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I锚定蛋白前体C-端附着信号的疏水性决定其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途径
1
作者 张楠 柳艺石 +1 位作者 藤田盛久 高晓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51-1358,共8页
目前,已知超过150种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anchored protein,GPI-anchored protein)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参与免疫识别、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理过程。当蛋白质无法被GPI修饰时,前体蛋白质通... 目前,已知超过150种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anchored protein,GPI-anchored protein)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参与免疫识别、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理过程。当蛋白质无法被GPI修饰时,前体蛋白质通过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endoplasmic reticulum 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途径降解。然而,GPI锚定蛋白ERAD的降解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究GPI锚定蛋白前体的ERAD途径的具体机制,本研究敲除人胚胎肾细胞293细胞株(HEK293)的GPI转酰胺酶复合物亚基PIGS基因,进而敲除E3泛素连接酶HRD1和GP78基因,之后随机在PIGS-KO,PIGS-HRD1-KO和PIGS-GP78-KO过表达16种GPI锚定蛋白质(以亲本PIGS-KO细胞株作为对照组),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GPI锚定蛋白前体在细胞株PIGS-HRD1-KO中的蛋白质积累量(I_(PHK))和PIGS-GP78-KO中的蛋白质积累量(I_(PGK))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例如LYPD2的I_(PHK)是I_(PGK)的28倍,NEGR1的I_(PHK)是I_(PGK)的0.12倍,这说明GPI锚定蛋白前体的降解主要依赖于2种ERAD途径:ERAD-L和ERAD-M。且HRD1与GP78的2种E3泛素连接酶被选择性地用于GPI锚定蛋白前体的降解。朊病毒(prion)和CD59嵌合构建体表明,GPI前体蛋白C-端GPI附着信号决定了降解途径(朊病毒I_(PHK)/I_(PGK)由突变前的0.33改变为突变后的23.42。相反的是,突变前CD59的I_(PHK)/I_(PGK)是11.45,突变后变为2.81)。接着,通过对C-端附着信号疏水性的计算,我们发现,这种选择性差异由前体蛋白质C-端GPI附着信号疏水性的不同造成。本研究初步解释了未被GPI锚修饰的GPI锚定蛋白前体在ERAD中的降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 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 蛋白质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相关降解系统通过Ca^(2+)调控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贝尔 张峰 +2 位作者 白永凤 吴麒 胡亚兵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3-1731,共9页
肝细胞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线粒体,两者以相互作用的方式调控肝细胞生命活动,但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内质网中存在一套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即内质网相关降解(endoplasmic reticulum 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最... 肝细胞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线粒体,两者以相互作用的方式调控肝细胞生命活动,但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内质网中存在一套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即内质网相关降解(endoplasmic reticulum 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最新研究发现,ERAD可通过线粒体相关膜性结构(mitochondria associated membranes,MAMs)调控脂肪细胞线粒体功能,但在肝细胞中,关于ERAD与线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选用HepG2作为细胞模型,通过化学药物诱导和基因敲除2种方法构建ERAD功能障碍肝细胞模型。采用荧光标记、流式分析和免疫印迹等技术手段,探究ERAD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的作用。结果发现,ERAD功能障碍会降低HepG2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P<0.01);而且,ERAD功能障碍还会破坏HepG2细胞内质网与线粒体Ca^(2+)稳态,当减少内质网Ca^(2+)释放时,可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P<0.05)。这些发现在ERAD功能障碍小鼠原代肝细胞中得到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表明,ERAD在肝细胞内质网与线粒体相互作用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增强ERAD功能可能提升肝细胞线粒体活性,为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器相互作用 内质网相关降解 线粒体功能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饲料原料在瘤胃中干物质、淀粉及粗蛋白质的降解规律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青玉 李秋凤 +5 位作者 曹玉凤 李建国 高艳霞 王明亚 吴春会 赵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5种饲料原料(玉米皮、玉米胚芽粕、DDGS、豆粕和棉粕)在瘤胃中的降解特性,分析其主要营养成分与干物质(DM)、淀粉(Starch)和粗蛋白质(CP)的相关性。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阉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原料DM、CP和Sta... 试验旨在研究5种饲料原料(玉米皮、玉米胚芽粕、DDGS、豆粕和棉粕)在瘤胃中的降解特性,分析其主要营养成分与干物质(DM)、淀粉(Starch)和粗蛋白质(CP)的相关性。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阉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原料DM、CP和Starch的瘤胃降解特性,通过测定饲料原料淀粉的动态降解率预测淀粉的有效降解率,分析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将装有样品的尼龙袋在瘤胃中分别培养2、4、7、8、16、24、36和48 h,每头牛每个时间点设3个重复。结果显示:棉粕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原料(P<0.05),玉米皮的CP含量最低;玉米皮的Starc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原料(P<0.05),玉米胚芽粕的Starch含量显著高于DDGS、豆粕、棉粕(P<0.05)。豆粕的DM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4种原料(P<0.05);棉粕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4种原料(P<0.05);豆粕的淀粉Starch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4种原料(P<0.05)。