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纤维素基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的电磁屏蔽性能
1
作者 张婷 吴翠玲 +2 位作者 籍冰晗 韩梦瑶 杜雪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4,共6页
电磁辐射污染在工业、民用及军事等领域日趋严重,高性能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屏蔽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以再生纤维素(Regenerated cellulose,RC)为基体,石墨烯(Graphene,GE)为导电填料,纳米Fe_(3)O_(4)为磁... 电磁辐射污染在工业、民用及军事等领域日趋严重,高性能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屏蔽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以再生纤维素(Regenerated cellulose,RC)为基体,石墨烯(Graphene,GE)为导电填料,纳米Fe_(3)O_(4)为磁性填料,采用沉浸相转化法和压制成型法制备了三明治结构GE/RC-Fe_(3)O_(4)/RC-GE/RC复合薄膜。研究了GE含量和薄膜厚度对复合薄膜EMI屏蔽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其屏蔽机制。结果表明,随着GE含量和薄膜厚度的增大,复合薄膜的电导率和EMI屏蔽性能逐渐提高。当GE含量为20%(质量分数,如无特殊说明,下同)、薄膜厚度为0.84 mm时,复合薄膜的EMI屏蔽效能(Shielding effectiveness,SE)达到24.7 dB。同时,GE的添加增强了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其最大值为12.2 MPa。本研究为绿色纤维素基电磁屏蔽复合薄膜的构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 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 电磁屏蔽 石墨烯 纳米Fe_(3)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度再生纤维素纳滤膜制备及其对溶剂回收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郑文秋 马英翔 +4 位作者 杨晓刚 王小宇 程春祖 张国炎 许凤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7,共10页
为解决传统纳滤膜机械强度低、不可降解等问题,首先通过相转化工艺得到作为支撑层的再生纤维素膜(RCMs),再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超高强度再生纤维素纳滤膜(RC-NFs),并用于离子液体(ILs)溶剂回收。通过优化反溶剂种类、分析RCNFs... 为解决传统纳滤膜机械强度低、不可降解等问题,首先通过相转化工艺得到作为支撑层的再生纤维素膜(RCMs),再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超高强度再生纤维素纳滤膜(RC-NFs),并用于离子液体(ILs)溶剂回收。通过优化反溶剂种类、分析RCNFs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润湿性能和机械强度,并调控无水哌嗪(PIP)和1,3,5-均苯三甲酰氯(TMC)质量分数、聚合时间等界面聚合条件,评估了RC-NFs对ILs的回收性能。结果表明,RC-NFs具有亲水性和高热稳定性,拉伸强度(128 MPa)优异;随着PIP和TMC质量分数、聚合时间增加,RC-NFs的水通量均逐渐降低,ILs截留率总体上均有所增加。当PIP和TM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0%和0.30%、聚合时间为3 min时,制得RC-NF-6对ILs具有较好的回收性能,截留率可达26.18%,水通量为4.30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 纳滤膜 离子液体回收 超高强度 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纤维素与氧化还原石墨烯复合薄膜在湿气发电与镁空气电池协同发电上的应用
3
作者 雷丽莎 雍玮 +5 位作者 陈怡婷 王奕博 黄文潮 赵俊焕 翟忠杰 丁杨彬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1161,共11页
设计了一种绿色的再生废纸纤维素(RCe_(wp))与氧化还原石墨烯(rGO)复合的薄膜(RCe_(wp)/rGO)并将其作为活性材料,其在7000 s的循环中稳定输出的最大峰值电流为10μA,且在100Ω负载下的输出功率最高可达2.34μW·cm^(-2)。同时,研究... 设计了一种绿色的再生废纸纤维素(RCe_(wp))与氧化还原石墨烯(rGO)复合的薄膜(RCe_(wp)/rGO)并将其作为活性材料,其在7000 s的循环中稳定输出的最大峰值电流为10μA,且在100Ω负载下的输出功率最高可达2.34μW·cm^(-2)。同时,研究表明金属集流体对湿气发电的影响显著,其中不锈钢集流体在70%的相对湿度(RH)条件下,产生的开路电压最大可达53 mV,因为集流体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湿气作用下增强了电流和电压的输出。此外,该湿气发电薄膜与镁空气电池结合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在50%RH下,RCe_(wp)/rGO电极能够产生高达1.37 V的开路电压(Voc)和0.132 mA·cm^(-2)的短路电流密度;当RH升高至90%时,开路电压进一步增大至1.57 V,短路电流密度达到64.2 mA·cm^(-2)。而对于未与湿气发电薄膜相连的Mg-滤纸-Ni电极,其输出功率和短路电流密度仅为3.76×10^(-4) mW和0.306μ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气发电 镁空气电池 协同发电 再生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棉制备再生纤维素气凝胶实现盐晶收集及高效海水淡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兆汉 冯雪凌 +3 位作者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王碧佳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从回收再利用废旧棉布出发,结合边缘结晶效应,制备了集太阳能蒸发与盐收集于一体的气凝胶蒸发器。