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用于星载设备的并联型启动电流抑制电路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玉田 孙吉利 禹卫东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9,共6页
针对目前常用的启动电流抑制电路存在难以标准化、系列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并联型的启动电流抑制电路,分析了其电路特点及适用场合。通过在某卫星载荷设备中使用的具体实例,验证了此电路能有效降低载荷分系统加电时的启动电流。测试结果表... 针对目前常用的启动电流抑制电路存在难以标准化、系列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并联型的启动电流抑制电路,分析了其电路特点及适用场合。通过在某卫星载荷设备中使用的具体实例,验证了此电路能有效降低载荷分系统加电时的启动电流。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可以成为使能端控制、集中供配电系统各单机的共享式启动电流抑制电路,亦可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电流 并联型启动电流抑制 共享式启动电流抑制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隙基准的改进型像元共享CTIA红外读出电路设计
2
作者 王坤 关晓宁 +5 位作者 康智博 张凡 张焱超 邓旭光 周峰 芦鹏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821,共6页
为了提高红外读出电路动态范围、增强红外成像质量,加入暗电流抑制模块电路,设计了一种四像元分时共享的电容反馈跨阻放大器(CTIA)和带隙基准源相互配合的高性能红外读出电路。通过带隙基准源产生两个基准电压586 mV和293 mV,其中293 m... 为了提高红外读出电路动态范围、增强红外成像质量,加入暗电流抑制模块电路,设计了一种四像元分时共享的电容反馈跨阻放大器(CTIA)和带隙基准源相互配合的高性能红外读出电路。通过带隙基准源产生两个基准电压586 mV和293 mV,其中293 mV基准电压值的温漂系数达到1.49×10-6/℃,可对分流管的栅极和源极提供稳定的电压偏置,实现对暗电流的精准撇除。结果表明,该电路可实现电流信号从10 pA~10 nA宽动态范围的积分电压读出,读出数据通过线性拟合,拟合优度R 2达到0.9992,说明电路性能良好。此研究未来可应用到线列和面阵的红外探测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读出 电流抑制 像元共享 带隙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低温制冷控制器的缓启动电路建模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文然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7,共7页
随着大功率空间低温斯特林制冷机的出现,制冷控制器仍采用传统缓启动和LC储能滤波串联抑制电路会产生不平稳/大超调的启动电流,造成制冷机控制器过流保护并对卫星电源及其他设备造成可能的浪涌破坏。在不增加元器件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具... 随着大功率空间低温斯特林制冷机的出现,制冷控制器仍采用传统缓启动和LC储能滤波串联抑制电路会产生不平稳/大超调的启动电流,造成制冷机控制器过流保护并对卫星电源及其他设备造成可能的浪涌破坏。在不增加元器件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具有启动电流反馈功能的缓启动和LC储能滤波电路配合方式。首先通过采用非线性器件MOSFET的低频微变等效模型对新旧配合电路进行了数学建模。之后针对小电感小电容和大电感大电容两种应用模式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和分析,在小电感小电容模式下新旧配合电路均可简化为无超调的一阶系统,在大电感大电容模式下传统配合电路为具有振荡特性的二阶系统,而新的配合电路仍为一阶系统,可以满足大电感大电容模式下启动电流无超调要求。最后通过Multisim仿真对比分析和实际试验证明了新的配合电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试验表明启动电流均匀平稳无超调,启动电流峰值抑制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 LC储能滤波 自举 启动电流波动 纹波电流抑制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特制线圈供能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钱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0-263,共4页
针对有源电子式互感器中高压侧电路的供能问题,研究了特制线圈的供能方法。先对特制线圈绕线匝数与最小启动电流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改善最小启动电流的方法;然后设计并实现了两种方案所对应的硬件电路,比较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特制... 针对有源电子式互感器中高压侧电路的供能问题,研究了特制线圈的供能方法。先对特制线圈绕线匝数与最小启动电流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改善最小启动电流的方法;然后设计并实现了两种方案所对应的硬件电路,比较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特制线圈与硬件电路联合测试的结果表明在≤12A的启动电流下,性能较好的供能方案能够提供590mW的功率输出,从而为电子式互感器高压侧电路的设计提供了能量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互感器 特制线圈 硬件 供能 启动电流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PSRR低温漂无运放带隙基准
5
作者 王凯 张方晖 +2 位作者 杨旭 王义晨 李梓腾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1-175,共5页
针对无运放带隙基准电压源温度特性及电源抑制比差的问题,设计一种高电源抑制比、低温漂的无运放带隙基准电路。该电路通过电流镜进行钳位,避免运算放大器失调电压对输出基准的影响,利用晶体管栅极与三极管基极生成稳定的补偿电流,以降... 针对无运放带隙基准电压源温度特性及电源抑制比差的问题,设计一种高电源抑制比、低温漂的无运放带隙基准电路。该电路通过电流镜进行钳位,避免运算放大器失调电压对输出基准的影响,利用晶体管栅极与三极管基极生成稳定的补偿电流,以降低基准电压的高阶温度系数,输出端采用共源共栅结构提高电源抑制比。基于SMIC 0.18μm BCD工艺在Cadence环境下对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40~125℃范围内,电路的温度系数为3.187×10^(-6)/℃,10 Hz时电源抑制比为-88.6 dB,1 MHz时电源抑制比为-50.2 dB。在考虑启动电路影响的情况下,电路在5 V电源下的静态电流为3.78μA,带隙基准的版图面积为160μm×183μm。可实现对基准电压高阶温度项的补偿,降低温度系数,并在没有滤波电容的条件下提高带隙基准的PS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隙基准 无运放 抑制 温度系数 补偿电流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