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poA-Ⅰ/Akt1/β-catenin/TGF-β通路探讨化瘀祛痰方改善ApoE~(-/-)AS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间质转化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吕美君 贾连群 +3 位作者 闵冬雨 宋囡 王杰 张琦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4,I0003,共7页
目的基于ApoA-Ⅰ/Akt1/β-catenin/TGF-β通路探讨化瘀祛痰方对ApoE~(-/-)AS小鼠主动脉EndMT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C57BL/6J小鼠8只作为空白常对照组。ApoE~(-/-)小鼠... 目的基于ApoA-Ⅰ/Akt1/β-catenin/TGF-β通路探讨化瘀祛痰方对ApoE~(-/-)AS小鼠主动脉EndMT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C57BL/6J小鼠8只作为空白常对照组。ApoE~(-/-)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AS模型,C57BL/6J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后,开始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化瘀祛痰方组灌胃化瘀祛痰方20 g/(kg·d),辛伐他汀组灌胃辛伐他汀混悬液2.275 mg/(kg·d),每日1次,给药4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脂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主动脉病理组织形态表现;免疫荧光法检测主动脉EndMT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主动脉转录因子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TWIST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ApoA-Ⅰ、主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ZEB1、TWIST、Akt1、p-Akt1、β-catenin、p-β-catenin、TGF-β1、Smad2及p-Smad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主动脉内壁不平整光滑,可见多量的泡沫细胞聚集,形成粥样斑块,斑块附着处血管内膜明显增厚且结构紊乱,管腔中可见脱落的斑块碎;主动脉α-SMA、VE-Cadherin双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V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转录因子ZEB1、TWIS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主动脉TGF-β1、p-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脏ApoA-Ⅰ、主动脉p-Akt1及p-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化瘀祛痰方干预后,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内壁欠光滑,可见少量内皮细胞脱落,管壁厚度明显减轻;主动脉α-SMA、VE-Cadherin双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V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主动脉转录因子ZEB1、TWIS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TGF-β1、p-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ApoA-Ⅰ、主动脉p-Akt1及p-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化瘀祛痰方能够显著改善ApoE~(-/-)AS小鼠End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poA-Ⅰ/Akt1/β-catenin/TGF-β通路,调节EndMT相关转录因子,进而调节EndMT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祛痰方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转化 ApoA-Ⅰ/Akt1/β-catenin/TGF-β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过程中内皮间质转化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杨其芬 赵惠亮 +1 位作者 郭永胜 渠景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3151-3160,共10页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世界性疾病,内皮间质转化(EndMT)作为多种慢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发现也是IP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相关机制却尚未明确。目的观察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En...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世界性疾病,内皮间质转化(EndMT)作为多种慢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发现也是IP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相关机制却尚未明确。目的观察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EndMT的影响,以阐明IPF过程中EndMT的相关机制。方法2021年3—6月体外培养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取HPA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5 mg/L TGF-β_(1)刺激HPAEC 72 h作为模型组,造模后加500 nmol/L Notch信号阻断剂(DAPT)作为DAPT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otch1、Jagged1和启动子结合因子(CBF1)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Notch1,Jagged1和CBF1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Co-IP)检测Notch1活性胞内结构域蛋白(NICD1)与CBF1的结合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_(31))和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以及间质细胞标志物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3组Notch1、Jagged1和CB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Notch1、Jagged1和CBF1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低于模型组(P<0.05)。Co-IP实验结果显示,3组NICD1与CBF1的结合情况有差异,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NICD1与CBF1的结合受到抑制,模型组NICD1与CBF1发生结合。免疫荧光结果显示,3组CD_(31)、VE-Cadherin、FSP1和α-SM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内皮细胞标志物CD_(31)、VE-Cadherin表达高于模型组,间质细胞标志物FSP1、α-SM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参与了IPF过程中的EndMT进程,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抑制End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内皮细胞 内皮转化 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 人肺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苷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3
