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力探测--以寻乌县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思成 陈美球 +1 位作者 程旭东 赖昭豪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6,共12页
为刻画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布差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科学管控“非粮化”,本研究以江西省寻乌县为例,采用地理探测器因子检测、交互作用检测等方法揭示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 为刻画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布差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科学管控“非粮化”,本研究以江西省寻乌县为例,采用地理探测器因子检测、交互作用检测等方法揭示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20年寻乌县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水平为19.42%,以耕地转为林地和园地为主。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与耕地本底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区位、政策环境4个维度的因子均显著相关,而地形、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耕地连片度是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子。不同农业产业类型“非粮化”的关键驱动因子不同,多数因子对耕地发展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的驱动方向相反,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因子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研究表明,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明显,需要管控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总量并客观分类处置,本研究为“非粮化”分类监测和客观处置提供了参考,为低山丘陵区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 低山丘陵区 空间分异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细碎化对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影响研究——基于农户数字参与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婷昱 蓝红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2,共11页
耕地“非粮化”整治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系统探讨耕地细碎化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以及农户数字参与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从总体估计来看,耕地细碎化对种植结构“非粮化”具有... 耕地“非粮化”整治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系统探讨耕地细碎化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以及农户数字参与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从总体估计来看,耕地细碎化对种植结构“非粮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越严重,农户种植结构“非粮化”程度越高;从东中西部地区的分样本估计来看,耕地细碎化对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影响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仍较为稳健,但在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从平原、丘陵和山区地形的分样本估计来看,在平原和丘陵地区,耕地细碎化会推动农户种植结构“非粮化”,但这一影响在山区并不显著;从农户不同经营规模分样本估计来看,对于经营规模在5亩以上的农户,耕地细碎化会对农户种植结构“非粮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于经营规模在5亩以下的农户,这一影响并不显著;农户数字参与将加剧其种植结构“非粮化”趋势,且在耕地细碎化对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影响机制中具有调节效应。据此,政府在遏制“非粮化”过程中,应合理开展耕地细碎化整治,防范数字化演进所引致的种植结构“非粮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细碎 种植结构 数字参与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滨州市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游智睿 李金娥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6期51-53,共3页
该文以滨州市为研究区,通过构建SPS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滨州市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进而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控制耕地“非粮化”。结果显示,滨州市耕地“非粮化”水平为11.312%,主要受灌溉保证率、距... 该文以滨州市为研究区,通过构建SPS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滨州市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进而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控制耕地“非粮化”。结果显示,滨州市耕地“非粮化”水平为11.312%,主要受灌溉保证率、距道路距离和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的影响。建议通过完善土地流转监管机制等措施,改善耕地“非粮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化” 多元线性回归 GIS空间分析 种植结构 滨州市 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细碎化对农户种植业收入的影响——“非粮化”和耕地流转率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兆林 吕秋杭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24,共14页
耕地细碎化会导致农户种植活动的分散化,减少了农户的有效劳动时间,并阻碍了机械化作业的开展,不利于种植业的增产增收。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种植主导型农户为研究样本,分析发现:农户的耕地细碎化... 耕地细碎化会导致农户种植活动的分散化,减少了农户的有效劳动时间,并阻碍了机械化作业的开展,不利于种植业的增产增收。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种植主导型农户为研究样本,分析发现:农户的耕地细碎化程度提高对其种植业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家庭种植结构“非粮化”和村庄耕地流转率提高可以显著弱化耕地细碎化对农户种植业收入增长的抑制作用;相对而言,耕地细碎化对化肥施用强度较高农户、老龄化程度较高农户、丘陵山区农户的种植业收入具有更强的负向影响。因此,应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发育,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收益,推动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增效,拓展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在降低农户耕地细碎化程度的同时,有效缓解耕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细碎 种植业收入 种植结构 耕地流转 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会导致种植结构“非粮化”吗 被引量:80
5
作者 罗必良 江雪萍 +1 位作者 李尚蒲 仇童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4-101,238,共8页
