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周文娟 汤小康 +3 位作者 曹越 陈成 周石刊 王琼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2只。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心综合征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向大鼠尾状核注入,手术操作过程同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不予针刺;针刺组选心俞穴、内关穴、风府穴和水沟穴,每日针刺1次,连续3天。采用原位末端凋亡(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测定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采用Zea-Longa法评估;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MAPK、NF-κB、AP-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脑组织AI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大鼠采用针刺可减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炎症因子,且可下调MAPK/NF-κB/AP-1信号通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心综合征 细胞 炎症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田朝霞 李卫萍 +2 位作者 赵娜 李红梅 王全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究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就诊的160例EH患者及16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为研究对象,RT-qPCR检测EH患者及同... 目的探究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就诊的160例EH患者及16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为研究对象,RT-qPCR检测EH患者及同期体检正常者血清中的miR-145-5p表达水平。体外培养HUVEC,将之分为对照组、miR-145-5p mimic组、mimic-NC组、miR-145-5p inhibitor及inhibitor-NC组,CCK-8法检测各组HUVEC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HUVEC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UVEC增殖、凋亡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miR-145-5p在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体检正常者(P<0.05);与对照组、mimic-NC组比较,miR-145-5p mimic组HUVEC细胞增殖率及PCNA、Cyclin D1蛋白表达均增加,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inhibitor-NC组比较,miR-145-5p inhibitor组HUVEC细胞增殖率及PCNA、Cyclin D1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miR-145-5p在EH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过表达miR-145-5p可促进HUVEC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5p 原发性高血压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60-3p靶向NFAM1对RSV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童珍珍 高雅丽 +3 位作者 许娟娟 黄方 许诣 陈霞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660-3p(miR-660-3p)靶向具有ITAM基序1的NFAT活化蛋白(NFAM1)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取对数生长期16HBE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RS... 目的探讨微小RNA-660-3p(miR-660-3p)靶向具有ITAM基序1的NFAT活化蛋白(NFAM1)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取对数生长期16HBE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RSV组、miR-660-3p+RSV组、miR-NC+RSV组、pcDNA-NC+RSV组、pcDNA-NFAM1+RSV组、miR-660-3p+pcDNA-NC+RSV组、miR-660-3p+pcDNA-NFAM1+RSV组,miR-NC+RSV组转染NC mimics,miR-660-3p+RSV组转染miR-660-3p mimics,pcDNA-NFAM1+RSV组转染pcDNA-NFAM1,pcDNA-NC+RSV组转染pcDNA-NC,miR-660-3p+pcDNA-NC+RSV组共转染pcDNA-NC和miR-660-3p mimics,miR-660-3p+pcDNA-NFAM1+RSV组共转染pcDNA-NFAM1和miR-660-3p mimics,对照组和RSV组不予转染;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予RSV感染,MOI设定为0.0001。收集各组细胞,采用RT-qPCR法检测miR-660-3p、NFAM1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leaved-Caspase-3、NFAM1蛋白表达;收集各组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IL-1β。通过starBase数据库预测NFAM1与miR-660-3p的靶向结合位点,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660-3p与NFAM1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SV组miR-660-3p表达降低,NFAM1 mRNA与蛋白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及培养上清液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P均<0.05)。与miR-NC+RSV组比较,miR-660-3p+RSV组miR-660-3p表达升高,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率和培养上清液TNF-α、IL-6、IL-1β水平降低(P均<0.05)。与pcDNA-NC+RSV组比较,pcDNA-NFAM1+RSV组NFAM1 mRNA、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率和培养上清液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P均<0.05)。