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野里的隐形纽带:社会资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信贷担保违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杰 罗剑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1,共15页
能否以无形的社会资本作为风险控制机制,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促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基于陕西、山西、江苏三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 能否以无形的社会资本作为风险控制机制,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促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基于陕西、山西、江苏三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信贷担保违约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借款人社会资本,能够有效降低其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其中乡村社会资本的作用最强,政府社会资本次之,金融社会资本最弱。异质性分析发现,年轻一代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更易受到社会资本的影响;农业担保机构实缴资本规模越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越大,但社会资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这种不利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增强借款人的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是社会资本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有效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违约风险的重要机制。本文结论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资本积累和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风险控制策略提供实证依据和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信贷担保 信贷违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农业信贷担保发展了吗?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全厚 梁洪波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8,共14页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2016-2022年各省财政支持政策实施对农业信贷担保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持政策显著促进了农业信贷担保发展,一系列检验证明估计结果是稳健的,且财政支持政策在东部地区、采用办事处形式设立农业信贷担保分...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2016-2022年各省财政支持政策实施对农业信贷担保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持政策显著促进了农业信贷担保发展,一系列检验证明估计结果是稳健的,且财政支持政策在东部地区、采用办事处形式设立农业信贷担保分支机构的地区、非产粮大省和农业占比低的地区政策效应更加明显。同时,市场环境和农村金融发展是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农业信贷担保发展的有效条件,农业信贷担保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表明,应继续高效推进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实施,为乡村全面振兴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持政策 农业信贷担保 政府干预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贷担保运作模式、实践经验与发展困境破解——基于江苏案例分析
3
作者 胡杰 罗剑朝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8,102,共13页
明晰农业信贷担保运作模式、掌握农业信贷担保实践经验和发展困境破解之道,既是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障农业信贷担保发挥政策效果的必然前提。本文以江苏农业信贷担保为例,深入分析其运作模式、实践经验及面临的困境... 明晰农业信贷担保运作模式、掌握农业信贷担保实践经验和发展困境破解之道,既是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障农业信贷担保发挥政策效果的必然前提。本文以江苏农业信贷担保为例,深入分析其运作模式、实践经验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破解策略。研究发现,江苏农业信贷担保通过“银担”“政银担”和“银企担”等模式,有效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解决了农业融资难题。然而,也面临信息获取难、反担保物评估困难、变现能力弱及地方政府和农业龙头企业存在寻租风险等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本文从农业信息化建设、资产评估准确性、激励与约束机制及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破解策略。未来,应进一步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数据化转型,强化风险管理,提升政策效能,为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 “银担” “政银担” “银企担” 江苏农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的效果与机制:基于银担互动有效性的解释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华臣 孙瑞琪 张彧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152,共15页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是缓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强化乡村振兴资金保障的有效工具。基于近年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快速发展的典型事实,构建银担有效互动及其促进农业发展的理论解释框架,对比分析不同担保模式下银担互动有效性的差异。...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是缓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强化乡村振兴资金保障的有效工具。基于近年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快速发展的典型事实,构建银担有效互动及其促进农业发展的理论解释框架,对比分析不同担保模式下银担互动有效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以我国农业总产值和政策性担保业务规模“双第一”大省为研究对象,匹配县域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数据,实证检验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的效果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能够显著增强银担互动有效性,提升农业发展水平,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内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在供给、需求双向赋能背景下使得银行和担保机构形成更加充分有效的互动,通过融资边界拓宽效应、放款规模扩大效应、融资门槛降低效应、银担合作黏性强化效应等对农业信贷融资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有力促进农业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的效果与金融可得性、农业发展水平、县域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 银担互动有效性 农业信贷融资 合作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的影响——基于担保分支机构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晓燕 向念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63,共15页
利用中国232个地级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基于担保分支机构设立这一政策冲击,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能够显著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 利用中国232个地级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基于担保分支机构设立这一政策冲击,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能够显著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且该影响具有长期持续性。机制分析显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有利于促进信贷资金和信贷服务下沉,从而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农业主产区、银行存款规模大、外部风险保障不足、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担体系,更好地引导信贷资源下沉,促进担保和信贷协同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 金融支农 担保分支机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运行效率评价——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全厚 梁洪波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8,共10页
为加快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有效缓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5年以来我国通过财政资本金注入方式支持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推动形成覆盖全国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本文运用三阶段... 为加快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有效缓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5年以来我国通过财政资本金注入方式支持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推动形成覆盖全国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测度2019—2022年我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运行效率。结果表明:(1)随机误差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体系运行效率值偏低,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加和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的降低对体系运行效率有促进作用。(2)调整后体系综合技术效率较高,但只有两省处于效率前沿面上,有15省低于体系均值0.902,最低的湖南省效率值只有0.65。(3)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来看,体系效率先升后降,技术和创新成为影响体系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创新运作模式、防控业务风险是提高体系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 三阶段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贷担保有助于实现农业碳减排吗?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泽群 孟光辉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8,共11页