农地流转引发的"非粮化"问题颇受关注。基于全国9省区2704个样本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与大规模农地转入户相比,小规模农地转入户倾向于"非粮化"生产;在农业劳动力充裕和缺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封闭经营条件下,小... 农地流转引发的"非粮化"问题颇受关注。基于全国9省区2704个样本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与大规模农地转入户相比,小规模农地转入户倾向于"非粮化"生产;在农业劳动力充裕和缺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封闭经营条件下,小规模农地转入户为提高其劳动力和土地的利用率,将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非粮化"现象具有严格的情境依赖特征。随着农户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与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不断发育,种植结构将转向"趋粮化"。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将农业家庭经营卷入分工经济,能够有助于化解农地流转引发的"非粮化"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非化” 农地流转 劳动力约束 农业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VAR的农民收入结构对耕地非粮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娅娅 赵小风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210-214,共5页
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放活促使了耕地非粮化现象的加剧。利用PVAR模型,分析了农民收入与耕地非粮化的动态关系,探讨了农民收入结构对耕地非粮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002-2017年,耕地非粮化面积和非粮化率的变化趋势... 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放活促使了耕地非粮化现象的加剧。利用PVAR模型,分析了农民收入与耕地非粮化的动态关系,探讨了农民收入结构对耕地非粮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002-2017年,耕地非粮化面积和非粮化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不同阶段受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等的影响展现出不同的特点。耕地非粮化主要受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非粮化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对非粮化的长期贡献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R 农民收入结构 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收入结构对农户耕种“非粮化”的影响——基于工商资本下乡的视角 被引量:28
7
作者 高晓燕 杜寒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0,共9页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脱离土地进入城镇务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已超越经营性收入,其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结合近年来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的提高会增加农户种粮的机会成本,进...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脱离土地进入城镇务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已超越经营性收入,其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结合近年来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的提高会增加农户种粮的机会成本,进而引致农户耕种行为的“非粮化”倾向;经营性收入的提高会调动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促使农户耕种“趋粮化”;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由于在农户总收入中占比较少,对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没有显著影响。工商资本租赁农村土地会挤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促进农户工资性收入的提高,抑制经营性收入的提高,最终会影响到农户的种粮行为,加剧农户耕种的“非粮化”倾向。面对日益增长的工资性收入占比,保障农户从事粮食生产的经营性收益同步提高,增强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需要完善种粮补贴政策,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抑制种粮成本过快上涨。政府倡导的工商资本下乡在惠及农业的同时,与之相伴的侵害农民利益、改变土地流转用途、加剧“非粮化”等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政府的强力疏导与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下乡 收入结构 农户 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3
8
作者 张惠中 宋文 +3 位作者 张文信 李新举 刘佳琦 李俊颖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103,共10页
研究目的:从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两个方面揭示山东省耕地“非粮化”现状和空间分异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控制山东省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整群随机抽样,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山东省耕地种植结... 研究目的:从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两个方面揭示山东省耕地“非粮化”现状和空间分异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控制山东省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整群随机抽样,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山东省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水平为23.97%,农业生产结构“非粮化”水平为46.81%,两种“非粮化”水平均呈现中东部高于西部的空间格局,前者主要受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水源距离、表层土壤质地的影响;后者主要受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距水源距离的影响。研究结论:山东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深刻影响着耕地“非粮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需要根据自然条件适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结构,加快推进农业良种培育技术;在社会经济方面完善种粮补贴制度,多方位解决粮食销路问题,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化” 种植结构 农业生产结构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3
9
