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离子转运ATP酶B2杂合突变导致小鼠渐进性前庭功能障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祎晴 金晨曦 +6 位作者 冯宝怡 成桢哲 孙怡琳 郑晓飞 董庭婷 吴皓 陶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3-73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月龄钙离子转运ATP酶B2(ATPase plasma membrane Ca^(2+)transporting 2,ATP2B2)Oblivion杂合突变小鼠前庭毛细胞结构和前庭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月龄及8月龄Atp2b2 Oblivion杂合突变雄性小鼠各10只,以同龄C57... 目的·研究不同月龄钙离子转运ATP酶B2(ATPase plasma membrane Ca^(2+)transporting 2,ATP2B2)Oblivion杂合突变小鼠前庭毛细胞结构和前庭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月龄及8月龄Atp2b2 Oblivion杂合突变雄性小鼠各10只,以同龄C57BL/6J野生型雄性小鼠作为对照。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不同月龄2组小鼠前庭毛细胞ATP2B2表达情况,并对微纹区及纹外区毛细胞数量进行统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小鼠前庭毛细胞纤毛形态;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前庭毛细胞带状突触和线粒体;采用前庭诱发电位(vestibular evoked potential,VsEP)、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及转棒、平衡木实验检测小鼠的前庭功能。结果·2组小鼠ATP2B2均主要表达于前庭毛细胞纤毛,2月龄及8月龄Atp2b2 Oblivion杂合突变小鼠微纹区及纹外区毛细胞数量与野生型小鼠均无明显差异。扫描电镜下,2月龄及8月龄杂合突变小鼠椭圆囊毛细胞纤毛无明显结构异常。透射电镜下,2月龄杂合突变小鼠前庭毛细胞表皮板与神经连接部位附近的线粒体结构无异常,突触结构无异常;8月龄杂合突变小鼠前庭毛细胞表皮板附近线粒体出现空泡样变性,神经连接部位附近的线粒体及突触结构无异常。2月龄及8月龄杂合突变小鼠VsEP及VEMP阈值均较野生型小鼠显著上升,VsEP波形分析显示杂合突变小鼠P1潜伏期延长,P1N1波幅降低(均P<0.05)。2月龄杂合突变小鼠转棒、平衡木实验结果未见明显改变,但8月龄杂合突变小鼠完成转棒、平衡木能力较野生型小鼠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Atp2b2 Oblivion杂合突变小鼠2月龄时前庭电生理功能下降,8月龄时出现前庭相关行为学异常,Atp2b2 Oblivion杂合突变小鼠呈渐进性前庭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转运atpB2 前庭功能障碍 前庭毛细胞 纤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中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晨晨 吴玲玲 史新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1-989,共9页
骨骼肌是机体生命活动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其代谢紊乱会诱发一系列肌肉疾病。Ca^(2+)作为肌肉收缩过程的重要调节器,在骨骼肌的功能行使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骼肌细胞中Ca^(2+)浓度主要受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sarcoplasmic/endoplasmic... 骨骼肌是机体生命活动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其代谢紊乱会诱发一系列肌肉疾病。Ca^(2+)作为肌肉收缩过程的重要调节器,在骨骼肌的功能行使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骼肌细胞中Ca^(2+)浓度主要受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sarcoplasmic/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的调节。SERCA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介导胞质Ca^(2+)进入肌浆网内腔,维持胞质Ca^(2+)平衡。SERCA功能的失调会引发一系列骨骼肌疾病,而SERCA活性受部分肌浆网蛋白质的调控,跨膜蛋白质PLN、SLN、MRLN、DWORF和sAnk1以及胞质蛋白质THADA和SAR,其通过磷酸化,进而调控SERCA的功能。本文对骨骼肌中SERCA的功能、调控SERCA的相关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骨骼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最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浆网/内质网atp 跨膜蛋白质 胞质蛋白质 离子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TP酶活性及细胞内cAMP和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孙京华 王净信 +2 位作者 刘常明 谭俊峰 朱雪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2-395,共4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对培养的成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酶)、钙离子三磷酸腺苷酶(Ca2+-ATP酶)和细胞内环腺嘌呤核苷酸(cAMP)[、Ca2+]i的影响与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讨视网膜下液...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对培养的成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酶)、钙离子三磷酸腺苷酶(Ca2+-ATP酶)和细胞内环腺嘌呤核苷酸(cAMP)[、Ca2+]i的影响与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讨视网膜下液转运和吸收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肾上腺素诱导RPE细胞24 h后,采用ATP酶试剂盒检测细胞Na+-K+ATP酶、Ca2+-ATP酶活力,125I-cAMP放免试剂盒检测胞内cAMP浓度,Fura-2/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i,并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0.1~100 nmol/L肾上腺素能显著降低RPE细胞Na+-K+ATP酶活性,并提升Ca2+-ATP酶活性(均P<0.01)。