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分析光纤共聚焦系统轴向光强的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勇 陈家璧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8-560,共3页
在携带光纤或传像束的共聚焦系统中,光场在光纤或传像束的端面要发生改变,不能用通常的空间线性不变方法分析系统成像过程。根据单模光纤的传输特性,获得光纤的有效点扩散函数,提出利用光纤空间平均函数描述系统空间变成像过程的方法,... 在携带光纤或传像束的共聚焦系统中,光场在光纤或传像束的端面要发生改变,不能用通常的空间线性不变方法分析系统成像过程。根据单模光纤的传输特性,获得光纤的有效点扩散函数,提出利用光纤空间平均函数描述系统空间变成像过程的方法,模拟出光纤共聚焦系统的轴向光强分布,对比由光波动理论所得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光纤输出光斑的有效尺寸较小时能用于分析携带光纤或传像束的共聚焦系统且更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 轴向光强 有效点扩散函数 光纤共聚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纤共聚焦系统轴向光强的测量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勇 陈家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105-1106,共2页
通过测量一种光纤共聚焦系统的轴向光强分布,证实对该系统的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说明针孔大小不影响系统轴向分辨能力,必须消除或减弱光在光纤端面的反射。
关键词 共聚焦系统 单模光纤 振幅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光纤共聚焦系统轴向分辨能力的分析
3
作者 刘勇 陈家璧 +1 位作者 任秋实 李万荣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15-216,219,共3页
分析了多模光纤中三个低阶模式被单独激发和接收时光纤共聚焦系统的轴向光强分布,发现系统具有一定的光学层析能力,随着多模光纤模式阶数的增大,系统的最大轴向分辨能力下降。结果表明低阶多模光纤组成的传像束可用于内窥镜共聚焦系统。
关键词 共聚焦系统 光学层析 多模光纤 振幅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荧光标记生物芯片激光共聚焦检测系统 被引量:8
4
作者 马军山 侯琳琳 +2 位作者 付东翔 陈家璧 庄松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734,共8页
基于激光共聚焦检测原理,构建了针对荧光标记生物芯片的检测系统,对用Cy3或Cy5标记蛋白点样的玻片进行了扫描检测,并对采集的荧光数据信号进行了图像重建。针对实际荧光信号可能较微弱并存在较大动态范围的情况,采用形态学方法对图像进... 基于激光共聚焦检测原理,构建了针对荧光标记生物芯片的检测系统,对用Cy3或Cy5标记蛋白点样的玻片进行了扫描检测,并对采集的荧光数据信号进行了图像重建。针对实际荧光信号可能较微弱并存在较大动态范围的情况,采用形态学方法对图像进行滤波、增强处理,显著增强了图像质量。提出了标定系统信噪比和灵敏度的公式,并据此对检测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最终标定此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灵敏度约为0.1 fluo/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 共聚焦系统 双荧光 形态学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显微扫描系统的新方法在地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金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7,i007,i008,共5页
创建了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系统应用于地学研究中古生物化石和岩石、矿物标本分析测试的新方法。解决了多数古生物化石及岩石矿物标本无自发荧光而无法进行分析测试、无法制作三维立体图像的难题,从而提高了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系统在地... 创建了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系统应用于地学研究中古生物化石和岩石、矿物标本分析测试的新方法。解决了多数古生物化石及岩石矿物标本无自发荧光而无法进行分析测试、无法制作三维立体图像的难题,从而提高了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系统在地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对于地层古生物学、岩石矿物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微观的创新研究以及解决疑难问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地学研究从宏观的定性研究向微观的定量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显微扫描系统 透射光 三维重组 地质科学研究 构造地质学 岩石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在心血管支架表面内皮化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谭星 涂秋芬 +1 位作者 郑晓柯 胡张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ECs)在植入的心血管支架表面的分布与生长状态,探讨支架材料表面的内皮化情况,并对支架表面内皮化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究。方法:在对内皮细胞不同结构进行特异性染色标记的情况下,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ECs)在植入的心血管支架表面的分布与生长状态,探讨支架材料表面的内皮化情况,并对支架表面内皮化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究。方法:在对内皮细胞不同结构进行特异性染色标记的情况下,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连续扫描观察荧光标记的内皮细胞在植入体内一个月后的支架材料表面的表达程度。结果:在无任何促内皮分子或药物情况下,支架材料本身分布的内皮细胞较为稀疏,整体内皮化程度不高;而在材料本身涂覆促内皮分子或药物的情况下,支架材料表面内皮细胞分布较为紧密,且规则有序,其整体内皮化程度更高。