经starBase数据库预测,NFAM1的3′非翻译区存在与miR-660-3p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共转染NC mimics与NFAM1-WT的16HBE细胞,共转染miR-660-3p mimics与NFAM1-WT的16HBE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下降(P<0.05);相较于共转染NC mimics与NFAM1-MUT的16HBE细胞,共转染miR-660-3p mimics与NFAM1-MUT的16HBE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与miR-660-3p+pcDNA-NC+RSV组比较,miR-660-3p+pcDNA-NFAM1+RSV组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率和培养上清液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miR-660-3p可通过靶向负调控NFAM1抑制RSV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微小RNA-660-3p 具有ITAM基序1的NFAT活化蛋白 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lncRNA BAIAP2-AS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贺扬 龙银波 +2 位作者 金治宾 刘容 倪晓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敲减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AIAP2反义RNA 1(BAIAP2-AS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传代培养胶质瘤细胞系A172、LN229、U251及正常人星形胶质细胞系NHA。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细胞,采用RT-qPCR法检... 目的探讨敲减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AIAP2反义RNA 1(BAIAP2-AS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传代培养胶质瘤细胞系A172、LN229、U251及正常人星形胶质细胞系NHA。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细胞,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细胞中微小RNA-491-5p(miR-491-5p)、BAIAP2-AS1、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mRNA表达,选择lncRNA BAIAP2-AS1、miR-491-5p、MGMT 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较显著的胶质瘤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取上述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AIAP2-AS1 shRNA组、NC shRNA组、BAIAP2-AS1 shRNA+miR-491-5p inhibitor组、BAIAP2-AS1 shRNA+NC inhibitor组,BAIAP2-AS1 shRNA组、NC shRNA组分别转染BAIAP2-AS1 shRNA、NC shRNA,BAIAP2-AS1 shRNA+miR-491-5p inhibitor组、BAIAP2-AS1shRNA+NC inhibitor组分别转染BAIAP2-AS1 shRNA与miR-491-5p inhibitor、BAIAP2-AS1 shRNA与NC inhibitor,空白对照组不予转染。转染48 h,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采用RT-qPCR法检测BAIAP2-AS1、miR-491-5p、MGMT mRNA表达。采用StarBase在线数据库预测miR-491-5p与BAIAP2-AS1、MGMT的互补位点,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其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NHA细胞比较,A172、LN229、U251细胞lncRNA BAIAP2-AS1、MGMT 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miR-491-5p相对表达量较低(P均<0.05)。以U251细胞lncRNA BAIAP2-AS1、MGMT 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miR-491-5p相对表达量较低,故以U251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组、NC shRNA组比较,BAIAP2-AS1 shRNA组细胞活性、细胞迁移率、BAIAP2-AS1、MGMT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细胞凋亡率及miR-491-5p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与BAIAP2-AS1 shRNA组、BAIAP2-AS1 shRNA+inhibitor NC组比较,BAIAP2-AS1 shRNA+miR-491-5p inhibitor组细胞活性、细胞迁移率、MGMT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细胞凋亡率及miR-491-5p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经StarBase在线数据库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BAIAP2-AS1可靶向调控miR-491-5p表达、miR-491-5p可靶向调控MGMT表达。结论敲减BAIAP2-AS1可通过调节miR-491-5p/MGMT轴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长链非编码RNA BAIAP2反义RNA 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 微小RNA-491-5p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8a-3p对软骨细胞炎性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5
作者 吴枭 胡静 李章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08-1016,共9页