10 nmol/L肾上腺素可明显升高REP细胞内cAMP水平,加入10 nmol/L肾上腺素30 min可明显引起RPE细胞内[Ca2+]i降低,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肾上腺素诱导后的RPE细胞内水肿样改变。结论肾上腺素可能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cAMP途径影响RPE细胞离子与液体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受体 atp 环腺嘌呤核苷酸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心肌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短期治疗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惠海鹏 李小鹰 +3 位作者 刘秀华 鲁晓春 孙胜 刘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的心肌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的短期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4个组:对照组,CHF组,CHF+eGFP组和CHF+SERCA2a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应用经腹...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的心肌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的短期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4个组:对照组,CHF组,CHF+eGFP组和CHF+SERCA2a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应用经腹心包腔内注射术分别将生理盐水、携带e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和携带SERCA2a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导入CHF组、CHF+eGFP组和CHF+SERCA2a组大鼠心脏。于导入后10天检测各组大鼠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内转导入SERCA2a基因10天后,CHF+eGFP组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较CHF组大鼠明显增加(SERCA2a蛋白表达增加80.7%,活性增加89.9%),但低于对照组大鼠蛋白表达水平(约为对照组的67.6%)和活性水平(约为对照组的77.7%);大鼠的心脏功能随着SERCA2a功能的增强而改善,左室收缩压峰值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已达到对照组水平,左室舒张末压力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虽未达到对照组水平,但较CHF组明显改善。结论CHF大鼠心脏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较对照大鼠明显下降;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短期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肌浆网离子atp2a 腺相关病毒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应激游泳和冷适应游泳对大鼠心肌和脑组织ATP酶、钙离子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一璇 吕国枫 +3 位作者 刘彦娜 刘克敏 刘丽红 阎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7-432,455,共7页
目的:探讨冷应激游泳和冷适应游泳对大鼠心肌和脑自由基代谢、ATP酶活性和钙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运动。冷应激游泳组前5周不运动,第6周末进行3天适应性游泳,每天1次,水温30℃,时间15... 目的:探讨冷应激游泳和冷适应游泳对大鼠心肌和脑自由基代谢、ATP酶活性和钙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运动。冷应激游泳组前5周不运动,第6周末进行3天适应性游泳,每天1次,水温30℃,时间15 min。第7周在8℃水温中游泳1次,时间8 min,运动后即刻处死。冷适应游泳组适应性游泳3天,每天1次,水温30℃,时间15 min。之后进入正式训练:每天1次,起始水温30℃,时间40 min,从第2天起每天水温下降2℃,时间缩短3 min,每周训练6天,持续2周;从第3周起水温和时间保持在10℃、5 min,持续4周;第7周在8℃水温中游泳1次,时间8 min,运动后即刻处死。取材检测心肌和脑组织MDA含量、SOD活性、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和Ca2+含量。各组大鼠每周称重1次。结果:冷适应游泳组大鼠体重较对照组和冷应激组显著降低。冷应激游泳组大鼠心肌和脑组织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SOD、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心肌组织Ca2+含量升高,脑组织Ca2+含量显著升高。冷适应游泳组大鼠心肌和脑组织MDA含量较冷应激游泳组显著下降,SOD、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升高,心肌、脑组织Ca2+含量下降。结论:冷适应游泳有减重效果,能明显降低心肌和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其抗氧化系统能力,改善ATP酶活性,维持心肌和脑的正常钙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冷适应 游泳 自由基 atp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线粒体结构、ATPase活性及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志成 刘淑春 +4 位作者 李鹏武 康顺爱 梁硕 赵刚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9-583,共5页
