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内质网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被引量:2
1
作者 于超 王华森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94,共5页
内质网型ω-3脂肪酸去饱和酶(FAD3)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催化十八碳二烯酸[18∶2(9,12)]转化为十八碳三烯酸[18∶3(9,12,15)]的关键酶。通过RT-PCR的方法从番茄叶片克隆到LeFAD3的全长cDNA,基因全长为1 184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13... 内质网型ω-3脂肪酸去饱和酶(FAD3)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催化十八碳二烯酸[18∶2(9,12)]转化为十八碳三烯酸[18∶3(9,12,15)]的关键酶。通过RT-PCR的方法从番茄叶片克隆到LeFAD3的全长cDNA,基因全长为1 184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134bp,注册号为EU251190。将该基因正反向序列分别插入带有35S-CaMV启动子pBI121表达载体下游,获得正、反义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LBA440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番茄,获得转基因番茄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内质网型ω-3脂肪酸去饱和酶 三烯脂肪酸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内质网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丁一 王华森 于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2,共4页
通过RT-PCR的方法从番茄叶片克隆到内质网ω-3脂肪酸去饱和酶(LeFAD3)基因的部分编码区,该片段cDNA为309 bp,将其克隆到pET-30a(+)载体中,酶切位点分别是BamHⅠ和SacⅠ,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LeFAD3,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融合蛋白,经... 通过RT-PCR的方法从番茄叶片克隆到内质网ω-3脂肪酸去饱和酶(LeFAD3)基因的部分编码区,该片段cDNA为309 bp,将其克隆到pET-30a(+)载体中,酶切位点分别是BamHⅠ和SacⅠ,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LeFAD3,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融合蛋白,经IPTG诱导蛋白表达,提取蛋白并采用SDS-PAGE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酶切鉴定结果表明,LeFAD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目的蛋白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内质网型ω-3脂肪酸去饱和酶 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陶凯 陈景海 +3 位作者 余玉慧 杨丽翠 胡型忠 孙慧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形式严峻。文中旨在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对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定理临床学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连续... 目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形式严峻。文中旨在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对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定理临床学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连续收治的50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25人。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第一阶段(试验前3个月)A组口服ω-3 PUFA,B组口服安慰剂;第二阶段(试验后3个月)A组口服安慰剂,B组口服ω-3 PUFA。T1、T3时间分别为第一、二阶段试验开始时;T2、T4时间分别为第一、二阶段试验刚结束时,于每个阶段开始、结束时检测患者LDL-C、TG、IL-6、纤溶指标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FMD)。结果第一阶段A组干预后,T1时间FMD、LDL-C、TG、IL-6、PAI-1含量分别为(3.62±2.13)%、(3.36±0.57)mmol/L、(2.96±1.12)mmol/L、(3.42±0.32)ng/L、(58.8±26.2)ng/m L,T2时间分别为(7.23±3.28)%、(2.85±0.47)mmol/L、(2.41±1.06)mmol/L、(2.83±0.30)ng/L、(42.6±18.7)ng/m L,T2时间FMD较T1显著升高,其他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第二阶段B组干预后,T3时间FMD、LDL-C、TG、IL-6、PAI-1含量分别为(3.60±2.18)%、(3.63±0.73)mmol/L、(2.77±1.25)mmol/L、(3.30±0.52)ng/L、(56.3±24.4)ng/m L,T4时间分别为(6.88±2.06)%、(3.26±0.77)mmol/L、(2.28±0.94)mmol/L、(2.91±0.48)ng/L、(45.7±24.4)ng/m L,T4时间FMD较T3显著升高,其他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ω-3 PUFA能够改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功能,对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2糖尿病 绝经女性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保护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避免凋亡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芳芳 葛银林 +3 位作者 薛美兰 张金玉 李泉 单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5-760,共6页
由于膳食原因,人体摄入ω-6PUFAs/ω-3PUFAs比例过高,脂类代谢严重失衡.鉴于ω-3PUFAs获取困难而且人体无催化ω-6PUFAs向ω-3PUFAs转化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本研究体外扩增来源于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ω-3多不饱... 由于膳食原因,人体摄入ω-6PUFAs/ω-3PUFAs比例过高,脂类代谢严重失衡.鉴于ω-3PUFAs获取困难而且人体无催化ω-6PUFAs向ω-3PUFAs转化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本研究体外扩增来源于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l)cDNA,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fat-1,将该基因转染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激发荧光与RT-PCR方法检测转染pEGFPC1-fat-1细胞表达该基因,气相色谱分析显示该转染细胞中ω-6PUFAs/ω-3PUFAs的比例降低;细胞抑制率实验显示转染细胞的MTT吸光值升高(P<0.05);双染法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细胞凋亡降低,结果表明fat-1基因即使在高浓度ω-6PUFAs的细胞毒作用下,依然能够发挥将ω-6PUFAs脱氢转化为与ω-3PUFAs的生理功能,抑制3T3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实现了较强的细胞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 基因表达 胚胎成纤维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转染线虫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研究