以碳纳米管为光热材料,通过对气凝胶的亲疏水区域复合以及形状设计,实现了边缘结晶。研究了蒸发器的水传输行为、区域化温度差异以及不同... 从回收再利用废旧棉布出发,结合边缘结晶效应,制备了集太阳能蒸发与盐收集于一体的气凝胶蒸发器。以碳纳米管为光热材料,通过对气凝胶的亲疏水区域复合以及形状设计,实现了边缘结晶。研究了蒸发器的水传输行为、区域化温度差异以及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蒸发速率的影响,并在3.5%NaCl溶液中实现了1.93 kg/(m^(2)·h)的蒸发速率、高达91.5%的蒸发效率以及高达99.5%的离子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棉 再生纤维素气凝胶 太阳能蒸发 海水淡化 集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纤维素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亚甲基蓝和叶酸负载
5
作者 梁兴毅 李亚 +5 位作者 荀京天 张巍巍 金长子 王锐 仇丹 何宇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5-1456,共12页
以微晶纤维素(MCC)的尿素/NaOH溶液为分散相,通过乳液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再生纤维素微球(RCM),考察了RCM对亚甲基蓝吸附行为,并探讨了再生纤维素微球对叶酸(FA)的负载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制备的RCM表面结构粗糙,内部呈... 以微晶纤维素(MCC)的尿素/NaOH溶液为分散相,通过乳液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再生纤维素微球(RCM),考察了RCM对亚甲基蓝吸附行为,并探讨了再生纤维素微球对叶酸(FA)的负载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制备的RCM表面结构粗糙,内部呈一定的中空结构;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RCM晶型由Ⅰ型变为Ⅱ型,微球的粒径随转速增大而减小,转速由400 r/min提高至转速1200 r/min时,粒径从286μm降至27μm,减小了约90.56%;随水油体积比(V(MCC)∶V(LP))的减小而减小,V(MCC)∶V(LP)从1∶3降至1∶7时,粒径从311μm降至54μm,减小了约82.64%;随乳化剂质量分数(w(span-80))的增加而减小,当w(span-80)为0.5%时,粒径约为276μm,增大w(span-80)至2.5%时,粒径降至52μm左右,减小了约81.16%。RCM用于吸附亚甲基蓝时,72 h,吸附达到平衡;pH值为10时,吸附能力最强,吸附量为6.11 mg/g;当RCM用量为50 mg时,单位吸附量达到最大值,为4.78 mg/g,符合拟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再生纤维素负载叶酸微球(FCM)的具体负载率可达到98.8%,FCM有效提高了叶酸的储藏稳定性,5 d保留率为74.71%,相对于纯叶酸相比提高了3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 微球 吸附 亚甲基蓝 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纤维素的形成及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钱焕宇 王晓娟 +2 位作者 高萌 马晓军 刘洪斌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02-113,共12页
天然纤维素具有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来源广泛等优点,但高结晶度的紧密结构导致其功能单一、可操作性差、难以实现广泛的大规模应用。将纤维素溶解重构后获得的再生纤维素能够在再生过程中将分子链进行重新排列,赋予了再生纤维... 天然纤维素具有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来源广泛等优点,但高结晶度的紧密结构导致其功能单一、可操作性差、难以实现广泛的大规模应用。将纤维素溶解重构后获得的再生纤维素能够在再生过程中将分子链进行重新排列,赋予了再生纤维素可调控空间,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质与功能的纤维素材料。本文综述了纤维素溶解与再生的生产原理和策略,从材料的选择与制备方法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其具有导电功能的方案,最后进一步综述了再生纤维素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多元化应用。本文为再生纤维素进一步的技术简化与发展及其在多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 溶解再生 柔性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纤维素食品包装材料应用进展及法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国秀 高兴 +1 位作者 王朝晖 杜振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5,共10页