目的:观察0.025~0.200 Gy X线低剂量电离辐射后3~24 h小鼠生精细胞线粒体结构、睾丸组织内ATPase和生精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阐明线粒体结构与相关生物学功能改变在调控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透射电镜检测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线粒体结构的改... 目的:观察0.025~0.200 Gy X线低剂量电离辐射后3~24 h小鼠生精细胞线粒体结构、睾丸组织内ATPase和生精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阐明线粒体结构与相关生物学功能改变在调控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透射电镜检测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线粒体结构的改变;蛋白酶法检测ATPase活性的改变;以Fluo-3为探针,流式细胞术检测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结果:0.075 Gy照射后12 h,小鼠精原细胞与精母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嵴断裂;精子细胞核固缩,顶体囊泡结构模糊,核膜结构不清楚,线粒体空泡化。0.025~0.200 Gy照射后12 h,睾丸组织中Na+-K+-ATPase活性较0 Gy照射降低,其中0.050~0.200 Gy较0 Gy显著降低(P<0.05),Ca2+-ATPase活性均较0 Gy照射显著降低(P<0.05);生精细胞中[Ca2+]i也具有同样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0.075 Gy照射后,较0 Gy显著降低(P<0.05)。0.075 Gy照射后3~24 h,睾丸组织中Na+-K+-ATPase活性较0 h均显著降低(P<0.05);Ca2+-ATPase活性在3 h稍有升高后,6~24 h较0 h均显著降低(P<0.05);生精细胞中[Ca2+]i也具有相似的时程-效应关系。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能够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线粒体结构的改变;同时,其诱导ATPase活性和[Ca2+]i的变化具有剂量-效应与时程-效应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结构 atp 离子浓度 生精细胞 电离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的钙离子信号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鸿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7-421,共5页
血小板活化是自然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血小板胞质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在血小板活化中扮演中至关重要的角色。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得益于血小板基质中钙离子的跨膜内流和血小板钙池钙离子的释放。血小板钙池主要分为两类:密管系统(... 血小板活化是自然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血小板胞质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在血小板活化中扮演中至关重要的角色。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得益于血小板基质中钙离子的跨膜内流和血小板钙池钙离子的释放。血小板钙池主要分为两类:密管系统(dense tubular system,DTS)和溶酶体样酸性细胞器(lysosome-like acidic organelles,LLAO),前者通过IP3信号通路释放钙离子,后者通过第二信使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ic acid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ADP)升高胞内钙离子浓度。随后,钙池调控钙离子通道(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SOCC)负责大部分的血小板基质中游离钙离子的内流,在钙池质膜上钙离子传感器分子(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和血小板质膜上跨膜蛋白(ORAI 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modulator 1,Orai1)两种蛋白分子共同调节下,对钙池释放钙离子升高胞质内钙离子浓度的作用发挥放大效应。钙离子浓度升高以后,依靠血小板钙池质膜上肌质网/内质网钙离子ATP酶(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将钙离子重新摄回到钙池,以及血小板膜上钙离子ATP酶(plasma mem-brane Ca2+-ATPase,PMCA)将胞质内游离钙离子泵到细胞基质中,维持静息状态下胞内较低的钙离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离子信号 肌质网 内质网钙离子atp酶 质膜离子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房水和晶状体Ca^(2+)含量及晶状体Ca_(2+)-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宋秀君 颜京霞 +3 位作者 李慎乐 张振宇 李俊敏 葛国光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半乳糖性白内障房水和晶状体中Ca2+含量及晶状体Ca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33只22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白内障组和实验组;用D-半乳糖诱发半乳糖性白内障后,实验组在实验的d...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半乳糖性白内障房水和晶状体中Ca2+含量及晶状体Ca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33只22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白内障组和实验组;用D-半乳糖诱发半乳糖性白内障后,实验组在实验的d4结膜下注射150g·L-1牛磺酸;于实验的d8、d14取房水和晶状体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白内障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房水和晶状体中Ca2+含量明显升高,而晶状体Ca2+-ATP酶活性下降;实验组与白内障组相比,房水和晶状体中Ca2+含量明显降低,而晶状体Ca2+-ATP酶活性恢复至接近正常。结论牛磺酸能够抑制半乳糖性白内障发生过程中晶状体和房水Ca2+含量的增高并能提高晶状体囊膜Ca2+-ATP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半乳糖性 白内障 atp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对大鼠神经肉瘤C_6细胞[Ca^(2+)]_i及内质网相关调节机制的影响
9