5
作者 于永生 罗晓彤 +2 位作者 曹阳 张立春 王晓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90,98,共5页
为了核移植法制作转线虫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克隆牛提供供体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牛耳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了线虫-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牛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线虫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载体以脂质法介导... 为了核移植法制作转线虫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克隆牛提供供体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牛耳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了线虫-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牛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线虫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载体以脂质法介导转染细胞,通过G418筛选9 d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PCR鉴定外源基因在细胞基因组中的整合,对阳性克隆进行传代2~3次后,利用RT-PCR检测外源基因的转录。结果表明:细胞贴壁后9 d可获取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基因转染后利用G418筛选9 d即可获得转基因细胞,对转基因细胞进行传代,PCR检测显示CMV启动子和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RT-PCR检测显示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转基因传代细胞中得到有效转录。本研究为下一步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转基因肉牛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耳皮肤成纤维细胞 线虫ω-3脂肪酸去饱和 基因转染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蕉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7密码子偏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赖志宸 林玉玲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3-507,共5页
为了解FAD7的密码子使用特性,试验采用CodonW、SPSS19.0、MEGA5.0等软件和EMBOSS在线程序对野生蕉FAD7密码子偏性进行分析,同时与其他单/双子叶植物FAD7和模式生物基因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野生蕉FAD7密码子偏性水平较弱,密码子组成和... 为了解FAD7的密码子使用特性,试验采用CodonW、SPSS19.0、MEGA5.0等软件和EMBOSS在线程序对野生蕉FAD7密码子偏性进行分析,同时与其他单/双子叶植物FAD7和模式生物基因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野生蕉FAD7密码子偏性水平较弱,密码子组成和结尾偏好使用G或C,而CUC、CAG和AGG等在该基因中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物种间FAD7比较结果发现,单子叶植物FAD7密码子组成明显偏好G或C,而双子叶植物则完全相反;基于密码子使用频率FAD7聚类结果与CDS分类结果一致,均能将单/双子叶植物区分开来;此外,大肠杆菌原核表达受体系统可作为野生蕉FAD7基因异源表达理想试验体系。研究结果为野生蕉FAD7后续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蕉 密码子偏性 ω-3脂肪酸去饱和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促进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β细胞再生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邢朝凤 唐敏怡 +5 位作者 徐绮华 张宗猛 封文斌 穆云萍 李芳红 赵子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41-2148,共8页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促进胰岛α细胞向β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在小鼠胰岛α细胞系αTC1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的ω-3 PUFAs,4周后,利用荧光染色观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表达,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胰岛...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促进胰岛α细胞向β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在小鼠胰岛α细胞系αTC1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的ω-3 PUFAs,4周后,利用荧光染色观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表达,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胰岛α细胞和胰岛β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情况。野生型(WT)组和mfat-1转基因组小鼠连续5天腹腔注射60 mg·kg^(-1)链脲佐霉素(streptozocin,STZ)。选取注射STZ 7周后的WT小鼠,给予97%EPA和75%鱼油(50%EPA和25%DHA)饮食干预,每周检测随机血糖。8周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胰腺中胰岛β细胞再生情况。结果在DHA与EPA混合液培养以及与单独EPA培养后,胰岛α细胞可分泌胰岛素,而对照组细胞没有胰岛素染色阳性;qRT-PCR结果显示,经过ω-3 PUFAs处理的细胞中,胰岛β细胞特异性基因明显上调。注射STZ后,mfat-1组和饮食干预组小鼠不仅随机血糖水平明显低于WT组,而且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fat-1组和饮食干预组小鼠胰岛中出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定位的细胞。结论初步证明ω-3 PUFAs能够促进胰岛α细胞分泌胰岛素,缓解1型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1糖尿病 胰岛Α细胞 胰岛Β细胞 转分化 mfat-1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克隆猪制备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潘登科 陈红星 +2 位作者 冯书堂 李奎 邓继先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5期22-25,共4页