5种原料的7 h瘤胃降解淀粉率与其有效降解率相关性最强,R2为0.906;5种原料DM有效降解率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豆粕的瘤胃降解率最好,玉米皮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原料 淀粉 干物质 蛋白质 瘤胃降解特性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相关降解蛋白Derlin-1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抗人结肠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丽 华夏 谭晔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353-1358,共6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相关降解蛋白Derlin-1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h-Derlin-1-pGPU6/Neo质粒转染构建瞬时敲除Derlin-1基因的SW480细胞株,应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验证Derlin-1基因和蛋白的低表达,... 目的:探讨内质网相关降解蛋白Derlin-1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h-Derlin-1-pGPU6/Neo质粒转染构建瞬时敲除Derlin-1基因的SW480细胞株,应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验证Derlin-1基因和蛋白的低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W480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中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量和ERK磷酸化水平。结果:使用pGPU6/Neo载体能够稳定地抑制SW480细胞中Derlin-1的表达,sh-Derlin-1组细胞增殖率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 <0. 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sh-Derlin-1组细胞中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Bax表达量显著升高及ER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Derlin-1表达的降低能抑制ERK信号通路活化,进而诱导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抑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相关降解蛋白 人结肠癌细胞 增殖 凋亡 ER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青贮瘤胃降解特性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帆 张幸怡 +4 位作者 郝小燕 高红 丁雪 张永根 辛杭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4-193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玉米青贮瘤胃降解特性与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关性,并建立拟合方程。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11种玉米青贮的干物质、蛋白质以及中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计算,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本试验旨在探索玉米青贮瘤胃降解特性与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关性,并建立拟合方程。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11种玉米青贮的干物质、蛋白质以及中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计算,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对玉米青贮样品的蛋白质分子结构(酰胺Ⅰ带、酰胺Ⅱ带、α-螺旋、β-折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酰胺Ⅱ带的峰高分别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DM_(ED))极显著相关(r=-0.71,P<0.01),与中性洗涤纤维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NDF_c)(r=-0.52,P<0.05)、不可降解部分(NDF__u)(r=-0.46,P<0.05)显著相关;酰胺Ⅰ带、Ⅱ带的峰高比分别与干物质快速降解部分(DM_a)(r=0.57,P<0.01)、慢速降解部分(DM_b)(r=-0.55,P<0.01)极显著相关,与蛋白质不可降解部分(CP_u)显著相关(r=-0.50,P<0.05),与蛋白质有效降解率(CP_(ED))趋于相关(r=0.38,P<0.10);α-螺旋的峰高分别与干物质不可降解部分(DM_u)极显著相关(r=0.59,P<0.01),与蛋白质快速降解部分(CP_a)显著相关(r=0.45,P<0.05);α-螺旋和β-折叠的峰高比与干物质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DM_c)极显著相关(r=0.59,P<0.01),与蛋白质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CP_c)显著相关(r=0.57,P<0.05),与CP_ED显著相关(r=0.43,P<0.05);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蛋白质慢速降解部分(CP_b)、中性洗涤纤维快速降解部分(NDF_a)、慢速降解部分(NDF_b)并无相关(P>0.10)。玉米青贮蛋白质分子结构对DM_(ED)(R^2=0.50)、CP_(ED)(R^2=0.48)拟合最好。初步证明,可以利用FTIR技术分析玉米青贮瘤胃降解特性与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同时利用二者的数量关系对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进行快速、非破坏分析,从而减少传统化学分析耗时、费力、环境污染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降解特性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蛋白质分子结构 相关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13在内质网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6
