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异质性升级——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友金 冀有幸 曾小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5,共14页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升级,但是对于OFDI如何影响企业升级目前还缺乏深入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综合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升级,但是对于OFDI如何影响企业升级目前还缺乏深入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综合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模型考察了OFDI对企业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OFDI能促进以生产率提升为标示的企业升级,这种提升作用主要通过研发投入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中介机制实现。(2)反事实估计结果表明,OFDI企业如果选择不对外直接投资会抑制其升级,非OFDI企业如果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则会促进其升级。(3)全样本的边际处理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企业OFDI的潜在成本越低时,其边际处理效应越高,升级效应也越大。(4)从分样本OFDI企业的平均升级效应来看,高新企业大于传统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大于其他要素密集型企业;在潜在成本非常低的情形下,国有企业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边际升级效应分别大于民营企业和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研究发现对于如何分类引导企业“走出去”、降低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成本以及促进企业升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OFDI) 企业升级 “一带一路”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边际处理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保险对乡城流动人口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志坚 莫旋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9,共16页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校正了样本选择偏差与劳动供给决定的异质性,实证研究了养老保险对乡城流动人口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年龄、教育年限及在婚状态、签有劳动合同、小时工资水平、参加失业...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校正了样本选择偏差与劳动供给决定的异质性,实证研究了养老保险对乡城流动人口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年龄、教育年限及在婚状态、签有劳动合同、小时工资水平、参加失业保险、市均参保率都正向显著影响乡城流动人口的参保选择。养老保险对乡城流动人口周工作时间的平均处理效应为-3.99小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参加养老保险增加了周工作40小时以内人员的劳动供给,减少了周工作时间40小时以上人员的劳动供给。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破除正规劳动力市场进入壁垒,有利于乡城流动人口增加劳动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订单农业能否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绩效——来自全国1968个种植业家庭农场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王玲 石宝峰 陆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60,共13页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68个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参与订单农业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订单农业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具体表现为未参与订单农业的家庭农...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68个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参与订单农业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订单农业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具体表现为未参与订单农业的家庭农场若选择参与,其经营绩效将提高,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家庭农场通过参与订单农业获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全流程贷款服务,实现了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和风险管理,进而提升其经营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禀赋、农场主高管理水平的家庭农场以及位于粮食主产区的家庭农场从订单农业中受益较大;在“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契约模式下,家庭农场的经营绩效提升更显著。本文为探索家庭农场提质增效路径,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单农业 家庭农场 经营绩效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技术采纳对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的影响研究——以新疆棉田无人机应用为例
4
作者 孙旭 陈玉兰 +1 位作者 赵达君 肖彤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322,共9页
农业智能化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高效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为考察农户智能化技术行为采纳规律及行为效应,以植保无人机技术为例,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对新疆五个棉花主产区401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农户采纳植保无... 农业智能化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高效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为考察农户智能化技术行为采纳规律及行为效应,以植保无人机技术为例,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对新疆五个棉花主产区401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农户采纳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影响因素,并在反事实框架下估计农户采纳行为的产出效应和成本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农户植保无人机技术采用率为71.1%,植保无人机技术采纳比例较高;农户采纳植保无人机技术主要受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人数、植棉面积、是否参加棉花保险、对植保无人机技术的认知以及是否认识农技服务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植保无人机技术的采纳可以促进节本增效,在反事实假设下表现为:实际采纳技术若未采纳,其棉花每公顷产量下降1.970%、棉花每公顷植保成本上涨1.452%;实际未采纳技术若采纳,其棉花产量上涨2.514%、棉花植保成本下降1.393%;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户采纳植保无人机技术行为效应具有群组差异,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越低,其技术采纳行为的产出效应和成本效应越好。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推广宣传,建立完善技术培训体系;发挥技术示范带动作用,显化技术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技术 智能化技术 技术采纳 行为效应 内生转换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选择、非农就业城乡转换及工资差距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军辉 李锦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3,共7页
基于200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民工进城务工与本地务工的影响因素及其工资差距。结果表明:健康、婚姻、性别、受教育年限、年龄、城市亲友数量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对于农民工就业区域选择具有显著... 基于200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民工进城务工与本地务工的影响因素及其工资差距。结果表明:健康、婚姻、性别、受教育年限、年龄、城市亲友数量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对于农民工就业区域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农民工就业决策中的自我选择对其收入有显著影响,并且进城务工与本地务工存在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在控制自选择偏误后,进城务工比本地务工能获得更多工资,但其处理效应较小。由于个体异质性,本地务工的农民工表现出较强的获取收入能力,而进城务工则体现出负向自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差距 内生转换回归 自选择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改饲”试点政策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
6
作者 张文娥 谢先雄 +2 位作者 赵银波 陈帅 赵敏娟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928,共10页