目的归纳总结再生纤维素基材料在食品包装行业的研究进展及各国法规情况,以促进再生纤维素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同时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障食品安全。方法对再生纤维素概况及制备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对再生纤维素在食品包... 目的归纳总结再生纤维素基材料在食品包装行业的研究进展及各国法规情况,以促进再生纤维素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同时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障食品安全。方法对再生纤维素概况及制备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对再生纤维素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进行详细综述,对再生纤维素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困难进行总结及展望。结果溶解与再生在再生纤维素制备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生纤维素已经在抗菌、防腐、抗紫外线及抗水蒸气阻隔食品包装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目前不同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规但仍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再生纤维素已经成为新型包装材料的有力候选者之一,但仍需要在制备方法、法规制定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推动再生纤维素行业的持续健康增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 食品接触材料 包装 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凝固浴对再生纤维素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陈铭 杨淑娟 张勇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87,共9页
本文利用新型的常温纤维素溶解体系ZnCl_(2)/AlCl_(3)直接从棉浆中制备再生纤维素超滤膜,探讨了不同凝固浴对再生纤维素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采用有机溶剂作为凝固浴时,可以提升相分离过程中溶剂—非溶剂的交换速度。随... 本文利用新型的常温纤维素溶解体系ZnCl_(2)/AlCl_(3)直接从棉浆中制备再生纤维素超滤膜,探讨了不同凝固浴对再生纤维素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采用有机溶剂作为凝固浴时,可以提升相分离过程中溶剂—非溶剂的交换速度。随着凝固浴中有机溶剂比例的增加,可以使得膜表面致密皮层厚度增加、膜表面孔径大小减小,并使得膜内部出现非对称指状孔结构。在乙醇中得到的再生纤维素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MWCO)可以达到314.5 kDa,水通量可以达到628.57 LMH/bar,并且能够分离病毒标志物2000 kDa的蓝色葡聚糖和人体免疫球蛋白(IgG)。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控制凝固浴中有机溶剂的比例来获取不同结构的再生纤维素超滤膜,并进一步展示了该种再生纤维素超滤膜在生物制药应用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超滤膜 ZnCl_(2)/AlCl_(3) 相分离 有机溶剂 凝固浴 膜孔结构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织物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构筑
9
作者 乔婷 冯雪凌 +3 位作者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王碧佳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2,共5页
采用磷酸水溶液低温溶解木浆制备纺丝液,然后通过湿法纺丝得到性能优异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讨论了拉伸条件以及针孔直径对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对所得再生纤维素长丝进行加捻,并采用改进的原位聚合法将再生纤维素纤维制成高性能的导电纱线... 采用磷酸水溶液低温溶解木浆制备纺丝液,然后通过湿法纺丝得到性能优异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讨论了拉伸条件以及针孔直径对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对所得再生纤维素长丝进行加捻,并采用改进的原位聚合法将再生纤维素纤维制成高性能的导电纱线,作为经纱与尼龙(纬纱)复合,制备具有摩擦电效果的智能纺织品。所得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强力高达(401.6±9.7)MPa,可进行加捻而不断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再生纤维素纤维上吡咯涂层的生成,复合导电纱线可以点亮LED。将其与尼龙编织后构筑织物基摩擦纳米发电机,所得电压平均可达200 V,电流可达10μ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纤维 磷酸 聚吡咯 摩擦纳米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甲壳素的分散性及其对再生纤维素膜的增强性能研究
10
作者 彭卫芳 王文聪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95,共8页
