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带多糖对肾上腺素代谢产物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界年 王圣泳 +5 位作者 沈斌 庞广保 韦伍英 黎木兰 封廖芸 黎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究海带多糖(laminar polysaccharide,LP)对肾上腺素代谢产物H2O2、甲醛和甲胺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将血管环分为对照组(加入等量的K-H液)、模型组(分别给予H2O2、甲醛和甲胺孵育)、海... 目的探究海带多糖(laminar polysaccharide,LP)对肾上腺素代谢产物H2O2、甲醛和甲胺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将血管环分为对照组(加入等量的K-H液)、模型组(分别给予H2O2、甲醛和甲胺孵育)、海带多糖高剂量组(LP-H,给予H2O2、甲醛和甲胺孵育的同时加入高剂量LP)和海带多糖低剂量组(LP-L,给予H2O2、甲醛和甲胺孵育的同时加入低剂量LP),孵育后分别测定PE预刺激后血管环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舒张反应,及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收缩反应。结果 H2O2孵育后,对照组、LP-H、LP-L的舒张反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各组血管环的收缩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甲醛孵育后,对照组、LP-H的舒张反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LP-L和LP-H的血管收缩反应低于模型组(P<0.05)。甲胺孵育后,对照组和LP-H的血管舒张反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LP-H的血管收缩反应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海带多糖对肾上腺素代谢产物H2O2、甲醛和甲胺所致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缩功能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甲醛 甲胺 海带多糖 内皮依赖性舒缩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芪可改善肥胖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明锐 余叶蓉 邓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在体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黄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天灌胃黄芪液),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并称量所有大鼠的腹腔内... 目的研究黄芪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在体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黄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天灌胃黄芪液),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并称量所有大鼠的腹腔内脂肪。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或硝普钠的舒张反应;(2)离体研究,正常对照组和肥胖组各5只,以黄芪液孵育离体血管环,并与空白对照比较,观察黄芪对离体血管环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肥胖组体脂比较正常组明显增加,黄芪液灌胃6周明显减少肥胖组动物腹部脂肪堆积。肥胖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黄芪液灌胃6周可部分改善肥胖组动物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各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别。肥胖组离体血管环经黄芪液孵育3h后,其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可明显改善。结论黄芪可改善高脂饲养喂养的肥胖大鼠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缓解胰岛素抵抗以及直接促使内皮细胞NO产生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肥胖 胰岛素抵抗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吴静 雷闽湘 +1 位作者 柳岚 黄渊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9-614,共6页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IGT及T2DM患者共124例,分成IGT组(36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DM1组,57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DM2组,31例),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IGT及T2DM患者共124例,分成IGT组(36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DM1组,57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DM2组,31例),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NC组,25例)。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FMD,亚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检测血糖、血脂及其他代谢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T和T2DM组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hs-CRP、TNF-α均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NO和FMD下降(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FMD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GT和T2DM患者FMD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TC、hs-CRP、TNF-α呈负相关(P<0.01),与NO和HDL-C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FMD的因素依次为NO,HbA1c,HDL-C,HOMA-IR,TNF-α及hs-CRP。结论:IGT及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且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血脂和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 2型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丁延辉 丁俊丽 +1 位作者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普通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胆固醇+5%猪油);ATRA组:饲喂高脂饲料,同时ATRA灌胃5...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普通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胆固醇+5%猪油);ATRA组:饲喂高脂饲料,同时ATRA灌胃5 mg/(kg·d)。分别于2、4、8、12周后处死取血,检测血清中血脂指标;油红染色观察大体斑块形成情况;HE染色观察动脉的内皮结构变化;8周后,每组随机取3只实验兔进行离体动脉环实验检测兔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结果与正常组相比,2周后,模型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4周后,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明显升高(P<0.05);油红染色表明2周时脂质斑块不明显,4周以后脂质斑块明显;HE染色显示内膜增厚,泡沫细胞增多,平滑肌细胞极性紊乱,向内膜迁移;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高脂组EDD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ATRA治疗组血清中TG浓度无差异,TCH浓度明显下降(P<0.05),HDL-C浓度4周及12周时明显升高(P<0.05),LDL-C浓度2周及12周时降低(P<0.05);油红染色表明4周后可见脂质斑块;HE染色显示内膜稍微增厚,泡沫细胞减少,平滑肌细胞排列较整齐;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表明当乙酰胆碱浓度为10-7mol/L时,ATRA组EDD显著高于高脂组(P<0.05)。