作者 刘双双 朱正帅 +3 位作者 杨子林 段东奎 符克优 沈索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 探讨积雪草苷(AS)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食管癌(E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AS或不同放疗剂量干预EC9706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计... 目的 探讨积雪草苷(AS)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食管癌(E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AS或不同放疗剂量干预EC9706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将EC9706细胞分为control组、放射组(单纯X射线照射)、AS组、联合组(AS+X射线照射)、激活剂组(AS+X射线照射+HIF-1α/VEGF通路激活剂二甲基草酰甘氨酸),平板克隆实验检测放疗敏感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检测HIF-1α、VEGF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Bcl-2相关X蛋白(Bax)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结果 随着AS浓度和放疗剂量的增加,EC9706细胞活力逐渐降低;与control组相比,放射组、AS组存活分数、迁移与侵袭细胞数、HIF-1α、VEGF mRNA表达及MMP-2、vimentin、HIF-1α、VEGF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及E-cadherin、Bax表达升高(P <0.05);与放射组、AS组相比,联合组存活分数、迁移与侵袭细胞数、HIF-1α、VEGF mRNA表达及MMP-2、vimentin、HIF-1α、VEGF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及E-cadherin、Bax表达升高(P <0.05);与联合组相比,激活剂组上述指标变化均逆转(P <0.05)。结论 AS可能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EMT,增强EC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积雪草苷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上皮-转化 放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对LPS诱导内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
4
作者 郭俊 唐光能 +2 位作者 赵祺 曹政 涂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colchicine,Col)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LPS处理HUVECs建立内皮间质转化(end...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colchicine,Col)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LPS处理HUVECs建立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LDH实验检测细胞毒性,筛选最适药物浓度。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秋水仙碱(10 nmol·L^(-1))组,LPS(10 mg·L^(-1))模型组,LPS+秋水仙碱(10 nmol·L^(-1))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测小管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内皮标志物(CD31/VE-cadherin)及间质转化标志物(α-SMA/FSP-1)表达情况;使用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检测相关信号通路变化情况。结果CCK-8及LDH实验显示,10 nmol·L^(-1)的Col为最适药物浓度;LPS可诱导细胞形态发生变化,Col在一定程度可逆转HUVECs的形态学变化;Transwell实验显示,LPS处理组HUVECs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Col可明显逆转这种现象(P<0.05);小管形成实验显示,LPS处理可抑制HUVECs小管形成能力(P<0.05),Col可改善LPS诱导的小管形成能力受损(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l与LPS共同孵育后,CD31及VE-cadherin表达水平相比于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α-SMA及FSP-1表达水平相比于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在LPS诱导内皮细胞EndMT过程中,Col可抑制NF-κB/Snail信号通路激活。结论Col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EndMT,其机制与调控NF-κB/Snail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内皮细胞 内皮转化 秋水仙碱 炎症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肺动脉内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曾作梅 王昕玥 +3 位作者 田雷瑜 崔力丹 郭健 陈俞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1,共7页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PMVECs)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ndMT)的影响,并从TGF-β1/Smad信号通路进一...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PMVECs)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ndMT)的影响,并从TGF-β1/Smad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GF-β1(5μg·L^(-1))建立EndMT细胞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TGF-β1,5μg·L^(-1)),血府逐瘀汤低、中、高浓度组(3、10、30 mg·L^(-1)XFZYD+5μg·L^(-1)TGF-β1),SB 431542阳性药组(5μmol·L^(-1)SB 431542+5μg·L^(-1)TGF-β1)。