基于2011—2021年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果以及如何影响农业碳排放。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碳减排,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测试之后,这一结论仍... 基于2011—2021年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果以及如何影响农业碳排放。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碳减排,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测试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有效。通过异质性分析可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在降低化肥、农膜以及柴油这三项的碳排放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低要素禀赋和高要素禀赋地区农业碳减排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缓解农村融资约束问题和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是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促进农业碳减排的两条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 农村融资约束 农业生产专业化 农业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财政对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支持——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瑾璐 张葛仡男 梁怡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9-114,共6页
农业信贷担保作为解除农业信贷约束、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中处于初级阶段。以甘肃省为例,从供需两个角度,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了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根据发展现状,提出财政... 农业信贷担保作为解除农业信贷约束、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中处于初级阶段。以甘肃省为例,从供需两个角度,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了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根据发展现状,提出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四大机制。从而为增强财政与金融支农联动机制,化解农业投入不足难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 农业信贷担保 财政支持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介入产业链外部融资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1
9
作者 许黎莉 般丽丽 陈东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3-979,共7页
本研究基于“第三方”抵押品替代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介入产业链外部融资的作用机理与缔约条件。研究发现,(1)产业链特有的资金闭环、信贷担保契约镶嵌于生产契约的互联机制设计,使得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可以通过市场化... 本研究基于“第三方”抵押品替代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介入产业链外部融资的作用机理与缔约条件。研究发现,(1)产业链特有的资金闭环、信贷担保契约镶嵌于生产契约的互联机制设计,使得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化解信贷风险,介入产业链外部融资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2)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产业链外部融资中发挥了“第三方”抵押品替代的作用,通过系统外增信,缓解了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配给。(3)核心企业的最终禀赋、信息与监督优势、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违约惩罚,是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介入产业链外部融资的基本缔约条件。本研究结果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外部融资 农业信贷担保机构 抵押品替代机制 可置信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担保支农的契约耦合机制缘何“异化”?--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视角与来自内蒙古L旗的证据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黎莉 陈东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5-131,共7页
遵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范式对担保支农的参与主体——从事粮食作物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战略合作银行——之间的契约耦合机制进行了博弈分析,并由来自内蒙古L旗的案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研... 遵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范式对担保支农的参与主体——从事粮食作物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战略合作银行——之间的契约耦合机制进行了博弈分析,并由来自内蒙古L旗的案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政府部门要承认"异化"存在的必然性,同时必须设计有效的制衡机制,实现参与主体之间矛盾的协调,并将"异化"限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达成政府的政策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机构 新型经营主体 契约耦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困境及发展选择 被引量:33
11
作者 刘志荣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8,共7页
农业信贷担保作为连接商业金融与农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促进信贷资金投向农村融资主体,缓解农业贷款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农业信贷担保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不少发展难题。文章归纳了现有农业信贷担保的几种业务模式,分析其在运作... 农业信贷担保作为连接商业金融与农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促进信贷资金投向农村融资主体,缓解农业贷款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农业信贷担保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不少发展难题。文章归纳了现有农业信贷担保的几种业务模式,分析其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选择,以期为统一部署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 服务体系 模式 困境 发展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贷担保、信贷供给与农业经济发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罗剑朝 胡杰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9,共12页
基于信贷供给视角,使用中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探究农业信贷担保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信贷担保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 基于信贷供给视角,使用中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探究农业信贷担保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信贷担保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担保通过刺激农业信贷供给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即农业信贷供给在农业信贷担保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信贷担保对农牧业发展影响最强,林业次之,渔业最弱,同时对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 信贷供给 农业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信息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担保支农的最优契约配置——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范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黎莉 般丽丽 乌云花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300-306,共7页
