俊方 +1 位作者 薛珍 李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261-264,共4页
根据新疆13个地州(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从农业发展、环境、资源、经济4个维度构建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聚类分析对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 根据新疆13个地州(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从农业发展、环境、资源、经济4个维度构建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聚类分析对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水平可分为3个阶段——快速增长期(2011—2013年)、发展下滑期(2013—2014年)、稳定增长期(2014—2020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北疆>南疆>东疆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异质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德军 丁鑫 《现代农业》 2024年第5期26-37,46,共13页
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除西藏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外)的面板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得出新质生产力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计算得出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进一... 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除西藏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外)的面板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得出新质生产力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计算得出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进一步运用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泰尔指数分析出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区域差异性,运用障碍度模型对2个子系统进行障碍因子诊断并分析。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水平整体稳中向好,呈东高西低格局;东、中、西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呈现由高到低的阶梯分布,空间相关性显著。分析得出,四大区域的耦合协调度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且该差异呈加深趋势。基于此,提出因地制宜提升新质生产力、发挥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以及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的建议,为促进我国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耦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空间相关性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州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祥芳 吴文源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93-97,共5页
结合湘西州的实践厘清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湘西州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发展路径。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为,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 结合湘西州的实践厘清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湘西州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发展路径。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为,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共享性来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湘西州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下降,质量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地理标志侵权假冒问题凸显,维权比较艰难;地理标志农产品创新发展不够,多重价值挖潜不足;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主体参与不足,有效协作缺乏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湘西州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完善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全方位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促进地理标志的创新运用,提升地理标志的多重价值;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主体的参与能力,促进多元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农产品 农业质量发展 湘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格局下智慧农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逻辑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阳 岳磊磊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5-92,共18页
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农业的工作重心转向解决农业质量效益偏低和竞争力不强的矛盾之上,在“双循环”格局下谋求智慧农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已成为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本研究以智慧农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的... 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农业的工作重心转向解决农业质量效益偏低和竞争力不强的矛盾之上,在“双循环”格局下谋求智慧农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已成为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本研究以智慧农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的内在机理为逻辑起点,构建了这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测算模型,并采用全国范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智慧农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互动影响十分显著,处于高水平的耦合并持续强效的阶段,耦合协调度也在调整中不断提升。要促进两大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就需要以现代物流体系为载体,强化智慧农业需求动力,提升政府引导智慧农业力度,提高农业国际贸易水平,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智慧农业模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格局 智慧农业 农业质量发展 耦合逻辑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娜娜 程婧 +1 位作者 刘光辉 臧日宏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3,共10页
基于生产要素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且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特征发挥的作用最大,这种促进作用在非粮食主产区、北... 基于生产要素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且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特征发挥的作用最大,这种促进作用在非粮食主产区、北方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2016年后更为明显。此外,缓解涉农融资约束、推动农地流转、提升劳动者数字素养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提出加大农村普惠金融推广力度、加强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以及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户数字素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质量发展 涉农融资约束 农地流转 劳动者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慧媛 王寿辰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新时期,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山东省16地市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准确测度全省及16地市数字经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山东省农业高质量... 新时期,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山东省16地市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准确测度全省及16地市数字经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山东省数字经济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区域间差异明显;数字经济对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数字经济通过提升人才资源发展潜力、地区创新发展活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门槛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数字经济渗透度、提升农民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质量发展 赋能效应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