结论血脂升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动脉内皮损伤使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下降,ATRA可能通过降低血脂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范一菲 孔德虎 +1 位作者 陈志武 高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087-1091,共5页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hyperpolarizingfactor,EDHF)是血管平滑肌内皮源性舒张反应中通过非环氧合酶、非一氧化氮合酶途径的舒张因子。在不同物种、不同血管,EDHF反应都得到了确认。其在心血管生理学和药理学方...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hyperpolarizingfactor,EDHF)是血管平滑肌内皮源性舒张反应中通过非环氧合酶、非一氧化氮合酶途径的舒张因子。在不同物种、不同血管,EDHF反应都得到了确认。其在心血管生理学和药理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 血管舒张 K^+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依赖性NO-、EDHF-介导舒张途径的损伤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昆仑 周光宇 +3 位作者 曹永孝 李洁 刘韡 李宗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热应激对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的机制。方法使用微血管张力描记系统,观察热应激大鼠肠系膜动脉环5-羟色胺预收缩后加入乙酰胆碱的舒张性改变,考察一氧化氮(NO)途径、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途径以及前列环素(... 目的探讨热应激对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的机制。方法使用微血管张力描记系统,观察热应激大鼠肠系膜动脉环5-羟色胺预收缩后加入乙酰胆碱的舒张性改变,考察一氧化氮(NO)途径、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途径以及前列环素(PGI2)途径在热应激后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的改变,反应特征表述为最大松弛百分率(Rmax)和产生一半最大松弛百分率时所需要乙酰胆碱浓度的负对数(pIC50)。结果热应激大鼠肠系膜动脉Rmax和pIC50较正常大鼠肠系膜动脉降低,分别为(97±6)%、(52±8)%和8.67±0.59、7.66±1.33(P<0.01,P<0.05)。正常大鼠肠系膜动脉NO介导的舒张Rmax和pIC50分别为(53±6)%和6.89±0.93,在热应激后分别为(21±8)%(P<0.01)和4.91±0.31(P<0.01);正常大鼠肠系膜动脉EDHF介导的舒张Rmax和pIC50分别为(35±14)%和6.30±0.56,在热应激后分别为(13±3)%(P<0.01)和5.23±1.07(P<0.01);正常大鼠肠系膜动脉PGI2介导的舒张Rmax和pIC50分别为(8±3)%和5.69±0.37,在热应激后分别为(10±6)%(P>0.05)和5.74±0.79(P>0.05)。结论热应激引起的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主要是损伤了NO-和EDHF-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内皮依赖性舒张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娟娟 谢璇 +1 位作者 戴信刚 李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 2型糖尿病 (2 DM )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 1例 2 DM患者和 12例正常人在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 ,评价不同情况下 2 DM内皮依赖性血管...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 2型糖尿病 (2 DM )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 1例 2 DM患者和 12例正常人在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 ,评价不同情况下 2 DM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D1% )及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D2 % )反应的变化。结果 无论有无微血管病或动脉粥样硬化 ,所有病例△D1%均较正常人组显著减退 (P <0 0 0 1) ;而△D2 %在所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2 DM在无大 /微血管病变时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减退 ,此变化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背向散射积分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金修才 赵宝珍 蒋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ntima- m 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内中膜背向散射积分 (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ndothelial dependent vasodilation,EDV)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诊断作用。方法 ...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ntima- m 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内中膜背向散射积分 (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ndothelial dependent vasodilation,EDV)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诊断作用。方法 :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单纯高血压、单纯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单支或双支阻塞 >5 0 % )患者各 5 0例以及体检健康志愿者 5 0名 ,采用 SONOS HP5 5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7.5 MHz探头 ) ,分别测定各组颈动脉 IMT、颈动脉内中膜校正的 IBS值 (C- IBS,C- IBS=内中膜 IBS-外膜 IBS)和肱动脉 EDV,比较三者在各组中的变化趋势。 结果 :颈动脉 IMT在单纯高血压、单纯糖尿病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组间均无明显差别 ,但 3组均厚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薄于冠心病组 (P<0 .0 5 )。颈动脉内中膜 C- IBS在单纯高血压和单纯糖尿病 2组间无明显差别 ,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 (P<0 .0 5 ) ;而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 2组间 C- IBS无明显差别 ,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肱动脉 EDV在单纯高血压、单纯糖尿病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组间均无明显差别 ,但 3组均小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明显大于冠心病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内中膜厚度 背向散射积分 内皮依赖性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灵建 王文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9-521,共3页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机理及临床效果 ,观察其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 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及胸痛发作时内皮素ET 1含量。