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乙烯纳米探针与丁二酮肟反应耦合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法测定痕量尿素
1
作者 姚东梅 卢珊珊 +2 位作者 温桂清 梁爱惠 蒋治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90-3593,共4页
尿素是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其作为氮肥在农业中用途广泛。但当尿素的浓度在人体中积累到一定值时,它将对人体的器官将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尿素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共振瑞利散射(RRS)是一种操作简便,灵敏... 尿素是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其作为氮肥在农业中用途广泛。但当尿素的浓度在人体中积累到一定值时,它将对人体的器官将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尿素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共振瑞利散射(RRS)是一种操作简便,灵敏度好及耗能低的分子光谱技术,其在化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共振瑞利散射技术应用于尿素的定量分析亦有报道,但还是存在操作复杂和灵敏度低等问题。该工作开发了一种简单、快速及灵敏的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RRS-ET)新方法应用于人体尿液中痕量尿素(UR)的检测。在盐酸及稳定剂氨基硫脲(TSC)存在条件下,丁二酮肟(DMG)与UR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二嗪衍生物4,5-二甲基-2-咪唑酮(DIK), DIK作为能量受体能与能量供体聚苯乙烯纳米探针(PS)发生RRS-ET现象,使得体系的RRS信号发生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随着UR浓度的增大,体系在500 nm处的RRS强度呈线性降低。为了达到最佳检测效果,对影响体系信号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选择HCl溶液浓度为0.75 mol·L^-1, TSC溶液浓度为0.22 mmol·L^-1, DMG溶液浓度为19.35 mmol·L^-1, PS的浓度为17.5μg·mL^-1,水浴温度为80℃,水浴反应时间为20 min时,体系获得最佳检测效果。在最佳条件下,聚苯乙烯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信号降低值与UR浓度在2.0~3200 n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 ng·mL^-1。同时,考察了共存物质对2 000 ng·mL^-1 UR测定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100μg·mL^-1的Na+, Zn^2+, 20μg·mL^-1的Mn^2+, Cr^3+, 10μg·mL^-1的SO(2-)4, NO-3, Co^2+, Fe^3+, 2μg·mL^-1 Cr(6+), Ca^2+不干扰UR的测定,说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最后,将该RRS-ET方法应用于尿液中UR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19%~96.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20%~6.35%之间,检测结果令人满意。据此,建立了一个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分析尿素的新方法,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纳米微粒 尿素 丁二酮肟 共振瑞利散射 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微粒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测定铬(Ⅵ)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庆业 汪花 +7 位作者 黄丹华 何世赫 李娇 罗钧恒 张杏辉 温桂清 梁爱惠 蒋治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33,共6页
在pH5.0 NaAc-HAc缓冲溶液介质,活化剂邻菲啰啉(phen)、增敏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氧化剂H_2O_2体系中,碳纳米微粒(CNPs)在423nm处产生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显色剂茜素红(ARS)的吸收光谱与CNPs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RR... 在pH5.0 NaAc-HAc缓冲溶液介质,活化剂邻菲啰啉(phen)、增敏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氧化剂H_2O_2体系中,碳纳米微粒(CNPs)在423nm处产生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显色剂茜素红(ARS)的吸收光谱与CNPs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RRS)重叠,二者产生等离子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SPRRS-ET),导致散射光强度降低。Cr(Ⅵ)对H_2O_2具有催化氧化ARS作用,随着Cr(Ⅵ)浓度增加,ARS浓度降低,SPRRS-ET减弱,散射光增强,据此建立测定痕量Cr(Ⅵ)的共振光散射能量转移光谱分析法。Cr(Ⅵ)浓度在0.004-0.16 mg/L范围内与共振光散射增强Δ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ΔI423nm=49 442 C+65.1,相关系数0.996 9,检出限8.0μg/L,回收率为96.82%-101.13%,用于环境水样Cr(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微粒 Cr(Ⅵ) 催化 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测定痕量硼 被引量:2
3
作者 叶玲玲 李廷盛 +3 位作者 罗杨合 温桂清 梁爱惠 蒋治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09-1311,共3页
硼是一种生命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硼对人体以及动植物有害。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以及简便的硼检测方法,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简便,灵敏,选择性测定硼的金纳米棒等离子体共振瑞利... 硼是一种生命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硼对人体以及动植物有害。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以及简便的硼检测方法,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简便,灵敏,选择性测定硼的金纳米棒等离子体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新方法。直径为12nm,长度为37nm的金纳米棒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在pH 5.6的NH4Ac-HAc的缓冲溶液中和甲亚胺-H存在下,金纳米棒在404nm处产生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当体系中存在硼酸时,硼酸与甲亚胺-H形成硼酸-甲亚胺-H配合物。作为散射受体的配合物与散射共振能量转移的给体纳金米棒靠近时,发生瑞利散射共振能量转移,导致瑞利散射信号猝灭。随着硼酸浓度的增加,形成的配合物增加,金纳米棒转移给黄色配合物的散射光能量增大,导致体系404nm处的瑞利散射强度线性降低。其降低值ΔI404nm与硼的浓度在10~750n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考察了共存物质对该法测定2.3×10^-7 mol·L^-1 B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4×10^-4 mol·L^-1的Mn^2+,Cd^2+,Zn^2+,Bi^3+,Na^+,Al^3+,葡萄糖,Hg^2+,IO3^-,F-,SO4^2-,SiO3^2-,NO3^-,ClO4^-,过氧化氢等对硼的测定无干扰。据此建立了一个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快速检测硼的瑞利散射共振能量转移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瑞利散射能量转移 甲亚胺-H 硼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甲基联苯胺和吖啶橙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比率型荧光测定左氧氟沙星 被引量:1