将纳米甲壳素与纤维素复合可解决再生纤维素制品力学性能偏低的问题,但因复合过程纳米颗粒易团聚限制了其增强效果。为提升分散效果,本文研究了纳米甲壳素在水(H_(2)O)、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TEAOH/H_(2)O)、不同质量分数尿素水溶液(Ur... 将纳米甲壳素与纤维素复合可解决再生纤维素制品力学性能偏低的问题,但因复合过程纳米颗粒易团聚限制了其增强效果。为提升分散效果,本文研究了纳米甲壳素在水(H_(2)O)、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TEAOH/H_(2)O)、不同质量分数尿素水溶液(Urea/H_(2)O)、二甲基亚砜(DMSO)等试剂中的分散性,发现DMSO对纳米甲壳素的分散相对更优。将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甲壳素/DMSO添加到纤维素/TEAOH/H_(2)O溶液中制备得到再生纤维素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结构、形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纳米甲壳素添加量为9%时,复合膜力学性能最佳,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空白样增长54%和150%;9%纳米甲壳素的添加有助于复合膜引入酰胺基团和提高结晶度,且纳米甲壳素在复合膜中总体分散较均匀,无明显聚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甲壳素 二甲基亚砜 分散性 四乙基氢氧化铵 再生纤维素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碳基光热功能再生纤维素纤维制备研究
11
作者 李昌垒 刘福荣 +1 位作者 陈晓 朱九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3,共5页
制备石墨烯分散体系作为光热功能助剂,并通过纺前注射装置将其加入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溶液中,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石墨烯碳基光热功能再生纤维素纤维。介绍石墨烯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的石墨烯碳基光热功能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光... 制备石墨烯分散体系作为光热功能助剂,并通过纺前注射装置将其加入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溶液中,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石墨烯碳基光热功能再生纤维素纤维。介绍石墨烯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的石墨烯碳基光热功能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光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石墨烯分散体系具有较小的粒径和粒径分布,且分散效果良好;石墨烯碳基光热功能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较好的光热功能,该纤维表面温度随红外辐照时间增加和石墨烯添加量增加而逐渐升高;去除红外辐照后,温度下降速率随石墨烯添加量增加而逐步减小;该纤维对测试波长范围内的光均具有较高吸收性,远红外性能优良,远红外性能和导热系数随石墨烯增加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再生纤维素纤维 光热功能 远红外性能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再生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晶晶 王钱钱 +1 位作者 张超群 孙建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1-351,共11页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最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和化工的主要原料。然而,天然纤维素聚合度高、结晶度高的特性,使其难以溶于常规溶剂,极大限制了纤维素的应用。近年来,人们发现了多种新型纤维素溶剂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最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和化工的主要原料。然而,天然纤维素聚合度高、结晶度高的特性,使其难以溶于常规溶剂,极大限制了纤维素的应用。近年来,人们发现了多种新型纤维素溶剂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新型纤维素溶剂体系制备而来的再生纤维素膜以及一系列功能性再生纤维素基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通过新型纤维素溶剂体系溶解再生得到的再生纤维素基复合膜在多孔性、热稳定性、强度等性能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有望应用于包装、污水处理、传感器、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基于再生纤维素膜及其复合膜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今后发展的热点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纤维素溶解和功能性再生纤维素新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溶剂 再生纤维素 复合膜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再生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宾 顾春菊 +1 位作者 马敬红 梁伯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1,共4页
用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自由基(TEMPO)-NaBr-NaOCl氧化体系制备了氧化再生纤维素纤维,表征了该种氧化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FTIR红外光谱和^(13)C NMR波谱研究表明:该氧化体系能完全选择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C_6位伯羟基,而C_2、C_3位... 用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自由基(TEMPO)-NaBr-NaOCl氧化体系制备了氧化再生纤维素纤维,表征了该种氧化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FTIR红外光谱和^(13)C NMR波谱研究表明:该氧化体系能完全选择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C_6位伯羟基,而C_2、C_3位仲羟基则无氧化迹象。制得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钠盐纤维的断裂强力和断裂延伸率随羧基质量分数的增加不断下降,这是因为在氧化过程中纤维表面被刻蚀,出现孔洞和裂纹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性能 断裂强力 断裂延伸率 氧化再生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剂对NO_2氧化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亚东 张华威 +3 位作者 贺金梅 白永平 黄玉东 程照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82,86,共4页