结果 :活血化瘀法为主中药能降低血...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机理及临床效果 ,观察其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 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及胸痛发作时内皮素ET 1含量。结果 :活血化瘀法为主中药能降低血浆内皮素ET 1浓度 ,调节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数 (8.4±4 .1) % ,比对照组 (4.2± 2 .1)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有效机理是降低血浆内皮素ET 1浓度 ,保护内皮功能 ,说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心脏X综合征 内皮素-1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中医药疗法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介导的脑基底动脉舒张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标 陈志武 范一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在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的基底动脉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实验,检测乙酰胆碱(ACh)、H2O2...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在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的基底动脉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实验,检测乙酰胆碱(ACh)、H2O2、11,12-EET及过氧化氢酶(CAT)等对大鼠离体脑基底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结果:在30 mmol/L的KCl预收缩的大鼠脑基底动脉环上,ACh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血管用NO合酶抑制剂(L-NAME,3×10-5mol/L)和前列环素(PGI2)合酶抑制剂(In-do,10-5mol/L)预处理后,ACh对基底动脉仍存在部分舒张作用,即非NO和非PGI2介导的舒张。应用L-NAME和Indo后,11,12-EET对大鼠基底动脉无明显的舒张作用,H2O2仅有轻微舒张作用,CAT对ACh介导的非NO和非PGI2反应没有影响。结论:在大鼠基底动脉中ACh介导的EDHF反应即非NO和非PGI2介导的舒张中不涉及H2O2和11,12-E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 血管舒张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酶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HP100XD保存液对离体猪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伟华 乔晨晖 +1 位作者 廖秋明 Steen Stig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评价新型保存液HP100XD对猪离体冠状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瑞典家猪7头,取出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血管,外径1.0~1.5mm,并截成1mm长的血管环。将所取的血管环随机分配到以下3组,每组7段。新鲜对照组,将血管环直接... 目的:评价新型保存液HP100XD对猪离体冠状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瑞典家猪7头,取出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血管,外径1.0~1.5mm,并截成1mm长的血管环。将所取的血管环随机分配到以下3组,每组7段。新鲜对照组,将血管环直接置入器官浴槽内行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测定;24h保存组和48h保存组,分别将血管环保存于4℃的HP100XD溶液中24h和48h,再行EDR测定。血栓烷A2受体激动剂U-46619和罂粟碱分别用来诱导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通过蓄积方式在器官浴槽内加入浓度递增的P物质(10^-15~10^-7mol/L)测定血管EDR。结果:与新鲜对照组最大舒张反应值(97.6±0.3)%比较,24h保存组血管环的(95.6±0.7)%无变化(P〉0.05),48h保存组则下降为(87.2±3.8)%(P〈0.05)。与新鲜对照组的50%最大舒张时P物质的浓度对数(pEC50)(9.93±0.17)比较,24h保存组的pEC50(9.64±0.05)无变化(P〉0.05),48h保存组则下降为(9.54±0.04)(P〈0.05)。结论:在4℃条件下,HP100XD溶液可以有效地保存离体猪冠状动脉内皮功能达24h.是一种较好的心脏保存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P物质 器官保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3-硝基酪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鑫鑫 吕肖锋 +7 位作者 高宇 杨鹏飞 王素玲 武晋晓 焦秀敏 张星光 赵晶 姚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清3-硝基酪氨酸(3-NT)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T2DM患者40例(DM组)及与其年龄、性别等指标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NC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学指标...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清3-硝基酪氨酸(3-NT)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T2DM患者40例(DM组)及与其年龄、性别等指标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NC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学指标(包括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采用高分辨率超声仪检测FM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3-NT水平。另外,DM组加测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DM组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1)与NC组比较,DM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FMD显著下降,而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除外HDL-C)及血清3-NT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M组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FMD由治疗前的(4.54±1.42)%增高至治疗后的(7.20±2.59)%,血清3-NT水平由治疗前的(118±13)nmol/L降低至治疗后的(112±11)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分析显示,血清3-NT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1),与FMD呈负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明显提高初诊T2DM患者的FMD,降低血清3-N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3-硝基酪氨酸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对家兔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向民 汪家瑞 +5 位作者 魏嘉平 何士大 白丹 刘荣坤 高承梅 杨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对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前列腺素类物质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新西兰兔 40只 ,随机分为 3组 :普通饮食组、高胆固醇组和阿司匹林组 ,观测离体胸主动脉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舒张反应及凝血烷A2 (血... 