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微重力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窖蛋白-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康春燕 袁明 +4 位作者 邹琳 章烨 李天志 王俊锋 刘长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探讨回转模拟微重力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窖蛋白-1(caveolin-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将细胞分为回转12h组、回转24h组(在30r/min条件下回转培... 目的探讨回转模拟微重力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窖蛋白-1(caveolin-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将细胞分为回转12h组、回转24h组(在30r/min条件下回转培养12、24h),以及对照12h组、对照24h组(放置于细胞回转器旁静置培养12、24h)。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的NO释放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胞膜窖的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eNOS和caveolin-1的表达。结果回转12h组较对照12h组NO产量和eNOS蛋白表达均有增加,回转24h组较对照24h组NO产量和eNOS蛋白表达也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透射电镜可见,对照12h组和对照24h组PMVEC细胞膜表面均可见典型的希腊字母Ω状胞膜窖,较丰富,结构清晰;回转12h组PMVEC细胞膜上胞膜窖的结构破坏,数量减少;回转24h组PMVEC细胞膜上很难发现胞膜窖的特征性结构,数量进一步减少。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回转12h组与对照12h组相比,回转24h组与对照24h组相比,PMVEC中caveolin-1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回转模拟微重力可抑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caveolin-1的表达,增强eNOS表达,提高细胞内NO的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内皮细胞 毛细血管 胞膜窖 窖蛋白1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24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伟 莫国君 +3 位作者 罗雪兰 王辉 杨鹏 欧和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24(miR-24)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调节的分子机制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miR-24及其反义序列的高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24(miR-24)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调节的分子机制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miR-24及其反义序列的高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转染质粒将实验细胞分为:miR-24高表达组、miR-24干扰组和空白质粒对照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HUVECs增殖能力,划痕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人工基底膜检测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eNOS和Sp1转录因子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质粒对照组比较,miR-24高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45.45%(0.36±0.04 vs 0.66±0.08,P<0.05);miR-24高表达组细胞迁移速度明显减缓,且迁移数目降低74.75%(30.25±3.78 vs 119.80±10.94,P<0.01),未能形成明显管腔样结构。(2)与空白质粒对照组比,miR-24高表达组eNOS m RNA降低46.2%(0.49±0.02vs 0.91±0.01,P<0.05),蛋白表达减少49.07%(0.55±0.05 vs 1.08±0.05,P<0.05);同时Sp1 m RNA降低44.9%(0.49±0.01 vs 0.89±0.02,P<0.05),其蛋白质表达量也相应减少54.90%(0.46±0.02 vs 1.02±0.04,P<0.05)。在miR-24抑制组中,上述指标较空白质粒对照组降低,但比miR-24高表达组显著升高,特别是小管形成数量、及管腔长度与空白质粒对照组相近。结论:miR-24显著抑制HUVECs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能力,并且与miR-24对eNOS的表达调控有关;miR-24明显抑制eNOS表达,Sp1的参与可能是这一调节过程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 管腔 氧化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3
作者 郭风劲 彭惠民 +1 位作者 张政 晏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 (CA)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 ,对 2 91名中国汉族人的eNOS基因 (CA)n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 :eNO...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 (CA)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 ,对 2 91名中国汉族人的eNOS基因 (CA)n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 :eNOS基因 (CA)n存在 2 3种等位基因和 93种基因型 ,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P >0 .0 5 )。PCR扩增片段长度范围为 14 4bp~ 188bp ,所含CA重复次数分别为 19~ 4 1,分布频率介于 0 .34%~ 14 .1%。该位点杂合度为 0 .85 ,多态信息量 (PIC)为 0 .83。中国人群与高加索人群差异显著的 11个等位基因分别为 (CA) 2 2 、(CA) 2 3 、(CA) 2 6、(CA) 2 7、(CA) 2 8、(CA) 3 0 、(CA) 3 1、(CA) 3 2 、(CA) 3 3 、(CA) 3 4 、(CA) 3 5,χ2 检验P均 <0 .0 5。结论 :该基因位点是 1个含有高度遗传信息的DNA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型-氧化氮合酶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含子源性microRNA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严丽梅 吴建勇 +2 位作者 于潇华 徐竞鸥 欧和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7-753,共7页