目的研究miR-148a-3p对软骨细胞炎症因子、细胞凋亡和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2周龄大耳兔处死后提取原代软骨细胞。为了探究炎症对软骨细胞相关标志物及其胞内miR-148a-3p表达水平的影响,建立IL-1β-诱导的OA细胞模型,软骨细胞分为con... 目的研究miR-148a-3p对软骨细胞炎症因子、细胞凋亡和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2周龄大耳兔处死后提取原代软骨细胞。为了探究炎症对软骨细胞相关标志物及其胞内miR-148a-3p表达水平的影响,建立IL-1β-诱导的OA细胞模型,软骨细胞分为control组和IL-1β组。为了探究miR-148a-3p对软骨细胞相关标志物及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软骨细胞分为blank组、IL-1β组、IL-1β+NC组、IL-1β+mimics组、IL-1β+inhibitor组。qRT-PCR检测IL-1β、SOX9、COL-Ⅱ、ACAN、MMP-13 mRNA水平;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软骨相关标志物MMP-13、COL-Ⅱ、ACAN、SOX9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ax、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①与control组比较,IL-1β组细胞MMP-13蛋白表达升高(P<0.05),COL-Ⅱ和ACAN蛋白表达降低(P<0.05);miR-148a-3p表达水平升高(P<0.0001);②与blank组比较,IL-1β组细胞上清液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P<0.05);MMP-1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COL-Ⅱ和ACA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IL-1β组比较,IL-1β+mimics组细胞上清液IL-6水平、MMP-13 mRNA和蛋白、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上清液IL-10水平、SOX9、COL-Ⅱ、ACAN mRNA和蛋白,以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IL-1β+inhibitor组和IL-1β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诱导体外软骨细胞中miR-148a-3p表达上调,可导致软骨细胞炎症性改变、细胞凋亡、软骨细胞表型改变和细胞外基质(ECM)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8a-3p 软骨细胞 白介素-1Β 细胞 骨关节炎 软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6
作者 刘晓冬 韩英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107,共8页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对人肝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TT检测其细胞活力,发现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降低了人肝癌细胞系的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可通过上调Cle-caspase3、Bad和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来诱导肝癌细胞Hep3B凋亡。为进一步检测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细胞发生凋亡的原因,使用荧光探针JC-1检测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处理后Hep3B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绿色荧光增强,红色荧光减弱,说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能通过线粒体损伤来诱导Hep3B细胞凋亡。由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诱导Hep3B细胞凋亡。因此,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氧基-苯巯基)-5 8-二甲氧基萘-1 4-二酮 Hep3B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牦牛卵丘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及与凋亡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译夫 潘阳阳 +1 位作者 温泽星 余四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4-1161,共8页
旨在研究EGF是否通过调控HIF-1α抑制牦牛卵丘细胞凋亡。本研究在牦牛卵丘细胞体外培养时加入不同浓度的EGF,运用q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IF-1α、Bcl-2和Bax的表达,用一步法TUNEL检测不同处理组卵丘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牦... 旨在研究EGF是否通过调控HIF-1α抑制牦牛卵丘细胞凋亡。本研究在牦牛卵丘细胞体外培养时加入不同浓度的EGF,运用q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IF-1α、Bcl-2和Bax的表达,用一步法TUNEL检测不同处理组卵丘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牦牛卵丘细胞体外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GF后,卵丘细胞HIF-1α和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Bc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当EGF浓度为50ng·mL^(-1)时,HIF-1α和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低,Bcl-2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高。(2)向其体外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GF后,卵丘细胞HIF-1α和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增加,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当EGF浓度为50ng·mL^(-1)时,HIF-1α和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最低,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最高。