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养分释放规律及对国槐的效应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祁文俊
彭祚登
王凯
孙昱
王海东
于凌霄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市大兴区林业站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2,135,共7页
-
基金
国家发改委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北京市污泥资源化苗圃种植项目”
北京排水集团污泥资源化苗圃种植项目(2017HXFWLXY023)。
-
文摘
为探究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养分释放特征及其施用后对国槐的养分作用效果,以污泥制有机营养土为试验材料,采用尼龙网袋法,对土壤深度(h)为0<h≤20 cm和20 cm<h≤40 cm的2个土层取样,定期监测袋内物质及成分的变化。同时,以国槐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设6个施用量水平(CK(0)、T1(15 kg·株^(-1))、T2(30 kg·株^(-1))、T3(45 kg·株^(-1))、T4(60 kg·株^(-1))、T5(75 kg·株^(-1))),监测国槐生长效果。结果表明: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在2个土层分解速率规律均为先快后慢,埋放在20 cm<h≤40 cm土层的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分解速率更快。0<h≤20 cm和20 cm<h≤40 cm土层的污泥制有机营养土有机质经过6个月的分解后,残留率分别为26.72%和23.53%。N元素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埋放后的6个月内大量释放,释放规律为先快后慢;P元素残留率在最初的1.5个月大幅度上升,半年的生长期内P元素残留率均高于初始;K元素释放最为彻底,1.5个月时分解了约70.00%。T3、T4处理对国槐胸径、材积生长促进效果比较明显;T4、T5处理有利于国槐叶片叶绿素的合成。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1 a后,国槐叶片的氮、磷、钾元素质量分数没有明显上升,N元素和K元素质量分数甚至均低于对照。2个土层的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分解速率均为先快后慢,埋放在20 cm<h≤40 cm土层的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分解速率更快。适量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有利于国槐胸径、材积生长和叶绿素积累,但对叶片养分元素积累无促进作用。
-
关键词
污泥制有机营养土
养分释放
国槐
养分作用
-
Keywords
Sludge organic nutrient soil
Nutrient release
Sophora japonica
Role of nutrients
-
分类号
S792.2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小麦/玉米套作条件下氮、磷配施的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 2
-
-
作者
刘德平
杨树青
史海滨
郑晓波
孙玲玉
常春龙
-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2-26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69019)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29B03)资助
-
文摘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本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常规作物小麦和玉米为供试材料,采取“3414”部分实施方案,对氮、磷肥的施用效应及养分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探讨进一步削减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肥料用量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套作条件下,作物产量与氮、磷肥施用量之间满足二次型回归模型,氮肥、磷肥及氮磷交互效应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氮磷交互作用〉氮〉磷。在施肥水平较低时,氮、磷肥表现出较好的协同促进作用,在达到产量的极限值后,则表现为无效及拮抗作用;中氮中磷处理能够较好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和磷的需求,提高作物对氮、磷的利用率。但随着施肥量的进一步增加,作物植株吸肥量也随之增加,施肥效益降低,肥料利用率持续下降。通过对氮、磷单因素及二因素肥料效应的分析,对施肥水平做进一步优化,得出小麦最佳施氮量为167.67~196.61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30.43~186.64 kg·hm-2;玉米最佳施氮量为222.10~299.14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6.14~188.00 kg·hm-2。这将为进一步削减氮、磷配施量,改善当地土壤养分平衡,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关键词
小麦
玉米套作
氮磷肥
肥料效应
养分交互作用
肥料利用率
-
Keywords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
Fertilizer effect
Nutrient interaction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
分类号
S274.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565.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物理及生物技术在密云水库富营养化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 3
-
-
作者
董悦安
孟庆义
顾华
张景峰
高云柱
-
机构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密云水库管理处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U04期77-82,共6页
-
文摘
为防治密云水库富营养化问题,应用部分物理和生物技术进行现场试验。吸附性材料净水试验后,试验区内水中氮的浓度和磷的浓度比对照区都有所下降,这将对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水葫芦净化水体试验说明,试验区内水体的总磷和总氮浓度皆低于对照水体的,这将控制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量,即控制藻类的生长速度。机械除藻试验后,水中的叶绿素含量比除藻前下降60%~100%。表底层水体交换试验后,试验区内表、中层水体的温度有所下降,温度降低将抑制表、中层水体中藻细胞的繁殖速率,对水华的发生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
关键词
吸附性材料
水葫芦
养分富集作用
水藻
表底层水体
密云水库
-
Keywords
sorption
hyacinth feeding
eutrophication
algae
surface and bottom water
Miyun Reser-(voir )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