以NO2作为氧化剂,探索了氧化体系中不同溶剂(CCl4和Freon-113)对再生纤维素的选择性氧化的影响。采用FT-IR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氧化再生纤维素的结构,证明了两种体系均在再生纤维素的C6位置发生了氧化,而且均具有很高的选择性。随着氧化时... 以NO2作为氧化剂,探索了氧化体系中不同溶剂(CCl4和Freon-113)对再生纤维素的选择性氧化的影响。采用FT-IR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氧化再生纤维素的结构,证明了两种体系均在再生纤维素的C6位置发生了氧化,而且均具有很高的选择性。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再生纤维素的羧基含量逐渐增加,而聚合度逐渐降低;反应时间为24h时,两种体系的氧化产物的性能均可以满足可吸收止血材料的要求。但是NO2/Freon-113体系的氧化程度要比NO2/CCl4体系对应的氧化程度低。因此相对于NO2/Freon-113体系,NO2/CCl4体系更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 氧化 二氧化氮 四氯化碳 氟利昂-1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NaOCl-NaBr氧化体系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宾 顾春菊 +1 位作者 马敬红 梁伯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9,共6页
研究了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自由基(TEMPO)-NaOCl-NaBr氧化体系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TEMPO-NaOCl-NaBr氧化体系对再生纤维素的氧化可近似地用关于纤维素基质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来描述。在本研究所用的TEMPO浓度范围内... 研究了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自由基(TEMPO)-NaOCl-NaBr氧化体系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TEMPO-NaOCl-NaBr氧化体系对再生纤维素的氧化可近似地用关于纤维素基质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来描述。在本研究所用的TEMPO浓度范围内,氧化反应速率与TEMPO的浓度成正比。在较低浓度时,氧化反应速率与NaBr用量也成正比,但浓度较大时,氧化反应速率基本不随NaBr浓度增大而增大。温度对氧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符合Arrhenius方程的规律,由此求得的粘胶纤维的表观活化能为66.2kJ/mol。这里还讨论了反应液pH值,纤维素的形态和结晶度对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 氧化 动力学 2 2 6 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自由基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生纤维素基质组装的氨基硅膜形貌及其定向排列方式 被引量:5
16
作者 安秋凤 高胜利 +1 位作者 王前进 李临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5-158,共4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光电子能谱仪XPS等研究了组装在再生纤维素基质(cel)表面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的膜形貌、表面相化学组成及疏水性。结果发现,受基质表面不平整性的影响,组装在cel表面的氨基硅膜(ASO-1/cel)...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光电子能谱仪XPS等研究了组装在再生纤维素基质(cel)表面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的膜形貌、表面相化学组成及疏水性。结果发现,受基质表面不平整性的影响,组装在cel表面的氨基硅膜(ASO-1/cel),微观上会表现出一种类似于基质的粗糙形貌。而XPS分析和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ASO-1/cel表面强烈疏水,在其表层明显存在由氨基硅ASO-1所产生的Si2p、C1s、N1s和O1sXPS峰。据此推测,ASO-1在cel表面的定向排列成膜方式为:硅甲基朝外伸向空气、Si-O偶极键以及极性氨基指向基质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硅 膜形貌 再生纤维素 定向排列方式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催化氧化对球形再生纤维素气凝胶阳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鹏 刘志明 李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8031-18035,共5页