目的 :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对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前列腺素类物质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新西兰兔 40只 ,随机分为 3组 :普通饮食组、高胆固醇组和阿司匹林组 ,观测离体胸主动脉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舒张反应及凝血烷A2 (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 (PGI2 )代谢产物—凝血烷B2 (血栓素B2 ,TXB2 )及 6 酮 前列腺素F1α的生成。为观测TXA2 受体拮抗剂SQ2 954 8对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 ,将普通饮食组及高胆固醇组又各分为对照动脉和SQ2 954 8动脉。  结果 :高胆固醇组动脉Ach诱导的舒张功能较普通饮食组和阿司匹林组减弱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XA2受体拮抗剂SQ2 954 8显著改善高胆固醇组动脉Ach诱导的舒张功能障碍 ;Ach刺激状态下 ,高胆固醇组有内皮动脉TXB2 的生成显著高于普通饮食组动脉 ,去内皮后这种差异丧失 ;高胆固醇组与普通饮食组动脉 6 酮 前列腺素F1a的生成无显著差异。  结论 :①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动脉舒张功能障碍与其增加内皮TXA2 的生成有关。②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改善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前列腺素 动脉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静 雷闽湘 +1 位作者 柳兰 黄渊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0-574,共5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个治疗组,即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750mg/d)、联合治疗组(二甲双胍750mg/d+罗格列酮4mg/d)和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4mg/d),连续治疗1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个治疗组,即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750mg/d)、联合治疗组(二甲双胍750mg/d+罗格列酮4mg/d)和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4mg/d),连续治疗12周;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25例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同时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insulinresistantindex,HOMA-IR),并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flow-mediateddilatation,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endotheliumin-dependentdilatation,EID)。结果:治疗前糖尿病各组BMI,TG,TC,LDL-C,FPG,HbA1c,HOMA-IR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HDL-C,NO,FMD和EID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治疗后糖尿病各组TG,FPG,HbA1c,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和罗格列酮组FINS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NO,FMD和EI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二甲双胍组HDL,FINS,NO和FMD较治疗前无变化。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用罗格列酮治疗可显著升高血NO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而二甲双胍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糖尿病 2型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景开 赵秋良 周辽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99-701,共3页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 10 0mg·kg-1·d-1;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 16周末 ,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扫描电镜检...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 10 0mg·kg-1·d-1;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 16周末 ,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扫描电镜检查颈总动脉内皮细胞并测定离体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 :实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2 4 5 6± 6 13)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 [(11 6 4± 2 6 0 ) μmol/L ,P <0 0 1]。扫描电镜观察 ,实验组内皮细胞表面收缩、凹凸不平、细胞间隙增宽 ,部分区域可见片状脱落 ;实验组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下降。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 ,进而降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大鼠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患者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宗利 郑庆梅 +1 位作者 石玉华 陈子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8-471,共4页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PCOS患者是否存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方法:对51例PCOS患者(PCOS组)和50例同期就诊的输卵管性不孕症...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PCOS患者是否存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方法:对51例PCOS患者(PCOS组)和50例同期就诊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测IMT、FMD,免疫浊度法测定CRP浓度。按体重指数(BMI)≥25kg/m2或<25kg/m2分为PCOS肥胖组(25例)、PCOS非肥胖组(26例)。结果:PCOS肥胖组及非肥胖组颈动脉IMT、血清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S肥胖组IMT、血清CRP浓度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D在PCOS肥胖组及非肥胖组较对照组低(P<0.05)。