作者 刘素媛 邢伟 +3 位作者 孙黎光 侯伟健 王学荣 王洪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8-20,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铅暴露后大鼠神经肉瘤 C6 细胞 [Ca2 +]i、内质网 Ca2 +- ATP酶、Na+,K+- ATP酶活性变化 ,探讨不同时间铅暴露对 [Ca2 +]i及内质网相关调节机制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神经肉瘤 C6 细胞培养于含醋酸铅培养液中 ,分...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铅暴露后大鼠神经肉瘤 C6 细胞 [Ca2 +]i、内质网 Ca2 +- ATP酶、Na+,K+- ATP酶活性变化 ,探讨不同时间铅暴露对 [Ca2 +]i及内质网相关调节机制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神经肉瘤 C6 细胞培养于含醋酸铅培养液中 ,分别于不同时间终止染铅 ,检测 [Ca2 +]i、内质网 Ca2 +- ATP酶、Na+,K+- ATP酶活性。结果 :( 1) 0 .2 μm ol/ L 染铅组 :[Ca2 +]i轻度升高 ,内质网 Ca2 +- ATP酶、Na+,K+- ATP酶活性缓慢增高 ,2 d达最高 (分别为未染铅前酶活性的 2 .9倍、5 .2倍 ) ;( 2 ) 1.0μmol/ L染铅组 :[Ca2 +]i 于染铅后 0 .5 h升至最高 ,以后逐渐降低 ,波动于 16 0~ 190 nm ol/ L 之间 ;内质网 Ca2 +- ATP酶、Na+,K+- ATP酶于染铅后 0 .5 h升至最高 (分别为未染铅前酶活性的 10 .8倍、19.8倍 ) ,两天后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铅可使 Wistar大鼠神经肉瘤 C6 细胞 [Ca2 +]i 及内质网Ca2 +- ATP酶、Na+,K+- ATP酶活性增高 ;内质网 Ca2 +- ATP酶、Na+,K+- ATP酶活性增高是急性铅暴露时维持[Ca2 +]i 相对稳定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离子浓度 内质网 -atp 钠、钾-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中Ca^(2+)-ATP酶的图像分析仪测定法
10
作者 曹云新 刘智广 +1 位作者 候智荣 朱永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57-59,共3页
在Ca(2+)-ATP酶含量的测定中,我们尝试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组织中Ca(2+)-ATP的含量,并将其结果与显微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表明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P>0.05),而图像分析仪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是测定... 在Ca(2+)-ATP酶含量的测定中,我们尝试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组织中Ca(2+)-ATP的含量,并将其结果与显微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表明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P>0.05),而图像分析仪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是测定组织中Ca(2+)-ATP酶含量较理想的方法。我们应用该法测定了晕厥心肌中Ca(2+)-ATP酶含量,缺血组织中Ca(2+)-AT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组织学 组织 离子 atp 图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钙水平对淡水养殖鲈血清渗透压和离子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俊英 王玲 +3 位作者 张春晓 宋凯 胡水城 张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3-659,共7页
为了研究饲料钙水平对淡水养殖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血清渗透压、离子水平以及与渗透压调节有关酶活力的影响,以体质量为(12.47±0.01)g的鲈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钙水平为0.29%(D1)、0.42%(D2)、0.65%(D3)、0.79%(D4)、... 为了研究饲料钙水平对淡水养殖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血清渗透压、离子水平以及与渗透压调节有关酶活力的影响,以体质量为(12.47±0.01)g的鲈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钙水平为0.29%(D1)、0.42%(D2)、0.65%(D3)、0.79%(D4)、1.02%(D5)、3.10%(D6)的6种等氮等能饲料,共饲养8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钙水平的提高,D1、D2组血清渗透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D3、D4和D5组(P〈0.05),与D6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Na+水平和Cl-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饲料钙水平的提高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P〈0.05),其中D1、D2和D6组血清Na+和Cl-水平均低于其他各组,血清Ca2+水平D5组最高,D6组最低,其他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钙水平的提高,鳃丝Na+/K+-ATP(NKA)酶活力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D1组酶活力最高(P〈0.05),而Ca2+-ATP(CA)酶活力总体呈降低趋势,也以D1组酶活力最高(P〈0.05),肠道中NKA酶活力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D3组酶活力最高(P〈0.05),肠道中CA酶活力D1和D3组较高,D6组最低,肾脏中NKA酶活力和CA酶活力均随着饲料中钙水平的提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NKA酶活力D1组最高,D4组最低,而CA酶活力D1、D3组较高,D4组最低。研究表明,低钙饲料(0.29%和0.42%钙水平)和高钙饲料(3.10%钙水平)均会使淡水养殖鲈处于高强度的渗透压调节状态,而含钙0.65%~1.02%的饲料有利于其渗透压平衡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渗透压 血清离子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脓性中耳炎豚鼠耳蜗血管纹Na^+,K^+—ATP酶活性的改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少强 白秦生 李随勤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445-448,共4页