观察细胞形态,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免疫荧光法观察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和间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府逐瘀汤对CD31、α-SMA、Snail、p-Smad2、p-Smad1/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GF-β1刺激后,细胞形态由鹅卵石形向梭形转变。CD31、p-Smad1/5表达明显减少,α-SMA、p-Smad2、Snail表达则显著升高。血府逐瘀汤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形态不同程度的接近于正常组,CD31和p-Smad1/5表达呈上升趋势,α-SMA、p-Smad2、Snail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以减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内皮间质转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TGF-β1/Smad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转化 TGF-Β1 TGF-Β1/SMAD信号通路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调控内皮间质转化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秦玮 罗志洁 +1 位作者 荣瑞雪 陈雪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5-1221,共7页
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是内皮细胞失去其内皮细胞表型和功能而获得间充质细胞表型和功能的过程。在胚胎时期,EndMT是心脏瓣膜、肺动脉和主动脉发育的必须途径。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EndMT也参与如... 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是内皮细胞失去其内皮细胞表型和功能而获得间充质细胞表型和功能的过程。在胚胎时期,EndMT是心脏瓣膜、肺动脉和主动脉发育的必须途径。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EndMT也参与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脑血管畸形等心血管疾病,以及器官纤维化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是指由基因组转录而成的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研究表明,ncRNAs异常表达可以通过调控EndMT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此类具有调控功能的ncRNAs主要包括微小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该综述总结了ncRNAs在多种疾病中调控EndMT的分子机制,讨论了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临床EndMT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内皮转化 治疗靶点 心血管疾病 器官纤维化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时肺血管内皮间质转化相关miRNAs网络调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卫芳 熊爱珍 +4 位作者 吴卫华 祝田田 邹小舟 刘汀 胡长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94-1300,共7页
目的探索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时肺血管内皮间质转化(End MT)相关miRNAs及其下游靶点的网络调控。方法利用文献挖掘PH相关基因及EndMT/EMT相关miRNAs。利用Biological General Repository for Interaction Datasets(Bi... 目的探索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时肺血管内皮间质转化(End MT)相关miRNAs及其下游靶点的网络调控。方法利用文献挖掘PH相关基因及EndMT/EMT相关miRNAs。利用Biological General Repository for Interaction Datasets(Bio GRID)数据库得到基因相互作用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DIANA3、Miranda4、Pic Tar5、Target Scan6、miRDB7和micro T-CDS8)预测相应miRNAs的靶基因关系,超几何分析预测与肺动脉高压End MT相关miRNAs,通过对miRNAs参与功能分区中的情况筛选评分最高的miRNAs并选择部分进行实验验证,利用Cytocape 3软件构建miRNAs与其下游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结果根据文献挖掘出与PH有关的基因230个,与End MT/EMT相关miRNAs共189个,对应成熟体322个。其中98个miRNAs可能与PH时End MT有关。其中,仅有22个miRNAs同时参与了TGF-β/BMP、低氧和炎症3个功能通路,评分最高,分别为miR-let-7家族、miR-124、miR-130家族、miR-135、miR-144、miR-149、miR-155、miR-16-1、miR-17、miR-181家族、miR-182、miR-200家族、miR-204、miR-205、miR-21、miR-224、miR-27、miR-29家族、miR-301a、miR-31、miR-361和miR-375。对let-7g、miR-21、miR-124及miR-130家族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发现其在低氧诱导PH大鼠肺动脉中表达均明显变化。结论利用生物学信息技术从大量miRNAs中筛选得到的22个miRNAs同时参与TGF-β/BMP、低氧和炎症信号通路,可能与PH时End MT相关,为后续深入研究PH时End MT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MIRNAS 内皮转化 网络调控 生物信息学 网络药理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间质转化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晶晶 游咏 +3 位作者 李熠 桂庆军 冯聚玲 尹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6-615,共10页
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属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特殊类型,是内皮细胞在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下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内皮细胞逐渐失去其形态和... 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属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特殊类型,是内皮细胞在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下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内皮细胞逐渐失去其形态和功能,获得增殖、迁移和合成胶原等间充质细胞表型特点.