作者综述了制备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克隆猪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进展。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了Cbriggsae的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1,并构建了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制备了转基... 作者综述了制备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克隆猪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进展。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了Cbriggsae的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1,并构建了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制备了转基因小鼠,sFat-1基因能够在转基因小鼠中产生更多更长链的而且更有价值的DHA以及DPA。在确认sFat-1基因功能的基础上,将载体转染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利用阳性的细胞克隆通过核移植方式制备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克隆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脂肪酸去饱和基因 多不饱和脂肪酸 sFat1 转基因小鼠 克隆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耐力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震 余震 +4 位作者 刘纳新 陈笑雷 章晓东 历金雷 黄卡特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5,40,共5页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后,大鼠的耐力和氧化应激的变化,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SAP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SAP等渗盐水组(NSG),SAP鱼油治疗组(FOG)和对照组(CG)。NSG组和FOG组均应用3.5...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后,大鼠的耐力和氧化应激的变化,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SAP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SAP等渗盐水组(NSG),SAP鱼油治疗组(FOG)和对照组(CG)。NSG组和FOG组均应用3.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法诱导SAP模型。模型制备后,NSG组和FOG组分别注射等渗盐水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连续注射7 d,并于第1、3、5和7天进行改良大鼠鼠尾悬吊试验,观察大鼠的耐力。于7 d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血清淀粉酶、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浓度的变化和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FOG组大鼠的耐力明显优于NSG组,仅次于CG组。FOG组与NSG组比,GSH-PX活力明显升高,MDA活力明显降低,且MDA与改良大鼠鼠尾悬吊试验阈上面积及总静止时间有相关性。FOG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轻于NSG组。结论:SAP大鼠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后耐力明显增强,抗氧化水平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重症急性胰腺炎 耐力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宗林 黄朝芳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1年第6期51-53,共3页
许多集约化养殖动物日粮中含有低水平的 ω- 3型不饱和脂肪酸 (ω- 3PUFA)及高水平的ω- 6型不饱和脂肪酸 (ω- 6 PU FA) ,添加鱼油或鱼粉是平衡动物 ω- 3PU FA与 ω- 6 PU FA比例 ,提高动物健康和繁殖性能的最有效方式。
关键词 养殖动物 生产性能 免疫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剪切”2A肽介导的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以及过氧化氢酶在转基因小鼠肌肉表达研究
11
作者 方锐 彭云乾 +1 位作者 郑敏 孟庆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哺乳动物因为缺乏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不能自身合成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ω-3脂肪酸脱氢酶,能将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体内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 哺乳动物因为缺乏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不能自身合成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ω-3脂肪酸脱氢酶,能将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体内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减低.本研究通过自我剪切2A肽介导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FAT-2和FAT-1)以及人过氧化氢酶(human catalase,hCAT)在小鼠的肌肉同时表达.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肌肉中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2.6倍,长链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n-6/n-3比例显著降低(P<0.01).同时蛋白质印迹检测到人过氧化氢酶hCAT在小鼠的肌肉组织中表达,且过氧化氢酶活性比野生型小鼠显著提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Δ-12脂肪酸脱氢 ω-3脂肪酸脱氢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类ω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海彦 周志峰 +1 位作者 贾俊强 桂仲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7-586,共10页
