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被遮蔽的媒介:影碟机与日常生活的勾连——文本消费、关系生产与意义建构(1990-2010) |
李小华
伦雪晴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2
|
社会关系生产和社会生产系统研究 |
蔡成效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5
|
|
|
3
|
马克思的社会关系生产理论与社会工程哲学 |
田鹏颖
|
《哲学分析》
|
2012 |
1
|
|
|
4
|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力跃迁与生产关系变革 |
周文
白佶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0
|
|
|
5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区域差异、动态演变与影响因素——基于生产关系视角 |
盖凯程
晏晨景
刘璐
|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6
|
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要素基础与测度研究——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 |
李勇坚
张海汝
|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9
|
|
|
7
|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
蓝庆新
张心平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
8
|
数据要素与数据治理:基于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理论思考 |
陈伟光
韩雪莹
明元鹏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9
|
新质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守正和创新 |
杨玉珍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10
|
以新型生产关系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一个马克思理论的分析框架 |
洪名勇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1
|
数字经济何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基于生产关系理论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
吴小军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2
|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向度与内在驱动——基于生产关系变革视角的考察 |
王珂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智能增强工具与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 |
杨庆峰
|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从技术入场到国家回归:论新型生产关系与传媒系统性变革 |
崔保国
虞涵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新质领导力:领导者对新型生产关系作用的关键因素 |
王立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韧性--基于新型生产关系与生产要素的分析框架 |
刘达
王晓丹
王淑瑶
石玉堂
|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
2025 |
16
|
|
|
17
|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视域下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
戴小文
漆莹
蓝红星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9
|
|
|
18
|
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探讨——基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 |
张杨
程恩富
|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农民与乡村基层工作者文化素质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 |
谢熠垟
赵小汎
|
《四川农业与农机》
|
2025 |
0 |
|
|
20
|
人工智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后生产关系的适应性变革 |
张劲松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