前期工作表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第4内含子中的27碱基(nucleotide,nt)重复序列是27-nt microRNA的来源,并对eNOS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该内含子源性27-nt microRNA参与调节eNOS表... 前期工作表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第4内含子中的27碱基(nucleotide,nt)重复序列是27-nt microRNA的来源,并对eNOS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该内含子源性27-nt microRNA参与调节eNOS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内皮细胞增殖中的可能作用,通过构建27-ntmicroRNA高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将该质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该细胞系中eNOS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以及胞核转录因子的表达改变,并观察HUVEC增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27-ntmicroRNA高表达能降低eNOSmRNA的水平和蛋白质表达;同时对转录因子Sp1、Ap1的蛋白质表达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转染后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未转染的细胞明显减慢,尤其转染了27-nt microRNA的双倍长度突变体(pEGP-mut-54nt-mi)质粒的HUVEC,其生长倍增时间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达49.4%.结果表明,27-nt microRNA明显抑制eNOS蛋白及其mRNA表达,同时HUVEC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转录因子Sp1和Ap1在27-ntmicroRNA对eNOS的表达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实验提示,内含子源性microRNA与转录因子共同参与对内皮细胞增殖及其相关性基因的表达调节,可能是众多真核细胞中某些疾病相关性基因表达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内皮氧化 内皮细胞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嗪类利尿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素-1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何燕 严江涛 +2 位作者 涂荣会 汪培华 汪道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研究噻嗪类利尿剂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时对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素-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降压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15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经胃管给予氢氯噻嗪(HCTZ,10 mg.kg-1.d-1)、吲哒帕胺(IND,0.625 mg... 目的研究噻嗪类利尿剂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时对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素-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降压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15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经胃管给予氢氯噻嗪(HCTZ,10 mg.kg-1.d-1)、吲哒帕胺(IND,0.625 mg.kg-1.d-1)和等量去离子水。每周测血压1次,4 wk后处死动物,分别用RT-PCR和W estern B lot法检测组织中内皮素-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氢氯噻嗪和吲哒帕胺用药1 wk后SHR的血压降低,2wk时降压幅度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时两种利尿剂均可在蛋白质水平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在mRNA水平下调内皮素-1的表达。结论噻嗪类利尿剂可能通过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下调内皮素-1而起到调节血压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氯噻嗪 吲哒帕胺 内皮氧化 内皮-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伐他汀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爱国 赵连友 +5 位作者 郑强荪 王斌 于心亚 尚福军 田建伟 王士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0期733-735,739,共4页
目的 :探讨阿伐他汀 (Atorvastatin)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CFs)分泌内皮素 1(ET 1)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NOS NO)系统活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混合消化法 ,差速贴壁获取CFs。应用放免法、硝酸还原酶法和分... 目的 :探讨阿伐他汀 (Atorvastatin)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CFs)分泌内皮素 1(ET 1)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NOS NO)系统活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混合消化法 ,差速贴壁获取CFs。应用放免法、硝酸还原酶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干预条件下CFs培养液中ET 1水平及NOS NO活性。 结果 :①阿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Fs分泌ET 1,10 -6、10 -5和 10 -4mol/L阿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均P <0 .0 1) ;10 -5和 10 -4mol/L阿伐他汀组分别与 10 -7和 10 -6mol/L阿伐他汀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均P <0 .0 1)。②阿伐他汀可升高CFsNO含量 ,10 -5和 10 -4mol/L阿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和非常显著 (P <0 .0 1) ;10 -4mol/L阿伐他汀组与 10 -7mol/L阿伐他汀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③阿伐他汀可增强CFsNOS活性 ,10 -5和 10 -4mol/L组阿伐他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或非常显著 (P <0 .0 1) ;10 -4mol/L与 10 -7mol/L阿伐他汀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结论 :阿伐他汀能抑制CFs分泌ET 1,提高CFsNOS NO系统活性 ,拮抗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部分生物活性 ,发挥其逆转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伐他汀 心肌成纤维细胞 内皮-1 氧化 氧化 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炎症条件下人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志旭 廖清奎 +5 位作者 徐学聚 罗春华 周同甫 李钦伯 李丰益 王树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 :探讨炎症时阿司匹林 (AS)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 (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Griess法测上清液NO-2 /NO-3 水平、黄递酶法测NOS活性、常规生化法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 (MDA)浓度 ,染料排... 目的 :探讨炎症时阿司匹林 (AS)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 (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Griess法测上清液NO-2 /NO-3 水平、黄递酶法测NOS活性、常规生化法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 (MDA)浓度 ,染料排除法测细胞活力 ,RT -PCR技术分析iNOSmRNA水平。