“粮改饲”试点政策是优化农业结构、助推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农户收入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农牧交错带陕西、甘肃两省1464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ESR),实... “粮改饲”试点政策是优化农业结构、助推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农户收入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农牧交错带陕西、甘肃两省1464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ESR),实证检验了“粮改饲”试点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在反事实假设情境下,如果参与“粮改饲”试点政策的农户未参与该试点政策,其收入将下降17.91%;这一增收效应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之间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在“粮改饲”试点政策对高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证实,农户参与“粮改饲”试点政策的增收效应在不同改种程度(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占全部耕种面积的比重)和不同养殖规模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表现为改种程度在75~100之间、养殖规模在30~100个羊单位之间的农户群体增收效应最大,分别为0.946和0.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改饲”试点政策 农户增收效应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基于CSS202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曲娜英 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 杨俊孝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基于CSS2021年的调查数据,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有助于低收入群体共享数字红利;互联网的增收效应具有显著异质... 基于CSS2021年的调查数据,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有助于低收入群体共享数字红利;互联网的增收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低龄、受教育水平高群体能够通过互联网使用获取更高收入;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社会资本促进农户家庭收入的增长,社会资本具有显著正向的中介效应。综上,应在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农户个人社会资本的积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增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户家庭收入 中介效应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基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张应良 龚燕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77%。(2)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升种粮收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不仅促进兼业农户增加种粮收益,而且促进纯农户增加种粮收益;相较于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粮收益提升效果更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通过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据此,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差异化政策,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实现农民种粮收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民种粮收益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桦 周志云 廖浩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9,共13页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金融可能影响农户的气候适应性行为。基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1384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气候适...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金融可能影响农户的气候适应性行为。基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1384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农户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若未使用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下降;未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如果使用了,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提高借贷易得性与信息易得性,进而促进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行为,农户对于金融包容性的认知能够正向增强数字金融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于资本型适应性行为影响的边际效应最大,在反事实假设下也表现为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资本型适应性行为提升效果最强;数字金融对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率较高、接受过培训的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技术促进效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气候适应性行为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粮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应评价及其异质性分析——基于10省农户调研数据
10
作者 张应良 杨飞韵 龚燕玲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33,共16页
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户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提高种粮农民的粮食生产效益更是确保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利用全国10省份1027户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粮食生产效益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分析其... 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户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提高种粮农民的粮食生产效益更是确保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利用全国10省份1027户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粮食生产效益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分析其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参与专业合作社能够显著提升农户粮食生产效益,使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和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参与专业合作社主要通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升经营风险分散能力和推动农地规模流转等渠道增加入社农户粮食生产效益.交互项结果显示,机耕机收服务与以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粮食生产效益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参与专业合作社对不同农地经营规模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益影响呈“U”形;对家庭成员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户、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的农户以及种养结合型农户的粮食生产增效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粮食生产效益 成员异质性 内生转换回归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农业采纳会促进农户增收吗?——基于新疆枣农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瑜 向平安 余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4-1274,共11页