PCOS肥胖组及非肥胖组出现内膜形态改变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RP与IMT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30,P<0.05);CRP与FMD具有显著的负相关(r=-0.5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OMA-IR、CRP对IMT有显著影响。结论:PCOS患者尤其伴有肥胖者可能存在血管内皮损伤、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PCOS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生发展。纠正胰岛素抵抗,可能减少PCOS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C反应蛋白 胰岛素抵抗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慧青 孙宁玲 +3 位作者 杨松娜 朱天刚 潘咏梅 闫小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89例老年女性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89例老年女性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病组FMD较对照组明显减弱 ,分别为 (3.5± 3.1) %及 (7.6± 3.5 ) % ,P <0 .0 0 1,老年女性冠心病组及对照组IMT分别为 (0 .88± 0 .2 0 )mm及 (0 .6 5± 0 .2 3)mm ,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分别为 6 2 .2 %及11.4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B超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对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妍 刘闺男 刘艳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3 5例作为试验组 ,正常对照组 2 5例。试验组患者进行 8周氟伐他汀 40mg/d ,口服治疗。对 3 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3 5例作为试验组 ,正常对照组 2 5例。试验组患者进行 8周氟伐他汀 40mg/d ,口服治疗。对 3 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用药前以及用药 8周后的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 ;同时采用生化技术测定其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水平。结果 :①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清NO和NOS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P <0 0 1)。②经过 8周的氟伐他汀治疗后 ,试验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P <0 0 1)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及血清NO及NOS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 :氟伐他汀在降脂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其作用与其上调NOS的表达水平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内皮依赖性因子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大男 何作云 +3 位作者 吴立荣 方颖 刘兴德 李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2,共6页
探讨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一氧化碳(CO)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两系统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实验兔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假手术组、精氨酸组、亚硝基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 探讨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一氧化碳(CO)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两系统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实验兔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假手术组、精氨酸组、亚硝基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6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精氨酸组和亚硝基组饮水同时给予L-精氨酸或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同时分别予氯化血红素或锌原卟啉-9腹腔内注射,2周后各实验组行右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续原饲养和给药8周。研究发现:与胆固醇组比较,精氨酸组cNOS活性、NO生成量显著增加,内皮素-1、NF-кB活性显著降低,内膜厚度和狭窄率显著减小[(292.65±22.48)μm,39.8%±2.51%](均P<0.01);亚硝基组上述指标变化与精氨酸组相反(均P<0.01),内膜厚度和狭窄率变化不显著[(466.49±61.34)μm,56.1%±6.81%](P>0.05);血红素组HO活性、CO生成量显著增加,内皮素-1、NF-кB活性显著降低,内膜厚度和狭窄率最小[(281.47±21.10)μm,38.8%±2.43%](均P<0.01);卟啉锌组各指标变化与血红素组相反,内膜厚度和狭窄率最大[(698.71±58.37)μm,78.5%±6.10%](均P<0.01)。结果表明NOS/NO与HO-1/CO系统在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发挥互补及代偿作用,HO-1/CO系统可能通过代偿和调节NOS/NO系统以及下调内皮素-1、NF-кB活性从而抑制血管损伤后不良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损伤 动脉 血管重塑 内皮依赖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曲极冰 包雪鹦 +2 位作者 张明 杜红伟 刘雁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舒张的影响及高脂血症男性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采用Cu2+对13例健康自愿者及29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氧化修饰,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Bartl...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舒张的影响及高脂血症男性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采用Cu2+对13例健康自愿者及29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氧化修饰,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Bartlett法测定溶血卵磷脂(LPC)含量,乙酰胆碱诱发血管舒张。结果:健康人和高脂血症患者血浆LDL被氧化修饰后与修饰前比较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两组Ox-LDL中的LPC水平均明显高于各自天然低密度脂蛋白(N-LDL)中的LPC水平(P<0.05);且健康人及高脂血症男性患者N-LDL中的LPC含量与女性基本相同,但两组男性Ox-LDL中的LPC含量高于女性(P<0.05),男性高脂血症患者Ox-LDL的LPC含量最高;两组Ox-LDL均明显抑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与女性相比,健康男性Ox-LDL抑制血管舒张程度略强,但高脂血症男性患者Ox-LDL抑制血管舒张程度明显增强。高脂血症男性及女性患者Ox-LDL的抑制血管舒张效应与LPC量呈正相关(r=0.592,P<0.05;r=0.816,P<0.05)。结论:男性高脂血症患者易患AS可能与Ox-LDL增加LPC含量及抑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血液 脂蛋白类 LDL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