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新型经营主体在经营中通常会遇到"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此,中央提出,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重点要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然而,现实中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 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新型经营主体在经营中通常会遇到"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此,中央提出,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重点要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然而,现实中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需要建立有效的契约来缓解非对称信息产生的不利效应。为此,本研究遵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范式对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从事粮食作物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战略合作银行之间的合作契约进行了博弈分析。研究表明:在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担保支农的业务链条上,需要设计有效的制衡机制以协调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以及与战略合作银行之间的矛盾,进而实现政府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力度的政策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机构 非对称信息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支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目标冲突下农业政策性担保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新型农业信贷担保的山东实践 被引量:16
14
作者 冯林 朱艳静 《农村金融研究》 2021年第5期46-53,共8页
围绕农业政策性担保的双重目标冲突及其缓解机制,论文基于山东省农业政策性担保实践的研究发现:农业政策性担保双重目标冲突的实质是农业信贷担保业务高成本、高风险与低收益背景下,担保机构在扩大业务覆盖面和控制成本及风险之间面临... 围绕农业政策性担保的双重目标冲突及其缓解机制,论文基于山东省农业政策性担保实践的研究发现:农业政策性担保双重目标冲突的实质是农业信贷担保业务高成本、高风险与低收益背景下,担保机构在扩大业务覆盖面和控制成本及风险之间面临的两难选择。山东农担基于良好的制度基础,在业务模式、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专业优势,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不断放大政策效果。其中,客群锁定机制和参与激励机制有助于农业信贷担保政策性目标的实现,收入保障机制、成本控制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保障了持续性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担保 农业信贷担保 双重目标冲突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姝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93,共3页
农业信贷担保制度是强化对"三农"正向激励的一项重要制度,国家从宏观层面规定了农业信贷担保费率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信贷体系建设的支持。当前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制度的内容尚不够丰富和细致,且各地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 农业信贷担保制度是强化对"三农"正向激励的一项重要制度,国家从宏观层面规定了农业信贷担保费率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信贷体系建设的支持。当前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制度的内容尚不够丰富和细致,且各地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为此,需结合制度运行情况和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 担保费率补助制度 长效机制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干预、管理者道德风险与农业信贷担保风险防范策略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超 王振宇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6-86,共11页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重点解析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道德风险作为中介变量,政府干预影响农业信贷担保风险的作用机理,采用IV-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法,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对农业信贷担保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重点解析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道德风险作为中介变量,政府干预影响农业信贷担保风险的作用机理,采用IV-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法,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对农业信贷担保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对农业信贷担保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政府干预一定程度上激励了项目风险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申请较高的农业信贷担保额度,从而增加了农业信贷担保风险;在非对称性信息情况下,政府干预会激励高风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为了提高外部融资的可获性,隐藏或提供虚假信息,用以获得更高的担保授信额度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较高的项目,从而诱发农业信贷担保风险。研究结果拓展了委托—代理理论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三农”领域的应用,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道德风险 农业信贷担保风险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运行效率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孟光辉 李永坤 安康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87,共15页
财政支持下建立起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是国家创新支农方式的一项重要决策。以2020年全国33家省级农业担保机构的业务数据为基础,采用三阶段DEA-Tobit模型对担保机构的运行效率进行测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 财政支持下建立起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是国家创新支农方式的一项重要决策。以2020年全国33家省级农业担保机构的业务数据为基础,采用三阶段DEA-Tobit模型对担保机构的运行效率进行测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整体运行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且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较为悬殊;外界环境因素对农担机构的运行效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纯技术效率变动幅度最大。担保项目平均规模、综合融资成本和担保业务覆盖率与运行效率呈负相关关系,而政策性业务开展情况和追偿率与机构运行效率呈正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了均衡业务布局、加强追偿能力建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农村金融 农业担保 运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梦辉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2年第6期15-16,共2页
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既是引导推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代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放大财政支农政策效应、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 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既是引导推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代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放大财政支农政策效应、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而且对于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四川眉山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例,围绕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出相关建议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 抗风险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门就农业信贷担保发通知:突出对生猪等生产支持
19
《北方牧业》 2020年第8期19-19,共1页
近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突出对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支持;担保规模限定为单户在保余额不超过1000万元。省级农担公司只能开展"双控&qu... 近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突出对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支持;担保规模限定为单户在保余额不超过1000万元。省级农担公司只能开展"双控"业务,加快消化存量"双控"外业务,同时10万元~300万元的政策性业务在保余额不得低于总担保余额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业务 人民银行 农业信贷担保 双控 农产品生产 生猪 保监会 担保余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农业信贷担保发展良好
20
《农家致富》 2023年第10期57-57,共1页
为加强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近日,省农业信贷担保管理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一次会议。2022年,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实现担保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引导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入“三农”... 为加强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近日,省农业信贷担保管理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一次会议。2022年,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实现担保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引导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入“三农”领域。2022年,省农担公司在保户数3.1万户,在保余额225.87亿元,增长28.67%。其中政策性业务225.28亿元,占比99.74%。户均担保额72.77万元,新增担保153.58亿元,在保放大倍数达到7.3倍。江苏省已设立并运营41家农担分支机构,全省网点覆盖率和业务覆盖率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业务 乡村振兴 担保业务 农业信贷担保 万户 担保体系建设 政策性农业信贷 放大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