近来研究发现,内皮-间质转化在内皮功能调节,心肌、血管及瓣膜的发育和结构重塑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提示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内皮-间质转化的特点、功能、调节机制以及在心血管系统发育、心肌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重构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转化 心血管疾病 血管重构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在TGF-β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亚男 杨海波 +3 位作者 赵荫涛 刘源 李凌 周岩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AUCB对TGF-β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皮-间质转化(End MT)的影响。方法:采用t-AUCB(50μmol/L)预处理HUVEC 40 min后,用TGF-β1(10μg/L)诱导HUVEC 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2/... 目的:观察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AUCB对TGF-β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皮-间质转化(End MT)的影响。方法:采用t-AUCB(50μmol/L)预处理HUVEC 40 min后,用TGF-β1(10μg/L)诱导HUVEC 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2/3的磷酸化水平;诱导72 h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间质细胞标记物(collagenⅠ、collagenⅢ、vimentin)及End MT中重要的下游转录因子(snail1、twist1、twist2、ZEB1)mRNA的表达。同时设TGF-β1和tAUCB单独作用组。结果:光镜下,TGF-β1组细胞转变为狭长形,细胞间隙疏松,TGF-β1+t-AUCB组、t-AUCB组细胞形态正常。TGF-β1组细胞CD31 mRNA表达下调,collagenⅠ、collagenⅢ、vimentin mRNA表达上调,snail1、twist1、twist2、ZEB1 mRNA表达上调,Smad2及Smad3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t-AUCB组、t-AUCB组上述指标的表达均有一定程度的逆转(P<0.05)。结论:t-AUCB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End MT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 内皮-转化 脐静脉内皮细胞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内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靳天慧 陈亮 +4 位作者 刘叶红 盛瑛 周雨婷 宣诗怡 宗刚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9-1084,共6页
目的以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为研究对象,探讨敲减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β甘油磷酸、地塞米松、L-抗坏血酸诱导内皮间质转化(EndoMT)的保护作用。方法以(0、10、30、50)mmol/Lβ甘油磷酸联合100 nmol/L地塞米松和50μg/ml... 目的以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为研究对象,探讨敲减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β甘油磷酸、地塞米松、L-抗坏血酸诱导内皮间质转化(EndoMT)的保护作用。方法以(0、10、30、50)mmol/Lβ甘油磷酸联合100 nmol/L地塞米松和50μg/ml L-抗坏血酸诱导HAEC建立EndoMT模型。采用PCSK9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PCSK9)转染HAEC,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HAEC的PCSK9的mRNA和蛋白表达。将HAEC随机分为空白组、EndoMT组、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RNA的EndoMT组、转染si-PCSK9的EndoMT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VE-cadherin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α-SMA的表达。结果30 mmol/Lβ甘油磷酸诱导EndoMT效果最佳,发生EndoMT时,PCSK9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而PCSK9敲减后,α-SMA、FSP1的表达下调,VE-cadherin的表达上调。结论敲低PCSK9可抑制HAEC的Endo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转化(endomt)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减少心肌微血管内皮-间质转化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心功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有刚 康峰光 +5 位作者 徐如林 徐兰 蔡安平 曾繁芳 黎励文 麦炜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63,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min后进行再灌注以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之后随机分为以下4组(每组8只):不同剂量复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min后进行再灌注以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之后随机分为以下4组(每组8只):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以40、80、120 mg·kg^(-1)·d^(-1)剂量灌胃给药)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另8只大鼠进行相似的操作但不结扎左前降支为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给药持续4周。以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功能,HE和Masson三色染色以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CD31/α-SMA免疫荧光以分析鼠心微血管的内皮-间质转化情况,Western blot以检测梗死周边心室组织CD31/α-SMA的表达。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实验结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P<0.05),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E/A比值(P<0.05),减少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P<0.05),抑制鼠心微血管间质标记物α-SMA的表达(P<0.05),降低梗死周边心室组织α-SMA的表达并增加CD31的表达。【结论】复方丹参滴丸40/80/120 mg·kg^(-1)·d^(-1)治疗可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功能,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内血管内皮-间质过度转化,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 内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S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和内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葛曙雄 王辉 许中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究组织蛋白酶S(CTSS)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炎症和内皮间质转化(EndMT)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HUVECs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ox-LDL组、ox-LDL+si-CTSS组、oxLDL+si-NC组。