4
作者 翟好英 赵文林 周文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6-433,共8页
基于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和吖啶橙(AO)之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建立了一种快速、低背景干扰、高灵敏度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LVF)的新型比率型荧光探针。在pH 5.0 NaAc-HCl缓冲溶液中,在3... 基于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和吖啶橙(AO)之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建立了一种快速、低背景干扰、高灵敏度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LVF)的新型比率型荧光探针。在pH 5.0 NaAc-HCl缓冲溶液中,在310 nm的光激发下,TMB在350~500 nm处的荧光光谱和AO的吸收光谱重叠。以TMB作为能量供体,AO作为能量受体,构建了FRET体系。根据能量转移理论,该体系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为62.5%,供体-受体间距离为2.17 nm,进一步说明TMB和AO之间发生了FRET。当在体系中加入LVF后,TMB将荧光能量转移给LVF,LVF又作为供体将能量转移给AO。LVF在TMB和AO之间起到桥梁作用,LVF将吸收的TMB荧光能量转移给AO,使得TMB荧光强度明显降低,AO的荧光强度则显著增加,从而提高了体系的FRET效率。在最优实验条件下,F546 nm与F402 nm之比与LVF浓度(2~80μmol·L^(-1))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_(546 nm)/F_(402 nm)=87.916c+3.108,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LOD)为15.7 nmol·L^(-1)。一些常见的阳离子(K^(+),Mg^(2+),Ca^(2+),Cu^(2+),Mn^(2+),Zn^(2+),Co^(2+),Ni^(2+),Cr^(3+)等)、阴离子(F^(-),Br^(-),NO_(3)^(-),IO_(3)^(-),CO_(3)^(2-),SO_(4)^(2-)等)、糖类(葡萄糖,蔗糖和淀粉)、药物(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和异烟肼)和几种氨基酸(甘氨酸,亮氨酸,半胱氨酸等)均不干扰LVF的测定,表明该比率型荧光探针对LVF具有高选择性。该方法用于商用药物制剂中LVF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3%~97%之间。该比率型荧光探针在临床研究中对LVF的检测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开发一种简便、选择性和灵敏的检测药物制剂中LVF含量的传感器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提高LVF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水平提供了一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5 5’-四甲基联苯胺 吖啶橙 左氧氟沙星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比率型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受体漂白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研究β-分泌酶在活细胞内的二聚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陆锦玲 储军 +3 位作者 杨杰 曾绍群 骆清铭 张智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8-273,共6页
β淀粉样肽(Aβ)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内的产生、聚集和沉积是AD的一个固有病理特征,也被普遍认为是AD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β-分泌酶(BACE)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裂解是Aβ产生的关键步骤,β-分泌酶抑制剂是AD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 β淀粉样肽(Aβ)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内的产生、聚集和沉积是AD的一个固有病理特征,也被普遍认为是AD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β-分泌酶(BACE)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裂解是Aβ产生的关键步骤,β-分泌酶抑制剂是AD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对BACE结构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受体漂白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首次在活细胞内研究BACE的二聚化结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分别构建了青色荧光蛋白(CFP)和黄色荧光蛋白(YFP)标记的全长BACE(BACE-FL)和BACE活性部分(BACE-NT),应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受体漂白FRET技术研究了BACE-FL和BACE-NT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以及它们在活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实验结果表明:a.BACE-FL在内质网至细胞膜均有表达,主要分布在高尔基体、细胞膜和内体等细胞器中,而BACE-NT则被滞留在内质网里.b.BACE-NT是单体结构,而BACE-FL在活细胞内则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证明,BACE的跨膜序列和C端对BACE的转运和定位具有重要作用,其二聚体结构由这些序列决定,而不由其活性位点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分泌酶 二聚化 阿尔茨海默病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受体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PAN-聚乙烯醇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水中痕量镉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志辉 吕昌银 杨胜圆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7-79,共3页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124)存在下Cd2+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特征。基于RRS的增强,建立了一种测定水中痕量Cd(Ⅱ)的新方法。在pH=8.50的NH4Cl-NH4OH的缓冲介质中和PVA-124存在下,Cd2+与PAN形成配合物...