作者 杨世英 戎玉莹 +1 位作者 董玥宏 蒋丽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是维持细胞稳态的核心机制之一,主要通过内质网相关降解和内质网自噬两条途径介导内质网中错误折叠蛋白质的降解。三方基序蛋白13(tripartite motif 13,TRIM13)是一种定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其E3泛素连接酶活性使其... 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是维持细胞稳态的核心机制之一,主要通过内质网相关降解和内质网自噬两条途径介导内质网中错误折叠蛋白质的降解。三方基序蛋白13(tripartite motif 13,TRIM13)是一种定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其E3泛素连接酶活性使其在内质网相关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TRIM13也作为一种非经典内质网自噬受体介导内质网自噬的发生。近年来,TRIM13在内质网质量控制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对TRIM13的结构和功能以及TRIM13在内质网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总结其在疾病中的异常表达和调控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13 内质网质量控制 内质网相关降解 内质网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调控及其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亚慧 牟正 崔莲花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4,共7页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及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内质网对于蛋白质折叠修饰、加工、运输发挥重要作用。内质网稳态被破坏则会导致未折叠蛋...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及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内质网对于蛋白质折叠修饰、加工、运输发挥重要作用。内质网稳态被破坏则会导致未折叠蛋白质、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积累,诱导内质网应激,导致细胞凋亡。为维持内质网功能和稳态,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即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途径和内质网自噬发挥了作用。研究提示内质网应激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在帕金森病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晰。本文对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异常与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为探索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 内质网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的品质管理
8
作者 刘泰麟 赵翔 李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1948-1955,2006,共9页
概述了蛋白质品质管理中涉及的分子伴侣、激发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和内质网相关性蛋白质降解途径(ER-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等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指出蛋白质的生命过... 概述了蛋白质品质管理中涉及的分子伴侣、激发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和内质网相关性蛋白质降解途径(ER-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等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指出蛋白质的生命过程经历生成、折叠、组装和降解,每个过程都有严格控制。内质网中,各种蛋白质合成、折叠并经修饰形成具有一定构象的功能性蛋白。其在内质网折叠受阻碍时,未折叠的蛋白聚集,激发UPR,使一系列分子伴侣和蛋白质折叠所需修饰酶类表达上调,帮助其完成折叠和装配。如果这些蛋白仍不能正确折叠,则进入ERAD被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品质管理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 分子伴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模体蛋白3对细胞总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及其靶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雷冰冰 袁昕 +4 位作者 马周聪 宋炯 庄雪珂 吕辰飞 杨海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8-974,共7页
RNA结合模体蛋白3 (RNA binding motif protein 3,RBM3)受低温应激产生,参与介导亚低温的神经保护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及其下游靶分子尚不清楚。本研究构建了人RBM3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运用一种新型的、非放射性方法即翻译表面感应(surfac... RNA结合模体蛋白3 (RNA binding motif protein 3,RBM3)受低温应激产生,参与介导亚低温的神经保护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及其下游靶分子尚不清楚。本研究构建了人RBM3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运用一种新型的、非放射性方法即翻译表面感应(surface sensing of translation,SUnSET)来检测RBM3过表达对细胞总蛋白质合成(global protein synthesis,GPS)的影响。结果显示,RBM3过表达使细胞总蛋白质的合成水平上调23. 7%(P <0. 001),这与RBM3过表达引发的真核翻译延伸因子2 (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2,e EF2)及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的活性增高相一致。对RBM3可能的下游靶基因内质网蛋白3(reticulon 3,RTN3),以及Yes相关蛋白1 (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RBM3使RTN3及YAP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分别提高了51. 7%(P <0. 01)与43. 3%(P <0. 01)。与蛋白质水平变化相比,RBM3使YAP1在mRNA水平上调了2. 0倍(P <0. 001),但对RTN3的mRNA表达未见显著影响。以上研究表明,SUnSET是一种稳定、可靠的细胞GPS的检测手段;RBM3可显著促进细胞GPS,且对其下游基因RTN3和YAP1存在靶向关系。本研究的结果为深入探讨RBM3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合模体蛋白3 蛋白质合成 翻译表面感应 内质网蛋白3 Yes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EM促蛋白质折叠与分泌作用
10
作者 林胜利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蛋白质折叠 分泌作用 α-甘露糖苷酶 错误折叠 蛋白 内质网 like 应激蛋白 调节蛋白 降解途径 高尔基体 蛋白酶体 分泌能力 效率下降 蛋白折叠 不完全 相关 Crt CNX 缺失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器中蛋白质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11
作者 罗海霞 安银 +2 位作者 戴星 王顺莎 郭自强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12期91-92,共2页
内质网、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植物中主要的蛋白质合成、光合作用、代谢和能量产生的细胞器。蛋白质折叠是一个容易出错的过程,同时受到发育信号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当非原生构象蛋白积累时,细胞器特异性的未折叠蛋白通过减少蛋白折叠需求,... 内质网、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植物中主要的蛋白质合成、光合作用、代谢和能量产生的细胞器。蛋白质折叠是一个容易出错的过程,同时受到发育信号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当非原生构象蛋白积累时,细胞器特异性的未折叠蛋白通过减少蛋白折叠需求,增加蛋白折叠能力来响应并恢复稳态蛋白。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在植物内质网、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蛋白质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这些细胞器在蛋白质稳态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蛋白质降解 内质网 线粒体 质量控制 未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胁迫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倩 谢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5,共11页
