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项目中行动者网络利益共同体整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洪柱 樊炳有 郭大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8,68,共9页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项目的成功实践,实质上是各异质行动者间互动与博弈的结果。该研究采用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案例中行动者网络利益共同体的创建过程及整合机制进行了“深描”。研究认为:X街道社区健身中心项目包含地方政府、自...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项目的成功实践,实质上是各异质行动者间互动与博弈的结果。该研究采用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案例中行动者网络利益共同体的创建过程及整合机制进行了“深描”。研究认为:X街道社区健身中心项目包含地方政府、自治性群众组织、专业技术公司以及社区公众等多个异质行动者,作为核心行动者的地方政府通过强制通行点(OPP)的设置、利益赋予、任务与角色分配、动员等过程,使得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达到有效平衡,进而形成了行动者网络利益共同体。但在具体实践中,各行动者间关系异化、权责混乱、利益价值取向分化等“异议”仍旧存在。为此,研究提出了建立以“主导—配合”式互动合作关系的运行机制,以权责明晰为前提的协作机制,以利益共享为目标的动力机制等整合机制,以期实现行动者网络利益共同体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 行动者 网络利益共同体 整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战略下医患命运共同体的人文透视
2
作者 刘英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9-626,共8页
健康中国战略于宏大叙事中凸显人文关怀。医患命运共同体不但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且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诉求。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语境,而医患命运共同体则是对医患交往的合理规约,诠释着健... 健康中国战略于宏大叙事中凸显人文关怀。医患命运共同体不但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且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诉求。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语境,而医患命运共同体则是对医患交往的合理规约,诠释着健康中国战略下医患关系的建构样态。在对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多维人文透视中,形成基于利益与共的医患利益共同体,基于风险防范的医患风险共同体,基于主动健康的医患照护共同体,基于智慧医学的智慧共同体,重新认知医患交往的底层逻辑,谱写基于健康叙事的医学文明,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医患命运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 风险共同体 照护共同体 智慧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三个”利益共同体 探索农业产业“双轮驱动”新模式
3
作者 王德佑 查桂银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3期44-45,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中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必须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中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必须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安徽省天长市以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以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抓手,通过构建“三个”不同类型的利益共同体,初步探索出一条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推进科技和制度协同创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建设农业强市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利益共同体 双轮驱动 科技特派员制度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产业 安徽省天长市 工作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国际终身教育的理念转向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贾旻 王慧泽 陈晓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3-81,共9页
自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理论产生以来,国际终身教育的关注点逐渐从“生存”转向“发展”,从“福利社会”转向“和谐社会”,从“公共利益”转向“共同利益”,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旨在实现“利益共同体”,推动个体可持续发展、学习型社... 自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理论产生以来,国际终身教育的关注点逐渐从“生存”转向“发展”,从“福利社会”转向“和谐社会”,从“公共利益”转向“共同利益”,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旨在实现“利益共同体”,推动个体可持续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终身教育的利益共同体由正规、非正规以及非正式教育组成,涵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构形态;利益共同体的结构化行动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实现方式,是共同体成员共同努力促使共同体要素不断完备、共同体结构趋向合理的动态过程,是共同体成员基于终身教育价值和共同价值认同前提下,围绕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展开的协同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体系 利益共同体 结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职院校“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只海平 王明耀 富国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8-10,共3页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缺乏利益机制等问题,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缺乏利益机制等问题,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是解决校企合作瓶颈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行企校 利益共同体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1
6
作者 金劲彪 姬海宁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84,共4页
校企合作是协同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助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浙江树人大学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企业创新驱动、地方经济转型,提出"利益共同体"校企合作理念,并... 校企合作是协同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助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浙江树人大学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企业创新驱动、地方经济转型,提出"利益共同体"校企合作理念,并初步构建了科研契入型、实习带动型、中介搭桥型、政策引导型、专家联姻型、订单培养型等六种类型的"利益共同体",有效提升了校企合作积极性,在协同育人、科研创新、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利益共同体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的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践 被引量:13
7
作者 邱晓华 龚永坚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CDIO工程教育具有校企深度合作的特征,实践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融合政、校、企三方资源,通过营造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开展源于企业项目的工程实践教学、建设"同... CDIO工程教育具有校企深度合作的特征,实践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融合政、校、企三方资源,通过营造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开展源于企业项目的工程实践教学、建设"同工同酬"专兼职教学团队和构建工程教育知识新体系等,校企共同开展CDIO工程教育改革,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利益共同体 CDIO 工程教育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国军 武学志 闫林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76-80,共5页