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124)存在下Cd2+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特征。基于RRS的增强,建立了一种测定水中痕量Cd(Ⅱ)的新方法。在pH=8.50的NH4Cl-NH4OH的缓冲介质中和PVA-124存在下,Cd2+与PAN形成配合物,其RRS明显增强。Cd2+的浓度在0.017~1.00μg/mL范围内与分析信号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方法的检出限为5.30 ng/mL;相对标准偏差1.25%~1.3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75%~10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1-(2-吡啶偶氮)-2-萘酚 聚乙烯醇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萘酰亚胺与罗丹明B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高选择性Hg^(2+)比率荧光探针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家逸 苏伟 王恩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38,共7页
以罗丹明B与1,8-萘二甲酰亚胺反应合成了1个高选择性Hg^(2+)比率荧光探针(RN).在甲醇/乙腈/4-羟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溶液(p H=7.2,体积比8∶1∶1)中,RN对Hg^(2+)具有比色和比率荧光双重响应.加入Hg^(2+)后,RN的紫外-可见光谱在约556 nm处... 以罗丹明B与1,8-萘二甲酰亚胺反应合成了1个高选择性Hg^(2+)比率荧光探针(RN).在甲醇/乙腈/4-羟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溶液(p H=7.2,体积比8∶1∶1)中,RN对Hg^(2+)具有比色和比率荧光双重响应.加入Hg^(2+)后,RN的紫外-可见光谱在约556 nm处产生强吸收,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橙色,其它金属离子对RN的紫外-可见光谱几乎无影响.无Hg^(2+)存在时,RN的荧光光谱在540 nm处出现萘二甲酰亚胺荧光团的特征峰;加入Hg^(2+)后,540 nm处的发射带逐渐消失,同时在580 nm附近产生强荧光,荧光颜色从绿色变为橙色.这归因于从萘酰亚胺到开环罗丹明B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探针RN对Hg^(2+)的比率荧光响应具有高选择性,不受其它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 1 8-萘二甲酰亚胺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HG^2+ 比率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12与12-钨磷酸相互作用的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崔志平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05-2212,共8页
建立了一种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维生素B12的新方法.在pH=1.0的HCl介质中,维生素B12(VB12)与12-钨磷酸(TP)形成摩尔比为3∶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DWO-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显著增强,其最大散... 建立了一种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维生素B12的新方法.在pH=1.0的HCl介质中,维生素B12(VB12)与12-钨磷酸(TP)形成摩尔比为3∶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DWO-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波长分别位于330和370 nm(RRS),608 nm(SOS)和386 nm(FDS).在一定范围内,3种散射增强(ΔIRRS,ΔISOS和ΔIFDS)均与VB12的浓度成线性关系.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RRS,SOS和FDS法对VB12的检出限(3σ)在2.0~7.6 ng/mL之间.研究了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据此,提出了简便、快速、准确且高灵敏测定痕量VB12的光散射新方法,适用于片剂和尿样中VB12的测定.还对反应机理和散射光谱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12-钨磷酸 双波长共振瑞利散射 二级散射 倍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某些局部麻醉药物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小莉 许东坡 +3 位作者 刘忠芳 刘绍璞 何佑秋 秦明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63-1968,共6页
在稀盐酸介质中,12-钨磷酸(TP)分别与丁卡因(TC)、普鲁卡因(PC)和利多卡因(LC)等局部麻醉药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它们的最大RRS峰位于345 nm(TP-TC),368 nm(TP-PC)和379 nm(TP-LC)... 在稀盐酸介质中,12-钨磷酸(TP)分别与丁卡因(TC)、普鲁卡因(PC)和利多卡因(LC)等局部麻醉药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它们的最大RRS峰位于345 nm(TP-TC),368 nm(TP-PC)和379 nm(TP-LC),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麻醉药的浓度与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联用技术测定丁卡因、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新方法,不同麻醉药的检出限在0.5~9.5 ng/mL之间.以灵敏度最高的丁卡因为例,试验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及分析应用,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重复性;用于尿样中TC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8%~103.2%;对于质量浓度为2.0μg/mL的TC进行9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进样频率为60 h^-1.采用量子化学AM1法计算了3种药物的电荷分布,并从药物结构差异上讨论了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钨磷酸 共振瑞利散射 流动注射 局部麻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ton X-100敏化鱼精蛋白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 被引量:1
10
作者 米贤文 王永生 +3 位作者 薛金花 欧阳运富 杨胜园 王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70-1573,共4页