(3)TUNEL凋亡检测表明,对照组中卵丘细胞凋亡率最高,当EGF浓度为25ng·mL^(-1)时,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当EGF浓度为50ng·mL^(-1)时,细胞凋亡率最低(P<0.05),但随着EGF浓度的增加,卵丘细胞的凋亡率又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EGF可通过调控HIF-1α抑制卵丘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线粒体介导的Bax和Bcl-2凋亡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EGF) 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卵丘细胞 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春艳 高文信 +4 位作者 周延民 张茹慧 赵静辉 李秋实 李艳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的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3例OSCC组织中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的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3例OSCC组织中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无1例检测到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53例OSCC组织中有41例(77.36%)APAF1基因启动子区完全甲基化,5例(9.43%)APAF1基因部分甲基化,总甲基化率为86.79%(46/53),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PAF1基因的甲基化与病理分级、年龄、性别无关。结论: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是该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基因功能静默可能与OSCC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活化因子1 口腔鳞状细胞 基因甲基化 甲基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凋亡诱导因子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包自阳 朱彩凤 +2 位作者 李苞芳 朱斌 汤绚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4期306-309,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对凋亡诱导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I/R组)、TP高、中、低剂量干预组、泼尼松对照组(Pred组)。采用夹闭...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对凋亡诱导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I/R组)、TP高、中、低剂量干预组、泼尼松对照组(Pred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30 min,再灌注18 h的方法制作肾I/R大鼠模型。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观察肾病理改变,计算肾小管损伤(ATN)评分。Western印迹和RT-PCR分别检测AIF、ICAM-1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1)I/R组血Scr、BUN、ATN评分及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TP各组以上指标均改善(P<0.01),pred组血Scr、BUN、ATN评分改善(P<0.01),但细胞凋亡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2)I/R组大鼠肾组织AIF、ICAM-1较假手术组高表达(P<0.01);与I/R组比较,TP各组二者表达均减弱(P<0.01),pred组ICAM-1表达减弱(P<0.01)但AI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对肾I/R大鼠具有肾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及AIF、ICAM-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再灌注损伤 肾小管 细胞 诱导因子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鼠肝细胞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春雷 黄志强 +1 位作者 周宁新 Kevin Behrns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正常肝和肝硬化肝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作用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方法 :通过 5 0 %四氯化碳 (CCl4)腹腔注射诱发BALB/c小鼠形成肝硬化模型 ;应用改良的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正常和肝硬化小鼠的肝细...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正常肝和肝硬化肝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作用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方法 :通过 5 0 %四氯化碳 (CCl4)腹腔注射诱发BALB/c小鼠形成肝硬化模型 ;应用改良的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正常和肝硬化小鼠的肝细胞 ;利用 1.5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形条带 ,并应用DNA荧光染料Hoechst33342对正常肝细胞进行染色 ,以检测TGF β1诱导的凋亡。 结果 :以胶原酶原位二步灌流法分离肝细胞的活率为 95 .2 %。正常肝细胞予以TGF β1处理后 ,应用 1.5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发现具有凋亡特征的梯形条带。硬化肝细胞则很少出现梯形条带。经TGF β1处理的正常肝细胞应用Hoechst染色发现 ,其凋亡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 结论 :肝硬化肝细胞不能像正常肝细胞那样发生TGF β1诱导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 肝硬化 肝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LAT1靶向miR-532-3p对脑出血继发脑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权瑜 王举波 +4 位作者 程格庆 李娜 李小冬 屈佩 王茂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74-882,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靶向miR-532-3p对脑出血(ICH)继发脑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s)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实时定量PCR(RT-qPCR)确定MALAT1和miR-5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靶向miR-532-3p对脑出血(ICH)继发脑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s)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实时定量PCR(RT-qPCR)确定MALAT1和miR-532-3p的靶向调控关系。