构建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合作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基础薄弱;合作形式单一;未形成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缺乏交流合作的平台等问题的分析... 构建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合作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基础薄弱;合作形式单一;未形成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缺乏交流合作的平台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构建欠发达地区校企利益共同体。从择优选择合作企业;完善和创新合作运行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探讨了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利益共同体 欠发达地区 高职 校企深度合作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利益共同体的变迁及其影响——由均势到非均势 被引量:25
9
作者 魏建 赵钱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6-161,共6页
取消农业税前,乡镇政权和村干部因为有着共同的汲取要求而相互支持,构成了中国乡村的均势利益共同体。取消农业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村干部的报酬和工作资源都依赖和受控于乡镇政权,利益共同体由"均势"转变为"非均... 取消农业税前,乡镇政权和村干部因为有着共同的汲取要求而相互支持,构成了中国乡村的均势利益共同体。取消农业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村干部的报酬和工作资源都依赖和受控于乡镇政权,利益共同体由"均势"转变为"非均势"。这个转变,有着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方面,但也有着乡镇政权过于强势和挤压村民自治制度空间的不利方面。因此,要加快乡镇政权的职能转变步伐和加强对乡镇政权的监督力度,以确保村民利益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乡村 利益共同体 村民自治 农业税 新农村建设 乡镇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8
10
作者 贾晓东 富国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28-29,共2页
从校企双方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共同点出发,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破解现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题、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凭借"河北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qu... 从校企双方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共同点出发,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破解现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题、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凭借"河北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邢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优势,以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为合作基础,在政府主导和行业协助下,进行了"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利益共同体 实践探索 实施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益共同体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郑荣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0-34,共5页
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破解校企合作壁垒、推进深度合作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共同利益诉求,使构建共同体成为可能。由于合作中也存在价值、经济、体制、文化方面的冲突,因此,形成利益共同体就要规避校... 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破解校企合作壁垒、推进深度合作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共同利益诉求,使构建共同体成为可能。由于合作中也存在价值、经济、体制、文化方面的冲突,因此,形成利益共同体就要规避校企之间的冲突,满足校企合作共同的诉求,建立共同愿景,完善法律框架,建立理事会,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优化环境氛围,从冲突走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共同体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利益共同体:技术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史铭之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
校企利益共同体是实现技术本科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创新形式。技术本科校企利益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包括:共同的愿景、文化的共融、资源的互补、利益的共赢以及制度的保障。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包括: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组织机制、建设... 校企利益共同体是实现技术本科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创新形式。技术本科校企利益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包括:共同的愿景、文化的共融、资源的互补、利益的共赢以及制度的保障。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包括: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组织机制、建设同工同酬的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开发企业需求导向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创建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进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利益共同体 技术本科 校企合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共同体驱动下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0
13
作者 秦兴顺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9-22,共4页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之上,利益是双方产生合作驱动力的根源。根据专业特点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调动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有效途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实施,需要采取教学组织柔性化...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之上,利益是双方产生合作驱动力的根源。根据专业特点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调动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有效途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实施,需要采取教学组织柔性化、教学方式行动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等策略,并构建师徒型师生关系和开放型教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双主体 利益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校企深度合作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丁建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1,共3页