研究了8-羟基脱氧鸟苷与鱼精蛋白之间的共振能量转移的最佳条件,建立了鱼精蛋白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8-羟基脱氧鸟苷的新方法。在301 nm,pH 8.2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鱼精蛋白的荧光猝灭强度与8-羟基脱氧鸟苷的浓度成正比,工作曲... 研究了8-羟基脱氧鸟苷与鱼精蛋白之间的共振能量转移的最佳条件,建立了鱼精蛋白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8-羟基脱氧鸟苷的新方法。在301 nm,pH 8.2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鱼精蛋白的荧光猝灭强度与8-羟基脱氧鸟苷的浓度成正比,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0-7.1μg·mL^-1,r=0.9967,方法的检出限为0.18μg·mL^-1,RSD=6.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4%(n=6)。 ct-DNA浓度的新试剂,与ct-DNA的作用有嵌入和静电吸引两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脱氧鸟苷 鱼精蛋白 荧光猝灭 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溶菌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丹 刘兴蕊 张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9-1261,共3页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3-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MPA-CdTe)。基于溶菌酶对该量子点的共振瑞利散射有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溶菌酶的方法。在pH 6.1的B-R缓冲溶液中,量子点在波长312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的增强与...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3-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MPA-CdTe)。基于溶菌酶对该量子点的共振瑞利散射有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溶菌酶的方法。在pH 6.1的B-R缓冲溶液中,量子点在波长312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的增强与溶菌酶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7~10.0mg.L-1,检出限(3s/k)为0.02mg.L-1。方法应用于合成样品中溶菌酶的测定,并用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3.5%~106.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 共振瑞利散射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与12-磷钨酸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和倍频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12
作者 李俊波 杨小丽 +1 位作者 杨金香 来丽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9-884,共6页
在pH=1.5的HCl介质中,阿苯达唑(ABZ)与12-磷钨酸(TPA)形成摩尔比为3∶1的离子缔合物,从而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波长分别位于372nm、726nm和392nm。在一定范围内,三种散射信号的... 在pH=1.5的HCl介质中,阿苯达唑(ABZ)与12-磷钨酸(TPA)形成摩尔比为3∶1的离子缔合物,从而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波长分别位于372nm、726nm和392nm。在一定范围内,三种散射信号的增强(△IRRS、△ISOS和△IFDS)均与ABZ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RRS、SOS和FDS法对ABZ的检出限(3σ)分别为1.0ng/mL、3.7ng/mL和2.5ng/mL。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选择性良好。据此,提出了简便、快速、准确且高灵敏度的测定痕量ABZ的光散射新方法,并应用于片剂和尿样中ABZ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 12-磷钨酸 共振瑞利散射 二级散射 倍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方法分析同质二聚体内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福军 罗永峰 徐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9-629,共11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于检测活细胞中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由于FRET仅发生于相互作用的供体和受体,即供体-受体复合物之间,所以检测的FRET信号必须经标准化处理以去...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于检测活细胞中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由于FRET仅发生于相互作用的供体和受体,即供体-受体复合物之间,所以检测的FRET信号必须经标准化处理以去除供体受体比例和浓度的影响然后才能够进行FRET的比较研究.由于供体和受体的比例相同,分子内FRET的检测较为简单;而分子间FRET的检测存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现有的方法很难精确定量.根据1类特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同质二聚体的独特特征,推导出供体-受体复合物的含量,进而开发了1种同质二聚体分子间FRET的精确定量的方法,以1种同质二聚体,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 ,ERα)为供体和受体对,通过和其它的方法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用于FRET检测可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标准化 同质二聚体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与12-磷钨酸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与倍频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勤 田丰玲 +2 位作者 郑小波 李金 杨季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2-1367,共6页
采用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研究了阿苯达唑(ABZ)与12-磷钨酸(TP)的相互作用。在盐酸(p H 1.2)介质中,ABZ与TP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nABZ:nTP=3∶1),使RRS、SOS与FDS的光谱信号大大增强。在一定范围内,散射... 采用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研究了阿苯达唑(ABZ)与12-磷钨酸(TP)的相互作用。在盐酸(p H 1.2)介质中,ABZ与TP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nABZ:nTP=3∶1),使RRS、SOS与FDS的光谱信号大大增强。在一定范围内,散射强度(ΔI)与ABZ的浓度成正比。对于ABZ的检出限(3σ)分别为1.98μg/L(RRS法)、3.75μg/L(SOS法)、5.07μg/L(FDS法),其中RRS法的灵敏度最高。文中讨论了ABZ与TP的最佳反应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还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结构和反应历程。据此发展了一种用RRS法快速、简便、灵敏测定ABZ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二级散射 倍频散射 阿苯达唑 12-磷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ton X-100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尿中α-萘酚
15
作者 王英 王永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53-455,共3页