ox-LDL组加入... 目的:探究组织蛋白酶S(CTSS)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炎症和内皮间质转化(EndMT)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HUVECs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ox-LDL组、ox-LDL+si-CTSS组、oxLDL+si-NC组。ox-LDL组加入100μg/ml ox-LDL孵育24 h,ox-LDL+si-CTSS组和ox-LDL+si-NC组先用转染试剂将CTSS siRNA或对照siRNA转染至细胞中48 h再加入100μg/ml ox-LDL孵育24 h,对照组不进行处理。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测定实验检测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TSS、EndMT相关蛋白(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VE-cadherin和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Vimentin)、磷酸化p38 MAPK(p-p38)、总的p38 MAPK(t-p38)、p-Akt、Akt、pERK1/2和ERK1/2蛋白含量,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此外,使用p38 MAPK激活剂茴香霉素(AM)进一步验证下调CTSS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中CTSS表达增加,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细胞数目增多,IL-1β和TNF-α含量增加,多数细胞变成纺锤样,CD31和VE-cadherin表达下调,α-SMA和Vimentin表达上调,p-p38/t-p38、pAkt/Akt和p-ERK1/2/ERK1/2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x-LDL组相比,ox-LDL+si-CTSS组中CTSS表达降低,细胞活力增加,凋亡细胞数目减少,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纺锤样细胞数目减少,CD31和VE-cadherin表达上调,α-SMA和Vimentin表达下调,p-p38/t-p38、p-Akt/Akt和p-ERK1/2/ERK1/2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x-LDL+si-CTSS组相比,ox-LDL+si-CTSS+AM组细胞活力减弱,TNF-α含量增多,CD31的表达降低,而α-SMA表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CTSS可减弱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炎症和EndMT,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抑制p38 MAPK、Akt和ERK1/2通路的活化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S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内皮转化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皮细胞的内皮-间质转化筛选肾康丸活性成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姹 张佳幸 +4 位作者 熊一凡 鲁路 王明清 刘思明 肖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2-317,共6页
目的基于ALK5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肾康丸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并验证各分子在高糖模型中的作用,从而筛选出肾康丸影响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活性的有效成分,优化组方配伍。方法对初步筛选的9个分子进行活力测定后选定毛蕊异黄酮、刺... 目的基于ALK5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肾康丸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并验证各分子在高糖模型中的作用,从而筛选出肾康丸影响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活性的有效成分,优化组方配伍。方法对初步筛选的9个分子进行活力测定后选定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苷、豆甾醇3个分子;通过设置正常细胞组、高糖损伤组、高糖损伤组+毛蕊异黄酮、高糖损伤组+刺芒柄花苷、高糖损伤组+豆甾醇组,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个分子的α-SMA,vimentin的m 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2/3磷酸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细胞组活力比较,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苷、豆甾醇3个分子细胞毒性弱,与正常细胞组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糖加毛蕊异黄酮组的α-SMA、vimentin的m 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SMAD2/3磷酸化受到抑制。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糖对内皮细胞会产生损伤,可通过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来抑制α-SMA、vimentin上调,抑制SMAD2/3参与调节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内皮-转化 肾康丸 毛蕊异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皮/上皮-间质转化探讨瓜蒌薤白汤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云云 张小羽 +3 位作者 王婳婳 沈月红 丁永芳 沈明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3-1181,共9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瓜蒌薤白汤(Gualou Xiebai Decoction,GXD)对Ⅱ型心肾综合征(typeⅡcardiorenal syndrome,typeⅡCR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0周后,超声...