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椭圆增强内凹六边形拉胀蜂窝的面内压溃行为
1
作者 颜芝 韩芳 +1 位作者 张威 王慧玲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232,共10页
为增强传统内凹六边形(RE)蜂窝的承载和能量吸收能力,将椭圆结构与RE蜂窝结构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椭圆增强内凹六边形拉胀(REE)蜂窝。考虑了椭圆结构的两种排列方式,即间隔排列(REE-I)和全排列(REE-II)。建立了有效的数值模型,通过数... 为增强传统内凹六边形(RE)蜂窝的承载和能量吸收能力,将椭圆结构与RE蜂窝结构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椭圆增强内凹六边形拉胀(REE)蜂窝。考虑了椭圆结构的两种排列方式,即间隔排列(REE-I)和全排列(REE-II)。建立了有效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REE蜂窝的变形失效模式、泊松比效应和能量吸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椭圆结构的引入没有明显削弱结构的负泊松比效应,但是显著提高了其承载和能量吸收能力。进一步讨论了几何参数对REE蜂窝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两种REE蜂窝在变形阶段都表现出了负泊松比效应,椭圆结构设计和内凹角度对REE蜂窝的整体性能有较大影响。两种REE蜂窝的平台应力和比能量吸收均与b/a呈正相关、与θ呈负相关的关系,b/a越大、θ越小的REE蜂窝具有更强的承载和能量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凹六边形蜂窝 椭圆增强 负泊松比 能量吸收 压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倾角下三星型-沙漏型内凹六边形复合微结构面内冲击动力学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颖 王凯锋 +3 位作者 施劲余 桑叶 马芳武 李云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7-244,共8页
倾斜荷载下的汽车碰撞事故时常发生,对多胞材料的力学响应会产生影响。该文以三星型-沙漏型内凹六边形复合微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Hypermesh和Lsdyna联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冲击倾角(0~10°)和冲击速度(8~40 m/s)对该三星型-沙漏型... 倾斜荷载下的汽车碰撞事故时常发生,对多胞材料的力学响应会产生影响。该文以三星型-沙漏型内凹六边形复合微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Hypermesh和Lsdyna联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冲击倾角(0~10°)和冲击速度(8~40 m/s)对该三星型-沙漏型内凹六边形面内冲击的变形模式和动力响应的影响,分别得到该微结构的变形模式、应力-应变曲线、平台应力和吸能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该微结构拥有两组弹性区与平台区,其压缩变形呈现不对称性,该特点随着冲击倾角的增大而更显著。此外,平台应力和吸能量随冲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强,随冲击倾角的增大而降低。该文所提出的三星型-沙漏型内凹六边形复合微结构对汽车吸能构件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荷载 三星型-沙漏型 内凹六边形 复合微结构 微结构材料 面内冲击 平台应力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整因子条件下内凹六边形微结构面内动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颖 马杰 +2 位作者 桑叶 王凯锋 马芳武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4-933,共10页
为更好地了解不完整因素对微结构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本文中以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微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Hyperworks和Ls-dyna联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胞壁缺失下不完整因子和冲击速度对其面内动态性能的影响,分别得到变形模式、应力-应... 为更好地了解不完整因素对微结构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本文中以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微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Hyperworks和Ls-dyna联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胞壁缺失下不完整因子和冲击速度对其面内动态性能的影响,分别得到变形模式、应力-应变曲线、平台应力曲线和吸能曲线。结果表明,在相同冲击速度下,不完整因子的增加会使稳定有序的变形模式逐渐趋于杂乱无章,同时平台应力和吸能能力降低。在低速冲击下,不完整因子对其动态性能影响较小;而在高速冲击下,不完整因子对其动态性能影响较大,应尽量避免不完整因子的存在。该研究结果为微结构材料在车辆吸能件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凹六边形微结构 负泊松比 不完整因子 有限元仿真 面内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交叉内凹蜂窝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4
作者 王帅 陈卓 +1 位作者 李佳璐 王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9-1432,共14页