有机农业采纳能否促进农户增收,是促进有机农业推广和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文中基于新疆地区451份枣农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有机农业采纳对农户的增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采用分组回归探究了有机... 有机农业采纳能否促进农户增收,是促进有机农业推广和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文中基于新疆地区451份枣农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有机农业采纳对农户的增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采用分组回归探究了有机农业采纳对农户增收效应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有机农业采纳能够显著增加枣农的收入,已采纳有机农业枣农若放弃采纳,其收入下降48.65%;未采纳有机农业枣农若采纳,其收入提高53.57%。2)有机农业采纳对枣农的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采纳有机农业对于来自国家有机产品示范创建区、参与契约农业、文化程度较高和种植规模较大枣农的增收效应更明显。为此,可通过有机红枣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考虑采纳有机农业对不同枣农增收效应的异质性,政府可鼓励枣农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扩大有机红枣种植规模,提高枣农契约农业参与率,加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创建力度,改善有机农业采纳对枣农的增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采纳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分组回归 增收效应 枣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运营对农户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青 乔立娟 王建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依据山东省和河北省836份果品和药材种植户样本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验证了短视频运营对农户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影响农户从事短视频运营的因素主要有受访者年龄、教育年限、是否专业种植、种植规模、是否参加... 依据山东省和河北省836份果品和药材种植户样本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验证了短视频运营对农户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影响农户从事短视频运营的因素主要有受访者年龄、教育年限、是否专业种植、种植规模、是否参加合作组织、作物品种、村里是否接通有线网络和是否会使用视频剪辑软件等。(2)短视频运营对农户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的作用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粉丝数达到5万以上对农户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才能发挥促进作用,随着粉丝数的增加促进作用更加强烈。(3)短视频运营主要通过增加特色农产品销售数量和提升特色农产品销售价格,进而增加农户种植收入。因此应鼓励特色农产品种植户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型农村电商模式,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和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运营 特色农产品 种植收入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者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的收入效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建华 周瑾 任敏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两类绿色投入品为例,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者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的收入效应,并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1)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绿色生产要素的... 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两类绿色投入品为例,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者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的收入效应,并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1)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绿色生产要素的投入行为影响因素有所差异;(2)不同绿色生产要素投入决策条件下农业收入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新型农业经营类型能够显著提高农业收入;(3)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具有正向收入效应;(4)有机肥投入随着农业收入的提升,影响程度有逐渐递减趋势,生物农药投入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程度呈现“倒U”型特征,不同主体类型和地理区域对不同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产要素 收入效应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服务能否促进农户林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基于林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廖文梅 王璐 高雪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13,共13页
基于全国6省(区)203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以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为例,运用内生转换模型,探寻分工深化背景下的社会化服务对农户林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基于反事实假设,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显著提升了农户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 基于全国6省(区)203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以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为例,运用内生转换模型,探寻分工深化背景下的社会化服务对农户林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基于反事实假设,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显著提升了农户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比未采用组提高了0.0836。分项而言,农户若不采用服务,林业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将分别下降2.2607、0.4692。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服务对林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效应具有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能显著提高农户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水平,西部地区则完全相反。同时,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总体、采用组和未采用组的要素替代弹性分别为0.5210、0.4570和0.5960。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能显著激活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水平,但采用单一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并不能达到节约资金或劳动力投入总量的目的;为了匹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农户往往会选择追加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量,以达到要素配置最优水平。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林业建设水平,提供符合农户现实需求的林业社会化服务,缓解现实中农户经营林业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服务 农户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营组织雇佣的减贫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鲍洪杰 王亦龙 崔许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29-1541,共13页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ESP)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农业经营组织雇佣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处理效应。结果表明:农户的受雇状况(是否接受农业经营组织雇佣)对其多维相对贫困发生概率...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ESP)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农业经营组织雇佣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处理效应。结果表明:农户的受雇状况(是否接受农业经营组织雇佣)对其多维相对贫困发生概率在1%水平上具有显著负向处理效应。基于反事实假设下,若接受雇佣的农户未被雇佣,其多维相对贫困的发生概率将上升19.4%;若不接受雇佣的农户被农业经营组织雇佣,其多维相对贫困的发生概率将降低6.1%。样本总体的处理效应为-0.096,表明如果农户接受农业经营组织雇佣,其多维贫困的发生概率将降低9.6%。从群组差异性来看,对于那些学历水平较高、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高、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户而言,农业经营组织雇佣的减贫效应更为明显。据此,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视角提出激励农业经营组织增加雇佣机会、强化农户农业技能培训、改善利益联结方式等增强农户反贫困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组织雇佣 多维相对贫困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朝辉 刘怡彤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97,共9页