校企合作已经从简单的对接向深度合作进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实施对象单一,没有找到企业与学校共同的切合点,文章从建立利益共同体为出发点,对校企深度合作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合作对象单一、政府参与合作、合作平台构建以及教师... 校企合作已经从简单的对接向深度合作进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实施对象单一,没有找到企业与学校共同的切合点,文章从建立利益共同体为出发点,对校企深度合作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合作对象单一、政府参与合作、合作平台构建以及教师作为合作关系维持主体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深度合作 利益共同体 思考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中国-东盟合作:从“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阮建平 陆广济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8-19,共12页
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根本动机和最终归属。当交往各方的利益相互依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说形成了某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然而,仅凭这种利益依赖关系并不足以确保合作动力的持久和相互关系的稳定。如果不能适时地增进战略互... 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根本动机和最终归属。当交往各方的利益相互依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说形成了某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然而,仅凭这种利益依赖关系并不足以确保合作动力的持久和相互关系的稳定。如果不能适时地增进战略互信与共识,并以有效的机制加以保证,那么不断加深的相互依赖有可能引发一些国家对依附风险的担忧,甚至采取第三方制衡的对冲战略。面对当前中国-东盟合作中的问题和挑战,建立基于深度利益交融和战略互信的命运共同体是深化中国-东盟合作的根本途径。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增进相互利益,更有助于为地区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奠定牢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中国-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利益共同体到情感共同体: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着力点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68,共5页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积极关系结合的共同体,属于情感共同体的范畴。由于当前校企合作困囿于利益共同体的构建,校企间存在利益不对等不均衡、联结不充分不完全、任务临时性变动性等问题,导致校企合作出现偏利共生、偏好协商与不可持续的...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积极关系结合的共同体,属于情感共同体的范畴。由于当前校企合作困囿于利益共同体的构建,校企间存在利益不对等不均衡、联结不充分不完全、任务临时性变动性等问题,导致校企合作出现偏利共生、偏好协商与不可持续的局面。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和发展校企双方利益共同体,并着力于在意愿共识基础上产生积极情感,在战略合作基础上拓展共同作用领域,在实体平台基础上丰富合作内容,全面构建校企情感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情感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利益共同体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金花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89,共3页
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整体提高和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围绕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内涵,将校企利益共同体作为重要的发展平台,通过校企联合支持,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和目标管理,重构教师管理的基层教学组织,分... 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整体提高和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围绕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内涵,将校企利益共同体作为重要的发展平台,通过校企联合支持,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和目标管理,重构教师管理的基层教学组织,分类分层开展教师社会实践,运用发展性评价方法,营造跨越校企的教师文化,全面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利益共同体 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职业教育需求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苏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9,共5页
职业教育需要有效的校企合作来支撑,但是目前面临着两大瓶颈:理想的合作企业难求、校企利益共同体难建。在对这两大瓶颈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共建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模式,它能够超越单一企业的有限功能,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不违背市场... 职业教育需要有效的校企合作来支撑,但是目前面临着两大瓶颈:理想的合作企业难求、校企利益共同体难建。在对这两大瓶颈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共建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模式,它能够超越单一企业的有限功能,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不违背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有利于解决校企合作方面的一些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需求 校企合作 发展瓶颈 利益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与情感共同体建设:农民经济互助的中国方略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春梅 靳雯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3,共8页
中国农民经济互助实践的组织纽带,由传统情感联结基础上形成的血缘、地缘、业缘共同体逐渐向现代利益关联基础上催生的抽象共同体拓展。利益与情感共同体建设是农民经济互助得以彰显中国底色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中国方略,在新时代具有... 中国农民经济互助实践的组织纽带,由传统情感联结基础上形成的血缘、地缘、业缘共同体逐渐向现代利益关联基础上催生的抽象共同体拓展。利益与情感共同体建设是农民经济互助得以彰显中国底色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中国方略,在新时代具有特殊重要性、组织功能性和底色独特性。以村企共建联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项目制精准扶贫为例,通过对其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特征的比较分析发现,情理与法理融合下的公私协力是农民经济互助新型组织模式的完善方向。利益与情感共同体建设的价值诉求在于推进弱者受助、增进互信水平和培育互助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共同体 情感共同体 农民经济互助 组织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利益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目标及当代意蕴 被引量:8
20
作者 焦娅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共5页
利益共同体是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对立统一发展的结果,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机制。在私有制条件下,利益共同体表现为"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共产主义是利益共同体的终极目标。利益共同体是构建... 利益共同体是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对立统一发展的结果,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机制。在私有制条件下,利益共同体表现为"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共产主义是利益共同体的终极目标。利益共同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建立完善科学的利益保障机制是充分发挥利益共同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利益共同体 利益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