ω3-脂肪酸脱氢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其表达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因素的影响。从家蚕蛹中克隆了类ω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Bm FAD3-like),该基因具有一个长度为1 08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360个氨基酸残基... ω3-脂肪酸脱氢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其表达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因素的影响。从家蚕蛹中克隆了类ω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Bm FAD3-like),该基因具有一个长度为1 08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3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质量为41.5 k D的蛋白质。将该基因克隆到p YES2.0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YBm FAD3-like及重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YBm FAD3-like后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菌体提取脂肪酸,经气相色谱检测表明异源表达的重组Bm FAD3-like能够将诱导表达体系中加入的外源底物亚油酸(LA)转化为α-亚麻酸(ALA)。半定量RT-PCR检测Bm FAD3-like基因mRNA几乎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所有组织中都有转录,在5龄幼虫期、蛹期和蛾期的转录水平较高,并且其转录水平受低温(0℃)和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侵染(6~36 h)诱导显著上调。对家蚕蛹体注射siRNA沉默目的基因12~72 h后,Bm FAD3-like 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调。研究结果表明,Bm FAD3-like的表达产物能催化LA在ω3位脱氢生成ALA,并且该基因在蚕体受到低温诱导和真菌侵染等胁迫时显著上调表达,外源siRNA能够介导该基因的沉默,显著下调其转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ω3-脂肪酸脱氢 基因克隆 酿酒酵母表达系统 表达谱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战丽萍 刘军 +2 位作者 郑聪颖 张博伟 张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3,共6页
培养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提取RNA并通过PT-PCR获得其ω-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整合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Fat-IRES2-GFP,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进行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对稳定转染Fa... 培养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提取RNA并通过PT-PCR获得其ω-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整合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Fat-IRES2-GFP,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进行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对稳定转染Fat-1细胞株的RT-PCR分析及脂肪酸组成的HPLC分析结果表明,Fat-1基因已经整合入牛基因组中,并能够表达和发挥其ω-3脂肪酸脱氢酶的作用,促使-ω6PUFAs转变为相应的-ω3 PUFAs。ω-6脂肪酸总量从35.60%下降到25.47%,-ω3 PUFAs总量从5.75%上升到12.3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从正常细胞中的6.19下降到阳性细胞中的2.07,说明Fat-1基因整合是成功的,能够在细胞中以相应的-ω6 PUFAs为底物合成-ω3 PUF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脂肪酸脱氢 饱和脂肪酸 真核表达载体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AKT/Ras小鼠肝癌细胞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柳欣欣 赵艳 +1 位作者 陈平 陈昕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ω-3脂肪酸脱氢酶Fat-1基因对细胞脂肪酸谱的影响,并对AKT/Ras癌基因激活小鼠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构建p Lenti-CMV-Fat-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使小鼠AKT/Ras肝癌细胞转染Fat-1基因,以p Lenti-CMV-GTP空载体病毒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ω-3脂肪酸脱氢酶Fat-1基因对细胞脂肪酸谱的影响,并对AKT/Ras癌基因激活小鼠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构建p Lenti-CMV-Fat-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使小鼠AKT/Ras肝癌细胞转染Fat-1基因,以p Lenti-CMV-GTP空载体病毒作为对照,观察Fat-1基因对小鼠AKT/Ras肝癌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率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癌基因信号通路p-AKT和p-Erk的表达情况,并检测两组细胞脂肪酸谱的改变情况。结果:Fat-1基因可明显增加细胞ω-3/ω-6脂肪酸的比率,并抑制AKT/Ras癌基因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结论:Fat-1基因通过增加内源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抑制AKT/Ras肝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Fat-1基因 脂肪酸脱氢 肝癌 AKT/Ra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次成功获得转ω-1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猪
15
《今日畜牧兽医》 2008年第4期67-67,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通力合作,成功培育出转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猪。此种转基因猪肉预计对人类的心血管疾病具有比较重要的预防作用和保健功能。
关键词 ω-3脂肪酸 基因 猪肉 饱和 中国农业科学院 畜牧兽医研究所 生物工程研究所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1
16