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瓜蒌薤白汤(Gualou Xiebai Decoction,GXD)对Ⅱ型心肾综合征(typeⅡcardiorenal syndrome,typeⅡCR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0周后,超声心动图评估各组大鼠的心脏功能;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HE、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心肾组织病理改变;碱水解法测定心、肾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脏、肾脏组织中内皮/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GXD低、高剂量组动物心、肾组织脏器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心脏舒张收缩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提升(P<0.05,P<0.01);血清生化指标AST、LDH、CK-MB、UA、Cr和BUN均有明显改善(P<0.01);心、肾组织的病变程度明显改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少(P<0.01);心、肾组织CD31、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P<0.01),Vimentin、α-SM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GXD对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的心肾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延缓心、肾纤维化的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皮/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汤 Ⅱ型心肾综合征 心功能 肾功能 胶原沉积 心肾纤维化 内皮/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内皮细胞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青(综述) 洪晶(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8-492,共5页
角膜内皮细胞(CECs)对于维持角膜透明至关重要。成年人的CECs在体内不可进行有丝分裂,损伤后不可再生。体外培养的人CECs可进行有丝分裂,但是体外培养的人CECs传代后形态易趋向于成纤维细胞改变且标志性蛋白表达减少,发生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CECs)对于维持角膜透明至关重要。成年人的CECs在体内不可进行有丝分裂,损伤后不可再生。体外培养的人CECs可进行有丝分裂,但是体外培养的人CECs传代后形态易趋向于成纤维细胞改变且标志性蛋白表达减少,发生角膜内皮细胞间质转化(EndMT),成为体外培养CECs发展角膜再生医学的阻碍。同时,体内EndMT也参与到多种角膜病理改变,造成视力下降,甚至致盲,但是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发现,CECs EndMT的机制可能涉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家族细胞因子、Notch信号通路。因此,相应的抑制角膜EndMT的方法有抑制TGF-β信号通路、使用PI3K抑制剂、应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p120、使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及其配体、使用Notch信号传导抑制剂、敲低connexin43、使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以及使用抗坏血酸-2-磷酸(Asc-2P)。本文就角膜EndMT的发生机制、间质转化抑制或逆转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转化 机制 抑制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静静 刘廷 董晓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3-658,共6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A.hy926细胞迁移和间质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发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培养液中添加PBS;(2)TGF-β1组... 目的观察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A.hy926细胞迁移和间质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发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培养液中添加PBS;(2)TGF-β1组:培养液中添加10μg.L-1TGF-β1。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TGF-β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免疫荧光方法检测V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波形蛋白和Twist表达变化,RT-PCR检测V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Twist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内皮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TGF-β1组内皮细胞由铺路石样变为梭形。对照组培养24h、48h和72h时吸光度A值分别为0.4483±0.0172、0.5633±0.0087、0.7005±0.0479,TGF-β1组分别为0.3792±0.0231、0.4708±0.0185、0.5580±0.0159,2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79、9.058、5.648,P均<0.05);划痕实验检测对照组和TGF-β1组内皮细胞迁移个数分别为每视野(47.17±8.28)个、(63.00±11.33)个,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3,P=0.02)。免疫荧光检测可见TGF-β1组V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在细胞连接处表达减少,胞浆内游离的β-连环蛋白增多,波形蛋白和Twist表达增多。RT-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和TGF-β1组VE-钙黏蛋白目的基因灰度值与内参GAPDH灰度值的比值分别为0.8344±0.1933、0.4821±0.0909,波形蛋白分别为0.9687±0.1632、1.4404±0.1502,Twist分别为0.2316±0.0785、2.1626±0.295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38、9.933、15.465,P均<0.05)。结论TGF-β1促进内皮细胞迁移,诱导内皮细胞表达间质细胞标志蛋白,同时抑制VE-钙黏蛋白表达。TGF-β1介导的Twist表达增多,可能在内皮细胞表达间质标志蛋白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内皮细胞转化 TWIST基因 TWIST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内皮-间质转化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志腾 张海峰 王景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7-18,共2页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心脏疾病核心病理生理机制,近年来内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被认为是心肌纤维化的来源之一。已有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参与肝脏纤维化和心脏内皮功能调节。本研究...