内质网是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合成新肽链以及新肽链初步折叠修饰的重要场所,只有经过二硫键形成、羟基化以及糖基化等修饰的肽链正确折叠后才能达到其正确蛋白质构象,或进入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折叠。然而,折叠和修饰的过程是复杂... 内质网是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合成新肽链以及新肽链初步折叠修饰的重要场所,只有经过二硫键形成、羟基化以及糖基化等修饰的肽链正确折叠后才能达到其正确蛋白质构象,或进入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折叠。然而,折叠和修饰的过程是复杂且易错的,如果生命体遭受某些内源或外源的压力,出错概率会成倍增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由内质网中的质量检测系统识别并滞留在内质网内,一旦错误蛋白积累量超过内质网的承受能力,就会引起细胞一系列的响应以实现新的内质网稳态,这个过程称为内质网应激反应,也称内质网胁迫应答。重新实现内质网稳态的方法主要有非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相关的蛋白质降解过程、自噬过程以及细胞凋亡。这些过程在酵母和动物领域的研究已经非常系统,主要总结了这些过程在高等生物中的保守作用机制以及在植物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致力于植物生长发育或胁迫响应过程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非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 植物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的新分支:内质网自噬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恒余 孙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1-504,共4页
在真核细胞中,自噬(autophagy)是细胞通过降解自身胞质中的部分蛋白和部分细胞器以度过饥饿,并清除氧化损伤的异常大分子及细胞器,从而在应激中维持细胞稳态的过程。自噬的发生是以双层膜囊泡的形成为特征的,因而这种双层膜囊泡被命... 在真核细胞中,自噬(autophagy)是细胞通过降解自身胞质中的部分蛋白和部分细胞器以度过饥饿,并清除氧化损伤的异常大分子及细胞器,从而在应激中维持细胞稳态的过程。自噬的发生是以双层膜囊泡的形成为特征的,因而这种双层膜囊泡被命名为自噬体(autophagosome)。自噬分为大自噬、小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自噬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相关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帕金森病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及其所致的路易(小)体形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兴安 张应玖 +3 位作者 常明 王丹萍 刘韬 胡林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2-511,共10页
散发性帕金森病(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sP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是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残存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核周路易(小)体(Lewy body,LB)形成.LB发生的具体原因和确切过程有待进一步阐释... 散发性帕金森病(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sP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是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残存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核周路易(小)体(Lewy body,LB)形成.LB发生的具体原因和确切过程有待进一步阐释.来自遗传学、尸体解剖和实验科学的报道提示,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及其所致的LB形成可能是按照聚集体形成途径(process of aggresomes)进行的.在聚集体形成途径过程中,异常蛋白质聚集基本上经历了非纤维化分子聚集过程(molecular crowding)以及后续的纤维化聚集过程(fibrilation of aggregation).其间,蛋白酶体功能障碍(dysfunction of proteasome)、内质网相关降解丧失(loss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associated degradation)、非纤维化聚集物(nonfibrilar aggregates)、聚集体(aggresomes)及至纤维化LB(fibrilar LB)等构成了sPD病变过程的主要事件.这提示在sPD病变过程中,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及其所致的LB形成过程实质上是细胞信号的转导过程,其间涉及了众多的蛋白质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帕金森病 蛋白酶体功能障碍 内质网相关降解丧失 聚集物 聚集体 路易(小)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变性构象病及其分子基础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文伟 蔡定芳 任惠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2,共6页
构象病的概念被广泛用于命名与蛋白质的构象异常相关的疾病。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有了较好的认识,发现几乎所有的此类疾病,诸如阿尔采末病(AD)、帕金森病(PD)、亨廷顿病(HD)以及朊蛋白病(PrD)等都具有... 构象病的概念被广泛用于命名与蛋白质的构象异常相关的疾病。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有了较好的认识,发现几乎所有的此类疾病,诸如阿尔采末病(AD)、帕金森病(PD)、亨廷顿病(HD)以及朊蛋白病(PrD)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病变细胞中蓄积有大量错误折叠并易于聚合的蛋白质,这符合构象病的特点,所以又派生了神经变性构象病的新概念。近年来,人们在神经变性构象病的蛋白质错误折叠和聚合以及其细胞毒性方面的认识越来越走向深入,这将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构象病 蛋白质错误折叠 蛋白质聚合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相关蛋白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氨基酸的组成与功能 被引量:16
16
作者 彭晓虹 《蚕桑茶叶通讯》 2005年第3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蚕丝蛋白质 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混合物 丝素蛋白 生理功能 相关研究 酶水解 降解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