作者 王萍 张银波 江木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2-46,共5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能调节人体的脂质代谢,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生长发育,此外对抗癌、免疫调节、延缓衰老、减肥、美容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PUFAs的食品资源开发正成为功能食品研究...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能调节人体的脂质代谢,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生长发育,此外对抗癌、免疫调节、延缓衰老、减肥、美容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PUFAs的食品资源开发正成为功能食品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许多PUFAs已在保健食品和医学研究中得到应用。主要阐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类、命名、来源、生物学特性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并对其在食品、医药、日用品方面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去饱和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 PUFA依赖的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α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承海 糜漫天 +1 位作者 张乾勇 陈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构建n 3多不饱和脂肪酸依赖的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 α(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并合成包含PPRE增强子的tk启动子序列 ,与人突变型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TNF(Δ1 12 )WB重组 ,构建pPPRE tk tmTNF α表达载体 ,转... 目的 构建n 3多不饱和脂肪酸依赖的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 α(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并合成包含PPRE增强子的tk启动子序列 ,与人突变型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TNF(Δ1 12 )WB重组 ,构建pPPRE tk tmTNF α表达载体 ,转染人乳腺癌MCF 7细胞 ,经EPA处理后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mTNF α蛋白的表达。结果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和测序鉴定证明pPPRE tk 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转染此重组表达载体的MCF 7tmTNF α细胞tmTNF α表达受EPA正调控 ,两者之间呈时间、剂量 -效应关系。结论 成功构建受n 3PUFA正调控的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跨膜肿瘤坏死因子-α PPRE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技术分步法制备酶促酯交换反应的高含量ω-3 PUFA鱼油甘油酯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琳洁 林荣发 +2 位作者 张连岳 冯传志 傅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9-86,共8页
研究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分步法处理多级酶促鱼油酯交换反应产物,获得高含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甘油酯。首先通过一级分子蒸馏分离鱼油酯交换产物中的甘油酯和副产物,当蒸馏压强5 Pa、蒸馏温度140℃、刮... 研究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分步法处理多级酶促鱼油酯交换反应产物,获得高含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甘油酯。首先通过一级分子蒸馏分离鱼油酯交换产物中的甘油酯和副产物,当蒸馏压强5 Pa、蒸馏温度140℃、刮板转速240 r/min和进料速率0.2 mL/min时,得率为47.13%的一级重相ω-3 PUFA含量达到53.76%,高温气相色谱及核磁共振氢谱都证明一级重相不含乙酯型鱼油;其次,当蒸馏压强5 Pa、蒸馏温度110℃、刮板转速240 r/min和冷凝温度20℃时,分子蒸馏可以将一级轻相中的ω-3 PUFA含量从60.73%富集到78.01%,此一级轻相富集相参与二级酶促酯交换反应和分子蒸馏分离后,获得得率为46.23%并含有51.38%ω-3 PUFA的二级重相。若一级轻相直接参与二级酯交换反应和分离,其二级重相ω-3 PUFA含量仅为42.37%。采用多级酶促酯交换反应和多步分子蒸馏方法可以制备不同ω-3 PUFA含量等级的甘油酯型鱼油产品,并实现原料和副产物的最大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酯交换 分子蒸馏 鱼油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酶切连接法合成全长sFat1基因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贵明 陈宏 +4 位作者 卢建申 周艳荣 吴晓洁 陈红星 邓继先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23-1128,共6页
人工合成基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基因合成是一项常用技术。长片段基因的合成比较困难,常常因为合成中碱基序列的错配、突变等原因而导致失败。研究者们所熟知的几种现行的方法仍然难以解决该问题。本研究在作者自身的... 人工合成基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基因合成是一项常用技术。长片段基因的合成比较困难,常常因为合成中碱基序列的错配、突变等原因而导致失败。研究者们所熟知的几种现行的方法仍然难以解决该问题。本研究在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中建立了一种新的基因合成方法,即PCR-酶切连接法。应用该方法成功地将化学合成的27个寡聚核苷酸片段(每个片段长60~68bp)拼接组装起来,获得了完整的总长为1226bp的基因sFat-1。整个过程仅采用3轮PCR(共7个反应)、2轮的酶切连接(3个反应),而且未曾出现任何偏离预期基因序列的差错。该方法步骤较少,技术简单,出错极少,是合成长基因序列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合成 聚合链式反应 ω-3脂肪酸去饱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FAD3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瑜华 陈新 王文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30-2034,共5页
为研究麻疯树JcFAD3的亚细胞定位,本实验从麻疯树叶片中克隆了JcFAD3基因,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转化的方法将重组载体转入到洋葱表皮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通过检测融合蛋白在洋葱内表皮细胞中的分布来... 为研究麻疯树JcFAD3的亚细胞定位,本实验从麻疯树叶片中克隆了JcFAD3基因,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转化的方法将重组载体转入到洋葱表皮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通过检测融合蛋白在洋葱内表皮细胞中的分布来对JcFAD3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JcFAD3基因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微粒体ω-3脂肪酸去饱和 绿色荧光蛋白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