研究了α-萘酚与TritonX.100之间的共振能量转移的最佳条件,建立了TritonX-100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α-萘酚的新方法。在pH7.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在300.8nm,TritonX-100的荧光猝灭强度与α-萘酚浓度成正比,工作曲线的... 研究了α-萘酚与TritonX.100之间的共振能量转移的最佳条件,建立了TritonX-100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α-萘酚的新方法。在pH7.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在300.8nm,TritonX-100的荧光猝灭强度与α-萘酚浓度成正比,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36~1.80μg/L,方法的检出限为0.12ng/mL,RSD为0.7%-1.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9%(n=6)。该方法已用于尿样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萘酚 TRITON X-100 荧光猝灭 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SiO_2/LaF_3∶Ce,Tb复合结构的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玮 赵光耀 +1 位作者 孙聆东 严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5-640,共6页
发光共振能量转移(LRET)与给体-受体间的距离密切相关,可体现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Au@SiO2/LaF3∶Ce,Tb复合纳米结构,研究了LaF3∶Ce,Tb(给体)与Au纳米颗粒(受体)间的LRET行为.通过调控SiO2... 发光共振能量转移(LRET)与给体-受体间的距离密切相关,可体现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Au@SiO2/LaF3∶Ce,Tb复合纳米结构,研究了LaF3∶Ce,Tb(给体)与Au纳米颗粒(受体)间的LRET行为.通过调控SiO2层厚度,可以改变给体-受体之间的距离.当SiO2层厚度增加到42 nm时,仍能观察到明显的LRET现象.这一距离远超过通常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有效范围,表明由长发光寿命的稀土发光纳米材料与金纳米颗粒形成的给体-受体对可在更大的距离上实现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稀土纳米材料 金纳米颗粒 -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雅林 白波 陈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77-1082,共6页
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技术是近1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检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它的最大优势是能在活细胞中实时进行检测,因此能够进行相互作用动力学的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BRET的原理和方法,综述了BRET技术的最新进展,以... 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技术是近1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检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它的最大优势是能在活细胞中实时进行检测,因此能够进行相互作用动力学的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BRET的原理和方法,综述了BRET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该技术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信号转导及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 药物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尿中痕量砷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亚励 徐红 刘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尿中痕量砷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新方法。在pH=5.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I^-3与硫酸耐而蓝生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体系共振瑞利散射增强。当加入微量As(Ⅲ)时,碘能定量氧化As(Ⅲ),导致共振瑞利散射减弱,在0.10-... 建立了一种测定尿中痕量砷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新方法。在pH=5.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I^-3与硫酸耐而蓝生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体系共振瑞利散射增强。当加入微量As(Ⅲ)时,碘能定量氧化As(Ⅲ),导致共振瑞利散射减弱,在0.10-4.0μg/25mL浓度范围内,共振瑞利散射强度的改变值△TRRS与As(Ⅲ)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65μg/L。用于尿中痕量砷的测定,回收率为93.5%—1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砷(Ⅲ) 硫酸耐而蓝 I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玉 徐方平 刘艳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1-665,共5页
近年来,肿瘤基因组学、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显著扩大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是一种非辐射的能量转移,可以定时、定量、定位、动态地观察活细... 近年来,肿瘤基因组学、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显著扩大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是一种非辐射的能量转移,可以定时、定量、定位、动态地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荧光蛋白的发现及基于FRET原理设计的生物探针的发展,FRET已成为观察活细胞内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文中就目前FRET技术在肿瘤基础研究、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及药物研发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荧光蛋白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头孢米诺
20
作者 杨智 庞向东 +1 位作者 廖彩云 江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3-1134,共2页
头孢米诺钠为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β-内酰胺类的头孢菌素,具有强抗菌、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等特点。头孢米诺钠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胆道、腹腔和子宫等部位感染的治疗,也用于败血症的治疗。
关键词 头孢菌素 共振瑞利散射 测定 Β-内酰胺类 临床疗效 青霉素酶 呼吸道 泌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