内凹六边形作为典型的负泊松比结构,使其成为能量吸收装置常用结构。首先,将内凹六边形和蜂窝结构,通过空间交叉设计得到五种结构。借助有限元仿真与试验探讨了五种结构的变形机制和结构力学特性。然后,利用矢量分析法给出了结构反力的... 内凹六边形作为典型的负泊松比结构,使其成为能量吸收装置常用结构。首先,将内凹六边形和蜂窝结构,通过空间交叉设计得到五种结构。借助有限元仿真与试验探讨了五种结构的变形机制和结构力学特性。然后,利用矢量分析法给出了结构反力的瞬态等效计算方法,推导了反力、碰撞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式。结合结构压缩试验,对比了理论得到的反力结果,试验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将分析得到的最优结构填充到吸能盒内部并进行碰撞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具有负泊松比结构的内凹型蜂窝结构(Concave Honeycomb Structure,CHS)胞元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型蜂窝结构(Traditional Honeycomb Structure,THS)。第二类结构中C-C结构既能够增大结构变形,又能降低所产生的应力,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吸能盒碰撞仿真结果表明,C-C结构吸能盒能够大幅度削减速度和加速度的峰值,加速度数值远远小于车辆碰撞规范规定的40g。同时,与传统吸能盒结构相比,新设计的夹层结构吸能盒吸收能量提高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凹六边形 负泊松比 蜂窝结构 能量吸收 吸能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荷边界典型负泊松比结构等效力学建模
5
作者 张焘 王立民 +3 位作者 周志坛 卞云龙 冯帅星 高靖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为探索不同载荷边界下典型负泊松比结构(内凹六边形结构)的力学行为,基于Euler梁理论建立了不同变形特点的弹性等效力学理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变形过程、验证了理论解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载荷边界下结构的变形模式不同,... 为探索不同载荷边界下典型负泊松比结构(内凹六边形结构)的力学行为,基于Euler梁理论建立了不同变形特点的弹性等效力学理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变形过程、验证了理论解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载荷边界下结构的变形模式不同,体现为:均布载荷作用下横梁和侧壁都发生弯曲变形,平板载荷作用时仅侧壁发生变形,集中载荷作用时弯曲变形由横梁主导。有限元分析指出,3种载荷边界下内凹六边形结构发生塑性大变形后都能实现压缩-收缩的负泊松比效应,且平板加载时结构的负泊松比效应最佳。等效泊松比的理论预测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弹性范围内等效泊松比在均布载荷条件下为正值、在平板载荷条件下有最大的负值、在集中载荷条件下接近于零。本研究为固体火箭等高轻量化需求装备提供了潜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凹六边形结构 负泊松比结构 等效力学 载荷边界 弯曲变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结构的三点弯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强 王良模 +2 位作者 钟弘 钱雅卉 王晨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6,共6页
该文研究了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的三点弯曲力学性能,基于显式动力有限元ANSYS/LS-DYNA建立了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冲击试验仿真,并以单位质量吸能量(SEA)和碰撞力峰值(PCF)为评价指标,探究了胞元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 该文研究了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的三点弯曲力学性能,基于显式动力有限元ANSYS/LS-DYNA建立了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冲击试验仿真,并以单位质量吸能量(SEA)和碰撞力峰值(PCF)为评价指标,探究了胞元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胞元厚度增加或胞元高度降低,可使SEA与PCF同时增加;SEA随着胞元宽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而PCF则呈相反的趋势;SEA随着胞元内凹角的增大而减小,而PCF在内凹角较小及内凹角约45°时较大。因此,合理选择胞元参数对提高负泊松比结构的弯曲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凹六边形结构 负泊松比 三点弯曲 胞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结构应用于拱结构中的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任鑫 罗钰茗 +4 位作者 张相玉 邓洪永 张毅 周一一 谢亿民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7-343,共7页
拱结构具有能将结构受到的竖向荷载或面外力转化为轴力的力学特性,本文主要对比不同拱结构的拱宽变化,探究由负泊松比胞元构成的拱结构受力时是否具有负泊松比效应。建立具有周期性胞元的拱结构,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控制拱的矢跨比和宽... 拱结构具有能将结构受到的竖向荷载或面外力转化为轴力的力学特性,本文主要对比不同拱结构的拱宽变化,探究由负泊松比胞元构成的拱结构受力时是否具有负泊松比效应。建立具有周期性胞元的拱结构,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控制拱的矢跨比和宽度不变,对实心均质拱结构、网格型拱结构、内凹六边形拱结构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形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周期性多胞结构的拱与均质的拱在同种受力状态下,均质拱的整体宽度变化具有整体一致性(整体增大或减小);而对于采用周期性多胞结构的拱结构,在其跨中区域与靠近拱底区域拱宽变化并不一致,采用网格型胞元(正泊松比)与内凹六边形胞元(负泊松比)构成的拱结构在相同部位的拱宽具有相反的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拱结构 内凹六边形拱结构 均质拱结构 网格型拱结构 宽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