作者 孟菲 谭永忠 +1 位作者 陈航 熊雯颖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6,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国耕地资源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2004—2018年,中国整体的“非粮化”水平呈波动变化,2016年后“非粮化”最...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国耕地资源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2004—2018年,中国整体的“非粮化”水平呈波动变化,2016年后“非粮化”最为显著;“非粮化”类型逐渐由蔬菜、油料、棉花等多类型向蔬菜瓜果转变。(2)“非粮化”在空间上大致表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逐步严重的态势,类型多为蔬菜和油料作物,又以蔬菜为主导。(3)各影响因素中,人工成本和种粮比较收益在后期对非粮种植有显著负向影响;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非粮化”现象发生;机械动力水平在前期对“非粮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后期表现为正面作用;良好的政策环境对“非粮化”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应对耕地“非粮化”现象,应继续保障粮食种植收益、完善农业生产设施与服务市场、健全法律政策与制度,以稳定粮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非化” 时空格局 空间计量模型 种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供给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蓬鹏 朱玉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9,共13页
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微观农户的“非粮化”倾向为研究视角,基于河南等五省的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和CMP模型探讨了灌溉供给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灌溉供给能够显著抑制农户的耕地“非粮化”... 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微观农户的“非粮化”倾向为研究视角,基于河南等五省的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和CMP模型探讨了灌溉供给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灌溉供给能够显著抑制农户的耕地“非粮化”倾向,且灌溉供给越充分,抑制作用越大,但存在一定门槛制约。在纯粮食种植户中,灌溉供给能够通过提高种粮产出,进而抑制农户“非粮化”倾向。异质性效果明显,过度集中化或缺少制度辅助的产权归属和管理,不利于小农水灌溉供给能力提升。产权所属需要适度集中化、适度制度化,管护主体需要多元化,两者共同作用提高小农水的灌溉供给能力,从而抑制“非粮化”倾向;灌溉供给对混种农户“非粮化”倾向抑制作用更大,对中部和西部农户“非粮化”倾向的作用依次降低,对东部农户影响不显著。因此,可以通过推动小农水产权改革和创新管护机制,发挥多中心治理优势,提高小农水的灌溉供给能力,从而抑制农户的“非粮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农田灌溉 “非化”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种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宁夏农地流转非粮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乔娜 孙宁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154-159,共6页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化、规模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种粮面积比例下降,经济作物比例逐渐增加,农地流转呈现"非粮化"趋势。研究宁夏农地流转及种植结构变化,对确保区域粮食安全供给十分必要而紧迫。在梳理农地流...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化、规模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种粮面积比例下降,经济作物比例逐渐增加,农地流转呈现"非粮化"趋势。研究宁夏农地流转及种植结构变化,对确保区域粮食安全供给十分必要而紧迫。在梳理农地流转非粮化文献资料的同时,分析宁夏农地流转现状及非粮化原因,最后提出建立农地流转保障粮食安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安全 农地流转 种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 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 被引量:1
12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年第11期5-7,共3页
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 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工商资本 农业结构调整 经营主体 国家食安全 任其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 被引量:1
13
《新疆农垦科技》 2020年第11期56-57,共2页
(国办发[2020]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 (国办发[2020]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永久基本农田 工商资本 国家食安全 农业结构调整 经营主体 国务院办公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耕地“非粮化”
14
《农家致富》 2020年第24期52-52,共1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读者潘某来电:近年来,国家倡导农业结构调整。请问,这是不是意味着鼓励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答:不是。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指出,要警惕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读者潘某来电:近年来,国家倡导农业结构调整。请问,这是不是意味着鼓励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答:不是。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指出,要警惕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不要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永久基本农田 国家食安全 江苏省南京市 溧水区 有力措施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息县农村土地流转“非粮化”的调研
15
作者 刘娟 徐翔 《河南农业》 2018年第7期18-19,共2页
息县辖1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管理区,341个行政村,5091个村民组,17.2万农户,农业人口89.9万人,现有耕地12.83万hm2,连续七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息县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取... 息县辖1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管理区,341个行政村,5091个村民组,17.2万农户,农业人口89.9万人,现有耕地12.83万hm2,连续七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息县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出现了土地流转“非粮化”的趋向,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息县农村土地流转及农作物种植情况近年来,息县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创新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调研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业规模经营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人口 街道办事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多元路径——基于30个省份案例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羽 刘伟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38,共6页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中国30个省份耕地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多元路径。结果表明:(1)耕地“非粮化”或“趋粮化”演变是耕地稀缺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种粮劳动力成本、农地流转规模、种粮土地成本、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农业...