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气门预开启对柴油机内部废气再循环率控制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褚超美 王成润 洪佳骏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5-209,共5页
针对柴油机内部废气再循环(IEGR)量不易精确调整和控制的难题,提出一种利用进气门预开启(IVPO)凸轮控制IEGR率的方法。通过改变进气门预开启时刻、持续角及升程三个不同特征设计参数,实现IEGR率不同梯度改变,达到自主调控IEGR率的目的... 针对柴油机内部废气再循环(IEGR)量不易精确调整和控制的难题,提出一种利用进气门预开启(IVPO)凸轮控制IEGR率的方法。通过改变进气门预开启时刻、持续角及升程三个不同特征设计参数,实现IEGR率不同梯度改变,达到自主调控IEGR率的目的。以某六缸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应用GT-Power仿真分析软件建立目标柴油机性能仿真分析模型,得到不同进气门预开启各特征参数对IEGR率及功率、转矩、燃油消耗率等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进气门升程是影响IEGR率的主要因素,当需对IEGR率进行较大幅度调整时,可考虑采用调节升程的方法;当进气门预开启升程大于2.6mm时,柴油机燃油消耗率增速加快,需在参数选择时权衡利弊。IVPO开启时刻与持续角对IEGR率的影响度较小,其中改变持续角对发动机经济性影响较小,当需小幅度调节IEGR率时,可优先考虑采用调整气门持续角的方法。经柴油机台架性能及排放试验结果证实,IVPO特征参数对IEGR率的控制规律与仿真结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进气门预开启 配气特征参数 内部废气再循环率控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废气再循环对低负荷火花辅助汽油压燃影响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凡 郑尊清 +3 位作者 陈鹏 王梦凯 王浒 尧命发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9,共9页
在一台装有电液可变气门的单缸发动机上研究了内部废气再循环(internal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iEGR)对火花辅助汽油压燃(spark-assisted gasoline compression ignition,SAGCI)的影响,并对SAGCI+iEGR、SAGCI(无iEGR)、汽油压燃(gas... 在一台装有电液可变气门的单缸发动机上研究了内部废气再循环(internal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iEGR)对火花辅助汽油压燃(spark-assisted gasoline compression ignition,SAGCI)的影响,并对SAGCI+iEGR、SAGCI(无iEGR)、汽油压燃(gasoline compression ignition,GCI)结合iEGR(GCI+iEGR)3种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iEGR率的升高,SAGCI策略自燃燃烧速度加快,稳定燃烧的喷油和点火区域变宽,CO和碳氢化合物总量(total hydrocarbon,THC)排放得到有效改善,但传热损失增加,热效率降低。比较SAGCI+iEGR、SAGCI、GCI+iEGR策略发现,三者均能将低负荷稳定燃烧的界限拓展至循环喷油量15 mg(0.15 MPa平均指示压力),其中SAGCI+iEGR策略能降低进气条件的限制,同时避免高iEGR率的后燃现象,在循环喷油量15 mg的负荷下有最高38.5%的指示热效率,并且排放效果能有效改善。为达到最高热效率,在SAGCI+iEGR策略需要设置iEGR率为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辅助汽油压燃 内部废气再循环 低负荷 热效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进气门二次开启控制策略实现内部EGR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宾宾 常思勤 刘梁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通过单进气门二次开启来实现发动机内部废气再循环以降低汽油机NO x排放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车用发动机工作的中低转速、部分负荷的典型工况下,在一定的EGR率范围内,...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通过单进气门二次开启来实现发动机内部废气再循环以降低汽油机NO x排放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车用发动机工作的中低转速、部分负荷的典型工况下,在一定的EGR率范围内,采用该方案可使发动机的NO x排放和燃油经济性均比应用凸轮轴可变配气机构的原机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内部废气再循环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NOX排放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柴油机内部EGR技术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良良 高文志 +1 位作者 边强 高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103,共5页