结果 :白介素 (IL) - 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γ -干扰素 (INF)联用脂多糖 (LPS)诱导后上清液中NO-2 /NO-3 由 (4 2 7± 0 75 ) μmol/L增加到(9 35± 1 2 5 ) μmol/L ,对内皮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但 3mmol/LAS组NO生成及NOS活性明显降低 ,LDH释放率及MDA浓度下降 ,细胞存活率上升 ,与NO诱导组相比差异显著。并随AS剂量的增加对NO的抑制及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但AS对生理水平的NO没有抑制作用。同时发现 10mmol/L浓度以下AS对iNOSmRNA表达水平没有影响 ;但 10 - 2 0mmol/L的AS则可在转录水平上抑制iNOSmRNA的表达。并观察到水杨酸钠及消炎痛不具有抑制NO产生的作用。结论 :AS具有明显抑制IL - 1β、TNF -α、γ -INF及LPS诱导NO生成的作用 ,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避免炎症时高浓度NO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氧化 炎症 氧化 血管内皮细胞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预处理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减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华 丁菁 +2 位作者 粟凤 张倩 陆德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PUE)预处理对缺氧/复氧(hypoxia 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HUVE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H/R组、单纯PUE组和PUE+H/R组(1.0×10^(-3)mol/L PUE预处理24 ...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PUE)预处理对缺氧/复氧(hypoxia 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HUVE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H/R组、单纯PUE组和PUE+H/R组(1.0×10^(-3)mol/L PUE预处理24 h后进行H/R)。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蛋白的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c NOS)的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此外,在PUE预处理前使用ERK蛋白激酶抑制剂U0126(1.0×10^(-5)mol/L)或PI3K/Akt蛋白激酶抑制剂LY294002(5.0×10^(-5)mol/L)处理细胞1 h,再进行H/R。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的e NO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UE预处理上调e NOS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该上调作用均可被U0126及LY294002抑制(P<0.05);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的c NOS活力下降(P<0.05),PUE预处理组的c NOS活力增加(P<0.05);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大(P<0.01),PUE预处理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减小(P<0.01)。结论:H/R可使HUVECs受损伤,e NOS蛋白表达及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增加。PUE预处理可通过ERK1/2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HUVECs的e NOS蛋白表达,增强e NOS活性,减少细胞凋亡,发挥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缺氧/复氧 内皮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在脂多糖诱导的人内皮细胞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阚文宏 闫文生 +3 位作者 姜勇 王静珍 秦清和 赵克森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在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内皮细胞-ECV30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和一氧化氮(NO)产生中的作用。方法用Griess法检测人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分别用免疫荧光法和 RT-PCR检测细胞 iNOS蛋...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在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内皮细胞-ECV30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和一氧化氮(NO)产生中的作用。方法用Griess法检测人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分别用免疫荧光法和 RT-PCR检测细胞 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沉淀法检测细胞 p38 MAPK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的BCV304细胞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用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后,可以显著抑制细胞 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LPS刺激内皮细胞后15 min,p38 MAPK的活性达到高峰,维持45 min后逐渐下降。结论p38MAPK参与了LPS诱导的内皮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可通过阻断信号转导通路来减少iNOS及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为败血症休克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 诱导 脂多糖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 内皮细胞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T-786C多态性与散发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丽 黄旭升 +3 位作者 蔡艺灵 杜娟 冯凯 路浩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33-1737,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G-894T、T-786C多态性与散发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方法在散发性颅内动脉瘤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对eNOS基因2个多态位点进行研究,研究基因型及...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G-894T、T-786C多态性与散发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方法在散发性颅内动脉瘤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对eNOS基因2个多态位点进行研究,研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并分析其与颅内动脉瘤大小的关系。