首先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RCMECs)与模型(H_(2)O_(2))组(RCMECs氧化损伤模型),采用RT-qPCR分析并对比两组MALAT1和miR-532-3p的表达量。随后将细胞分为H_(2)O_(2)-si-NC组、H_(2)O_(2)-si-MALAT1组、H_(2)O_(2)-miR-mimics-NC组、H_(2)O_(2)-miR-532-3p mimics组、H_(2)O_(2)-si-MALAT1+miR-inhibitor-NC组、H_(2)O_(2)-si-MALAT1+miR-532-3p inhibitor组,分别转染si-NC、si-MALAT1、miR-mimics-NC、miR-532-3p mimics、共转染si-MALAT1与miR-inhibitor-NC、共转染si-MALAT1与miR-532-3p inhibitor后,构建RCMECs氧化损伤模型,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RCMECs凋亡情况,采用试剂盒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和Bcl相关x蛋白(Bax)表达量,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MALAT1可与miR-532-3p特异性结合并负调控miR-532-3p表达(P<0.05)。与对照组比较,H_(2)O_(2)组中MALAT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miR-532-3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_(2)O_(2)-si-NC组比,H_(2)O_(2)-si-MALAT1组沉默MALAT1可显著减弱H_(2)O_(2)诱导的RCMECs凋亡,并降低MDA含量、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_(2)O_(2)-miR-mimics-NC组比,H_(2)O_(2)-miR-532-3p mimics组过表达miR-532-3p可显著减弱H_(2)O_(2)诱导的RCMECs凋亡,并降低MDA含量、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_(2)O_(2)-si-MALAT1+miR-inhibitor-NC组比,H_(2)O_(2)-si-MALAT1+miR-532-3p inhibitor组沉默MALAT1同时抑制miR-532-3p表达,可显著增加H_(2)O_(2)诱导的RCMECs凋亡,并升高MDA含量、降低SOD和CAT活性、升高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MALAT1通过负调控miR-532-3p能够减弱H_(2)O_(2)诱导的RCMECs凋亡和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miR-532-3p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福林 周玉娟 +1 位作者 刘莉 许金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IGF-1组及阳性对照(辛伐他汀)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及腹主动脉球囊拉伤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2周...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IGF-1组及阳性对照(辛伐他汀)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及腹主动脉球囊拉伤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2周后腹腔静脉取血并检测血脂,取腹主动脉并用Tunel法检测血管壁平滑肌凋亡细胞。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脂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IGF-1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辛伐他汀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IGF-1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并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晚期维持斑块稳定性,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平滑肌细胞 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_(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神经损伤及凋亡的机制
13
作者 王昱驰 马宏玉 +4 位作者 王振宇 张少轩 张育泰 高宇航 孙嘉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75-183,共9页
目的 使用Aβ_(1-42)诱导HT2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细胞模型,并探讨该模型中Aβ导致的神经损伤及细胞凋亡的靶向信号通路。方法 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Aβ_(1-42)(0,0.625,1.25,2.5,5,10,20,40μmol/L)干预HT22... 目的 使用Aβ_(1-42)诱导HT2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细胞模型,并探讨该模型中Aβ导致的神经损伤及细胞凋亡的靶向信号通路。方法 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Aβ_(1-42)(0,0.625,1.25,2.5,5,10,20,40μmol/L)干预HT22细胞,确定建立AD细胞模型的最适浓度;随后在最适浓度干预后6,12,24,48 h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建立AD细胞模型的最适时间。将细胞分为AD组(20μmol/L Aβ_(1-42)+PBS)和NC组(PBS),生长对数期的HT22细胞分别干预24 h,进行后续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指标(cleaved-Caspase-3)、神经营养因子(NRN1)、神经突触指标(SYP、MAP-2)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MAP-2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AD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Aβ_(1-42)诱导HT2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的最适浓度为20μmol/L,最适时间为24 h。与NC组相比,AD组cleaved-Caspase-3表达升高(P<0.01),NRN1表达降低(P<0.000 1),SYP、MAP-2表达降低(P<0.01)。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显示,ERK1(MAPK3)与APP和CASP9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634,P<0.01;r=0.513,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NC组相比,AD组ERK磷酸化水平较高(P<0.01)。结论 Aβ_(1-42)诱导HT22细胞建立的AD细胞模型中,引起神经损伤及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β_(1-42) 细胞 ERK HT22细胞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醇提物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灵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9期11-12,15,共3页