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心脏疾病核心病理生理机制,近年来内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被认为是心肌纤维化的来源之一。已有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参与肝脏纤维化和心脏内皮功能调节。本研究旨在探索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是否参与心脏内皮细胞发生End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内皮-转化 免疫印迹检测 长链非编码 机制研究 RNA MAL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通过影响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外泌体抑制内皮细胞间质转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凯佳 曹望凯 +5 位作者 张秀荣 赵厚鑫 崔镓钰 王淑淑 张宝刚 史立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82-1689,共8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是否能够通过影响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的外泌体(exosomes,exo)抑制内皮细胞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 目的探讨特异性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是否能够通过影响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的外泌体(exosomes,exo)抑制内皮细胞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并探究其机制。方法提取原代CAFs和癌旁成纤维细胞(peri-tumor fibroblasts,PTFs),收集CAFs-exo和PTFs-exo,特异性FAP抑制剂(3.3 nmol·L^(-1)SP13786)处理CAFs 24 h后收集的外泌体命名为Anti-FAP-exo。将内皮细胞HMEC-1分别以等体积的RPMI 1640、PTFs-exo、CAFs-exo及Anti-FAP-exo孵育并命名为control组、PTF组、CAF组及Anti-FAP组。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血管生成实验检测各组HMEC-1细胞的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能力;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End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AF组HMEC-1细胞的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能力较PTF组明显增强,Anti-FAP组HMEC-1细胞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能力较CAF组明显减弱,与PTF组比较无差异。与PTF组相比,CAF组HMEC-1细胞高表达α-SMA、SM22α、p-Stat3和Snail,低表达CD31和VE-cadherin;与CAF组相比,Anti-FAP组HMEC-1低表达α-SMA、SM22α、p-Stat3和Snail,高表达CD31和VE-cadherin。结论特异性抑制FAP会通过影响CAFs外泌体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侵袭与成管能力,Stat3-Snail-EndMT可能是其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外泌体 内皮细胞 内皮转化 血管生成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参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血管内皮-间质转化及硬化
19
作者 都昌乐 王瑜 +3 位作者 付计锋 曹冬黎 梅仁彪 张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8-316,共9页
目的 探究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血管内皮-间质转化(EndMT)及硬化的相关性。方法4周龄SHR大鼠(观察组)及同品系WKY大鼠(对照组)各20只,各组再随机分为4组,5只/组。无创血压测量仪动态监测各组大鼠血压情... 目的 探究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血管内皮-间质转化(EndMT)及硬化的相关性。方法4周龄SHR大鼠(观察组)及同品系WKY大鼠(对照组)各20只,各组再随机分为4组,5只/组。无创血压测量仪动态监测各组大鼠血压情况,并于4、6、10、30周龄进行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脾脏CD4+T细胞的ICOS表达频数;RT-PCR法检测大鼠肠系膜中ICOS、VE-cad、α-SMA、Col3 m RNA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肠系膜血管VE-cad、α-SMA、Col3及淋巴组织中ICOS、IL-17A、TGF-β的分布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IL-17A、TGF-β含量水平;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肠系膜血管形态变化;Spearman和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ICOS与VE-cad、α-SMA、Col3及胶原容积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SHR大鼠自6周龄开始,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增高(P<0.05);CD4+T细胞ICOS的表达频数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肠系膜组织中ICOS、α-SMA、Col3、IL-17A和TGF-β的mRNA及蛋白表达相较于对照组均升高(P<0.05),VE-cad mRNA及蛋白则在10周龄时表达下降(P<0.05);自6周龄始SHR大鼠血浆中IL-17A、TGF-β含量水平提升(P<0.05);肠系膜血管硬化程度不断加剧(P<0.05);肠系膜组织中IC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α-SMA、Col3表达水平和血管硬化程度自6周龄始均呈正相关(P<0.05),与VE-cad表达水平自10周龄始呈负相关(P<0.05)。结论 ICOS可能通过介导相关免疫反应在高血压肠系膜血管EndMT及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高血压 内皮-转化 血管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间质转化在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邯捷 黄琴 +1 位作者 赵惠亮 渠景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17-220,共4页
内皮间质转化(EndMT)是内皮细胞在特定的生理病理条件下失去内皮细胞的特征,表达为间质细胞的特性,它不仅参与了肺血管发育,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EndMT在肺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行总结,为临... 内皮间质转化(EndMT)是内皮细胞在特定的生理病理条件下失去内皮细胞的特征,表达为间质细胞的特性,它不仅参与了肺血管发育,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EndMT在肺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转化 肺纤维化 肺发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