绿色防控技术是破解化学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技术。基于研究区624户果农的调研,应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探讨土地流转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平均处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土地流入... 绿色防控技术是破解化学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技术。基于研究区624户果农的调研,应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探讨土地流转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平均处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土地流入决策受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种植面积、是否参与过培训、资金是否充足、获得市场信息是否便捷、自然风险是否严重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土地流入农户与未流入土地农户的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第二,基于反事实框架,假设实际流入土地农户未流入,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概率将下降11.7%;假设未流入土地农户流入土地,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概率将上升58.6%,土地流转对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未流入土地农户选择土地流入的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提升效果最明显。第三,从经营规模角度来看,经营规模在25~35亩之间的农户选择土地流入的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提升效果最明显。研究结果为理清土地流转农户的绿色防控采纳决策机制、优化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体系和推广策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绿色防控技术 技术采纳 内生转换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延研发决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基于中国食品企业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联英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9,共11页
本文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矫正研发活动的自选择效应,考察了食品企业广延研发决策的决定及其对利润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资经由产品多样化渠道和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显著地促进了研发企业利润表现,平均而言,食品研发企业通过研... 本文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矫正研发活动的自选择效应,考察了食品企业广延研发决策的决定及其对利润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资经由产品多样化渠道和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显著地促进了研发企业利润表现,平均而言,食品研发企业通过研发投资能实现16. 07%的利润溢价,由此可以拒绝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提出的"研发投资与企业市场绩效无关"论断.食品企业在研发市场中基于比较优势实现分离均衡,大型企业具有引领研发投资的内在激励,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推动产业重组,但须慎用补贴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延研发决策 利润表现 自选择效应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反事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收入多样化与农户贫困脆弱性 被引量:77
18
作者 徐戈 陆迁 姜雅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运用陕西省秦巴山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基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解决了样本选择偏差以及异质性等问题,对农户的社会资本、收入多样化和农户贫困脆弱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在反事实假设的基础上估计了收入多... 运用陕西省秦巴山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基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解决了样本选择偏差以及异质性等问题,对农户的社会资本、收入多样化和农户贫困脆弱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在反事实假设的基础上估计了收入多样化和收入专业化对贫困脆弱性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收入多样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贫困脆弱性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贫困脆弱性下降7. 95%。相较于收入多样化,收入专业化有助于降低未来发生贫困的可能性。其中,当收入多样化农户选择采用收入专业化时,贫困脆弱性将下降0. 135 9,当专业化农户选择收入多样化时,贫困脆弱性将上升0. 114 8。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社会资本能够有效降低贫困脆弱性,因此在对贫困地区农户进行精准扶贫时,应注重农户社会资本培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日常生活娱乐,充分重视非正规风险承担网络有效降低贫困脆弱性的作用。(2)正规风险制度的不完善会促使农民选取收入多样化来抵御风险,但就长期来讲收入多样化并不能帮助农民有效脱贫。因此,政府应加强正规风险制度的培育和建设,注重提升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收入多样化在贫困地区的保险功能。(3)相较于收入多样化,收入专业化有助于降低未来发生贫困的可能性。政府应针对当地资源经济特征,落实和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格局,建立起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农户技术培训,提升农户技能型人力资本,使其持久性地融入产业化扶贫项目中,提高内生性生计能力,实现永久性脱贫目标。本文的研究对于帮助农户有效脱贫,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收入多样化 贫困脆弱性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冲击下养殖户生产恢复力促进疫后生产恢复的路径探索——基于契约农业视角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戈 谭永风 +1 位作者 陆迁 张淑霞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26,共15页
疫情灾后如何保障生猪供给、提高生猪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寻找一条既能保证养殖户产能恢复又能保障产品质量的疫后生产恢复的有效路径是养猪业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四川、河南、山东、湖南和安徽542户养猪户的实地调查... 疫情灾后如何保障生猪供给、提高生猪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寻找一条既能保证养殖户产能恢复又能保障产品质量的疫后生产恢复的有效路径是养猪业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四川、河南、山东、湖南和安徽542户养猪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从恢复数量和恢复质量两方面衡量养殖户非洲猪瘟疫后生产恢复情况,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对契约农业参与、养殖户生产恢复力以及疫后生产恢复数量和恢复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契约农业主要通过风险感知降低、规范监督实现和技术支持帮助影响养殖户生产恢复力,进而影响疫后生产恢复数量和恢复质量。其中,契约农业的参与对生产恢复力、疫后生产恢复数量和恢复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和验证这些问题对于探究促进养殖户在重大动物疫情冲击下高质量生产恢复的有效路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冲击 契约农业 生产恢复力 养殖户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市场参与改善农户收入了吗? 被引量:48
20
作者 杨少雄 孔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0-190,200,共12页
从移动支付、数字理财和数字信贷三个方面表征农户数字金融市场参与,依据陕西、宁夏、山东三省(区)1947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测算了数字金融市场参与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并运用Fields分解法检验了数字金融市... 从移动支付、数字理财和数字信贷三个方面表征农户数字金融市场参与,依据陕西、宁夏、山东三省(区)1947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测算了数字金融市场参与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并运用Fields分解法检验了数字金融市场参与对农户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市场参与提高了农户收入水平,表现为反事实框架下,实际参与数字金融市场的农户若未参与,收入水平将下降6.40%,实际未参与农户若参与数字金融市场,收入水平将提升9.57%;其中数字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效应最高,其次是移动支付和数字理财。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市场参与扩大了农户收入差距,数字金融市场参与对农户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14.79%;其中数字信贷对农户收入差距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移动支付和数字理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市场 农户收入 收入差距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