目的探讨巴戟天醇提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RI组、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四组,每组各2... 目的探讨巴戟天醇提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RI组、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四组,每组各20只。利用Langendorff灌流技术制备心肌IRI模型,两个巴戟天用药组分别在预灌时给予相应浓度的药物。灌流结束后,各组取10只大鼠左心室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其IL-1β、TNF-α的表达;取另外10只大鼠左心室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其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IRI组相比,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IL-1β、TNF-α表达降低(P<0.05),凋亡指数降低(P<0.05)。结论巴戟天醇提物能够减轻心肌IRI后心肌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能够降低心肌组织中的IL-1β、TNF-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醇提物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基于Nrf2/HO-1通路对H2O2诱导的HUVEC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张颖杰 王天虎 +1 位作者 张岩 汪英男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6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应激和凋亡的缓解作用及作用通路。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对照组、H2O2组(200μmol/L)、H2O2+EGCG(50μmol/L)组、H2O2+EGCG+ML385组(Nrf2...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应激和凋亡的缓解作用及作用通路。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对照组、H2O2组(200μmol/L)、H2O2+EGCG(50μmol/L)组、H2O2+EGCG+ML385组(Nrf2特异性抑制剂,2.5μmol/L)。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活性氧(ROS)染色检测细胞内ROS含量,Hoechst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选择50μmol/L EGCG作为后续干预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ROS水平、细胞凋亡率升高,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H2O2组比较,H2O2+EGCG组ROS水平、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rf2和HO-1、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H2O2+EGCG组比较,H2O2+EGCG+ML385组Nrf2和HO-1以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EGCG能够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延缓H2O2诱导的HUVEC氧化应激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3a介导Bcl-xl表达调节内皮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永杰 林飞 +4 位作者 闫志刚 刘慧兵 孙四玉 王立波 赵国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4-819,共6页
目的microRNA-133a(miR-133a)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病理过程的具体机制不详。文中旨在探究miR-133a参与内皮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方法培养人冠状内皮细胞(HCAECs),分别给予不同浓度(5、15、25、50、75μg/mL)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 目的microRNA-133a(miR-133a)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病理过程的具体机制不详。文中旨在探究miR-133a参与内皮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方法培养人冠状内皮细胞(HCAECs),分别给予不同浓度(5、15、25、50、75μg/mL)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12、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文献证实靶向调节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因子2-特大型(Bcl-xl)的miRNA。转染细胞48 h后分为:无义序列组(无义序列NC)、过表达组(过表达miR-133a mimics)、沉默无义序列+诱导组(沉默无义序列in NC+ox-LDL诱导HCAECs)、miRNA沉默+诱导组(miR-133a敲减inhibitor+ox-LDL诱导HCAECs)。Western blot法检测抗凋亡蛋白Bcl-xl及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瞬时转染技术过表达及沉默miR-133a,观察其对靶基因Bcl-xl蛋白表达及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显示,ox-LDL浓度25、50μg/mL的12、24 h细胞活力较0μg/mL降低(P<0.05);ox-LDL 75μg/mL的24 h细胞活力较0μg/mL明显降低(P<0.001)。