以某小型挖掘机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采用双峰排气凸轮的方法来实现内部废气再循环,达到降低NOx排放的目的。分析了排气小凸轮的升程、包角和位置变化对柴油机的NOx排放、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柴油机外特性和EPA... 以某小型挖掘机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采用双峰排气凸轮的方法来实现内部废气再循环,达到降低NOx排放的目的。分析了排气小凸轮的升程、包角和位置变化对柴油机的NOx排放、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柴油机外特性和EPA八工况法排放测量来验证改进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峰排气凸轮轴后NOx排放显著降低,同时CO和HC排放也有所减少,对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内部废气再循环 双峰排气凸轮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气重吸策略的柴油机IEGR排气副凸轮仿真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褚超美 颜庭源 +1 位作者 凌建群 李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6-1080,共5页
本文中以某6缸增压柴油机为对象,对驱使排气门二次开启的排气副凸轮进行仿真设计,以实现基于废气重吸策略的柴油机内部废气再循环。首先建立目标机型的GT-Power仿真模型,对排气管内压力波进行仿真,确定排气门再次开启的时刻和持续时间... 本文中以某6缸增压柴油机为对象,对驱使排气门二次开启的排气副凸轮进行仿真设计,以实现基于废气重吸策略的柴油机内部废气再循环。首先建立目标机型的GT-Power仿真模型,对排气管内压力波进行仿真,确定排气门再次开启的时刻和持续时间等凸轮设计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不同升程、持续角的10种凸轮型线,通过仿真寻找出凸轮相位、持续角和升程等设计参数对柴油机动力经济性能和EGR率的影响规律;最终给出排气副凸轮相位、升程和持续角等参数的合理选择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内部废气再循环 排气门二次开启 凸轮 仿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二甲醚在汽油机中压缩自燃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邦全 赵国兴 +2 位作者 李晓 付雪青 张岩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92,共8页
在一台单缸光学发动机中,利用高速摄像和热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缸内残余废气率(iEGR率)下DME喷射时刻(SOI)从曲轴转角-15°变化到-40°过程中自身的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在不同iEGR率下,随着SOI提前,燃烧重心前移,燃烧持续... 在一台单缸光学发动机中,利用高速摄像和热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缸内残余废气率(iEGR率)下DME喷射时刻(SOI)从曲轴转角-15°变化到-40°过程中自身的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在不同iEGR率下,随着SOI提前,燃烧重心前移,燃烧持续期减小,放热率峰值增加,当到达某一特定的SOI值之后,燃烧重心后移,燃烧持续期增加,放热率峰值减小。当SOI在-25°^-15°范围内时,iEGR率32%工况下的燃烧相位迟于iEGR率25%工况,而当SOI为-30°和-40°时iEGR率为32%下的燃烧相位较早。火焰的形态与DME的自燃区域有关。随着SOI提前,初始自燃点逐渐远离喷嘴侧,自燃区域更为分散。在不同工况下,随着瞬时放热率增加,火焰的相对光强增加,用相对光强变化趋势可以表征瞬时放热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燃烧 火焰 内部废气再循环 光学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压力对汽油低温压燃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翔宇 郑尊清 +3 位作者 黄树和 李研芳 祝宇轩 尧命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在一台装有电液可变气门的单缸柴油机上,通过改变进气压力,研究了不同喷油正时和内部废气再循环(EGR)率下汽油压燃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并对实现汽油燃料高效清洁稳定低温燃烧(如平均指示压力循环波动系数<5%,NOx排放低于0.4g/(kW&#... 在一台装有电液可变气门的单缸柴油机上,通过改变进气压力,研究了不同喷油正时和内部废气再循环(EGR)率下汽油压燃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并对实现汽油燃料高效清洁稳定低温燃烧(如平均指示压力循环波动系数<5%,NOx排放低于0.4g/(kW·h),烟度低于0.1FSN,CO和HC排放尽可能低)的控制区间进行了探索研究。内部EGR通过排气门两次开启实现,发动机转速和循环喷油量分别固定为1 500r/min和28mg。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燃油早喷、较低内部EGR率和适量进气压力(0.12MPa)的协同控制可以使辛烷值为93的汽油在平均指示压力约为0.47MPa的工况下实现高效清洁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燃料 低温燃烧 压燃 进气压力 内部废气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