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间质转化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晶晶 游咏 +3 位作者 李熠 桂庆军 冯聚玲 尹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6-615,共10页
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属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特殊类型,是内皮细胞在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下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内皮细胞逐渐失去其形态和... 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属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特殊类型,是内皮细胞在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下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内皮细胞逐渐失去其形态和功能,获得增殖、迁移和合成胶原等间充质细胞表型特点.近来研究发现,内皮-间质转化在内皮功能调节,心肌、血管及瓣膜的发育和结构重塑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提示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内皮-间质转化的特点、功能、调节机制以及在心血管系统发育、心肌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重构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间质转化 心血管疾病 血管重构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在TGF-β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亚男 杨海波 +3 位作者 赵荫涛 刘源 李凌 周岩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AUCB对TGF-β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皮-间质转化(End MT)的影响。方法:采用t-AUCB(50μmol/L)预处理HUVEC 40 min后,用TGF-β1(10μg/L)诱导HUVEC 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2/... 目的:观察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AUCB对TGF-β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皮-间质转化(End MT)的影响。方法:采用t-AUCB(50μmol/L)预处理HUVEC 40 min后,用TGF-β1(10μg/L)诱导HUVEC 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2/3的磷酸化水平;诱导72 h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间质细胞标记物(collagenⅠ、collagenⅢ、vimentin)及End MT中重要的下游转录因子(snail1、twist1、twist2、ZEB1)mRNA的表达。同时设TGF-β1和tAUCB单独作用组。结果:光镜下,TGF-β1组细胞转变为狭长形,细胞间隙疏松,TGF-β1+t-AUCB组、t-AUCB组细胞形态正常。TGF-β1组细胞CD31 mRNA表达下调,collagenⅠ、collagenⅢ、vimentin mRNA表达上调,snail1、twist1、twist2、ZEB1 mRNA表达上调,Smad2及Smad3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t-AUCB组、t-AUCB组上述指标的表达均有一定程度的逆转(P<0.05)。结论:t-AUCB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End MT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 内皮-间质转化 脐静脉内皮细胞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减少心肌微血管内皮-间质转化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心功能 被引量:8
3
作者 马有刚 康峰光 +5 位作者 徐如林 徐兰 蔡安平 曾繁芳 黎励文 麦炜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63,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min后进行再灌注以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之后随机分为以下4组(每组8只):不同剂量复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min后进行再灌注以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之后随机分为以下4组(每组8只):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以40、80、120 mg·kg^(-1)·d^(-1)剂量灌胃给药)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另8只大鼠进行相似的操作但不结扎左前降支为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给药持续4周。以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功能,HE和Masson三色染色以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CD31/α-SMA免疫荧光以分析鼠心微血管的内皮-间质转化情况,Western blot以检测梗死周边心室组织CD31/α-SMA的表达。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实验结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P<0.05),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E/A比值(P<0.05),减少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P<0.05),抑制鼠心微血管间质标记物α-SMA的表达(P<0.05),降低梗死周边心室组织α-SMA的表达并增加CD31的表达。【结论】复方丹参滴丸40/80/120 mg·kg^(-1)·d^(-1)治疗可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功能,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内血管内皮-间质过度转化,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 内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皮细胞的内皮-间质转化筛选肾康丸活性成分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姹 张佳幸 +4 位作者 熊一凡 鲁路 王明清 刘思明 肖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2-317,共6页
目的基于ALK5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肾康丸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并验证各分子在高糖模型中的作用,从而筛选出肾康丸影响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活性的有效成分,优化组方配伍。方法对初步筛选的9个分子进行活力测定后选定毛蕊异黄酮、刺... 目的基于ALK5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肾康丸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并验证各分子在高糖模型中的作用,从而筛选出肾康丸影响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活性的有效成分,优化组方配伍。方法对初步筛选的9个分子进行活力测定后选定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苷、豆甾醇3个分子;通过设置正常细胞组、高糖损伤组、高糖损伤组+毛蕊异黄酮、高糖损伤组+刺芒柄花苷、高糖损伤组+豆甾醇组,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个分子的α-SMA,vimentin的m 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2/3磷酸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细胞组活力比较,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苷、豆甾醇3个分子细胞毒性弱,与正常细胞组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糖加毛蕊异黄酮组的α-SMA、vimentin的m 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SMAD2/3磷酸化受到抑制。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糖对内皮细胞会产生损伤,可通过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来抑制α-SMA、vimentin上调,抑制SMAD2/3参与调节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内皮-间质转化 肾康丸 毛蕊异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内皮-间质转化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志腾 张海峰 王景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7-18,共2页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心脏疾病核心病理生理机制,近年来内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被认为是心肌纤维化的来源之一。已有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参与肝脏纤维化和心脏内皮功能调节。本研究...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心脏疾病核心病理生理机制,近年来内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被认为是心肌纤维化的来源之一。已有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参与肝脏纤维化和心脏内皮功能调节。本研究旨在探索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是否参与心脏内皮细胞发生End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内皮-间质转化 免疫印迹检测 长链非编码 机制研究 RNA MAL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参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血管内皮-间质转化及硬化