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中国30个省份耕地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多元路径。结果表明:(1)耕地“非粮化”或“趋粮化”演变是耕地稀缺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种粮劳动力成本、农地流转规模、种粮土地成本、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7个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2)存在生产要素驱动型和规模局限型两条“非粮化”路径,以及耕地资源丰裕—种粮规模化和土地成本诱导—种粮规模化两条“趋粮化”子路径;(3)种粮土地成本上涨是“非粮化”的重要诱因,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是互补因素,能够缓解种粮土地成本压力对粮食种植的不利影响;(4)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农地流转规模、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因素相互关联,对耕地种植结构演变发挥联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种植结构 组态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劳动力约束下经营规模对农户种植结构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43
17
作者 毕雪昊 周佳宁 邹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8-77,共10页
研究目的:剖析不同农地经营规模下农户种植行为选择,分析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的关系。研究方法:门槛效应模型。研究结果:经营规模扩大对种植结构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过程会受到家庭劳动力禀赋的制约,即存在门槛效应,当家庭劳均经营规模... 研究目的:剖析不同农地经营规模下农户种植行为选择,分析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的关系。研究方法:门槛效应模型。研究结果:经营规模扩大对种植结构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过程会受到家庭劳动力禀赋的制约,即存在门槛效应,当家庭劳均经营规模小于门槛规模时,经营规模扩大会促进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导致种植结构变化呈“去粮化”,反之当家庭劳均经营规模超过门槛规模时,经营规模扩大会促进种植结构“趋粮化”。研究结论:规模经营不必然引发非粮化生产,因而可以进一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缓解农业生产的家庭劳动力约束,并以多种方式提高种粮收益以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规模 种植结构 家庭劳动力约束 生产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地租金变动对种粮行为调整的影响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余 周应恒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96,共12页
构建农户种粮行为决策的分析框架,基于江苏省621户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值选择模型和非观测效应综列数据模型,考察粮地租金变动对粮食种植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粮地租金上涨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的概率增强,其中农户... 构建农户种粮行为决策的分析框架,基于江苏省621户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值选择模型和非观测效应综列数据模型,考察粮地租金变动对粮食种植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粮地租金上涨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的概率增强,其中农户在粮食生产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该影响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种粮面积的缩减最终体现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例的下降,其中农户前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该影响有约束作用。这表明,短期内粮食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与粮食经营规模对“去粮化”趋势存在抵挡作用,下一步要通过推动粮地租金理性化、市场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对规模种粮户的支持政策,防止短期“非粮化”压力转变为长期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安全 食生产 土地租金 种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来自CRRS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7
19
作者 罗千峰 赵奇锋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互联网使用行为对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会促进种植结构“非粮化”调整。使用工具变量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并选择不同上网方式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 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互联网使用行为对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会促进种植结构“非粮化”调整。使用工具变量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并选择不同上网方式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可以得到一致性的结论。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受教育水平以及中高收入、高收入水平的农户使用互联网对种植结构“非粮化”调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提高农户市场获取能力、降低经济作物种植成本、提高农户获取正规金融贷款能力、增加农户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5条路径对农业种植结构“非粮化”调整产生影响。为此,应对互联网使用带来的“非粮化”问题保持警惕,建立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保障机制,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种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稻渔综合种养主推模式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培国 陆文燕 +2 位作者 张枫 顾晶磊 陈建青 《科学养鱼》 2021年第8期40-42,共3页
嘉兴市秀洲区是浙江省"浙北粮仓"之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但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种粮成本持续上升、种粮效益低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自粮食功能区规划修编以来,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 嘉兴市秀洲区是浙江省"浙北粮仓"之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但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种粮成本持续上升、种粮效益低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自粮食功能区规划修编以来,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甚至处于亏损边缘,镇村集中流转或农户自行流转粮食功能区内土地用于莲藕、果蔬、苗木等非粮产业现象仍然较多,粮食功能区非粮化趋势逐年加重,种粮面积持续下滑,稳粮压力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亏损边缘 效益 产业结构调整 面积 积极性 成本 食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