结果 eNOS基因G-894T位点基因型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意义。G-894T位点GG基因型较(GT+TT)基因型发生颅内动脉瘤的风险提高(OR:1.89,95%CI:1.02-3.52,P=0.04)。T-786C多态位点C等位基因较T等位基因发生颅内动脉瘤的风险增加(OR:2.116,95%CI:1.073-4.151,P=0.03)。eNOS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颅内动脉瘤的大小无明显相关。结论 eNOS可能参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基因多态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内皮氧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剪切力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丹丹 于秋丽 +3 位作者 赵颖馨 张华 柴强 刘振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剪切力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AEC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均采用精密输液泵施加剪切力,实验组同时给予oxLDL 100μg/ml共刺激。2组根据剪切力施...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剪切力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AEC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均采用精密输液泵施加剪切力,实验组同时给予oxLDL 100μg/ml共刺激。2组根据剪切力施加梯度,又各分为3个亚组:无剪切力组(n=5)、低剪切力组(n=5)和高剪切力组(n=5),剪切力分别为0、4、15dyn/cm2(1dyn/cm2=0.1Pa)。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NO、eNOS mRNA和eNOS蛋白的表达量低剪切力组明显低于无剪切力组,高剪切力组明显高于无剪切力组和低剪切力组;实验组无剪切力组、低剪切力组及高剪切力组NO[(1.09±0.33)μmol/L vs(2.27±0.90)μmol/L、(0.20±0.08)μmol/L vs(0.71±0.36)μmol/L、(3.03±0.71)μmol/L vs(4.93±1.16)μmol/L]、eNOS mRNA(0.65±0.20 vs 1.11±0.32、0.22±0.13 vs 0.49±0.22、1.05±0.22 vs 1.90±0.56)和eNOS蛋白(0.50±0.19 vs 1.10±0.26、0.18±0.52 vs 0.62±0.19、1.07±0.20 vs 1.70±0.38)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同亚组,低剪切力组NO下降率明显高于无剪切力组,高剪切力组eNOS蛋白、eNOS mRNA和NO下降率明显低于低剪切力组。结论 oxLDL可削弱高梯度剪切力诱导的内皮细胞活性,也可加剧低梯度剪切力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LDL 内皮细胞 氧化 RNA 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素和维生素E通过调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NAD(P)H氧化酶4改善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障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俊秀 姚海 +2 位作者 王欢 杨解人 郑书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3-501,共9页
目的观察芝麻素(Ses)和维生素E(Vit E)联用对D-半乳糖(D-gal)和三氯化铝(AlCl_(3))致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大鼠ip给予D-ga(l180 mg·kg^(-1))+ig给予AlCl_(3)(15 mg·kg^(-1))连续84 d,建... 目的观察芝麻素(Ses)和维生素E(Vit E)联用对D-半乳糖(D-gal)和三氯化铝(AlCl_(3))致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大鼠ip给予D-ga(l180 mg·kg^(-1))+ig给予AlCl_(3)(15 mg·kg^(-1))连续84 d,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VitE10 mg·kg^(-1)组、模型+Ses 160 mg·kg^(-1)组和模型+Ses 160 mg·kg^(-1)+Vit E 10 mg·kg^(-1)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70 d后,尾袖法测量大鼠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压(MBP)。戊巴比妥钠(30 mg·kg^(-1),ip)麻醉后,取胸主动脉制备2段3 mm动脉环,离体灌流法观察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h)和硝普钠的舒张反应。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H_(2)O_(2))和一氧化氮(NO)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法观察主动脉eNOS和NAD(P)H氧化酶4(NOX4)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模型+Ses+Vit E组离体主动脉对ACh(1×10^(-7)~1×10^(-4)mol·L^(-1))的舒张反应显著升高(P<0.01);模型+Ses和模型+Vit E组的SBP、DBP和MBP降低(P<0.01)、血清T-AOC和NO含量升高(P<0.01)、H_(2)O_(2)含量降低(P<0.01)、主动脉eNOS表达增加(P<0.01)及NOX4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Ses比较,模型+Ses+Vit E组SBP、DBP和MBP均降低(P<0.01或P<0.05)、NO含量升高(P<0.01)和H_(2)O_(2)含量降低(P<0.01)、主动脉eNOS蛋白表达增加(P<0.01),NOX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Vit E组比较,模型+Ses+Vit E组血清T-AOC和NO含量升高(P<0.01)、H_(2)O_(2)含量降低(P<0.01)、主动脉eNOS蛋白表达增加(P<0.01),NOX4表达降低(P<0.01)。结论联用Ses和Vit E通过上调eNOS和下调NOX4蛋白表达,改善D-gal和AlCl_(3)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功能障碍 芝麻素 维生素E 内皮氧化 NAD(P)H氧化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格列酮对凝血酶诱导的内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黏附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志伟 陈澍 +1 位作者 张凯伦 孙宗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曲格列酮)对凝血酶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曲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设立空白...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曲格列酮)对凝血酶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曲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凝血酶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1、5、10、25、50、100μmol/L)曲格列酮实验组预作用2h,然后以凝血酶(5U/ml)诱导作用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分析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凝血酶诱导作用下HUVEC表达的ICAM-1、VCAM-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当曲格列酮浓度大于1或5μmol/L预作用后,给予凝血酶诱导,曲格列酮可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ICAM-1、VCAM-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加(P<0.05),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结论:PPARγ配体曲格列酮能够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VCAM-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增加,具有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增殖体激活受体 诱导氧化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增加卵巢切除大鼠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和一氧化氮生成(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勇波 王乾蕾 +2 位作者 朱炳阳 黄红林 廖端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1-416,共6页