6
作者 都昌乐 王瑜 +3 位作者 付计锋 曹冬黎 梅仁彪 张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8-316,共9页
目的 探究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血管内皮-间质转化(EndMT)及硬化的相关性。方法4周龄SHR大鼠(观察组)及同品系WKY大鼠(对照组)各20只,各组再随机分为4组,5只/组。无创血压测量仪动态监测各组大鼠血压情... 目的 探究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血管内皮-间质转化(EndMT)及硬化的相关性。方法4周龄SHR大鼠(观察组)及同品系WKY大鼠(对照组)各20只,各组再随机分为4组,5只/组。无创血压测量仪动态监测各组大鼠血压情况,并于4、6、10、30周龄进行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脾脏CD4+T细胞的ICOS表达频数;RT-PCR法检测大鼠肠系膜中ICOS、VE-cad、α-SMA、Col3 m RNA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肠系膜血管VE-cad、α-SMA、Col3及淋巴组织中ICOS、IL-17A、TGF-β的分布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IL-17A、TGF-β含量水平;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肠系膜血管形态变化;Spearman和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ICOS与VE-cad、α-SMA、Col3及胶原容积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SHR大鼠自6周龄开始,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增高(P<0.05);CD4+T细胞ICOS的表达频数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肠系膜组织中ICOS、α-SMA、Col3、IL-17A和TGF-β的mRNA及蛋白表达相较于对照组均升高(P<0.05),VE-cad mRNA及蛋白则在10周龄时表达下降(P<0.05);自6周龄始SHR大鼠血浆中IL-17A、TGF-β含量水平提升(P<0.05);肠系膜血管硬化程度不断加剧(P<0.05);肠系膜组织中IC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α-SMA、Col3表达水平和血管硬化程度自6周龄始均呈正相关(P<0.05),与VE-cad表达水平自10周龄始呈负相关(P<0.05)。结论 ICOS可能通过介导相关免疫反应在高血压肠系膜血管EndMT及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高血压 内皮-间质转化 血管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皮/上皮-间质转化探讨瓜蒌薤白汤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云云 张小羽 +3 位作者 王婳婳 沈月红 丁永芳 沈明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3-1181,共9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瓜蒌薤白汤(Gualou Xiebai Decoction,GXD)对Ⅱ型心肾综合征(typeⅡcardiorenal syndrome,typeⅡCR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0周后,超声...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瓜蒌薤白汤(Gualou Xiebai Decoction,GXD)对Ⅱ型心肾综合征(typeⅡcardiorenal syndrome,typeⅡCR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0周后,超声心动图评估各组大鼠的心脏功能;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HE、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心肾组织病理改变;碱水解法测定心、肾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脏、肾脏组织中内皮/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GXD低、高剂量组动物心、肾组织脏器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心脏舒张收缩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提升(P<0.05,P<0.01);血清生化指标AST、LDH、CK-MB、UA、Cr和BUN均有明显改善(P<0.01);心、肾组织的病变程度明显改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少(P<0.01);心、肾组织CD31、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P<0.01),Vimentin、α-SM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GXD对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的心肾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延缓心、肾纤维化的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皮/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汤 Ⅱ型心肾综合征 心功能 肾功能 胶原沉积 心肾纤维化 内皮/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TGF-β_(1)诱导的大鼠肺泡上皮Ⅱ型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郝伟 左东泽 +3 位作者 张俊秀 蒋莉莉 熊莺 杨解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7期744-752,共9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对大鼠肺泡上皮Ⅱ型细胞(rat alveolar epithelial type Ⅱ cells,RLE-6TN)间质转分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6组:Control组;转化生长因子-β_(...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对大鼠肺泡上皮Ⅱ型细胞(rat alveolar epithelial type Ⅱ cells,RLE-6TN)间质转分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6组:Control组;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组:细胞用TGF-β_(1)(5 ng/mL)处理48 h;TGF-β_(1)+Met(1、10、100μmol/L)组:细胞先用Met(1、10、100μmol/L)预处理1 h,再用TGF-β_(1)(5 ng/mL)处理48 h;Met(100μmol/L)组:细胞用Met(100μmol/L)处理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E钙粘附蛋白(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occludens,ZO-1)、I型胶原(collagen I)、Ⅲ型胶原(collagen Ⅲ)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α-SMA、vimentin、E-Cadherin、ZO-1、collagen I、collagen Ⅲ的蛋白表达及Smad2/3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2,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TGF-β_(1)组比,二甲双胍(10、100μmol/L)可显著抑制TGF-β_(1)诱导的RLE-6TN细胞增殖(P<0.05或P<0.01),降低α-SMA、vimentin、collagen I、collagen Ⅲ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Smad2/3和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或P<0.01),增加E-cadherin和ZO-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二甲双胍(10、100μmol/L)对TGF-β_(1)诱导的RLE-6TN细胞EMT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mad2/3和ERK1/2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肺纤维化 内皮-间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