过表达组细胞中miR-133a表达量(41.80±8.94)较无义序列组(1±0.31)明显增高(P<0.01),miRNA沉默+诱导组细胞中miR-133a表达量(0.20±0.11)较沉默无义序列+诱导组(1±0.11)显著降低(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ox-LDL 75μg/mL的细胞凋亡率[(28.97±3.20)%]较0μg/mL[(8.03±0.73)%]明显升高(P<0.01),miRNA沉默+诱导组细胞凋亡率(18.92±3.00)%]较沉默无义序列+诱导组[(27.1±2.01)%]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14.81±2.60)%]较无义序列组[(8.02±1.22)%]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ox-LDL浓度(25、50、75μg/mL)增加,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量逐渐降低,cleaved-caspase3的表达量增加。无义序列组Bcl-xl表达量(1.265±0.049)较过表达组(0.940±0.071)明显升高(P<0.05),沉默无义序列+诱导组(0.795±0.064)较miRNA沉默+诱导组(1.150±0.071)明显降低(P<0.05)。结论miR-133a靶向调节抗凋亡蛋白Bcl-xl,引起内皮细胞凋亡,促进A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3a B淋巴细胞因子2-特大型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调控宰后牦牛肉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线粒体细胞凋亡及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凯 辛可启 +4 位作者 余群力 韩玲 张新军 孔祥颖 宋仁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9,共9页
为探究氨介导宰后牦牛肉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对线粒体细胞凋亡及肌肉嫩度的影响。以10 mmol/L氯化铵(NH_(4)Cl)、0.9%生理盐水(对照)和10 mmol/L 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N-nitro-L-argini... 为探究氨介导宰后牦牛肉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对线粒体细胞凋亡及肌肉嫩度的影响。以10 mmol/L氯化铵(NH_(4)Cl)、0.9%生理盐水(对照)和10 mmol/L 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N-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L-NAME)3种溶液处理的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HIF-1α表达量、NO含量、能量代谢酶活力、ATP水平、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及肌肉嫩度等相关指标,探讨宰后牦牛肉细胞凋亡与嫩度变化的机制,完善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细胞凋亡与嫩度变化理论体系。结果表明:在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各处理组HIF-1α表达量、NO含量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Na^(+)-K^(+)-ATPase与Ca^(2+)-ATPase活力、细胞凋亡酶9(Caspase-9)与细胞凋亡酶3(Caspase-3)活力和剪切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TP含量、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程度、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及肌纤维直径和面积随成熟时间延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与肌细胞间隙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宰后6~24 h,NH_(4)Cl组HIF-1α表达量和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NAME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宰后6~72 h,NH_(4)Cl组A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L-NAME组。宰后6~24 h,对照组Na^(+)-K^(+)-ATPase、Ca^(2+)-ATPase活力显著高于NH_(4)Cl组(P<0.05),显著低于L-NAME组(P<0.05)。宰后6~120 h,NH_(4)Cl组MPTP开放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L-NAME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宰后0~168 h,NH_(4)Cl组MMP下降47.72%,对照组下降53.54%,L-NAME组下降60.05%。宰后6~72 h,NH_(4)Cl组Caspase-9与Caspase-3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NAME组Caspase-9与Caspase-3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宰后6~120 h,NH_(4)Cl组剪切力、肌纤维面积与直径大于对照组,MFI和肌纤维间隙小于对照组,L-NAME组则相反。综上,随着牦牛肉宰后成熟,氨通过上调HIF-1α表达进而使Na^(+)-K^(+)-ATPase与Ca^(2+)-ATPase活力下降、ATP含量增加,从而调控肌细胞能量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通过抑制MPTP开放以及MMP下降,降低Caspase-3/9活力,抑制线粒体细胞凋亡发生,进而引起剪切力增大、MFI减小以及肌细胞形态变化,最终对牦牛肉嫩度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细胞 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22-5p干扰对小鼠Sca-1+心脏内皮祖细胞凋亡及分化的影响
18