鼓泡内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豚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NPP酶组织细胞化学方法进行孵育反应。电镜下观察耳蜗底回血管纹Na+,K+-ATP酶活性的改变。结果发现血管纹Na+,K+-ATP酶主要分布于边缘细胞基底侧膜的... 鼓泡内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豚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NPP酶组织细胞化学方法进行孵育反应。电镜下观察耳蜗底回血管纹Na+,K+-ATP酶活性的改变。结果发现血管纹Na+,K+-ATP酶主要分布于边缘细胞基底侧膜的皱褶处;且酶的活性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实验结果表明:血管纹离子泵功能的损害是化脓性中耳炎致感音神经性聋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中耳炎 血管纹 atp 耳蜗 离子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78部分氨基酸残基对SERCA1a钙转运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国丽 DAIHO Takashi +4 位作者 YAMASAKI Kazuo DANK0 Stefania 王彪 宿文辉 SUZUKI Hiroshi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6-803,共8页
跨肌浆网膜的钙离子ATP酶SERCA1a可在水解ATP的同时逆浓度梯度从胞浆转运钙离子入肌浆网,引发收缩的骨骼肌细胞舒张.目前对SERCA1a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要领先于对其他P型离子转运ATP酶的研究.为了解SERCA1a跨膜螺旋M7与M8膜内侧连接部Link... 跨肌浆网膜的钙离子ATP酶SERCA1a可在水解ATP的同时逆浓度梯度从胞浆转运钙离子入肌浆网,引发收缩的骨骼肌细胞舒张.目前对SERCA1a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要领先于对其他P型离子转运ATP酶的研究.为了解SERCA1a跨膜螺旋M7与M8膜内侧连接部Linker78(L78)的功能,我们评估了L78部分氨基酸残基突变对SERCA1a反应循环的影响,发现:除G864A之外的所有突变体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钙离子转运速率;G862或P863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导致SERCA1a的ATP酶活性显著降低或丧失,并引起由ATP或无机磷酸Pi生成的磷酸化酶中间体EP量显著减少;A893被P取代对SERCA1a的影响与G862、P863突变相似;与野生型SERCA1a相比,G864A与FMQ873-875单突变体ATP酶活性及EP生成量无明显差别.上述结果表明,M7、M8膜内侧连接部L78不仅与跨膜区钙离子转运过程密切相关,而且L78在GPG862-864处及A893附近的正确转折对胞浆结构域P的磷酸化也具有关键的远距离调控作用,提示L78的结构及柔度对SERCA1a构象正常的周期性变化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型atp 离子atp SERCA 定点诱变 反应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上皮细胞钙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坤英 贾永芳 李卫国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8期6-8,共3页
钙离子跨上皮细胞转运分为细胞旁途径和跨细胞途径。前者是经紧密连接顺电化学梯度进行;后者则需要借助上皮细胞顶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蛋白TRPV6、胞浆钙结合蛋白CB、基底侧膜上的质膜钙ATP酶(PMCA)与钠一钙交换体(NCX)介导。1,25-... 钙离子跨上皮细胞转运分为细胞旁途径和跨细胞途径。前者是经紧密连接顺电化学梯度进行;后者则需要借助上皮细胞顶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蛋白TRPV6、胞浆钙结合蛋白CB、基底侧膜上的质膜钙ATP酶(PMCA)与钠一钙交换体(NCX)介导。1,25-二羟维生素D3、甲状旁腺激索(PTH)、降钙素(CT)等钙调激素对钙离子跨膜转运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离子通道蛋白 结合蛋白 质膜atp钠-交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SERCA2a水平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预测模型
15
作者 陈锦萍 陈庞何 赖金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血清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水平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3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145例,验证组85例。出院后随访... 目的构建基于血清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水平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3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145例,验证组85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短期不良终点事件分为事件组、无事件组。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及检测血清SERCA2a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建模组CHF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评估。结果230例CHF患者中,有78例患者发生短期不良终点事件(33.91%),其中建模组50例,验证组28例。事件组与无事件组在年龄、BMI、合并高血压、LVEF、NT-proBNP、CRP、SERCA2a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NT-proBNP、CRP、SERCA2a均是CHF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建立的预测模型拟合度较好(χ2=7.652,P=0.213)。ROC曲线显示,AUC分别为0.901、0.897;决策曲线显示,当预测风险阈值>0.01时,模型有良好的临床净收益。结论基于血清SERCA2a、年龄、合并高血压、NT-proBNP、CRP建立的CHF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区分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肌浆网离子atp2a 列线图 短期不良终点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青蒿素结合SERCA2b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孙卢浩然 卢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HA)与肌浆/内质网钙ATP酶(SERCA)的结合位点及其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于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DHA环境中培养HCT-116细胞24 h后,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SER...