结论: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系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上有效实现支架材料表面内皮化程度的定性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焦扫描系统 内皮细胞 心血管支架 表面内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内Ca^(2+)时空变化的激光共聚焦显微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小毅 颜坤 黄有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42-445,共4页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系统(LSCM)和Fluo-3/AM荧光探剂标记技术,测定了单个活细胞胞内游离Ca2+的动态变化与立体分布影像.结果显示,在37℃,Fluo-3/AM终浓度为6μmol/L的条件下,C57BL/...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系统(LSCM)和Fluo-3/AM荧光探剂标记技术,测定了单个活细胞胞内游离Ca2+的动态变化与立体分布影像.结果显示,在37℃,Fluo-3/AM终浓度为6μmol/L的条件下,C57BL/6J小鼠巨噬细胞负载1h左右即可获得良好的标记效果.相反,若探剂浓度太高或负载时间太长,胞内荧光强度太强,影响在共聚焦显微镜镜下分辨细胞内结构.因此用LSCM研究细胞内游离Ca2+变化时,荧光探剂的负载应以获得最适荧光信号而不是以最大荧光强度为标准.上述方法在其他如平滑肌细胞、卵母细胞中的测定亦获得满意的结果,这对进一步研究各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细胞内Ca2+信号的动态变化、与跨膜Ca2+梯差的关系及对活细胞功能活动的调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直观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钙离子 激光 聚焦显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沉默HuR抑制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被引量:4
8
作者 湛钊 周莉莉 +4 位作者 高义沙 余畅 陈相屹 胡桐 孙达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2-960,共9页
人抗原R (human antigen R,HuR)基因在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推测HuR基因也参与肝癌的发展过程。为探索HuR对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HuR在肝细胞癌细胞系和正... 人抗原R (human antigen R,HuR)基因在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推测HuR基因也参与肝癌的发展过程。为探索HuR对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HuR在肝细胞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中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 HuR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HL-7702。合成特异性靶向HuR基因的shRNA,转染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检测结果发现,HuR基因表达量下调90%。沉默HuR,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 analysis,RTCA)结果显示,细胞增殖能力降低55%,侵袭能力下降7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迁移能力下降80%;克隆形成实验中细胞克隆数减少85%;此外,在HuR敲低稳转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中过表达Bcl-2,其细胞学现象部分获得逆转。激光共聚焦扫描系统检测结果显示,Bcl-2主要定位于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的核膜及胞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沉默HuR,Bcl-2下调92%,Survivin下调55%,Twinst1下调69%,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下调48%,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上调1.5倍。以上结果表明,HuR可能通过调控定位于核膜及胞质上的Bcl-2来参与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迁移、侵袭及克隆形成过程,HuR基因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肝癌的一个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原R SMMC-7721 实时细胞分析技术 增殖 激光共聚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硅壳类纳米颗粒对细胞的毒性检测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杜 何晓晓 +1 位作者 王柯敏 何春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共6页
采用MTT分析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研究了无机硅壳类纳米颗粒,包括无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二氧化硅壳荧光纳米颗粒(FSiNP)以及二氧化硅磁性纳米颗粒(MSiNP)对COS-7细胞、HNE1细胞和MCF-7细胞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在... 采用MTT分析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研究了无机硅壳类纳米颗粒,包括无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二氧化硅壳荧光纳米颗粒(FSiNP)以及二氧化硅磁性纳米颗粒(MSiNP)对COS-7细胞、HNE1细胞和MCF-7细胞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无机硅壳类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没有明显的影响,从而为无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硅壳纳米颗粒 细胞毒性检测 MTT分析法 生物医学 纳米材料 激光聚焦荧光显微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