目的 :观察 17β 雌二醇替代治疗对卵巢切除大鼠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和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 (eNOS)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经双侧卵巢切除术 ,假手术组作为对照 ,术后 3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模型对照组 ,17β 雌二醇(0 .1mg&... 目的 :观察 17β 雌二醇替代治疗对卵巢切除大鼠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和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 (eNOS)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经双侧卵巢切除术 ,假手术组作为对照 ,术后 3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模型对照组 ,17β 雌二醇(0 .1mg·kg-1·d-1)和溶媒 (芝麻油 )皮下注射治疗组 ,处理 6周 ,记录大鼠的血压、心率、子宫重量 ;检测血中雌二醇的含量 ;亚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心肌匀浆中NO含量 ;Westernblot分析心肌中eNOS及eNOS调节蛋白小凹蛋白 1(caveolin 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7β 雌二醇治疗组的心率 (314± 16次 分 )较其他各组低 ,与溶媒对照组比较 ,雌二醇替代治疗组心肌匀浆中NO的含量增加一倍 ,eNOS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1) ,而作为eNOS的内源性抑制物caveolin 1的表达却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雌激素替代治疗直接增加卵巢切除大鼠心肌eNOS的表达量以及NO的产生 ,减少抑制eNOS活性的小凹蛋白 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氧化 内皮氧化 小凹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缺氧对肺动脉内皮细胞Ⅲ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孔炜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264,T003,共4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结合图象分析检测常氧 (PO2 2 1 .3kPa)及慢性缺氧 (PO2 5 .3± 0 .7kPa)培养的猪肺动脉内皮细胞Ⅲ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及其对急性缺氧刺激反应的变化。结果 :常氧条件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急性缺... 目的和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结合图象分析检测常氧 (PO2 2 1 .3kPa)及慢性缺氧 (PO2 5 .3± 0 .7kPa)培养的猪肺动脉内皮细胞Ⅲ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及其对急性缺氧刺激反应的变化。结果 :常氧条件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急性缺氧 1 2h ,NOSⅢmRNA表达明显增加 (2、4、6代分别比缺氧前增加 48%、1 2 5 %、1 1 9% ,P<0 .0 5) ;慢性缺氧条件下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急性缺氧 1 2h ,NOSⅢmRNA表达亦明显增加 (分别比急性缺氧前增加 92 %、2 4 5 %、565 % ,P <0 .0 1 )。其增加的幅度在慢性缺氧培养组均高于同代常氧组 ,且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 ,这种差别更显著。结论 :慢性缺氧增强了肺动脉内皮细胞Ⅲ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对急性缺氧的反应 ,这可能在慢性缺氧时肺血管对缺氧的反应性降低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氧化 MRNA 影响 慢性缺氧 肺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内皮素-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孔霞 项如莲 +3 位作者 胡型锑 高宝辉 陈其 方周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37-2141,共5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中重度PH组12例、轻度PH组14例、无PH组14例;另选取10例非心脏疾患手术病人10例作为对...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中重度PH组12例、轻度PH组14例、无PH组14例;另选取10例非心脏疾患手术病人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硝酸还原酶、透射电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各组患儿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血ET-1、一氧化氮(NO)浓度及肺细小动脉ET-1、e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血浆ET-1水平,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明显高于无PH组(P<0.01);血清NO浓度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明显低于无PH组(P<0.01)。②电镜下,中重度PH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外膜胶原纤维密集;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胶原纤维增生轻于中重度PH组;无PH组肺细小动脉结构改变不明显。③免疫组化显示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ET-1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高于无PH组(P<0.01);而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eNOS平均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无PH组(P<0.01)。结论ET-1、eNOS可能参与了先天性心脏病PH的形成与肺血管结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1 氧化 氧化 心脏病 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内皮细胞缺氧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及蛋白激酶C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德琴 李会革 +4 位作者 宋振举 叶仕桥 叶红 金肆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0-474,共5页