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HA)与肌浆/内质网钙ATP酶(SERCA)的结合位点及其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于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DHA环境中培养HCT-116细胞24 h后,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SERCA2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行Hoechst核染色;用JC-1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通过LeDock分子对接方法,预测DHA与SERCA的结合位点。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将合成的Ile315与Thr316位点突变后的SERCA2b突变蛋白和非突变蛋白分别与小分子DHA进行结合检测。结果Western blotting与CCK-8检测结果显示,随着DHA浓度升高,SERCA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并呈剂量相关(P<0.01)。Hoechst核染色显示,DHA诱导了HCT-116细胞核变圆、固缩。JC-1探针检测结果表明,在DHA处理4 h内,线粒体膜电位逐渐降低,其后线粒体膜电位则出现明显降低。分子对接预测提示DHA与Thr316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与Ile315则有疏水相互作用。进一步的生物膜干涉技术提示DHA与SERCA2b非突变蛋白结合信号良好,而与Ile315与Thr316位点突变后的SERCA2b突变蛋白结合信号较差。结论DHA可直接与SERCA2b的Ile315与Thr316位点结合,并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青蒿素 肌浆/内质网atp 结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PMR1表达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房彦平 季爱民 +3 位作者 杨月莲 冯巧飞 孙靓 刘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65-1567,1570,共4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研究体外合成的siRNA分子对高尔基体膜上钙离子ATP酶1(plasma membrane-relatedCa2+-ATPase-1,PMR1)的基因沉默作用,并探讨沉默后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委托公司合成抗PMR1基因的siPMR1,用脂质体...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研究体外合成的siRNA分子对高尔基体膜上钙离子ATP酶1(plasma membrane-relatedCa2+-ATPase-1,PMR1)的基因沉默作用,并探讨沉默后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委托公司合成抗PMR1基因的siPMR1,用脂质体方法介导siPMR1转染胰岛NIT-1细胞,采用RT-PCR法观察siPMR1转染前后胰岛细胞中PMR1mRNA的表达变化,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浓度。结果siPMR1转染胰岛NIT-1细胞后能明显抑制PMR1mRNA表达,siPMR1转染的胰岛NIT-1细胞能显著增加胰岛素分泌量。结论siPMR1可明显沉默PMR1基因表达,并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为用RNAi技术沉默PMR1靶点治疗糖尿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上离子atp1 SIRNA RNA干扰技术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IAD1通过抑制nNOS/NO途径减轻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海平 涂然然 +1 位作者 陈春丽 胡治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32-1344,共13页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均极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治疗的关键。UbiA类异戊烯转移酶结构域1蛋白(UbiA prenyltransferase domain containing 1 protein,UBIAD1)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酶...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均极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治疗的关键。UbiA类异戊烯转移酶结构域1蛋白(UbiA prenyltransferase domain containing 1 protein,UBIAD1)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酶,参与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脂代谢、氧化应激等,这些过程均与IRI有关。本研究探讨UBIAD1在脑IRI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成神经细胞瘤(mouse neuroblastoma Neuro2a,N2a)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模型,以过表达UBIAD1的慢病毒载体转染N2a细胞,构建稳定过表达UBIAD1的细胞模型。第1部分实验将N2a细胞分为5组:未经OGD处理(non-OGD)组、经OGD处理4 h后分别再灌注0、4、12、24 h组;第2部分实验将N2a细胞分为6组:正常细胞(Con)+non-OGD组、转染空载体细胞(EV)+non-OGD组、UBIAD1过表达细胞(OE)+non-OGD组、Con+OGD处理(OGD/R)组、EV+OGD/R组、OE+OGD/R组;第3部分将N2a细胞分为8组:Con+non-OGD组、OE+non-OGD组、Con+non-OGD+NOS特异性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troindazole,7-NI)组、OE+non-OGD+7-NI组、Con+OGD/R组、OE+OGD/R组、Con+OGD/R+7-NI组、OE+OGD/R+7-NI组。