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自由基(TEMPO)选择性催化氧化体系对再生纤维素气凝胶进行表面羧基化改性,制备出羧基化的再生纤维素气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和原子吸收等检测手段对不同... 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自由基(TEMPO)选择性催化氧化体系对再生纤维素气凝胶进行表面羧基化改性,制备出羧基化的再生纤维素气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和原子吸收等检测手段对不同氧化处理时间的纤维素气凝胶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处理时间的增加,球形再生纤维素气凝胶的羧基含量逐渐增加,结构稳定性逐渐下降,在改性12h时可以获得羧基含量较高(1.25mmol/g)结构相对稳定的产品;TEMPO氧化处理增加了球形气凝胶表面的透过性,并且避免了内部网络因干燥和氢键缔合而产生的聚集;羧基的引入使球形纤维素气凝胶对阳离子染料和部分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得到改善,其中对金胺O的最大吸附量为1.24mmol/g,对金属离子Cu2+的最大吸附量为0.55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再生纤维素气凝胶 TEMPO催化氧化 表面改性 阳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纤维素分离膜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娜 刘忠洲 续曙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7-32,共6页
再生纤维素分离膜具有高度亲水性、良好耐污染性 ,尤其是在环境中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对发展我国膜工业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再生纤维素分离膜制备过程的研究状况 ,主要针对制膜过程中采用的溶剂、添加剂。
关键词 分离膜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纤维素 再生纤维素 亲水性 改性 膜分离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发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晨 侯雪斌 +1 位作者 晋阳 葛明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共5页
对稀土铝酸锶长余辉粉末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包覆处理,增强了稀土铝酸锶粉末在水性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包覆处理过的稀土铝酸锶粉末为添加剂,以新型碱体系制备的再生纤维素为基材,通过湿法纺丝,制备出长余辉发光再生纤维素纤维。借助傅里... 对稀土铝酸锶长余辉粉末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包覆处理,增强了稀土铝酸锶粉末在水性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包覆处理过的稀土铝酸锶粉末为添加剂,以新型碱体系制备的再生纤维素为基材,通过湿法纺丝,制备出长余辉发光再生纤维素纤维。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单纤维强力测试仪、余辉亮度测试仪对样品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偶联剂通过化学键Si—O—Al包覆在稀土铝酸锶粉末上;经过偶联剂处理后,发光纤维的外观形貌较为光滑,直径约为60μm;纤维中稀土铝酸锶结构和纤维素Ⅱ结构同时出现,二者没有相互影响;纤维力学强度提高了10%;余辉初始亮度为0.82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铝酸锶 偶联剂 再生纤维素纤维 湿法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性能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蓉 杨明霞 刘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更好地了解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的性能,针对性地开发产品,选择天丝、莫代尔、竹浆纤维、圣麻、丽赛、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6类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与棉或涤纶的混纺纱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毛... 为更好地了解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的性能,针对性地开发产品,选择天丝、莫代尔、竹浆纤维、圣麻、丽赛、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6类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与棉或涤纶的混纺纱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毛羽指数(毛羽长度3 mm及以上)、弹性回复率、耐磨次数6项指标进行测试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天丝、莫代尔及莫代尔与细特粘胶混纺纱、丽赛、圣麻和竹浆纤维与涤纶混纺纱的综合性能好,莫代尔与棉混纺、竹浆纤维及竹浆纤维与棉混纺纱(18.4 tex)的综合性能一般,纯棉、竹浆纤维与棉混纺(14.8 tex)、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及多种混纺纱的综合性能较差。据此提出了产品开发和生产加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纤维 力学性能 灰色聚类判别 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