目的 :研究缺氧时脑动脉内皮细胞 (CAEC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RT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原代培养的猪脑动脉内皮细胞缺氧 2、6、12、2 4、4 8h后eNOSmRNA和蛋白质表... 目的 :研究缺氧时脑动脉内皮细胞 (CAEC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RT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原代培养的猪脑动脉内皮细胞缺氧 2、6、12、2 4、4 8h后eNOS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并观察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对缺氧 2 4h引起的eNOSmRNA和蛋白质变化的影响。加入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后观察缺氧 2 4h对eNOSmRNA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缺氧 2h后脑动脉内皮细胞eNOS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增加 ,12h达到高峰 ,约分别为常氧组的 2 5倍和 2 0倍 ,缺氧 4 8h仍高于常氧组。缺氧对eNOSmRNA稳定性无明显影响。选择性PKC抑制剂BIMI(1μmol/L)、G 6 983(1μmol/L)均能降低缺氧2 4h所引起的eNOS基因表达的上调。结论 :脑动脉内皮细胞缺氧时可通过PKC信号途径上调eNOS基因的表达 ,并可能由此介导缺氧时脑血管的扩张反应 ,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氧化 基因表达 内皮细胞 脑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强度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红梅 屈金亭 刘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75,85,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在划船测功仪上,分别进行60%、75%和90%V.O2max强度运动20min,测定运动后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红细胞eNOS蛋白... 目的: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在划船测功仪上,分别进行60%、75%和90%V.O2max强度运动20min,测定运动后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红细胞eNOS蛋白总量及eNOS磷酸化水平;结果:运动强度为60%和75%.VO2max时,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及Ser1177-eNOS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运动强度为90%.VO2max时,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和蛋白总量,以及Ser1177-eNOS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可通过增加Ser1177-eNOS磷酸化水平上调红细胞eNOS-NO系统功能,而大强度运动生物效应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强度 细胞 内皮氧化 赛艇 优秀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HETE对肺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苏氨酸495位点(eNOS Thr495)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宏 吕昌莲 朱大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96-1900,共5页
目的:探讨15-羟化二十烷四烯酸(15-HETE)对肺动脉内皮细胞(pu lm anory artery endothelialcells,PAECs)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 n 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大鼠离体肺动脉环张力,比较去血管内皮、eNOS抑... 目的:探讨15-羟化二十烷四烯酸(15-HETE)对肺动脉内皮细胞(pu lm anory artery endothelialcells,PAECs)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 n 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大鼠离体肺动脉环张力,比较去血管内皮、eNOS抑制剂L-NAME对15-HETE收缩肺动脉的影响;通过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方法测定牛PAECs经2×10-6mol/L 15-HETE作用后,eNOS Thr 495磷酸化情况;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15-HETE对牛PAECs eNOS总蛋白表达的影响;用G re iss法检测15-HETE及15-脂氧酶(15-LO)抑制剂CDC和NDGA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产量的影响。结果:(1)除去肺动脉内皮后,15-HETE收缩血管作用明显增强(P<0.01)。(2)抑制剂L-NAME 10-4mol/L可使15-HETE收缩肺动脉的作用明显增强(P<0.05)。(3)牛PAECs经2×10-6mol/L 15-HETE作用后,eNOS Thr 495位点磷酸化水平增强(P<0.01)。(4)10-6mol/L 15-HETE可抑制亚硝酸盐(NO2-/NO3-)的产生(P<0.05),抑制内源性15-HETE可明显增加NO2-/NO3-的产量,和对照组相比10-5mol/L CDC组P<0.05,10-4mol/L NDGA组P<0.01。结论: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NO通路参与抑制15-HETE收缩大鼠肺动脉,15-HETE抑制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活性,使NO产量(NO2-/NO3-)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花生四烯酸类 氧化 血管收缩 肺动脉 内皮细胞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和白细胞介素-1β对人牙周膜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婧秋 吴丽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应用LPS和IL-1β刺激hPDLCs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iNOS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细胞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应用LPS和IL-1β刺激hPDLCs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iNOS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细胞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诱导后细胞中iNOS的含量变化,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的表达水平。结果未受刺激的hPDLCs仅能产生微量的iNOS和NO;LPS和IL-1β刺激hPDLCs后,检测到iNOS、iNOS mRNA及NO的含量随着时间和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相同时间或相同质量浓度的条件下,IL-1β单独刺激或与LPS联合刺激hPDLCs产生iNOS及NO的能力强于LPS单独刺激(P<0.05)。结论 LPS和IL-1β刺激hPDLCs可以增加iNOS和NO的表达,为动物实验中牙周局部注射LPS和IL-1β诱导iNOS和NO表达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细胞 脂多糖 细胞介素- 诱导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