作者 王倩 兰天翔 +2 位作者 叶碧波 蒲仕明 吴琼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miR322-5p干扰对小鼠Sca-1+心脏内皮祖细胞凋亡及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选仪分选小鼠CD45-Sca-1+CD31+与CD45-Sca-1+CD31-心脏内皮祖细胞,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慢病毒转染,修饰miR322-5p基因在小鼠Sca-1+心脏内皮祖... 目的探讨miR322-5p干扰对小鼠Sca-1+心脏内皮祖细胞凋亡及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选仪分选小鼠CD45-Sca-1+CD31+与CD45-Sca-1+CD31-心脏内皮祖细胞,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慢病毒转染,修饰miR322-5p基因在小鼠Sca-1+心脏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miR322-5p基因在小鼠Sca-1+心脏内皮祖细胞中的RNA表达,流式分析miR322-5p干扰后小鼠Sca-1+心脏内皮祖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荧光观察miR322-5p干扰后小鼠Sca-1+心脏内皮祖细胞向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CD45-Sca-1+CD31+、CD45-Sca-1+CD31-细胞占总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53±0.47)%、(0.61±0.11)%,两者相比P<0.01;miR322-5p在CD45-Sca-1+CD31+、CD45-Sca-1+CD31-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3、0.04±0.00,两者相比P<0.01;慢病毒转染后,在miR322-5p基因敲低的CD45-Sca-1+CD31+细胞中,miR322-5p相对表达量为0.09±0.02;在miR322-5p基因过表达的CD45-Sca-1+CD31-细胞中,miR322-5p相对表达量为19.33±4.52。CD45-Sca-1+CD31+细胞凋亡率为0.760±0.114,miR322-5p基因被敲低的CD45-Sca-1+CD31+细胞凋亡率为0.556±0.116,两者相比P<0.05。CD45-Sca-1+CD31-细胞凋亡率为0.830±0.013,miR322-5P基因过表达的CD45-Sca-1+CD31-细胞凋亡率为0.903±0.017,两者相比P<0.05。miR322-5p基因被敲低后,CD45-Sca-1+CD31+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增强。miR322-5p基因过表达后,CD45-Sca-1+CD31-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能力增强,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降低。结论miR322-5P基因可能是控制CD45-Sca-1+CD31+与CD45-Sca-1+CD31-心脏内皮祖细胞凋亡与分化的一个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内皮细胞 微小RNA 322-5p 细胞 细胞分化 关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对Aβ_(25-35)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抑制作用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庆霞 许燕 +2 位作者 鄢文海 韩雪飞 邢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诱导的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其分化。采用1、10、20、40μmol/L的Aβ25-35作用于分化后1周的神经细胞24 h,用MT...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诱导的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其分化。采用1、10、20、40μmol/L的Aβ25-35作用于分化后1周的神经细胞24 h,用MTT法检测算细胞存活率。另对分化后1周的神经细胞先加入5、10、20μmol/L的人参皂苷Rb1预处理24 h,再加入20μmol/L的Aβ25-35继续培养24 h,用MTT法检测算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率。结果 20μmol/L的Aβ25-35可使神经细胞存活率降至60.07%±2.75%,10μmol/L的人参皂苷Rb1可显著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至85.75%±3.27%。不另加处理因素、继续培养48 h的分化后1周的神经细胞凋亡率为5.8%±1.4%,20μmol/L Aβ25-35作用24 h后,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达51.2%±3.2%,加入10μmol/L的人参皂苷Rb1预处理后,20μmol/L Aβ25-35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率下降至27.1%±1.5%(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对由Aβ25-35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25-35 人参皂苷RB1 神经干细胞 神经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秉钧 王先坤 +1 位作者 晏波 李绍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β-榄香烯浓度设置为10、20、40、80、160μg/m 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Panc-1细胞24、48、72 h。台盼蓝拒染法检测Panc-1细胞抑制率;TUNEL法检测Panc-1细胞凋亡;Hoec...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β-榄香烯浓度设置为10、20、40、80、160μg/m 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Panc-1细胞24、48、72 h。台盼蓝拒染法检测Panc-1细胞抑制率;TUNEL法检测Panc-1细胞凋亡;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Panc-1细胞核变化;ELISA检测Panc-1细胞Caspase-3、8、9活性;Western blot检测Panc-1细胞Fas、Fas L、细胞色素C(Cyt c)、凋亡诱导因子(AIF)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β-榄香烯作用Panc-1细胞24、48、72 h,Panc-1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P<0.001),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β-榄香烯作用Panc-1细胞72 h,Panc-1细胞核可见明显碎裂,染色质浓缩,呈强蓝色荧光,形成凋亡小体;β-榄香烯作用Panc-1细胞48 h,Caspase-3、8、9活性明显增加(P<0.05,P<0.01),Fas、Fas L、Cyt c及AIF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P<0.01,P<0.001)。结论β-榄香烯能够抑制Panc-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可能激活细胞内死亡受体途径及线粒体凋亡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胰腺癌 PANC-1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