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高尔基体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试剂盒检测NO的释放,分别通过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UBIAD1、分泌途径衍生钙离子转运ATP酶1(secretory pathway Ca^(2+)-ATPase isoform 1,SPCA1)、NOS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non-OGD组相比,经OGD处理4 h后再灌注0、4、12及24 h的各组N2a细胞中UBIAD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且再灌注时间越长,UBIAD1表达水平下调越显著。与Con+OGD/R组、EV+OGD/R组相比,OE+OGD/R组UBIAD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1),细胞凋亡率均下降(均P<0.01),细胞活力均增高(均P<0.01),高尔基体碎裂较少,形态保存较完整,SPCA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OE+non-OGD组与Con+non-OGD组相比,OE+OGD/R组与Con+OGD/R组相比,内皮型NOS(endothelial NOS,eNOS)及神经元型NOS(neuronal NOS,nNOS)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下调(P<0.05或P<0.01),NO含量均减少(均P<0.01);Con+OGD/R+7-NI组与Con+OGD/R组相比,OE+OGD/R+7-NI组与OE+OGD/R组相比,NO含量均减少(均P<0.01),N2a细胞凋亡率均下降(均P<0.01)。结论:UBIAD1可减轻神经细胞OGD/R损伤,改善OGD/R后高尔基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NOS/NO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夺再灌注 UbiA类异戊烯转移结构域1蛋白 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尔基体 分泌途径衍生离子转运atp1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NO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通过上调SPCA1的表达减轻N2a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后的损伤
19
作者 唐金玲 王如蜜 +2 位作者 樊永梅 张长杰 孔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1-647,共7页
目的:研究发现给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可抑制高尔基体应激的重要参与分子——分泌途径衍生钙离子转运ATP酶1(secretory pathway Ca^(2+)-ATPase 1,SPCA1)表达的下降,减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破坏和神... 目的:研究发现给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可抑制高尔基体应激的重要参与分子——分泌途径衍生钙离子转运ATP酶1(secretory pathway Ca^(2+)-ATPase 1,SPCA1)表达的下降,减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破坏和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旨在从细胞水平探讨USW对小鼠N2a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及SPCA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2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Con)组、模型(OGD/R)组、USW组。Con组细胞正常培养,OGD/R组给予OGD/R处理,USW组给予OGD/R后用USW进行处理。在倒置光学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活性,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PCA1的表达。结果:Con组细胞多数呈梭形,轮廓清晰,贴壁良好;OGD/R组细胞皱缩,轮廓模糊,贴壁性变差,出现较多悬浮死细胞;与OGD/R组比较,USW组细胞形态和贴壁性改善,轮廓更清晰,死细胞减少。与Con组比较,OGD/R组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增高,SPCA1表达水平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OGD/R组比较,USW组细胞活性增加,凋亡率降低,SPCA1表达水平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结论:USW可减轻细胞OGD/R后的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SPCA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氧糖剥夺复氧 分泌途径衍生离子转运atp1 凋亡 高尔基体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呕吐毒素处理对伴刀豆球蛋白A刺激鸡脾脏淋巴细胞的体外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守群 《广东饲料》 2017年第5期52-52,共1页
本试验研究了呕吐毒素(DON)处理对伴刀豆球蛋白A(CoA)刺激脾脏淋巴细胞的体外影响。鸡脾脏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用12.5μg/mL CoA刺激,然后用不同浓度(0~50μg/mL)DON处理18小时,测定了细胞内钙离子浓度、pH值、钙调蛋白(CaM)mRNA水平和Na... 本试验研究了呕吐毒素(DON)处理对伴刀豆球蛋白A(CoA)刺激脾脏淋巴细胞的体外影响。鸡脾脏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用12.5μg/mL CoA刺激,然后用不同浓度(0~50μg/mL)DON处理18小时,测定了细胞内钙离子浓度、pH值、钙调蛋白(CaM)mRNA水平和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结果显示,随着DON处理水平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CaM mRNA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也相同程度提高了ATP酶活性,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试验结果提示,细胞内钙稳态失调和酸化是DON对鸡淋巴细胞毒性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淋巴细胞 伴刀豆球蛋白A 呕吐毒素 体外 mRNA水平 atp活性 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